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棉纺织产品链对全球影响分析

时间:2022-10-07 10:24:38

中国棉纺织产品链对全球影响分析

内容提要:本文先介绍了棉纺织产品链结构。在棉纺织产品链的棉花节点中,着重分析中国从不同国家和地区进口棉花对出口国所产生的环境与社会影响。在棉纺织服装生产和出口中,分析环境成本内部化前后对中国的福利影响,以及中国棉纺织服装出口对国际消费者影响。最后,提出促进中国棉纺织产品链在全球市场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棉纺织产品链;棉花;棉纺织服装;环境成本内部化

中图分类号:F426.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11)04-0016-04

前言

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棉纺织产品链社会和环境影响已引起国际社会激烈争论和广泛关注。作为全球最大棉花生产国和进口国,同时又是最主要纺织品服装出口国,中国在世界棉纺织工业中起着举足轻重作用。而且在未来,中国在这一领域的主导作用还可能进一步加强。

对中国棉纺织品服装生产和贸易过程所产生的社会和环境影响加以研究,并提供相应的对策措施,对构建一个可持续的全球棉纺织产品链将具有重要意义。

一、棉纺织产品链结构

棉纺织产品链包括棉花生产、纺织品服装生产、消费和后废弃物处理4个节点。在第一节点中,棉花是主要产品。棉花种植需要投入水、耕地、劳动力、农药化肥和农膜等农用化学品,棉花生产具有环境、经济和社会影响;第二个节点中,棉纺织品服装生产需要投入能源、水和劳动力,生产过程中将产生污染物,尤其是排放大量污水。另外,纺织印染中使用化学染料,而生产这些染料又对环境产生负影响;第三个节点是消费,涉及国内外消费者,其结构相对简单;第四个节点是使用过的棉织品废弃物处理。

本文主要分析产品链中棉纺织品服装生产和贸易过程所产生的社会和环境影响,对第四个节点废弃物处理不做深入研究。

二、中国棉花进口影响分析

(一)棉花生产和进口量

棉花是我国种植业中仅次于粮食的第二大宗农产品。据统计,我国现有1亿多棉农,棉花生产稳定与否,直接关系到棉农收入来源和生活水平,关系到农村地区繁荣与稳定,而且还对下游产业链存在和发展起决定作用。

中国棉花生产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展迅速,棉花产量连年增长。2010年,中国棉花总产量达到663万吨,是同期世界棉花总产量2200万吨的1/4,为世界第一产棉国。尽管中国棉花产量世界第一,但中国自行生产的棉花已远不能满足生产和消费需求。作为纺织大国,中国同时也是棉花进口和棉纺织产品出口大国。根据统计数据,中国棉花进口量从2000年4.70万吨增长到2009年的216.78万吨,增长了45倍之多,而2006年最高峰时棉花进口量更高达380万吨,图1。

中国棉花进口来源地主要为美国、印度、乌兹别克斯坦、澳大利亚和中西非(贝宁、布基纳法索)等地。自1999年以来,我国每年从这6个棉花出口地进口的棉花占中国棉花总进口量的90%以上。以2007-2008年度中国棉花进口数据为例(《中国棉花年鉴2007-2008卷》),该年度中国共进口棉花243.65万吨,从以上6个进口地共进口229万吨左右,占全部进口量的94%以上。其中,从美国进口97.73万吨,占总进口量的40%;从非洲进口21.98万吨,占总进口量的9%(2005年中国从非洲进口53.50万吨,占总进口量的20%以上)。

尤值一提的是,美国棉花产量位居世界第二位,其棉花出口一直位居世界第一,出口量基本每年都在150万吨以上,而中国每年从美国进口的棉花占中国总进口量的40%以上。同时,非洲在中国棉花进口国中也占有重要地位。

(二)中国棉花进口的环境和社会影响

中国棉花进口主要来源于美国、印度、中亚(乌兹别克斯坦)、澳大利亚和中西非等地。当棉花出口国为发达国家,如美国、澳大利亚,这些国家具有较高的环境质量标准和管理手段、先进的环保处理措施以及充足的环保治理资金;另外,其先进的生产技术可以减轻棉花种植产生的环境压力。因此,中国从这些国家进口棉花对生产国所产生的环境影响较为有限,并且远低于在中国生产这些棉花所造成的环境影响,总体上有益于世界环境的保护。

当棉花出口国是贫穷的发展中国家,例如中西非一些国家,这些国家地处热带雨林地区、幅员辽阔,棉花生产几乎100%雨水浇灌。由于是低密度生产(棉花单产量约为中国的1/3),棉花种植过程中较少使用化肥和农药,也较少使用机械动力和灌溉技术,非洲棉花生产对其环境产生的压力很小(李红梅,2005年),中国从这些国家进口棉花不会对其环境产生明显影响。更主要的是,棉花出口对这些国家的经济增长和就业具有重要意义,以中西非四国(贝宁、布基纳法索、马里、乍得)为例,棉花产业占整个GDP的3%~6%,占农业出口收入的50%-70%,在全部商品出口中所占的份额为20%~37%(田彩云,2005年)。此外,这些国家95%的棉花产量用于出口创汇,直接或间接地解决了大量就业。可以说:棉花产业发展好坏,直接影响到这些国家国民经济发展。由于非洲棉花单产量异常低下,与中国相比棉花单产具有很大增长空间,在种植面积不增加情况下,如果非洲棉花单产能提高到中国单产的2/3,则其棉花总产量将翻番,带来世界棉花出口量增加和其国内经济发展。

当中国棉花进口国为中亚地区(以乌兹别克斯坦为例),由于这片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干旱或半干旱气候,与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有较多相似之处,同属世界上较适宜植棉地区。中亚热量资源和日照条件稍逊于新疆,但降水量略多于新疆,棉田主要依靠灌溉;由于其棉花生产大量使用脱叶剂,棉花大量种植会加剧其水资源短缺和破坏当地生态系统。如果中国从这些国家大量进口棉花,会对其环境产生较大负面影响,但相比较而言,中亚棉花种植的负面影响不会比在中国种植更大。表1是不同国家棉花生产所需的化肥和农药投入比较,从中可以看出不同国家棉花生产所产生的环境影响(ICAC,2005年)

中国90%以上棉花进口来自美国、澳大利亚、乌兹别克斯坦、印度和中西非等地。由于各产棉国的资源禀赋、技术和政策不同,当棉花生产于发达国家,例如美国,由于其资金、管理和技术优势,棉花生产所带来的环境影响较小;对于富有自然资源禀赋的中西非国家,棉花生产所产生的环境影响亦不大;而对于水资源短缺的中亚地区,棉花生产所产生的环境影响大。中国棉花生产强度大,对环境影响和水资源压力大,中国进口棉花,对国内资源可持续利用和保护我国环境具有积极作用,但对棉花出口国会带来负面环境影响。考虑各国资源特征和技术政策,如果以中国为基准,则中国从美国和中西非进口棉花对其环境影响小,而从中亚进口时对其环境影响可能较大。在世界棉花总产量一定的情况下,无论中国从何国进口棉花,总体上都有益于世界环境,对优化配置世界棉花资源具重要意义。

三、中国棉纺织服装影响分析

中国从国外进口棉花,并将最终产品的相当一部分(约1/3)用于出口。棉纺织品服装生产过程消耗水资源、排放大量污水,而出口的纺织品服装中不含环境成本,故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对国内生态环境不利。由于纺织品服装生产的环境成本留在中国,纺织品出口更有益于国外消费者,为其带来更多经济福利和消费者剩余。

虽然中国棉纺织服装业对稳定国内市场、增加出口创汇、保障就业和确保人民福利方面具重要意义。但中国纺织服装业发展以廉价劳动力和牺牲资源与环境为代价,存在市场失灵、政府失灵以及由此产生的消极负外部效应,在棉纺织业发展的同时未能促进资源合理使用和环境有效保护,是一种不可持续的发展。

(一)棉纺织服装业环境负外部性对中国的影响

棉纺织服装生产,尤其是纺织、印染和加工过程将消耗大量燃料、水资源、燃料和能源,同时产生废水、噪音等污染物,具有环境负外部性。而这种负外部性的存在,使得棉纺织服装生产的社会成本包括生产者的私人边际成本,加上环境污染对旁观者产生不利影响的外部边际成本。如图2所示,考虑到棉纺织服装生产者给社会带来的外部成本,社会边际成本曲线在私人边际成本曲线之上。

其中:

SMC-棉纺织品服装生产的社会边际成本

PMC-棉纺织品服装生产的私人边际成本

SMR-社会边际收益

SMC-私人边际收益

EMC-边际环境成本

在棉纺织品服装生产没有环境污染时,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会按照PMC=PMR原则决定产量,即为Qa。当存在环境污染,且污染所形成的外部成本EMC不需其本人承担时,企业仍会把产量确定为Qa,其边际生产成本为Pa。由于企业的污染行为导致了EMC的外部成本,从而将社会成本上移到SMC。如果实现环境成本内部化,这部分污染成本由企业承担,则企业的最大服装生产数量为Q1,其边际生产成本为P1。很明显,棉纺织品服装业环境成本内部化以后,在新的市场均衡时,生产者将生产社会最适量(Q1)棉纺织品服装,小于原先市场平衡量Qa,增加了社会总福利。

棉纺织服装生产中的环境成本负外部性,将造成资源配置无效率和市场失灵,纠正负外部性以实现环境成本内部化的手段通常有私人解决方法和公共政策。具体采取何种方式实现环境成本内部化,这里不做分析。

(二)纺棉织服装业环境成本内部化对中国影响

分为封闭经济和开放经济两种状态,分析中国棉纺织服装生产环境成本内部化前后对中国福利影响分析。

1 封闭经济下对中国福利影响

如图3所示,在一个封闭经济(克鲁格曼,2002年)和缺乏环境成本内部化情况下(曲如晓,2001),棉纺织服装供需平衡时市场消费量为Qa,市场均衡价格为Pa。如果不存在环境负外部性,社会净福利为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之和,即为面积abc。在存在环境负外部性时,社会净福利水平需考虑环境污染所造成的外部成本bed,即社会净福利降低为(abe-bed)=(abe-ecd)。实行环境成本内部化以后,例如征收环境税ef,则私人边际生产成本等于社会边际生产成本,市场均衡点为e点,此时社会净福利为abe。因此,环境成本内部化以后,社会净福利增加量为abe-(abe-ecd)=ecd。

2 开放经济下对中国的福利影响:图4所示,在不考虑环境成本内部化的开放经济中,国际市场价格P2高于国内市场价格Pa,中国将出口棉纺织服装,生产量将增加到Q3,国内消费量减少到Q4,出口量为Q4Q3=Q4一Q3。较高的出口使得国内生产者剩余增加到PaP2ic,消费者剩余减少为P2af,同时为国际市场增加环境成本dhic。社会净福利为P2ib+P2af-bhi=abfg-ghi。环境成本内部化以后,例如征收环境税gk,则生产者剩余为bP2g,消费者剩余为aP2f,社会净福利为abgf,较环境成本内部化之前社会净福利增加ghi。

可以看出,无论在封闭还是开发经济中,棉纺织服装生产中环境成本内部化在总体上都有利于中国福利的提高。至于环境成本内部化后对生产者和消费者剩余的影响,类似于税收的作用机制,但税收会引起无谓损失,而环境成本内部化在总体上有利于中国福利的改善。

(三)棉纺织服装出口对国际社会影响

中国作为一个“世界工厂”,以棉花为原料而生产出的棉纺织品服装又大量出口到其他国家。2000年,中国棉纺织服装出口额为520.78亿美元,2009年上升到1670.7亿美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而商务部网站有关文献表明:中国纺织品服装有1/3用于出口,而且呈不断扩大趋势。由于中国每年从国家社会进口的棉花数量不及棉花消费总量的1/3,而纺织品服装却达到1/3,从这点来说中国“棉花净进口量”为负数。

目前,中国棉纺织服装生产的环境成本留在中国,中国棉纺织服装大量出口更有益于国际消费者,为其带来更多经济福利和消费者剩余。

四、棉纺织服装产品链可持续发展对策建议

综合中国棉花进口和棉纺织品服装生产、出口所产生的环境与社会影响,为促进可持续利用国际棉纺资源和保证我国棉纺织业健康发展,减少棉纺织产品链对国内环境和世界环境的影响,推动我国棉纺织服装业在全球产品链中良性发展。根据棉纺织产品链结构特点,提出以下对策措施:

第一,建立基于市场的可持续棉花评价策略。既然不同国家的棉花生产对当地环境影响存在差异,中国政府应对不同地区棉花供应所产生的社会和环境影响做出评价。包括所使用的农药和化肥(N,P,K比例)量,每年喷洒的频次,产生危害的可能性,综合虫害管理以及环境友好型耕作面积的比例,灌溉效率等,从而减轻中国棉花进口对世界环境的影响。

第二,根据自然资源禀赋特征,中国应从具有能可持续生产棉花的国家进口棉花。例如,扩大美国、澳洲、非洲棉花进口份额,减少从乌兹别克斯坦这类中亚国家进口棉花。

第三,扩大非洲可持续棉花生产和技术开发投资,加强中非贸易合作。非洲许多国家,充足的雨水浇灌使得全球棉花生产所产生的环境负担减轻。而棉花生产作为非洲许多农村高度依赖的一种谋生手段,中国扩大非洲棉花进口份额,具有一举多得效果。为此,中国应强化与非洲农业技术合作,扩大技术和资金投入,帮助提高非洲棉花产量、质量和可持续生产能力。通过贸易合作,降低中非棉花贸易壁垒,促进中非棉花贸易发展。

第四,将棉纺织服装生产过程的环境成本内部化,确保中国棉纺织服装业健康发展。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棉花进口和消费国,中国棉纺织服装也在全球市场中具有实质性影响。而中国在这一产业中政策措施,将对全球棉纺织产品市场可持续发展具有影响。

基金项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MOFCOM)与国际可持续发展研究院(IISD)联合研究项目,瑞士国家经济事务秘书处提供研究资助,作者为项目主要参与者。

[作者简介]储诚山(1969-),男,副研究员。博士后。研究方向为应用经济学和气候变化。

[收稿日期]2011-07-02

上一篇:首都房地产市场发展迈向成熟 下一篇:基于“国家公顷”生态足迹模型的土地可持续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