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ESP教学研究

时间:2022-10-07 10:40:00

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ESP教学研究

【摘 要】esp作为一个融合语言知识与专业知识的教学体系,充分体现了英语学习的工具目的。在进行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体系 ESP 教学研究中,需要注重对教材现状、英语师资队伍和适合的评估体系进分分析,明确ESP 的课程定位;加快 ESP 教材的开发编写;强化 ESP 师资培训;构建ESP网络教学模;构建多元动态评价体系。确保复合型人才培养顺利实现。

【关键词】ESP;高职院校;教材;教师

1 理论依据

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 即特殊用途英语或专门用途英语。Hutchinson & Waters对ESP的定义为:“特殊用途英语”中的“特殊用途”是指学习者的特定的学习需求,即ESP是一种以满足学习者的特定学习需求为中心的英语语言教学方法。根据Dudley-Evans在1997日本ESP会议上提出的他和St.John给出的ESP固定特征及非固定特征,ESP最突出的特点可以归纳为:1)ESP不是一门特殊的语言,或英语某一特殊的变体,或是一种特殊的方法论,而是一种教授某一特定领域或学科所用语言的教学方法;2)ESP的学习者目的明确;3)ESP课程涉及的学科众多、领域广泛,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多样,但都以满足不同学习者的不同学习目的为中心。

通过ESP教学,学生既提高了英语水平,又掌握了专业知识,取得了一举两得的收效。Hutchinson和Waters倡导的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思想,重视进行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的目标需求(target needs)和学习需求(1earning needs)分析,这一思想发展成了当前占主导地位的“以学习者为中心”(Learner-centered Approach)的主流教学法。国内许多专家学者认为高校英语课程设置及教学的重心应逐渐向ESP教学方向转移。秦秀白教授指出“:从长远角度看,我国高校英语教育和主流应该是专门用途英语教学,根据我国英语教育事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中小学英语教学应该定位在通用英语上,高校英语教学应该定位在专用英语上。”ESP研究已成为当前高校(特别是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改革不可回避的重要课题。

2 ESP在我国高职院校的教学现状

我国高职院校ESP研究已从单纯的理论研究阶段发展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阶段,理论研究已从单一宏观介绍性的阐述,发展到对具体教学情况的研究。目前我国许多高职院校相继开展了ESP教学,并取得了初步的成绩,但其中也存在许多有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为ESP教学寻找一种最为合理的教学模式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2.1 高职院校专门用途英语教材现状

缺乏专门的教材编写机构或人员,教材难于统一,不能满足不同层次学习者的要求。由于ESP涉及众多领域、学科,学习者水平不一,教材很难做到统一,主要表现为:

一是,缺乏特色。随着社会对高职教育的认识逐步加深,社会也越来越重视高职院校专门用途英语,但是相应的问题是缺乏有特色的高职院校专门用途英语教材。目前的教材一般编写模式套路是:临时搭班拼凑的速成本、本科教材浓缩本等等。这些教材的共同特点是只将内容的量的变化作为重点,并没有体现和满足高职专门用途英语教材的要求和特征。

二是,脱离职业发展。高职院校专门用途英语教材内容陈旧,在装备、工艺、技术理论等方面落后太久,很多教材不符合规范,不能达到技术应用性高级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很多劳动部门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鉴定标准并不和专门用途英语教材进行关联。

三是,形式单一。高职院校专门用途英语教材形式单一,不能与现代先进教育技术相联系。高职院校专门用途英语教材应以立体化教材作为他的发展趋势,包括网络资源课程、视频课程、电子教案、考试和评价系统等。通过立体的、全新的资源和手段,培养激发出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2.2 高职院校英语师资队伍现状

目前,我国的很多的高职院校都缺乏高素质的专门用途英语教师队伍,很多高职院校由英语专业教师和英语较好的专业课教师担任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的教师。其中,师范专业和外语专业的语言教师应该归属于知识结构较为单一的语言人才,他们虽然有着语言的基本功底扎实,熟悉语言教学的基本方法和规律等等优势,但是匾乏的专业知识使这些教师的教学效果不容乐观。同时,大多数的专业教师英语语言基本功不强,语言教学经验不足,所以专业教师的课堂教学通常以讲解和文章翻译为主,不能进行多样。

2.3 缺乏适合的评估体系

随着经济、信息全球化的加速,人们愈来愈认识到ESP的重要性,但适合的评估体系的缺乏加大了学校、教师的盲目性,削弱了学习者学习的目的性和明确的方向性。

3 高职院校ESP教学改革

3.1 明确ESP的课程定位

EGP的教学重点是讲解英语语言的一般规律和普遍现象,帮助学习者认识并了解英语的语言共核,训练他们英语听、说、读、写、译的基本语言技能。而ESP有独特的词汇、句法和结构模式,其教学不仅包括英语语言技能的训练,而且有明显的专业内涵,是语言技能训练和专业知识学习的结合,开设ESP课程的宗旨主要是“加强基础,拓宽专业,提高能力,学以致用”。可以说,ESP属于EGP的运用提高阶段,是EGP的延伸,但ESP教学目的更为明确,即培养学生在目标情境下的实际应用能力,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实用性和专业性。

3.2 加快ESP教材的开发编写

目前,各高职院校的ESP教材使用大都各自为政,虽然经过多年的摸索和实践,可能在引进、改编或自编ESP教材方面会积累了一定的资料素材或经验教训,但无法形成合力,不利于国内ESP教学整体水平的提高。教育主管部门应以ESP教学开展良好、现有ESP教材反响不错的院校为主,尽快组织有关专家和教学经验丰富的一线ESP教师编写一套符合中国国情的ESP教材,并向全国推广,以稳步提高全国的ESP教学水平。鉴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各高校之间在师资力量、学生水平以及多媒体技术设备等许多方面也都存在较大差异,各高校可根据教育部高教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07)所规定的教学目标和课程标准,结合自身的专长、特色以及社会需求,对现有教材作适当的改编,以满足学生ESP学习的个性化需求。

3.3 强化高职院校ESP师资培训

一支高水平的ESP教师队伍是成功开展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的根本保障。作为ESP教学的组织者、执行者和推动者,教师的作用和地位毋庸置疑,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多层次、立体化ESP教学模式的实行需要的是外语+专业的跨学科、复合型师资,ESP教师发展一定要与学科发展建立联系,ESP教师不仅英语好,专业还要精深,需要对某一专业领域的专业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同时熟悉该专业文体体裁和英语语言的特点,要能用英语表述专业知识、解析专业词汇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ESP教学评估中的反馈信息不断对教学进行改进和提高。一支善于沟通的ESP教师队伍,需要具备业务能力、学习能力以及人际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有助于实现师生之间的真正互动,实现课堂教与学的和谐关系,成功达到ESP教学目的。要建立既懂英语又懂专业的专门用途英语教师队伍,高校应加大对ESP师资的培训计划,组织业务进修、观摩教学,拓宽专业知识面,使ESP师资队伍能逐渐形成合理梯队,从而为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供必要的师资保障。

3.4 构建高职院校ESP网络教学模式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多媒体技术、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教学理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可以把网络(下转第253页)(上接第194页)作为授课的媒介。

首先,调整师资配比。在目前条件下,提倡校本及校际间的跨专业交流和合作,尤其是专业教师与英语教师之间的合作,是网络教学可提供一个非常有效的过渡方案。因为授课的媒介是网络,所以需要专业课教师与英语教师一起完成授课内容的设置、资源的开发及管理,这样以来就可以解决专业课教师外语知识不够,而英语教师专业知识又薄弱的问题。于此同时,因为网络教学模式的相对特殊性,就能使教师授课的空间及时间相对自由,可以有效地克服师资不足的问题。

其次,丰富教学资源。第一,由于网络资源非常丰富,所以我们可以直接引进国内外的ESP教材,事半功倍地建设教育资源。第二,通过校本际之间的合作,共享成果。第三,专业课教师与英语教师都参与开发教学资源,促使教学资源不仅具有语言的准确性,而且具备专业的权威性。第四,在教师的指导与监控下,学生同样可以参与发教学资源。学生参与课程建设即能够解决师不足资问题,又能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和自主学习的ESP教学思想。学生此时即被动地接受知识,又能够主动地搭建知识。

再次,实施个性化教学。因为每个学生的学习风格都不同,所以只有ESP教学环境自由、自主,才能让他们获取自己真正想要的知识。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个性、风格及能力进行自主学习。学生可以利用多媒体软件及网络多次学习ESP课程内容,而且多媒体软件和网络能过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及有的放矢的实践练习,更有效地巩固了学生的学习成果。这种个性化教学方式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充分给予学生自。

3.5 构建多元动态评价体系

完善的ESP评价模式必须能够让学生能展现出自身的优势,及其最佳水平。因此,我们应采取多元的课程评价体系。所以,评价学生时需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多元化的评价模式。过去的仅凭借单一的分数,因此抑制了学生们的学习风格,对大多数学生的发展都是不利的。我们可用学生自评、互评及教师评价等互相结合的模式。第二,多元化的评价过程。对于学生的评价我们应注重两方面:学习表现及学习的结果,把阶段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这样即重视了其学习结果,也关注其发展过程。

4 结语

当前国内高职院校的ESP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反映出很多问题,比如师资力量不够,教材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等问题。然而令人高兴的是,不论是学生、教师、专家学者,还是教学管理者,都已清晰地意识到ESP教学改革的紧迫性及重要性,并对ESP教学的未来充满了期盼。想要真正实施高职院校ESP教学,需要更多的一线教师、专家学者们都能积极参与进来,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学生和学习为中心、以课程设置为灵魂,将英语和专业知识结合起来,研究、探索ESP教学的有效途径和考评方式等,促使高职英语教学更加符合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不仅可以优化学生们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们的综合素质,而且有助于培养发展现代化社会所需要的多元化高级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Hutchinson T.& Waters A.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A Learning -centered Approach[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

[2]秦秀白.ESP 的性质、范畴和教学原则[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2).

[3]刘颖,冼吉昌,钟尚离.基于高职高专 ESP 教学实证性研究述评[J].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

[4]王守仁.发展中国专门用途英语教学 推进中国专门用途英语研究[J].中国专门用途英语研究,2010(1).

[5]杨桂兰.ESP网络教学模式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5).

上一篇:铁路系统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下一篇:多功能聊天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的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