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道路成功的根本原因

时间:2022-10-07 10:25:15

中国道路成功的根本原因

一、中国道路的成功不能归因于国家资本主义

关于中国道路成功的原因,众说纷纭,其中一个比较典型的观点认为中国道路可称为“国家资本主义道路”。如美国金融大鳄乔治・索罗斯就宣称:“中国的崛起展现了一个与目前的国际金融体系根本不同的经济组织形式。我们可称之为‘国家资本主义’,以区别于在华盛顿共识旗号下的‘国际资本主义’。”国外也有媒体这样解读“中国道路”打破西方发达国家经济教科书常规的地方:“在中国,并没有真正的自由市场,国家掌握着统计数字、操纵股市,调控关键行业中的价格,直接拥有许多战略性行业;银行借钱给谁,以及投资到哪个领域,都可以由共产党的意志来决定。事实上,中国并没有像其他五大经济体那样经济增长迅速减缓,其主要原因就在于中国的国家干涉经济的能力。加上中国一直限制着外商对金融业的投资,而且,并没有接受成为造成全球信用危机主因的金融创新。”

我们不能说中国道路的成功与国家资本主义没有任何联系,也不否认西方媒体特别敏感的“国家干预”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但问题在于这种把中国道路的成功归因于国家资本主义的成功的说法以偏概全,存在片面性。既然说到国家资本主义的成功,那就不能不首先分析国家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在我国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不能否认,改革开放以来,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来料加工企业以及通过各种形式与我国公有制经济紧密联系的私营经济等国家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在我国的存在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作为“特殊的资本主义经济”,因为受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的制约,国家资本主义是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以及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和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种重要手段。在我国现实的经济生活中,这种性质的经济已经成为中国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在活跃城乡市场、缓解就业压力等方方面面均发挥了积极作用,而且可以预期,至少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历史时期,它的未来发展仍将拥有广阔的空间,它对我国经济、社会生活的作用也将会更大。

但是,能否因为国家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在当前和今后一定历史时期具有重要作用,就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全部成就均归结为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因为这根本是无视我国公有制经济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更根本更巨大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尽管我们反对搞纯而又纯的公有制,但却始终强调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这些年来,包括所有制改革在内的经济体制改革无论怎么深化,公有制经济仍然牢牢掌握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命脉,其总体实力并没有削弱,在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反而更加巩固,活力和竞争力也大幅提高。在石油石化、航空航天、电力、电信、交通运输、国防工业、重要资源开发、重大装备制造等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资产总量不断增加,控制力进一步增强。因此可以说,我国能够拥有今天这样比较雄厚的综合国力和重要的国际地位,能够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不断赢得主动与先机,能够在国际金融危机的重大冲击下持续稳步发展,公有制经济尤其功不可没。

可见,把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归结为“国家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创造的“奇迹”,从根本上说是不正确的。不然,我们就无法解释,在同一历史时期,面临共同的国际环境,中国为什么取得举世公认的辉煌成就,而前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东欧的市场化、私有化“转型”却付出沉重的代价,拉美、亚非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地区也陷于困境。中国和其他国家在发展成就上结局截然不同的根源,显然不在外部的国际环境,而在于它们的基本经济制度及奠基于其上的发展道路和发展理念不同。

这里需要提及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对待资本主义的有关政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虽然也主张利用外国的和本国的资本,主张学习资本主义的先进技术、管理经验,但它从来都没有把资本主义当成目标,相反只是把它当作“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手段,同时也一再强调利用资本主义的前提,即“主体是社会主义”,强调“共同富裕”,强调社会发展的成果为人民共享,强调不能走“两极分化”的邪路。正如英国作家威尔・赫顿所说:“中国的发展道路非常独特,极具中国特色,它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对待资本主义,它从没有把资本主义当成目标,而是把它作为实现目标的手段。它融合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原理,但又受到国家的指导,而国家时刻牢记必须提高数以亿计的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学辩证地对待资本主义的相关政策背后,应该可以看出我们根本不同于资本主义的发展理念,即以绝大多数人的利益为依归,走共同富裕的道路。虽然在实践过程中会因为政策执行的偏差出现一定程度偏离共同富裕道路的情形,但是,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党继续秉持以人为本、以绝大多数人的利益为依归的理念,只要我们的公有制经济不断焕发巨大生机与活力,主体地位始终不动摇,我们通向共同富裕的道路就会越走越宽广。

既然把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归结为国家资本主义的说法存在片面性,那么把国家资本主义归结为中国道路成功的主因就更显得片面了。须知,中国道路的内涵并非经济发展道路的同义语。为了有助于人们加深对中国道路内涵的科学理解,这里不妨援引两位中国学者的系统概括:(1)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以及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政治发展道路。(2)始终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走让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经济发展道路。(3)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走与各国各民族相互学习借鉴、与不同社会制度在意识形态上求同存异的文化发展道路。 (4)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科学发展,在各个领域走不断改革创新之路。(5)始终坚持对外开放,并在开放中坚持独立自主,与世界各国在经济上平等互利,走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开放之路。(6)始终坚持维护国家和领土完整,政治上互不干涉内政并秉持公道、伸张正义,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坚持和平发展,走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之路。

二、中国道路的成功经验

要总结中国道路的成功经验,有一个科学方法论的问题。它首先要求不能割断历史,要把问题置于一定的历史环境中。因此,要回答中国道路从何处来的问题,就不能不追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在解决救亡图存问题上的艰辛探索。只要回想鸦片战争以来先进的中国人走不出“学西学的迷梦”一次次被帝国主义的侵略打破的历史怪圈这一事实,我们就不能不相信这一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结论:“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不行,中国除了走社会主义道路没有别的道路可走。”中国道路从何处来告诉我们,它首先是一条社会主义道路,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普

遍真理的产物。

其次要求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理论方法。马克思主义自它诞生以后,就有一个如何科学对待它的问题,也就随之产生了一个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的任务。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做出了很多理论的和实践的贡献,这些成就的取得,根本原因就在于党始终把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或者说把努力做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工作,贯穿于自己的全部奋斗历程中。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取得,无一不是因为坚持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前进方向,也无一不是因为在特定历史时期很好地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的结合。因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各项理论成果之间虽然基于要解决的问题不同而各有侧重,但更为根本的是因为它们有共通的东西,这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

不能不提到的是,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当党和国家的工作和事业出现局部的、全局性的错误和遭受巨大损失的时候,往往就是不坚持或没有很好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时候。因此,“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这一原则什么时候都不能违背,它“本身就是普遍真理”。

关于中国道路的成功经验,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作了权威的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

需要指出的是,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说的不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而是“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这其中有什么深意吗?依笔者浅见,这样说是旗帜鲜明地宣示中国道路是一条真正的马克思主义道路,是一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道路。须知,在如何解读马克思主义方面,一直有民主社会主义这种归根结底是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东西以马克思主义的“正统”自居,它的一个特点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理论革命性的一面清除得干干净净,把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即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及其基本原则修改得面目全非,甚至完全抛弃。因此,在国内思想理论界日趋活跃、以马克思主义引领各种社会思潮任重而道远的情况下,在国内外关于中国道路的解读存在各种误读甚至居心叵测的乱读的情况下,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正确的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的重要论断,表明我们党再一次坚决与鼓吹在中国搞“民主社会主义”之类的思潮划清了界线。

中国道路怎样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呢?从思想原则上说,中国道路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路线;从政治原则上说,中国道路坚持党的领导、无产阶级和社会主义制度;从经济原则上说,中国道路坚持大力发展先进生产力,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等等。中国道路又怎样赋予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鲜明的中国特色呢?首先,在思想上坚持一脉相承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其次,在政治上实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实行充分保障人民民利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再次,在经济上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实行把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相结合、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等。

改革开放以来,正是由于在实践中牢牢把握住“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这一关键,我们党才领导中国各族人民成功开创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中国道路。这条中国道路使世界人民看到了社会主义在世界的光明前景。

三、结语

“欲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在奋力拓宽中国道路的新征程中,我们必须始终毫不动摇地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这一立党立国的根本,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以“反思”、“重新认识”等名义背离和以形形资产阶级的、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原则篡改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企图,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一切在“公有制”、“按劳分配”、“无产阶级”、“党的领导”、“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等方面以“突破”、“创新”为名行背离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之实的企图。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时刻不忘根据中国实际赋予科学社会主义鲜明的中国特色,使其始终客观反映中国的时代特征和不断变化的国情世情,始终正确把握中国人民的愿望、期待和要求。只有这样,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及其基本原则才能深深扎根于中国人民,才能成为亿万中国人在继续奋力拓宽中国道路的新征程中不可动摇的指导原则。

注释

①索罗斯:《世界的未来要看美中领导人怎么做》,载《经济参考报》2009年11月17日。

②拉娜・弗鲁哈尔:《为什么中国正常运转》,载美国《新闻周刊)2010年1月19日。

③李慎明、宋维强:《“中国道路”的六个内涵》,载《中国教育报》2010年12月23日。

④《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06页。

⑤《邓小平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59页。

上一篇:虚拟资本,还是金融资本? 下一篇:脱离美元霸权正当其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