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雕塑审美意识对当代雕塑的影响

时间:2022-10-07 10:41:58

中国传统雕塑审美意识对当代雕塑的影响

[摘 要]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雕塑与之关系紧密的建筑作为公共艺术逐渐被大众所重视,巴蜀一带的石窟造像艺术集宗教雕塑艺术、建筑为一体,是唐宋时期公共艺术的典范,特别对于雕塑的发展和民族文艺复兴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巴蜀文化 大足 安岳石刻 审美意识 传承

一、巴蜀一带石刻艺术产生的背景

所谓巴蜀地区,是指以四川盆地为中心的,及周边风俗文化略为相同的地区称之为巴蜀文化区,其中心地区大致为现今的四川省与重庆市。巴蜀文化绵长久远,兼容儒释道,以道,注川人风骨;以儒,举川人仕进;以释,去川人彷徨。而巴蜀地区的石刻艺术,正与这种交融的文化及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这种高度的文化交融正决定了巴蜀一带的石刻兼容并蓄的特征。作为宗教造像的重要类别之一,摩崖造像需要有适合的山体崖面、强烈的宗教驱动、流行的开窟造像风气和稳定的社会经济为基础,而诸多条件蜀地兼备。巴蜀各地佛教石窟造像的兴起大规模的兴造还是在唐宋时期。 唐末至宋初,四川盆地一度成为全国佛教及其艺术的中心,佛教石窟、摩崖造像在全国数量最多,宗教类型和题材内容广泛多样,在中国北方地区石窟造像之风普遍衰落以后延续发展并达到高潮。巴蜀石窟主要分布在川北、川东北和川中地区,其中以大足石窟(巴渝文化圈)、安岳石窟、广元石窟最为重要。

二、巴蜀一带传统石刻题材特征

巴蜀石窟在其时代与地方特色上促就了其题材内容的个性化,作为我国文化史上三种重要的思想的儒家、道家、佛家高度融合、发展及传播,也成为其造像的重要思想基础,其发展的必然与对立、包容、整合的过程,丰富了中国思想文化史,具有特殊文化意义。

1.“三教合一”思想

“三教合一”是在中国思想领域所形成的以儒学为主,儒释道合流的思想文化现象。所谓“三教”基本上到隋唐时期,中国文化才基本确立儒释道三足鼎立的基本格局。大足与安岳石刻艺术中的多种类型的“三教”造像当为明证!以大足石刻石篆山与宝顶山石刻为例,石篆山之6、7、8号龛,表现为儒、佛、道三教造像集于一山之一段相邻地域中和睦共处。这不仅是大足石刻最早的“三教合一”造像,也是中国最早的“三教合一”造像。开凿于南宋时期的大足宝顶山石刻,是中国唯一一座整体构思、内容连贯的大型石窟。宝顶山石刻对于三教表现,不仅停留在形貌的组合上,更重要是在精神层面上将儒、佛、道三教思想精髓和谐表现。对释迦经典演绎同时,儒家孝道思想也是宣扬的核心思想之一。《大方便佛报恩经变》、《父母恩重经变》中的“三千条律令,不孝罪为先”等,都是以佛门经典的形式宣扬儒家的孝道。那意境深邃的《牧牛图》,真是很好表现了禅宗的“物物而无物”,“天籁自然”,根本就是禅宗思想的形象化。

2.丰富的民俗信仰

中国石窟艺术发展到两宋时代,实现了彻底的民族化、本土化和世俗化,南宋开凿的大足宝顶山石刻,以及两宋开凿的安岳毗卢洞、圆觉洞石刻就是有着特殊地位的代表作品。宝顶山石刻在雕刻中重新组合了释迦牟尼教义,所反映的生活气氛与宗教气氛或是人间审美情趣高于净土世界的幻想。具体体现了以下两方面:第一,对鬼神图腾的崇拜,对天神、地神、雨神、风神、等诸神的信仰,尤其集中表现与几幅《雷音图》中。巴蜀文化,向来“巫文化”色彩浓郁,这实际上也可视为民俗信仰的一种极端繁华的表现。第二,普遍的佛教文化信仰,大足石刻对释迦牟尼佛、弥勒佛、阿弥陀佛的顶礼膜拜,对观音菩萨、地藏菩萨等的信仰都是超过以往的。尤其以普遍的观音信仰与浓厚的地藏菩萨信仰。据不完全的统计,大足石刻观音造像,从始创到结束1270余年,共创造400余尊,创全国石窟之最。而安岳毗卢洞那尊“水月观音” (英籍华人作家韩素英把她誉为“东方的维纳斯”)是全国少有的北宋石刻艺术珍品。圆觉洞中的“西方三圣”中净瓶观音高6.75米,风姿卓越,精美绝伦,端庄而立,俯视着芸芸众生。在中国,家喻户晓的菩萨首先是观音,其次就要算地藏。而地藏普度阴间诸鬼。大足宝顶山石刻中“地狱变相“之一榜题,就十分形象地表达了称念地藏的好处:“日念地藏如来一千遍,不堕拔舌地狱”。

三、 巴蜀一带传统石刻艺术的技法与审美特征

大足、安岳、广元千佛崖石刻为首的巴蜀一带的传统石刻之所以有着独特的审美价值,首先体现在石刻的雕刻技法上:运用现实主义与夸张的相结合的手法,表现世俗化的内容,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以及具有非常伟大的社会教育职能。大足宝顶山大佛湾《释迦牟尼涅槃图》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不仅比例和造型准确,同样在技法上使用了圆刀的雕刻技术,使得大佛有饱满的形体、柔和的线条,体现出了佛法无边的精神内涵。由于圆刀刀法不肯定,刻出的形体轮廓不清晰,所以很适合表现不同质感的物体,平刀技法假如与圆刀结合起来,二者会形成强烈的质感对比,可以收到很好的艺术表现效果。安岳圆觉洞里的袈裟极富质感,就是运用平直刀法与圆刀刀法结合的雕塑技法。广元千佛崖中的“千手千眼观音像”为唐代所凿,体现了那个时代的艺术审美风格:造形既端庄又生动、体态圆润,线条清晰,衣饰华丽等。

其次,在雕塑内容的取舍与表现的手法方面,有些窟中的道场造像因避免空间有限,雕塑家们努力寻求与现实生活与审美趣味的紧密结合,使造像雕塑背对观众,并且这种虔诚讲道的姿态,既突出了此窟讲经说法的主题,一种肃穆的气氛不禁充满了整个道场中间。石刻造像中也运用了连环画的绘画形式。《十恩图相》位于大佛湾北侧,是宝顶山的第15号龛,以连环画的形式,从怀胎十月起,通过十组鲜活生动的家庭画面,描述了父母含辛茹苦怎么把子女养大成人的过程,表达了儒家的“孝道”,又融合了佛教教义,在以前的造像中是很少涉及的。通过这种形式或许正是对当时社会人民风俗生活的完整描绘,反应了当时人民的人生观、价值观,同时也达到了教化后世的作用。

另外,巴蜀一带雕塑中不论是佛、菩萨雕像还是罗汉金刚,以及各种侍者的雕塑都看似现实人物当中的真实写照,美丽但不妖艳。例如宝顶山摩崖造像,毗卢洞的侧身跷脚坐在莲台上的“紫竹观音”,其背后倚着紫竹形式的浮雕,短袖纱衫披在身上,坦胸露肘,下身扎着一条很薄的绣花长裙,具有世俗的姿态。从雕刻工艺上看,身体不是全部浮雕,头部后面的荷叶、手臂等部位,均用的雕刻技法当中的镂空雕刻。莲台和脚踏的左边以披巾连接、减轻体重的石头,给人以和谐的美感,同时反映出社会现实和世俗的文化。

上一篇:文学在别处:文学专业学生的身份认同 下一篇:广东客家舞蹈发展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