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价值论

时间:2022-10-07 04:10:05

图书价值论

摘要:从古到今,人们认为图书对个人和社会都具有从内容到形式相统一的独特价值,图书因其价值的原生性、整体性和增值性而经久不衰。在图书价值的心理接受过程中,需经历读者的阅读期望、阅读动机和阅读心境三种心理形态;在图书价值的实现过程中,表现出吻合性、能动性和被动性三种实现形式。

关键词:图书;价值;读者

中图分类号:G230 文献标识码:A

图书古已有之,它是伴随着人类文字的创造而产生的,先后出现过岩画、雕刻、竹简、帛书等文字记载形式。活字印刷术和纸的发明,使图书成为古代文明传承的主要方式,在人类历史上写下了重要的一笔。人们眼中的图书到底具有什么价值,图书价值到底具有怎样的特征,人们在心理上如何接受图书的价值,图书价值又是怎样实现的,这些问题是搞清图书价值命题的基本理论问题。

一、图书价值观

(一)古代的图书价值观

古人对图书价值的认识主要集中在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两个方面。

1.弘道设教,规谏政治,彰显兴衰的社会价值。首先,古人强调书籍是对先皇圣主“仁义礼智”等治国纲纪的弘扬,“夫经籍也者,机神之妙旨,圣哲之能事,所以经天地,续阴阳,正经纲,弘道德”(《隋书・经籍志》),是对图书弘道设教价值的最高赞美和经典表述。其次,古书一般记载帝王君子的言行举止,所谓“君举必书”,这是古人想通过古书起到劝善惩恶的作用。“记言记事,以成国家之典,不虚美,不隐恶,故得有所惩劝”(《隋书・经籍志》),正是对图书规谏政治的最好概括。最后,在古人看来,图书不仅可以弘道设教、规谏政治,还可以彰显社会兴衰,记载盛衰兴替。《史记》中记载孔子晚年“河不出图,洛不出书”的感慨,就表明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就有了图书彰显社会兴衰的看法。

2.抒发胸臆,增长才智,怡养性情的个人价值。古人经常通过诗歌形式表达喜怒哀乐,所谓“诗言志,歌咏言”(《尚书》)。所以,图书在古人眼中,既有用于国家宣扬教化、传播道义、规谏政治的功能,也用于民众表达喜怒哀乐,抒发个人情怀的作用。在中国古代文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念中,修身是基础,而修身就必须通过读书与治学来达到。所以,图书是文人志士实现人生理想非常重要的精神财富,是古人增长才干和智慧的主要途径。从《隋书・经籍志》的“夫经籍也者,学之者将殖焉,不学者将落焉”的高度概括到英国作家培根的“读书足以怡情,足以长才”的至理名言,都足见图书增长才智的价值得到东西方的一致认同。而早在夏商周时期,中国古人就通过读书化解忧愁,忘记烦恼,愉悦心情,怡养性情甚至治病救人。郑成功言“养心莫善寡欲,至乐无如读书”;黄庭坚说“不读书,则尘俗生其间,照镜则面目可憎”;宋真宗在劝学中说“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居安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都对图书于人的个人价值进行了深刻描述。

(二)当代的图书价值观

铅字印刷导致图书这种现代知识传播载体应运而生,图书渐渐成为凝聚人类智慧,传播科技文化的“知识殿堂”和“进步阶梯”,是知识的载体、思想的结晶,成为人类文明传承的重要方式。

图书的价值是凝结在图书的知识生产过程中的劳动付出,其使用价值主要体现在精神领域和意识形态领域,通过蕴含其中的知识影响人的思想、观念和认识能力,提高人们的知识文化水平,满足人们的物质文化需求,具有无形性、超时空性和潜在性。

从图书内容本身而言,图书具有知识价值、思想价值;从图书形态自身而言,图书具有艺术价值、审美价值;从图书内涵知识的社会作用而言,图书具有认识价值、教育价值、传承价值;从图书内涵知识的精神作用而言,图书具有情感价值、心理价值、美感价值[1]。归根到底,图书的价值在于内容的真和内涵的善。一本好书应具有较高的文化品味、深刻的理性思考和较高的知识含量,能为读者提供人生的导航、心灵的慰藉和人文的关怀。不仅如此,一本内容真、内涵善的书还须凝聚成一种形式的美,表现出一种审美感。在读者选择图书、阅读图书的过程中,首先被图书外在形式的美所吸引,然后在阅读中获得思想的启迪与共鸣,进而感悟内心世界的醇美,从而形成内容真和形式美的统一。归纳以上论述,图书的基本价值有三:

一是源自内容思考的认识价值与思维美。图书的内容多种多样,包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对人类社会的思考,对心灵世界的描写,对未来世界的展望等;阅读这些图书,了解这些内容,体味着认识世界的魅力,感受到知识的力量,沉浸在深深的思考之中,这是一种认识之美,思维之美。这来自于图书内容的真,导致认识的价值,体现为思维的美。也就是说,图书的认识价值和思维美,是与人们对社会的认识与对生活的理解联系在一起的。

二是来自情景体验的心理价值与体验美。图书的内容除了包括人们对客观世界、物质世界认识的总结和论证外,更多的是对主观世界、精神世界、心理历程、的描述,这些内容最容易让读者陶醉在其情景之中,引起心灵的共鸣,获得审美的情感体验。由于每个人的心理结构、思维方式和生活经历的不同,且作为社会存在物的人对愉悦有无限需求,因而渴望从他人的生活经历中得到经验与借鉴,从艺术情景中得到体验,从体验中得到心灵的净化和情感的满足,激发积极的心理状态,丰富人生,美化生活。从这个意义上讲,图书就具有陶冶情操与净化心灵的心理价值及独特的体验美。

三是得自内涵与形式相统一的美感价值和融会美。图书的美感价值从形式上说,主要表现在图书的封面、装帧、版式、开本、纸张、字体、字号、色彩等方面,这些因素组合在一起,呈现出的整体风格直接决定图书形态的审美特征和品位。虽说形式美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但它不能脱离内容所赋予的内涵而独立存在,其必须鲜明地、恰到好处地体现出内涵的美。图书的美感蕴含在图书内容的意蕴之中,只有通过阅读才能得到体会和体验,品味图书的美感价值,就在于体悟图书内涵美与形式美相统一的融会美。这种美感不仅仅是感官上的快乐享受,更是心灵的愉悦和精神的陶醉,达到“赏心怡神”的境界。

二、图书价值的特征

从古代到当代,人们都认为图书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和作用,那么,图书价值到底具有什么特征而使之生生不息呢?我们认为,图书至少有以下几个价值特征。

其一,图书价值的原生性。作为文献形式的载体,图书的基本价值在于它所记载的内容。这是人类创造文字,撰写文字,著书立说的内在动力和根本价值[2]。也就是说,图书所记载的内容有价值,图书才有价值;无价值的东西无需记载,也不在图书中记载。所以,图书记载的东西一定是有价值的,那么,图书的价值就与生俱来了,这就是图书价值的原生性。图书所记载的内容反映着人类智慧,也反映出图书原生价值的重要性。

其二,图书价值的整体性。内容是图书的原生价值和基本价值,但不是全部价值。从本质上看,图书是知识实体与知识载体的结合,因此,图书价值由图书内容价值和图书形式价值两部分组成,具有整体性。图书的形式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封面、体例、文字、字体、字号、图表等信息符号,称为内在形式,其本身就具有其物质特性和形式美感;另一部分为开本、版式、装帧、厚度、材质(如简牍、绢帛、皮革、纸张等)甚至气息等物质介质,称为外在形式。这些因素均要围绕图书内容展开设计与制作,须呈现出与内容相融合的整体风格,并决定图书形态的美感特征,体现图书的内容特色与价值品位,从而表现出图书的整体价值。

其三,图书价值的增值性。一部真正的好书,能够经受住历史的考验而成为经典之作。在历史的长河中,这些著作的内容被不断解读并赋予不同的解释,可谓历久弥新,这是内涵价值的增值性。岁月的流逝与时代的更迭,也使幸存于今的典籍成为孤本、善本而弥足珍贵,这是图书载体价值的增值性。同时,每一次重新出版,就会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和新的理解基础上,进行编排体例、开本版式、装帧材质甚至释义注解等方面的创新或完善,这是对图书整体价值的提升。

综述所述,图书价值的原生性来源于作者的思考与写作,图书价值的整体性产生于出版者的设计与制作,图书价值的增值性蕴含在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中。作者与出版者共同创造了图书的价值,读者则来实现图书的价值。

三、图书价值的接受心理过程

作者和出版者共同创造的图书价值,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价值,只有通过读者的阅读、理解、接受才能实现。在图书价值的接受过程中,读者的心理具有三个形态:

一是读者的阅读期望。一般而言,大多数读者在选择、购买和阅读一本书之前,就已经存在一种已有的阅读经验和潜在的心理期待,而以往的阅读经验和潜在的心理期待会导致产生一定的阅读期望,包括对图书的类型、文体、风格等方面的期望。

读者的阅读期望是由读者个人的成长经历和社会背景等因素长期共同作用而形成的,具体而言,就是由读者的家庭背景、生活经历、文化素养、价值观念与社会需求的差异所形成的,表现为读者的价值取向与人生追求等。在类型期望方面,从事教学科研的人会侧重于学术著作的阅读,从事文艺创作的人偏向于文艺作品鉴赏;在文体期望方面,同是文学爱好者,有的喜欢戏剧、小说,有的喜欢诗歌、散文;在文风期望方面,科学研究人员喜欢理性、严谨的文章,文艺爱好者喜欢浪漫、写意的作品。

读者阅读期望的不同,导致对图书的需求、选择的差异,表现出对不同类型、不同文体、不同风格的多样化的图书需求,从而决定了对图书价值感知的差异。

二是读者的阅读动机。读者阅读期望的不同,还会导致读者阅读动机和阅读目的的不同,主要体现在求知动机、求真动机、求善动机、求美动机、求道动机等方面。

求知动机以通过阅读学习知识、掌握方法、获得技能等为主要目的,购买教材教辅类、考试培训类图书是出于典型的求知阅读动机。求真动机以通过阅读明辨是非、掌握学理、了解真谛、坚持真理等为主要目的,出于该动机的读者会选择学术性、理论性、思想性、历史性著作。求善动机主要以陶冶情操、提高修养、修身养性为阅读目的,这种阅读动机使伦理、励志、传记、文学作品成为最爱。求美动机是以愉悦身心、享受美感为主要目的,出于这种目的的读者主要阅读文学艺术类、休闲娱乐类图书,这类读者会因年龄、身份、职业的不同,而对同一作品的理解和感悟不同。求道动机主要指各学科专业、各艺术门类、各行业领域的评论专家的批判性阅读动机,这类读者关注作品的内容、意境、规范,以追求专业之道、学术之道为阅读目的,以专业性、思想性、创新性、艺术性为批判原则。

三是读者的阅读心境。人的情绪状态包括平静、淡定、喜乐、欣悦、哀愁、愤怒、惊秫等,并不是所有这些情绪状态都会影响读者的阅读活动,但影响阅读活动的情绪状态就是读者的阅读心境[3]。一般在情绪状态不是极端强烈的情况下,即在一个平静、淡定或喜乐、欣悦的情绪下,选择阅读的可能性较大。这种情绪在阅读之初就会直接影响读者选择图书、进入阅读的速度,并伴随读者进入阅读心境和体验情境。阅读心境对图书的阅读效果和感知价值具有明显的影响。同一部作品,不同心境的读者获得的阅读体验可能完全不同,即使是同一个读者读同一本书,在不同的阅读心境下,得到的阅读体验也可能完全不同,正所谓“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四、图书价值的多样性实现

图书的价值只有通过读者的阅读、理解和接受才能实现,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读者的理解能力、接受能力。但图书价值的实现无外乎以下三种形式:

其一,图书价值的吻合性实现。一般而言,作者在创作一个作品时,已经预设了它的读者对象,隐含着图书的原生价值;出版者也会根据作者的原意和图书的原生价值,编辑校对书稿,设计制作图书,从而体现图书的整体价值,也相应地进行读者定位和市场定位。虽然图书已经预先设定了它的“潜在的读者”,但“潜在的读者”只有产生现实的阅读行为才能成为“现实的读者”,也就是说,图书价值的实现首先取决于现实的阅读行为,只有现实的阅读行为才能实现图书的价值。读者一旦进入了图书阅读,图书价值的接受过程就开始了,即“潜在的读者”开始向“现实的读者”转化。能够成为“现实的读者”的那些“潜在的读者”,往往最容易与作者形成心灵的交流与沟通,也最可能自然地理解作品的内涵,产生思想的共鸣和火花。所以,客观的图书价值与预先设定的“潜在的读者”接受到的图书价值基本吻合,从而达成图书价值的切合性实现。

图书价值的吻合性实现,取决于作者与读者之间价值取向的吻合度,即作者的创作期望与读者的阅读期望的吻合情况、作者的创作动机与读者的阅读动机的吻合情况,也就是一个心灵沟通的默契程度。具体而言,包括图书的内容、类型、文体、风格、思想与读者的生活经历、文化素养、审美标准、阅读习惯、理解能力的匹配情况。

其二,图书价值的能动性实现。从根本上说,图书价值的实现是作者所表达的意思与读者的接受心理、理解能力相互作用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读者的接受心理和理解能力对图书价值的实现就具有很大的能动性。

首先,读者是一个社会的人,其阅历、素质、品位、偏好等是决定其阅读能力的重要因素;其次,读者是一个有思想的人,都具有一定的判断能力和思辨能力,在阅读方面具有较大的选择权;再次,读者是一个能动的人,他的阅读期望、阅读动机、阅读能力具有主观能动性;最后,读者还是一个历史的人,其阅读总是站在一定历史时期的文明积累和主流价值观基础上。所以,读者的阅读过程,是结合自身、经过选择、不断自省、立足时代的能动性阐释过程。这种能动性不仅能使之突破自身的局限,成为“潜在的读者”,还能使之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作者的原生价值愿景,体悟出更深刻更高远的意蕴,甚至发现作者的错误和局限,从而提出更好的意见和认识,实现图书的增值性价值。

其三,图书价值的被动性实现。现实的读者与作者预设的“潜在的读者”很多时候并不能完全吻合。这是因为,对作者而言,一方面,作者往往是某领域的权威专家或专业人士,对“潜在的读者”的预设具有一定的超前性;另一方面,再权威再专业的作者,由于自身的局限性,其“预设”本身就具有局限性。对读者而言,一方面,每个读者本身的生活经历、文化素养、审美标准、阅读习惯、理解能力是有差异的;另一方面,每个读者的阅读期望、阅读动机、阅读能力也是不同的,所以,作者及出版者不可能准确预设读者的大多数,只能大致预设少部分“潜在的读者”。这样,对大多数读者而言,就普遍存在着被动接受图书的价值的现象。

一般而言,出于求知动机的读者(如学生)和以求美为动机的读者(如文学爱好者),比较明显地存在着被动阅读的情形:学生从教材教辅图书中复习备考,被动接受图书的价值;文学爱好者在文学作品中身临其境、感知体验,潜移默化地接受图书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尹 杰.图书的产品属性与图书出版业的产业特征[J].图书情报知识,2006(6):77-79.

[2] 万彩红.古人的图书价值观及其影响[J].图书与情报,2007(1):116-119.

[3] 丛培兵.论图书的价值及其多样性实现[J].东岳论丛,2009(9):190-192.

上一篇:文化素质发展新视野:科技文化教育 下一篇:《实践论》的创新维度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