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技术初探

时间:2022-10-04 02:43:10

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技术初探

摘要:当今社会,人们的工作学习直接处于以计算机网络为平台的数字化学习、数字化图书馆、数字化校园等环境中,传播、获取信息的手段都在不断更新,多媒体课件作为在校生自主学习的辅助工具,其开发技术、内容的科学性、对教学质量提高的辅助效果,都是值得我们探索的问题。

关键词:多媒体课件;科学性;技术性;教学质量提高

中图分类号:TP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2)30-7342-02

随着信息化全面推开,学生的工作学习直接处于以计算机网络为平台的数字化学习、数字化图书馆、数字化校园等环境中[1]。各专业对学生的专业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要求日趋强烈,而且呈现多样化特点。越来越多的知识、技能、能力需要传授给学生,而多媒体课件作为高校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此时,显得十分重要,因此,高校教师应该主动革新教学理念、探究学生的学情、结合专业需求,有机整合教学资源,对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需投入一定地精力,并进行积极的探索与实践。

1 课件的开发概述

1.1课件的开发过程

1)开发前期系统规划:具体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课程特点、学生学情,进行需求分析、可行性论证;是否开发技术成熟,数据准备充分。甚至请专业开发人员到场,一起沟通,掌握课件的大致设计思想。

2)开发过程中系统总体设计:注意课件功能各大要求,各大模块之间的联系,及使用的开发技术,甚至要求开发团队准备到位,资料、素材、前期数据的准备到位,制定开发进度表。

3)详细设计阶段:注意各大功能模块所需的技术支撑;同时进行各种设计调试、测试反馈

4)后期的运行维护:开发好的系统需要日常派专人进行维护,遇到系统故障需要请开发人员进行技术维护。

1.2课件开发原则

1.2.1课件内容的丰富性及表现形式生动性[2]

我们制作的课件内容要丰满,表达课程的整个教学内容,重点、难点突出,同时注意概念、数据正确性、内容的科学性要求。除此以外,是有吸引力,能激发学生的观看、使用兴趣,因此课件的内容的表达形式,一定要有视频演示、图表、框图、动画等可视化表达形式,文字、图像能简练、有效地表达课件传达的意思。预先规划好课件的整体布局、界面的风格要一致,配色协调,美观大方。

1.2.2开发工具的选择及先进技术的应用[3]

开发工具应选择适合自己的工具,比如录播视频的软件,动画制作软件选择,要考虑,开出来的课件有相应速度快、运行稳定、声音清楚、链接流畅、特技合理、容错能力强,兼容性好的优点。否则工具再有多先进,效果也不到要求。

1.2.3 课件内容的组织形式新颖

课件要传授的内容可以都是一样,但是传递的方式却可以不同,效果将各不相同,因此,我们应条理清晰地表达有先后顺序的内容,依据逻辑性表达有层次递进的内容,以便符合大家的认知规律。交互过程,典型场景的制作都要有前期设计,素材,脚本有预案,编辑到位。

以VB为例,同样是讲授“VB的窗体、控件、基本算法”等教学内容,我们却可以依托项目案例有机地组织课件的内容。

选择一个有趣的项目案例来充当课件的一个载体,将“教学过程中分散的VB知识点、技能点、能力元,面向对象的基本方法,程序设计的基本结构”等内容尽可能多的蕴含在其中。以求解问题的思维训练为线索,贯穿这些内容。

例如,在求解杨辉三角形时,课件上除了展示杨辉三角的具体的算法设计、窗体、控件操作、编码实现的全过程的视频演示外,更注重隐式培养学生思考问题、求解问题的方式、方法。在课件上留有交互学习的按钮,包括学生认知“算法求解基础—即杨辉三角的数学背景即排列、组合,多项式系数”,也包括学生体验“用阶乘函数和多项式系数相加组合实现杨辉三角两种算法的类比”, 学生从课件上看到的是“数学、VB、算法在内一系列背景知识,技能;及编码、调试的实践演示过程。而最终获得的可能是:对问题求解的方法。即争对待求解问题——分析背景知识,找隐含数据联系,挖掘解题突破口,对待求问题进行简化,抽象、转换,成能解题的相关联的数据模型——求解——总结推广。

1.2.4突出课件特色

如课件独特的设计的理念,内容丰富性,内容的组织方式,开发工具的使用特技使用得当。

1.2.5包含学法指导

将知识体系、技能元构件等相对死的东西穿插在案例中学习。抓重点,如面VB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需要宏观理解,程序设计的三种基本结构、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般循环结构最后学,特别注意vb的数据是弱类型的,我们自己要强化类型及数据结构的概念。

对于难点问题,算法设计思路,反复看课件上的指导视频,看课件的操作步骤,反复模仿,反复实践,直到弄懂。并纳为己用。

代码的调试过程,必须亲力亲为,可以请求教师实验课现场指导,教学做一体化进行。

2 应用案例

以我校《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I》课件为例,它是我校学生程序设计入门课程《面向对象程序设计I》的配套课件,是我院自编教材《VB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一种立体延伸和拓展。

课件主要采用adobe flash cs3软件编制,课件制作技术高,设置的教学内容科学合理,内容丰富,能体现高职教育的理念,遵循深入简出的教学原则,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的兴趣,内容组织的形式新颖,取舍得当,课件的整体框架结构合理,界面美观,操作方便。

本课件内容涉及VB的编程环境、窗体、控件、对象、程序算法、函数、编码、面向对象的方法,以案例和应用问题求解等形式组织,旨在训练学生的计算思维,传递编程思想。

该课件内集成了七个模块:1)VB的编程环境使用方法;2)VB窗体、控件的使用方法;3)对象、属性、消息的处理方法;4)程序设计的基本结构框图;5)算法基础的知识框架;6)函数库速查手册电子文档;7)实例案例库、习题指导。各大模块相对独立,可以单独访问,也可顺序访问,还可以快速导航。

2.1设计思路独特,内容的取舍得当:用项目训练,思维贯穿,

我们没有把本课件设计成一个面面俱到的说明书,而是围绕现代职教理念,用案例、项目做载体,以思维训练为线索,贯穿整个课程,强化的是编程思想和基本方法。

确定具体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案例为课件的一个辅导单元,将VB教学过程中分散的知识点、技能点、能力元,面向对象的基本方法,程序设计的基本结构都蕴含在其中,通过顺序形式或视频动画形式或推理的形式有机地展示给学生,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同时遵循教学循序渐进的原则,将难于记忆的内容速查字典的形式,方便地呈现给学生,辅助其进行案例项目的实践训练。

2.2 内容的组织模式新

1)将实际的应用问题,抛出成为引子,引出问题;

2)找到数据间联系,隐含关系,或找算法内涵,外延的某个角度,深入分析;

3)从多角度入手,或提出一题多解的方法,进行问题求解,从而进行大量的思维训练或编程思想的拓展;

4)总结,反馈思考,联系其他的实际问题,再推知同类、或相似、相关一类问题的求解。

2.3教学效果

本课件适用于全系一年级下学期的学习《面向对象程序设计I》的所有同学,及有兴趣自学或选修VB课程的同学,据教务处的历年教学质量检查的反馈,课程使用本课件后每年的教学满意度都能达到93.4%以上,2011年下半年的等级考试二级VB一次通过率达67%。在毕业生能力的跟踪调查中,该课程被学生认为是最有价值的课程,有80%的毕业生提及《面向对象程序设计I》或vb(学生对课程的简称)对其专业实践、和顶岗实习过程中帮助较大。

3总结

课件的内容结合评审指标,围绕课程,教材展开,设计的思路独特,既有循序渐进的地方,又有较新颖内容组织模式,课件开发技术先进,特技合理,课件的操作方便,导航一目了然,才能得到较高的评价。

参考文献:

[1] 王移芝,鲁凌云,周围.以计算思维为航标 拓展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新思路[J].中国大学教学,2012(6).

[2] 杨强,荣祥胜,孙博.多媒体课件制作应当遵循的几个基本原则[J].中国证券期货,2011,(5).

[3] 谢妙,信息技术下的多媒体课件制作[J].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6(S1).

上一篇:浅析分布式防火墙及其在军网安全中的应用 下一篇:基于JavaWeb的物流配送系统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