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名城苏州

时间:2022-10-07 04:48:40

中国名城苏州

苏州市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和重要的风景旅游城市,是长江三角洲重要的风景旅游城市,是长江三角洲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苏州市位于江苏省东南部,东邻上海,南接浙江,西抱太湖,北依长江。全市地势低平,平均海拔4米左右,平原占总面积54.8%,水面面积占42.5%。境内河流纵横,湖泊众多,京杭运河贯通南北,望虞河、娄江、太浦河等连接东西,太湖、阳澄湖、昆承湖,淀山湖镶嵌其间。苏州地处温带,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为16℃,年降水量1100毫米,属亚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

苏州实行市领导县体制。下辖张家港、常熟、太仓、昆山、吴江5个县级市;吴中、相城、虎丘、平江、沧浪、金阊6个区以及苏州工业园区和苏州高新区121个镇2307个行政村。1993年,苏州被国务院批准为“较大的市”,拥有部分立法权。全市总面积8488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1650平方公里,建城区86平方公里,古城区14平方公里,全市总人口580万,其中市区人口209万。

苏州古时称吴,又称姑苏,自文字记载以来的历史已有4000多年。苏州古城始建于公元前514年,已历经2500多年沧桑,但目前仍座落在春秋时代的原址上。基本保持着古代“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的双棋盘格局和“小桥流水、粉墙黛瓦、史迹名园”的独特风貌。苏州古城现有河道35公里,在城区内有桥1153座,是我国河、桥最多的城市。苏州有丰富的人文景观和秀美的湖光山色。文物名胜遍布全市,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有487处(其中市区248处),其中部级15处,市级371处,省级91处,各类博物馆10个,宋元明清保有至今的古典园林60余处,拙政园、留园与北京的颐和园、承德的避暑山庄齐名为我国的四大名园。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环秀山庄、狮子林、沧浪亭、耦园、艺圃、退思园等九个园林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苏州既有园林之灵,又有山水之胜,寺观名刹遍布城乡,文物古迹交相辉映。虎丘、盘门、石湖、灵岩、天平、东山、西山、虞山等都是著名风景名胜,太湖绝大部分景区、景点分布在苏州境内。近年来,昆山周庄、吴江同里、吴中用直、木渎等千年古镇已成为新的旅游热点,苏州乐园等现代主题公园也吸引了众多海内外游客。

苏州是吴文化发祥地,文坛贤能辈出,有西晋文学家陆机,宋代政治家范仲淹、诗人范成大,明代戏曲家冯梦龙,“吴门画派”唐寅、文征明,清代及近代文人顾炎武、俞樾、章太炎。绘画,书法篆刻、诗文,在苏州流派纷呈,百花争艳。评弹、昆曲、苏剧被喻为苏州文化的“三朵花”。昆曲,是“中国戏曲之母”,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评弹是苏州方言表演的说唱艺术,已在江浙沪流传了300余年,为群众喜闻乐见。苏州的工艺美术闻名中外,苏绣与湘、蜀、粤绣同被誉为我国的“四大名绣”,桃花坞木刻年画与天津杨柳青木刻齐名,称“南桃北杨”,苏州的缂丝、雕塑、宋锦、苏扇、玉石和红木雕刻等工艺品,争奇斗艳、巧夺天工。

苏州是我国经济较发达地区。改革开放以来,苏州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2002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080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3.5万元。财政收入290.8亿元,继续位居全省第一。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产业化经营步伐加快。工业经济在调整和体制创新中快速发展,形成了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机电一体、新型家电、精细化工、新材料和基础材料等六大新兴主导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31%。服务业规模不断扩大,旅游、物流、金融、商贸、房地产、商务服务和居民服务等行业快速发展,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7.5%。

苏州开放型经济发展迅猛,经济国际化程度大大提高。全市对外贸易快速增长,2002年完成进出口总共340亿美元,其中出口175亿美元。利用外资水平进一步提高,2002年末,全市累计兴办外商投资企业开业投产数5500多家,累计注册利用外资335亿美元,实际到帐外资280亿美元。世界500强跨国公司中已有84家在苏州投资。境外投资、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稳步发展,累计兴办境外企业批准数85家,对外承包劳务合同额、营业额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

开发区已成为苏州对外开放的窗口、体制改革的实验区、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全市现有苏州工业园区、苏州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张家港保税区、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等5个部级开发区和10个省级开发区,在全市经济发展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苏州私营个体经济迅猛发展,全市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注册资本、户数及从业人数现居全省第一,上缴税收占财政收入的比重达到18.1%。

苏州不仅有优越的区位优势,而且具有便捷的交通优势。京沪铁路、沪宁高速、苏嘉杭高速、312、204、318国道以及京杭运河贯穿全境,苏州机场路到上海虹桥机场和杭州只要80分钟,快速的网络式的交通干道已经成为苏州的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持。

上一篇:环保的5R原则 下一篇:耶鲁大学 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