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远程教育技术的绩效比较研究

时间:2022-10-07 12:17:14

现代远程教育技术的绩效比较研究

[摘要]云计算、物联网已成为信息技术的第三次革命,移动学习已走进现代远程教育的视野,微博、微视频和微课程等微技术风起云涌。从电大系统的现状入手,在分析绩效技术与教育技术相关性的基础上,提出现代远程教育技术的绩效模型,该模型以学习载体、学习风格、学习记录、自学能力、交互程度、资源利用、考核能力、学习结果(学习者能力提升程度)为八个维度,并从信息传输载体、在线课程两个方面对现代远程教育技术的绩效进行分析比较,以期找到一种可行的、有绩效的现代远程教育技术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现代远程教育:绩效技术:教育技术:绩效模型:绩效比较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008(2013)02-0073-07

一、引言

近年来,“绩效”一词越来越成为企业等各类组织的热议话题,是组织学习和人力资源领域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表面上似乎与教育技术学科无关。在近期,绩效、绩效技术、教育绩效技术、绩效改进等词汇在国内教育类核心期刊上频频出现。据中国知网检索,从2005年至2012年底,标题包含“绩效”词汇的各类论文有66858篇,标题包含“绩效技术”词汇的各类论文有207篇,标题包含“绩效改进”词汇的各类论文有94篇,标题包含“绩效技术”和“教育技术”词汇的各类论文有37篇。以上检索结果说明,国内学者近八年已经开始关注绩效技术与教育技术的关联研究。2005年,中国学者梁林梅的博士论文《教育技术视野中的绩效研究》,从教育技术的视野审视了绩效技术的发展及其与教育技术之关系等系列问题。

据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尹睿博士的研究,在1998年至2007年的十年间,国外《绩效改进》、《绩效改进季刊》发表与绩效技术有关的论文分别是673篇和322篇,而同期国内《电化教育研究》、《中国电化教育》发表绩效技术有关的论文分别是12篇和28篇。尹睿博士对以上论文研究内容进行比较,发现国内《电化教育研究》、《中国电化教育》关于绩效分析的论文数为0,而国外《绩效改进》、《绩效改进季刊》关于绩效分析的论文数为176篇,占总比17.7%。在美国,绩效分析的研究已是绩效技术研究的一个主要内容,也是现代教育技术的一个前沿研究内容。然而在中国,绩效分析却还没有引起现代远程教育相关研究人员的足够重视。2011年,Anne F.Marrelli博士提出了人类绩效技术(Human Per-formance Teehnology,简称HPT)的通用绩效模型,分析了通用绩效模型的必要性,对1938-2010年人类绩效模型的实例进行列表分析,认为采用HPT通用绩效模型的时代已经到来,

国内现代远程教育开展30年来,已成为国家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现代远程教育技术领域也已成为教育技术领域的一个主要分支,电大系统作为国内现代远程教育的主阵地,一直比较关注着现代远程教育技术的发展与应用。2012年6月,教育部正式批复在中央电大基础上建立国家开放大学,上海开放大学、北京开放大学也相继成立,标志着国内现代远程教育进入全面发展的新阶段。开放大学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举,实施远程开放教育的新型高等学校。如何使现代信息技术真正成为国内开放大学的有效支撑,使接受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学生大多达到一个良好的学习结果和能力提升,这便需要具有绩效的现代远程教育技术的有力支撑,现代远程教育技术再一次被推向前端,成为国内教育技术部门人员和远程教育管理人员研究和探索的热点课题。

电大系统成立30年来,各级电大的信息化建设取得了明显进展,但仍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目前现代远程教育技术观念的落后,已成为制约现代远程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发展的关键,尤其对教育技术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电大系统各级领导无法体验到信息化带来的远程教育变革,直接影响到一些领导正确认识教育技术的作用和意义。

目前,国内各级电大信息基础设施投入仍然严重不足,东西部地区的市县级电大投入差距尤其较为悬殊。同时,国内各级电大的教学资源开发重复而分散,软件开发严重滞后于硬件建设,致使原本有限的投入也难以发挥应有的效益。以上各种原因的叠加,导致全国电大系统教育资源的质量亟待提高,教育资源和教学平台的整合亟需加强。因此,如何利用电大系统已建立的软硬件环境为开放大学提供有效服务,以及如何提升现有的软硬件环境,已是摆在大家面前一个非常关键的课题。随着绩效技术和现代远程教育技术的发展,建设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新型开放大学已提上议事日程,探索新型的、有绩效的现代远程教育技术,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绩效技术与教育技术的相关性分析

绩效技术作为研究和实践领域,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现代教育技术作为早期教育技术的发展和延伸,直到20世纪70年代,才正式把现代教育技术理解为媒体教学技术、个别化教学和教学系统方法三个方面的整体教育技术的融合。从历史的角度看,大部分学者认同绩效技术与教育技术起源于同一个历史时期,也有部分学者认为绩效技术萌芽于20世纪60年代初期。从学科分类上看,绩效技术是近几年在西方发达国家管理界发展很快的一种新兴应用学科,而教育技术学是教育科学群体中的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都属于新兴学科。从起源内容来看,绩效技术主要起源于程序教学和之后的教学系统设计,以后的认知科学、信息技术、组织开发、改革理论与实践等又将绩效技术内容加以丰富。综合以上三个视角的分析,教育技术与绩效技术应该是相互包容、相互促进的成长与发展。

绩效技术与教育技术的关系基本清晰,教育技术学科领域引入绩效与绩效技术的重要性还有些模糊,国内只有部分高校在教育技术学科引入与绩效技术相关课程,绩效的回归是教育技术适应时展的必然趋势和自身学科理论体系完善的必然选择,也是解决自身发展中面临问题的必然途径与手段,更是拓展自身应用于研究领域的必要前提。因此,绩效技术与教育技术的相关性分析是十分必要的,下文从概念相关性、内容相关性和学科相关性三个方面,对绩效技术与教育技术的相关性进行较为深入的阐述。

据Ann J.Rush博士发表的论文,ISPI绩效技术过程模型被D.M.Van Tiem、J.L.Moseley和J.C.Dessinger等人发展为绩效改进/人类绩效技术模型,且其模型的内容得到进一步完善。该论文中,Ann J.Rush博士对绩效分析阶段作了重点阐述,提出分析过程和结果图,认为组织、过程、顾客都应聚焦各种问题。2011年,John R.Turner提出HPT新的元认知模型,认为元认知可以促进绩效改进效果。2012年,Sunda V.Dierkes教授作为一位人力资源开发的专家,总结四年多人力开发课程的教学经验,对人类绩效技术模型提出了个人看法:人类绩效技术教学内容不适用所有专业学生,ISPI专家们应该提出一系列有效与可靠的标准绩效模型。

根据人本主义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结合绩效改进/人类绩效技术模型、HPT元认知模型和绩效技术前端分析模型,笔者构建了现代远程教育技术的绩效模型,如图1所示。该模型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习载体(终端形式)、学习风格(学习方式)、学习记录、自学能力(自主和合作)、交互程度(生生和师生)、资源利用、考核能力、学习结果(学习者能力提升程度)为八个维度的内容。

(一)学习载体(终端形式)

根据拉斯韦尔“5W”模式与传播理论,其中中间的“W”指的是通过什么渠道(Through which Channel),引申出的内容就是媒介或媒介分析。另据“香农一韦弗”传播理论和模式,其中间环节就是信道,信道就是信息传输的通道。现代远程教育过程实际上就是信息传播过程,其核心是教育而不是距离。若没有信息通过载体进行传播的过程,就没有现代远程教育。与通常的显示终端相比。多数移动终端的屏幕大小、显示格式、数据处理能力和存储能力相对有限,原有的数字学习资源在这些设备上难以适用。因此,终端形式或学习载体是现代远程教育技术绩效模型的一个重要维度。

(二)学习风格(学习方式)

据前面阐述的现代远程教育概念,远程学习者的“远程”学习风格本身就是现代远程教育的特点之一,他有别于面授教学、函授教学。至于远程学习者的学习风格,国内外远程教育专家早就高度关注。从已有的成果来看,对于远程教育的学习风格与学习绩效研究往往是侧重于单一方面。大多数的学习风格研究集中在对类型、模式、环境、教学、资源、设置等,特别是国内学者更偏重于对学习策略的研究。在2005年,陈丽教授和张伟远博士等在《开放教育研究》上发表了两篇论文,对远程学习者的学习风格进行细粒度分析,一篇论述了远程学习者学习风格特征的三维模型构建,另一篇论述了学习风格测量工具与远程学习者学习风格类型因素的关系。笔者把学习风格作为远程学习者的学习方式,作为现代远程教育技术绩效模型的八个维度之一,应该是合理的。

(三)学习记录

据绩效技术定义,绩效技术是系统导向,有一个复杂的过程。如何衡量绩效,就需要一个复杂过程的再现,就是记录。对现代远程教育技术的绩效来说,其来源之一就是远程学习者的学习记录,反映远程学习者学习记录的内容有:浏览和下载网上提供的相关学习资源次数、在学习论坛讨论次数、所选课程的学习进度、在线学习笔记等。通过学习记录,进一步促进远程学习者主动学习,创造良好的远程学习氛围。在网络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活动将被详细记录下来,通过学习记录统计可以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作出真实评价。

(四)学习能力(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

作为一个远程学习者,具备一定的远程学习能力,是必要条件,否则就无法进行远程学习,更谈不上远程学习结果。远程教育中自主学习理论大体在20世纪60-70年代获得发展,主要代表人物有德林、魏德迈和穆尔等人。自主学习是一种教育与学习的哲学,概括说就是“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自主学习一直是教育学和心理学共同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在教育学领域,研究者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目标,重点探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教学方法,在心理学领域,研究者侧重于考察影响学生自主学习的各种因素,以及自主学习发生、发展的内在心理机制。

合作学习是美国人罗伯特,斯莱文20世纪70年代首先提出,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我国关于合作学习的系统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学习,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为集体的利益和个人的利益而一起工作,在完成共同任务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理想。合作学习的教育功能有:培养合作精神,培养创新精神,培养竞争与平等意识,培养承受能力,激励主动学习。

(五)交互程度

现代远程教育若没有生生交互和师生交互,远程教育方式就变得极为简单,教育功能就会极大弱化。在许多组织机构制定的网络课程评价指标中,其中有一项重要打分指标就是交互程度或交互能力,现代远程学习主要是师生双向交互,信息的双向传递,学习者可以通过远程学习平台上的QQ、BBS、聊天室、E-mail、视频会议系统等进行实时或非实时交流。因此,远程学习者遇到学习中的疑难问题,就可以通过网络学习平台上的交流工具向同伴或教师请教,进而解决问题。随着现代远程教育技术发展,师生之间的非实时交互次数和时间将远远大于实时交互,交互有效性将决定课程的学习效果,实际上,远程教育就是以网络为基本技术的开放教育,学生利用网络课程的学习过程实质上就是学生在网络环境中与媒体界面、学习资源、学习伙伴及教师等因素的相互作用来建构知识意义的过程。

(六)资源利用

在现代远程教育中,远程教育资源主要指蕴含了大量的教育信息,能创造出一定的教育价值,利用各种信息传输和处理技术,以数字信号的形式在互联网上进行传输信息资源。它包括多媒体软件、在线学习平台、在线讨论等。对于学习者来说,学习资源的利用程度在于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消化,即知识的意义建构过程,并能够经常上传自己对学习资源内容的见解、反思笔记等等。学习资源利用的过程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更进一步地说,这个利用过程也就是在新的学习资源与学习者已有的知识架构间建立连接的过程。从远程学习资源的利用程度,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远程学习者的学习效果。

从学习风格、学习记录、自学能力(自主和合作)、交互程度(生生和师生)、资源利用、考核能力、学习结果(学生能力提升程度)其他七个维度来看,基于固定终端的互联网远程教育系统、基于移动终端的互联网远程教育系统具有最好的绩效,基于IPTV的远程教育系统的绩效一般,基于有线电视的远程教育系统、基于卫星通信的远程教育系统的绩效最差。基于IPTV的远程教育系统的绩效还能达到一般,其主要原因是IPTV也是基于互联网传输信息。虽然表3采用八个维度对现代远程教育技术宏观上的绩效进行比较,不一定全面,但基本上还是可以观其全貌。

综合以上相关数据的比较分析,基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只有基于互联网的各种学习终端,才有可能成为现代远程教育中学习终端的主流,学习效果也是良好的。目前,移动学习终端正成为远程学习终端的主流,逐步取代PC学习终端的主流地位,而未来的PC学习终端将成为移动学习终端的有效补充。

(二)基于在线课程的现代远程教育技术绩效比较与分析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远程教育技术精彩纷呈。如电视机在远程教育的应用,就有数字电视、交互电视、手机电视、网络电视等新型电视的出现。从乔布斯提出微创新的思想后,微革命在世界上刮起一股技术改革的浪潮,教学视频正演化为微视频或播客,教学课件和网络课程演化为微课程,博客演化为微博。而盛行近十年的E-learning(数字化学习),发展出M-learning(移动学习)、B-learning(混合学习)、U-learning(泛在学习)。SNS的出现,又标志着社会化媒体改变世界的到来。因此,有必要在在线课程视角上对现代远程教育技术的绩效进行比较分析。

根据Kaufman的组织元素模型理论、Checkland的SSM评估方法和现代远程教育技术的绩效模型,结合国内电大系统应用现代远程教育技术的实际情况,对电大在线学习平台、移动在线学习平台、视频点播系统、微视频、网络课程(课件)、微课程等现代远程教育技术进行绩效比较,如表4所示。限于篇幅,本文不对基于互联网的其他新兴远程教育技术应用平台进行比较分析,如博客、微博、Wiki、QQ、电子书、虚拟社区、教育游戏等。

首先,对电大在线学习平台和移动在线学习平台的绩效进行比较分析。经实际测试,电大在线主要应用在PC或PAD的Windows操作系统上,但在PAD或智能手机的安卓系统上兼容性有些问题,部分页面的浏览器控件调用出错。因此,在终端形式上,电大在线学习平台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据台州电大在线2009-2011年的学生点击数记录,2009年约为21万次,2010年约19万次,2011年约13万次,而三年的开放教育学生数基本平衡。可以看出,电大在线学习平台的资源利用率低,已是影响开放学生学习结果的一个原因之一,而移动学习平台的资源利用率可以达到很高,这提高电大系统开放教育学生的学习效果,达到市民“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终极目标,移动学习平台的建设将是必然的选择。

其次对视频点播和微视频的绩效进行比较分析,经网上调查,从中央电大、省级电大到地市级电大,绝大部分都有视频点播系统,教学视频数量很多,每个视频一般在30分钟以上。大部分点播系统没有用户登录功能,基本都有点击率记录功能,但点击率明显不高。在一段时间,很多电大拼命录制教学视频和三分频课件,似乎只要把教学视频挂到网上,学生就会蜂拥而至。实际上,结果却恰恰相反,几乎无人问津。国内远程教育界学者对教学视频的应用,一直在寻找有效的解决办法。或许,微视频的出现,就是答案。所谓微视频,泛指时间很短的视频短片,一般大于30秒钟,但不超过20分钟。2011年,中国手机微视频还处于初期的发展阶段。艾媒咨询(iiMediaResearch)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手机微视频领域市场规模为0.25亿元,预计2012年市场规模将达到0.74亿元,增长率为196%,到2015年市场规模预计达到7.65亿元。应该看到,在现代远程教育技术中,微视频技术必将占据重要的地位。

最后对网络课程(课件)和微课程的绩效进行比较分析。从传统课堂到网上视频,从三分频课件到多媒体课件和网络课程,对课件制作的标准、思路、设计理念、呈现方式、技术应用等方面,国内相关人员一直在不断探索过程中艰难前行。如中央电大进行了多年的课件比赛,浙江电大进行了多年的课件项目全省招标和校内精品课程建设。实际上,网络课程(课件)的使用情况一直非常不理想,甚至有人对网络课程(课件)存在的必要性及可用性提出质疑。或许,微课程的出现,是消除质疑声的良方。

在国外,早已有了“微课程”(Microlecture)这个概念,它最早是由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学院在线服务经理戴维,彭罗斯(David Penrose)于2008年秋首创的,微课程这个术语并不是指为微型教学而开发的微内容,而是运用建构主义方法化成的、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的实际教学内容。因此,在现代远程教育技术中,微课程也必将占据重要的地位。

通过以上相关实例的比较分析,基本上可以得出移动在线学习平台、微视频、微课程能使学生达到好的学习效果,而电大在线学习平台、网络课程(课件)只能达到一般的学习效果,而视频点播系统的学习效果则较差。

五、结束语

21世纪以来,新的现代远程教育技术不断涌现,绩效技术与教育技术有了进一步融合的趋势,现代教育技术正在倒逼现代远程教育的变革。随着国内开放大学的相继成立,正为新的教育技术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同时使现代远程教育功能得到进一步拓展,已经成为拉动国内经济增长的持续增长点、提高全民文化素质的有效途径、终身教育的重要手段。

本文在理论上把绩效技术引入到现代远程教育技术领域,期待为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注入新鲜的血液并带来勃勃生机,也期待能为国内远程教育决策者、教育技术人员提供理论参考。研究可以说是对现代远程教育技术绩效的广度分析和初步论述,至于如何在深度上和微观上对现代远程教育技术绩效进行分析、挖掘,还需要进行后续研究。

上一篇:浅析校园网网络安全及防范技术 下一篇:云计算环境下网络安全问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