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传统绘画对郎世宁的影响

时间:2022-08-24 10:25:12

论中国传统绘画对郎世宁的影响

摘要:中国绘画传统的延伸,心灵或精神的衍生是复杂而多变的,深入的开掘和把握需要感受力,思想力。所谓创造,是对传统的某种发现,是使传统以某种出其不意的方式再次拓展性的复活,其实这是一种能够使人振奋的事情。

关键词:郎世宁;宫廷绘画;传承;融合;转化

中图分类号:J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1-0156-02

一、宫廷绘画――淡泊宁静的情怀

中西融合是当代中国画发展的主要特征。在这进化的过程中,取得了一些突出成绩,也产生很多问题:对外来文化的该怎样吸收?对传统文化该怎样理解?相互之间的矛盾冲突变成了融合的难点。明清之际以郎世宁为代表的西洋传教士来到中国,在传教的同时,也带来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人文理念和文化艺术。同时,这些画家在坚持西洋绘画技巧的同时也接受了中国绘画的审美观念,融合了中国水墨画与散点透视的技法,促使了清代宫廷绘画“中西合璧”新体画风的形成,展示了中西文化的冲击和艺术交流的融合。

清代绘画在当时政治、经济、思想和文化等方面的影响下,呈现出一定的时代风貌。宫廷绘画在康乾盛世获得了比较大的发展,可称中国绘画顶峰。文人画日益呈现崇古和创新两种趋向。民间绘画呈现纷繁的风格和流派。清代宫廷绘画可称的上是中国绘画的顶峰。康熙末年至嘉庆年间,清朝政权巩固、疆域统一、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出现了所谓“康乾盛世”,因此,在绘画上也就呈现除了隆兴景象。导致了其绘画内容形式丰富,尤以人物画的成就最为突出。中国绘画史上,历代历朝的宫廷中都容纳有众多的画家进行绘画创作,并且都有纪实绘画作品所流传下来。不过像清朝那样,现存世的纪实绘画作品在数量之多、张幅之大、描绘之具体、场面之宏大等方面,可谓超越前代不少。这是清朝宫廷绘画在题材上的主要特色。

清朝康熙、雍正、乾隆年间是清代社会安定繁荣时期,绘画上也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供奉内廷的外国传教士画家,如郎世宁、王致诚、艾启蒙等人,他们引入了西洋画的明暗、透视法,创造了著名的中西合璧的新画风,还培养了不少中国油画弟子,对当时的中国绘画做出了不小的推进力。其中以郎世宁最为杰出。他既是一位艺术上的全面手,人物、肖像、走兽、花鸟、山水无所不涉、无所不精,同时在建筑方面的成就也是不可磨灭的。其中,在绘画创作中,他重视并利用了明暗、透视等手段,并用中国画工具,按西洋画方法做画,形成精细逼真的效果。这也就铸成了专属于他的特色。同时具有前代所有宫廷绘画中所没有的独特风格。因此他的中西合壁画风深受皇帝器重。不同于同时代的文人绘画及民间绘画的新颖、别致的流派、并使之成为雍正、乾隆时宫廷绘画的主要风格。也确立了郎世宁在中国美术史上的地位。

二、传统的融合与传承

中国传统绘画――传统意义上的古典美,它和谐,均衡,秩序。严谨中透着一股秩序,整一。所以需要既保持原始的东方艺术精神又具有现代审美品格,要做到这些并不易。这种传统的绘画经过历史的传承与郎世宁的完美结合,慢慢的不断丰富了清代宫廷绘画的表现形式和技术手段,同时也在不断强化和印证了一个段特的结构法则和艺术理念。这些一笔一点,以哲人般的智慧对大千世界,自然万物的高度归纳,更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表达方式和观察事物的视角。

郎世宁的作品题材广泛,既有表现当时重大事件的历史画,还有众多的皇帝和后妃的肖像画,以及走兽、花鸟画作品。根据资料的记载,郎世宁在宫中曾经向中国的宫廷画家传授欧洲的绘画技法,其中包括油画技法。郎世宁所作的人物肖像画,在造型上都相当严谨,注重解剖结构和的立体感的表达,但是在光线的运用上则与欧洲画法有所区别。欧洲画家的特点在于喜欢表现人物脸部在特定的光线照射下分明的凹凸感,而传统的中国“写真”技艺,则要求被画者是不受光线变化常态下的相貌。从以上的清宫的肖像上可以看到,欧洲画家来到中国后,为适应中国观者的欣赏习惯,而在画风上作的微妙调整。这也是他的一大成就。在雍正年间,郎世宁还将欧洲的焦点透视画法传播到中国,并协助中国学者年希尧完成了叙述这一画法的著作《视学》,成为中国首部介绍这方面知识的图书;在建筑方面,乾隆年间郎世宁参与了圆明园内西洋楼的设计工作,海宴堂前铜铸的十二生肖头像,也应有他的功劳。这些使得郎世宁在艺术史上得到了新的定位。

中国绘画传统的延伸, 心灵或精神状况是复杂而多变的,深入的开掘和把握需要感受力,思想力。所谓创造,是对传统的某种发现,是使传统以某种出其不意的方式再次拓展性的复活,其实这是一种能够使人振奋的事情。不应固守一种风格与方法,而是不断在寻找新的可能性,一种混合的艺术形式,既有历史“图像”的记忆,又使图像发生“错位”。而郎世宁则完美的诠释了这些。

三、所谓创造不止于传承

虽然郎世宁的绘画并不能代表那时欧洲绘画的最高水平,但是他擅于采纳中国绘画技巧而又保持西方艺术的基本特点,融中国工笔绘法和西洋画三维要领为一体,从而形成了白己独有的风格,创作了新的画风。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化的汇通。也是极其重要的融合。

郎世宁在来华前曾系统地学习绘画,这为他也打下较为坚实的写生基础;到中国后又接触到传统的中国绘画,东西方艺术的熏陶,为他开创一种新颖的画风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于是在绘画的技艺方面,郎世宁开创了一种不同于中国传统绘画的新颖画法。他运用中国的毛笔、纸绢和色彩,却能以欧洲的绘画方法注重于表现马匹的解剖结构、体积感和皮毛的质感,使得笔下的马匹形象造型准确、比例恰当、凹凸立体,而不像中国古代画家采用延绵遒劲的线条来勾勒物象轮廓的方法。郎世宁在清廷画院的另一贡献则是他将自己摸索成功的新体画,传授给天主教西方传教士画家王臻诚、艾启蒙等;同时,又将西方的油画技巧、透视方法,甚至连制造油画颜料的技术,也毫无保留地教给画院画家和满族画工。另外前面提到的他参与设计的圆明园西洋楼可谓是无人不知。由此可见,处处可见到他的郎式风格。

从郎世宁一生的业绩来看,他的主要贡献在于大胆探索西画中用的新路,熔中西画法为一体,进行了巧妙的融会贯通。且创造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新画法、新格体,堪称郎世宁新体画。郎世宁来到中国后仔细研习了中国画的绘画技巧,他画的中国画具有坚实的写实功力,流畅地道的墨线,一丝不苟的层层晕染,外加无法效仿的颜色运用,中西合璧,焕然一新。以其独创的新画体博得了皇帝的赏识和信任。从现存的郎世宁亲笔画迹来看,它既有欧洲油画如实反映现实的艺术概括,又有中国传统绘画之笔墨趣味,确有极高的艺术感染力。

岁月是一篇篇翻过去的书页,虽然我们总期待着下一页的精彩,但是也禁不住时常返回前面,重温那昔日的精彩篇章,并从中吸取热量,并能够带给我们许多已经匮乏的记忆力,使我们摆脱贫困的吞噬,向历史致敬,用令人瞩目的姿态。

参考文献:

[1]孙美兰.艺术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上一篇:浅谈打击乐如何更好地配合黄梅戏 下一篇:浅谈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历史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