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须高度重视反恐斗争

时间:2022-10-05 11:32:59

中国须高度重视反恐斗争

恐怖主义问题,作为“21世纪的瘟疫”,已经给现代人类社会带来过于沉重的负担。作为已有几千年历史渊源的一种犯罪手段,在人类社会历史上曾留下许多令人难忘的流血事件和悲剧故事。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社会物质、精神与政治文明高速发展到今天,许多导致恐怖主义及其犯罪行为发生的主客观因素不仅没有减弱,反而使恐怖主义事件呈现出高强度、高频率的突发趋势。特别是从2001年“9·11”事件以来,虽然本·拉登经多年追杀已经被击毙,“基地”组织受到很大打击,但至今恐怖主义活动仍然此起彼伏,反恐斗争依旧是全世界都极为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最近的海牙核安全峰会的主题之一,就是研究如何防止可能危及全球的核恐怖主义。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不论自身的发展如何完善与强大,由于种种国际与国内的主客观原因,不仅难以避免恐怖主义及其犯罪行动的干扰与直接伤害,甚至还会面临愈来愈大的多方面压力。我们的最佳选择,只能是从观念到行动,从中央到地方,对恐怖主义及其犯罪行动予以高度重视,并采取标本兼治的策略做好反恐的各项实际工作,果断、合理地处理已经或将要发生的不同等级的恐怖主义事件,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损害才是上策。

如何界定恐怖主义

关于恐怖主义的定义,由于各方意见分歧至今没有一个在国际法意义上被公认的说法,据说可以找到100多个解释。我们可以从目前相对权威的说法与典籍中选出几种加以比较,可能会发现某些共性之处。

1994年起,联合国大会对恐怖主义的用语是“企图引起公众恐慌的犯罪行为,不管是个人或者团体为追求政治目的而从事这些行为都是不可接受的,不管其背后的性质是政治、意识形态、哲学、种族、宗教等都不能使之合法化。”

2011年10月29日,我国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反恐怖工作有关问题的决定》第二条明确规定,“恐怖活动是指以制造社会恐慌、危害公共安全或者胁迫国家机关、国际组织为目的,采取暴力、破坏、恐吓等手段,造成或者意图造成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公共设施破坏、社会秩序混乱等严重社会危害的行动,以及煽动、资助或者以其他方式协助实施上述活动的行为。”“恐怖活动组织是指为实施恐怖活动而组成的犯罪集团。恐怖活动人员是指组织、策划、实施恐怖活动的人员和恐怖活动组织的成员。”

《不列颠百科全书》2001年国际中文版释文“恐怖主义 Terrorism 对政府、公众或个人蓄意使用恐怖手段或令人莫测的暴力,以达到某种政治目的……自古以来世界各地都有人实行恐怖主义……20世纪以来恐怖主义的使用和做法出现了重大的改变。恐怖主义成为一系列从极到极左派的政治运动的标志。技术的进步,诸如各种自动武器和小型电动引爆的炸药,给恐怖主义者提供了新的机动性和破坏效果……现代恐怖主义和过去的不同,它的被害者有许多往往是纯属偶然地置身于恐怖事件现场的无辜平民……这类行动包括绑架、暗杀、劫机、爆炸和劫持。”

1993年版美国布拉西出版公司出版的《国际军事与防务百科全书》中说,“给恐怖主义下定义是一大

难题。美国国防部对恐怖主义的定义是‘通常为对某一部分受众施加影响而由次国家团伙或国家的秘密人员对非战斗人员和目标所采取的有预谋的和有政治动机的暴力行为’……的确,恐怖主义的定义范畴非常广泛,它可以包括除了大规模常规战争以外的任何形式的暴力行动。”

从以上资料和目前的严峻现实可以看出,国际上对待恐怖主义在认识上虽有差异但仍有许多共同点,在实践中出于双重政治动机的标准问关于恐怖主义,国际至今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题难以消除。总体来看我们可以概括出以下几点判断:

“反恐战争”的提法不妥。不论是对国内还是国际恐怖主义事件,各方都认为应定性为刑事犯罪行为而非战争行为。恐怖主义的目的多为政治性,手段为暴力形式,攻击目标主要是非战斗人员(直接或无关的间接对象)和公私财物。因此“反恐战争”的提法不妥,以发动“反恐战争”为名,动用国家战争机器入侵他国更是不可接受。

恐怖主义事件呈上升趋势。近年来的恐怖主义事件不论从发生的频率、事件的规模和造成的严重后果看,均呈上升趋势。“9·11”事件是至今规模最大、最具震撼力而又影响深远的国际恐怖主义事件。拉登被击毙远不是事情的结束,后拉登的“基地”组织基因已经泛化,暴力恐怖主义的手段也已泛化,从原始的冷兵器、高压锅炸弹到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与网络攻击都可能成为预选项目。

“三种势力”成主要策源体。许多国家的国内恐怖主义组织与事件,与国际恐怖组织及其思潮的直接与间接的关联性日益增强。行动与目标有渐趋一体化、网络化和联动的性质。而“三种势力”已成为全球恐怖主义行动的主要策源体。具体来说就是、、、中的少数极端分子和组织;和宗教极端分子(如原教旨主义者);黑帮犯罪团伙,及个别党、政、军、警队伍中的变质犯罪分子,以及敌视国家和社会的犯罪分子及其组织等。

恐怖主义影响重大。恐怖主义与反恐斗争问题,已经对许多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法律和军事等各个领域产生重大影响和冲击。如美国为此重新修订国家安全战略,增设国土安全部,修订法律,发起摧毁阿富汗政权及“基地”组织的所谓“反恐战争”等。

武装部队对付恐怖主义。恐怖主义及反恐斗争的冲突形式,有从犯罪行为及惩治犯罪向武装冲突形式靠拢的趋势。一般来说,反恐斗争通常由司法部门按犯罪问题出面处理,这与国内法及国际法意义上的处理战争和武装冲突是两个不同的领域。但情况的发展已经使它们的界限出现部分重叠和模糊化。出动正式的武装部队如特种部队,以特种作战的形式配合司法部门对付恐怖主义组织,可能会成为公认而有效的必要方式,如多国的联合反恐行动与制度性演习。

消除双重标准。不论从各国国内还是从世界的角度来看,对恐怖主义及反恐斗争问题,首先在理论和法律上(国内法和国际法)都需要加强研究、沟通、立法和协调,以尽可能减少各方的认识与政策差异,消除双重标准带来的混乱和消极影响,求同存异、积极有效地提升全球反恐斗争的协调性和有效性。

对恐怖主义事件分类的可能性

为便于信息化、标准化管理及快速应对、分析研究恐怖主义事件,笔者认为有必要像对待地震突发事件一样,对恐怖主义事件进行简明而又方便的分类、分级与命名。

首先,将事件按国内与国际恐怖事件分成两大类。纯属国家内部的恐怖主义事件,虽然在恐怖主义理念与人员训练上,有国外恐怖主义组织的影响或支持,但犯罪主体及攻击目标均属国内,均可视为国内恐怖主义事件。如发生在美国俄克拉荷马州联邦大厦爆炸的事件,即为典型的国内恐怖主义事件。而像“9·11”事件,由国际恐怖主义组织策划、实施,则属国际恐怖主义事件。第一类国内恐怖主义事件可以英文“National”(国内的)的缩写字母“N.”为简称,第二类国际恐怖主义事件可以英文“International”(国际的)的缩写字母“I.”为简称。

恐怖主义事件攻击的目标也可分为两大类,即人员类“Personal”和物质类“Material”。人员类以缩写字母“P.”为简称,物质类以缩写字母“M.”为简称。人员类指被直接或间接攻击、扣押、劫持的对象,物质类目标包含各类民用、军用的建筑物、设施、大型装备等硬目标外,还包括各种网络类的软目标,如电网、电信网、计算机网络、遥感传感网络等。

造成人员的伤亡也可分级。涉及9人以下的个位数,可称为P.1级;涉及10人以上的两位数时,称P.2级;100人以上的三位数时,称P.3级,以此类推。物质损毁以美元万元为单位,不到十万美元可定为M.1级;十万美元以上的两位数时为M.2级;百万美元以上的三位数时为M.3级,以此类推。

按上述分类分级方法,“9·11”恐怖主义事件为国际恐怖主义事件,伤亡数千人,双子塔楼座全部摧毁,损失数亿美元,可简称为I-P.4/M.5事件。而俄克拉荷马州联邦大厦爆炸事件为国内恐怖主义事件,人员伤亡数百人,财产损失千万美元,可简称为N-P.3/M.。

未来20年内我们可能面临的恐怖主义威胁

未来20年是我国在世界上逐步成为举足轻重的强国的关键时期。追求国内与国际环境稳定及国家经济建设持续发展将是我们最基本的主题。在积极参与国际和全球事务的同时,保证国家独立、统一和领土完整是我们的根本目标。因此,这决定我们对待国内和国际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犯罪,必须采取符合国内与国际普遍要求的坚决而又深谋远虑的政治、经济、外交、法律与强力措施,以尽可能减少恐怖主义事件发生的机率,降低突发的频率和强度,最大限度地缩小可能给我们造成的损害和干扰。由于种种内部与外部的原因,在相当一个历史时期内根除恐怖主义事件是不可能的,恰恰相反,在未来20年内我们将不可避免地要做好充分的精神和物质、软件与硬件等各方面的准备,去应对比眼前更为严峻的挑战。

国内的恐怖主义犯罪主体将主要来自“三种势力”。按照马歇尔欧洲研究中心的观点,“恐怖主义是不对称冲突中的政治暴力,引起无差别伤害与心理恐慌。”而“三种势力”恰恰处于少数地位的极端势力之列,因此只能依靠和幻想以不对称的暴力恐怖袭击制造无差别伤害与恐惧,以宣扬其政治目的。

上述犯罪主体不仅可以独立作案,也可能联手行动。它们一旦与国际恐怖主义分子或组织相勾结,就有可能演变成具有国际恐怖主义性质的犯罪主体。此外,随着我国参与共同打击国际恐怖主义犯罪的行动日益广泛、深入,有朝一日我国也必然会成为国际恐怖主义组织打击报复的对象之一,我们应当有这样的思想准备与应对措施。

今后恐怖主义可能攻击的矛头大致会指向以下目标:类似奥运会、世博会等大型公共活动场所及大型集会人群;具有象征意义的大型标志性建筑物;重大水利电力枢纽工程,大型水库等水源供应及水利控制设施;核电站及核工业等大型能源设施及重要科技中心;国际机场、火车站、港口、码头等重要交通设施;航空器、船只、列车、大巴等大型交通运输工具及乘客;大型能源生产基地、电网、油气输送网、电信网、计算机网、遥感传感网络等基础性设施;国家政治权力中心及重要部门,关键军事指挥机构,以及大型武器装备系统;我驻外与外国驻华使领馆等重要机构与人员、我驻海外大型工业与商业基地和设施以及在海外活动的中国人群体等。

恐怖主义的犯罪手段,将主要以暴力方式扣押或直接伤害人质、攻击和杀害无辜人群,如近日发生在昆明造成数百人伤亡的事件就是典型事例;以常规武器或其他工具破坏攻击目标;以非常规的核、生、化类武器攻击人群或污染目标,多年前东京地铁发生的由奥姆真理教施行的沙林毒气案就是实例;劫持或破坏各类物质目标或网络系统等等。

结 语

关于恐怖主义和反恐问题,由于涉及面广,各国在认识上存在的差异,至今在联合国未能通过并生效一部大家认可的国际条约,只有一些地区性反恐条约和联合国通过的个别具体条约,如反对航空器劫持方面的《东京公约》《海牙公约》《蒙特利尔公约》等。但情况在不断发展之中,我们应予以高度的重视,以免落后于形势和实际需要。

上一篇:让海空雄鹰飞得更远更安全 下一篇:俄罗斯导弹袭击早期预警和宇宙空间监视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