探究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学的反思

时间:2022-10-08 05:06:15

探究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学的反思

摘 要:反思是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是初中数学教学活动的重点。在新课改的发展下,要求初中数学教师能够对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评价等进行反思,进而更好地实现初中数学教学。以初中新人教版数学教材为例,探究了如何在新课改要求下进行初中数学教学的反思。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反思;新课改

伴随新课改的深入发展,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被提出,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教师不仅需要注重学生掌握了多少知识点,而且还需要注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采用新方式进行教学,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情况下实现学生的综合学习发展。初中数学是一门基础性的学科,是学生日后数学学习的基础。为此,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喜爱,提升学生自主学习意识。而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理念、教学模式等存在一些弊端,为此,在新课改发展下,需要教师转变初中教学发展思路,加强对初中数学教学的反思。

一、初中数学教学之前的反思

在新课程教学标准的要求下,初中数学教师要仔细研读新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加强对教材编写意图的了解,之后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和教学要求进行反思,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深入贯彻到整个数学教学过程中。比如,对于初中人教版教材中“地砖的铺设”“图标的收集”“平行投影”“打折销售”等课程授课,教师可以让学生上网收集一些图案、图标,到商场了解商品如何进行打折销售,在太阳下观察实际的投影形状等,加强学生对数学学习和生活密切联系的认识,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二、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反思

(一)初中教要在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中反思

初中数学学习中情境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引发学生新旧知识的认识冲突,促进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反思,进而提升数学学习效率。通过一定教学情境的创设能够加强初中数学教学和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初中数学学习的价值,进而更好地进行初中数学学习。比如,在学习“用计算器求平方根和立方根”的时候,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创设一些问题情境,像“正方形的边长在减少2 cm之后,面积是8 cm2,求解正方形原来的边长。”边长的求解需要假设正方形的边长是x,之后列出方程(x-2)2。方程的列式对于学生来讲是一个难点,同时学生还不会求解平方数的平方根。在这种情况下,一般只能通过估算的方式来计算。但估算的方式学生也没有充分把握,估算流程也很复杂。教师之所以创设问题情境并非是让学生进行解题,而是为了让学生能够认识到估算和一般计算器计算之间的区别。

(二)初中数学教师要在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中反思

新课程标准要求初中数学教学的人文性关怀,一切教学活动的开展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讲授人教版“生日相同概率”的时候,教师需要结合生活实际来开展相关教学,比如,提问学生50个人中两个人生日相同的概率是多大?同时,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能够区分简单事件和复杂事件之间的区别。通过这种方式调动了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三)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方式上的反思

教师虽然在课前对教案进行了精心的设计,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还会出现一些突发事件。对于这些课堂教学中的突发事件,如果教师强行打断学生的数学思考,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也无法解决学生心中的学习疑问。比如,在人教版反比例函数学习中,对于“y=■,当x1

三、教学之后的反思

(1)对教学行为的反思。教学行为的反思表现在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否科学转变、教师评价是否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学情境的创设是否能够促进学生更好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2)教学比较反思。教师在教学之后需要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这种反思一般是通过学生的学习效果来实现的。通过让学生反思教师总结自己的教学成效。(3)学生学习的反思。教师要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方法,加强学生对自己学习的整体了解,并在教师对自己的学习评价中得到学习的启发。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的深入发展下,为了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教师需要加快转变自己的教学方式、教学思想、评价方式,在教学准备阶段、教学进行阶段和教学结束阶段全面践行新课改中对学生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培养,从而不断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

参考文献:

[1]戴建江.新课改下的初中数学教学反思[J].新课程学习(上),2012(8):180-181.

[2]陶伟玉.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的反思与对策[J].广西教育,2016(5):19-20.

上一篇:参麦注射液对改善药物心脏毒副作用的疗效评价 下一篇: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老年晚期胃癌患者的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