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职业素质培养路径探索

时间:2022-10-04 12:23:51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职业素质培养路径探索

【摘要】职业素质培养是职业养成教育的重要一环,是高职教育的应有之义,更是培养与企业无缝接轨的酒店管理人才的有力保障。实训类课程担负着考察、培养学生职业素质的重要任务。因此,教师在实训课程教学中,必须始终坚持把把职业素质教育融入到专业教学过程中来,并注重职业素质考核的一致性及连续性,才能培养出职业素质较高的优秀酒店管理人才。

【关键词】高职 酒店管理 职业素质 实训课程

职业素质是指从业者在一定生理和心理条件基础上,通过教育培训、职业实践、自我修炼等途径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职业活动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基本品质。通过对酒店管理专业在校生及毕业生跟踪调查,我们发现部分学生存在眼高手低、动手能力差、心态不稳定等问题,职业素质不高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而课堂教学,尤其是实训类课程教学,担负着考察、提高学生职业素质的重要任务。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以岗位具体要求为标准,容易发现学生职业素质存在的问题并加以修正。因此,本文以实训课程教学为例,探讨提高学生职业素质的路径。

一、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现状分析

武汉商学院酒店管理专业为湖北省重点专业,经过多年发展已构建了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的“循岗导教2AB”人才培养模式。

为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专业在第一学期开设了酒店职业素质修炼等课程,使学生认识酒店行业,培养他们对未来的职业热爱,了解酒店从业者的基本素质要求。在第二学期,专业相继开设了部分实训课程,如饭店服务技能训练、酒店督导实操等。通过学习,学生掌握了酒店餐厅、客房等各部门岗位的基本服务技能,为第三学期的实习奠定基础。在第三学期,根据酒店及学生的双向选择,学生进行为期半年的校外顶岗实习。在真实的酒店工作氛围中,学生学习服务技能及管理知识,充分了解酒店的职业素质要求。在第四、五学期学生再次回到校园,补充、拓展职业技能的学习并加强业务管理技能实训。

目前,在开设的专业课程中,实训类课程有15门,如酒店职业素质修炼、调酒与酒吧管理实务、饭店服务技能训练、宴会设计与管理等。教师以工作任务驱动、项目引导、案例研讨、情景模拟等为主导的教学方法进行实训课程教学,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着专业制服,按照课前例会-上课-课后总结的模拟工作流程接受客房、前厅、餐厅、酒吧等课程的专业实训教育。可以说,校内实训教学是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职业素质养成的关键。因此,精心安排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对学生加以培养考核,可以使学生的职业素质在教学中得到的极大提升。

然而,纵观专业实训课程的教学,我们也发现,目前学生职业素质培养仍存在一些问题:①学生人数较多,难以保证实训教学的效果。②在实训课上,学生更关注某一类服务技能的掌握,对系统的酒店知识重视不够。以调酒实训课程为例,学生一般重视是否能在规定时间内出品咖啡、调制鸡尾酒,而对酒品的设计、酒吧管理及营销方面的知识掌握较少。③授课教师对学生要求不统一,缺乏职业素质考核的标准化和连续性。如有些课程要求学生着制服化淡妆上课,但有些课程却未有此要求。④顶岗实习与实训课程衔接存在问题。实习后回来,部分学生出现学习不认真、学习情绪不高或稍有抵触等问题。

二、实训课程中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路径

一个优秀的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其职业素质的要求有很多,但其中理论知识素养、职业技能水平、沟通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团队协作意识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需突出以上五项职业素质,并针对实训教学存在的问题,对课程教法与学法加以改进完善,以将职业素质培养贯穿于实训课程的始终。

(一)优化教学组织活动,形式多样化

目前,每个班有近50名学生,为一定程度上减少因学生人数太多而带来的负面效应,分组教学不失为一个有效的方式。当然,分组不是随意进行的,而是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习特点来划分。如一个小组中既有性格活泼的学生,又有相对安静沉稳的学生。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带动,激发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能力,增强学生沟通交际能力。

以职业要求严格规范课堂,营造职业氛围。建立健全实训课程课堂指南,要求师生统一着制服,化淡妆上课,从外部形象上增强学生的职业认同感,无形中要求学生自我约束。另外,重视细节建设,传递行业气息。在实训室开辟专栏,张贴优秀毕业生及酒店行业精英的简历,用榜样的力量激励学生。在上课前,每次请同学谈谈自己对酒店行业的认识和偶像人物,不断地加强对酒店行业的职业认同感。

实训课程上,学生一般以小组的方式来完成教师布置的各项任务。但以小组为单位考核时不利于教师发现每位学生职业素质存在的问题,因此,在团队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除增加对学生个人职业素质、职业技能的考核,可采用组内考核、组组监督考核的方式来进行考查。教师也可选派学生考核员随时发现问题,以便教师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

(二)授课教师考核标准保持一致性及连续性

职业素质教育贯穿于每门专业实训课程,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注意职业素质培养的连贯性。尽管授课内容不同,但酒店服务与管理的基本要求是一样的,因此,不同教师的课程考核标准应保持一致。如在仪容仪表、卫生习惯、礼仪礼貌、态度意识、团队协作等方面建立统一的考核标准,设计统一的素质考核表,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不定时考核,并将职业素质考核成绩纳入期末综合成绩中。

同时,为营造职业素质养成氛围,时刻提醒学生注重职业素质的修炼,同一学期不同课程的职业素质考核应具有一致性。不同课程的教师可通过课后讨论等方式,对同一班级学生的职业素质存在的问题进行交流,以便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进行针对性调整。

另外,同一教师承担不同专业课程的教授任务时,也要注意课程素质考核标准的一致性及连续性,为学生职业素质养成提供专业的条件。

(三)课程内容的设置上向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倾斜

目前,实训课程内容一般围绕职业技能展开,学习重点在于掌握酒店各岗位基本服务技能。但是,酒店管理专业职业素质不仅仅体现在较高的职业技能水平,丰富的理论素养、良好的沟通能力、持续的创新能力及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也是职业发展的关键要素。因此,在课程学习的内容安排上,应加以优化改进。

首先,增加课程基础理论知识,为学生职业发展奠定坚持的理论基础。如在调酒课程中增加酒水种类,尤其是葡萄酒、啤酒、白酒等受众面较广酒水知识,对各类酒水的生产原料、工艺特点、酒质特点进行讲解,学生以课堂学习和课外小组学习、课堂讲授与学生自学等多种方式进行,保证知识的融会贯通,为学生服务管理水平的提升提供空间。同时,定期组织学生参观酒店等活动,邀请楚天技能名师、酒店高管等给学生作专题讲座,以拓宽学生视野。

其次,在学生职业技能水平培养方面,改变传统的教师示范操作-学生模仿练习的教学方式,注重突出学生学习主动性。一方面,教师需多分配课时强化基本功训练,适当加大实训强度和难度,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和吃苦耐劳的能力;另一方面,积极开拓“第二课堂”,搭建酒店生产性实训中心,以生产性实训中心为平台让学生进行实境式体验经营,以进一步检验学生技能水平。

再者,在沟通能力培养方面,教师要反复强调沟通能力的重要性,让学生从主观意识上加深认识,并自觉进行锻炼。可多设计些工作项目由学生小组自主完成,鼓励小组成员互相讨论交流。同时,多安排成果展示等活动,提高学生与人沟通的能力。

最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在课堂上多鼓励学生利用网络等资源了解国内外酒店行业最新的发展信息。在实训环节上,鼓励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大胆创新。如鼓励学生自主设计鸡尾酒品,从原料选取、鸡尾酒制作、装饰物制作、命名等整个设计环节均由学生独立完成。并组织创新课堂活动,邀请院领导、老师及其他专业学生来参加,展示学生的创新产品并进行奖励。

三、实习后学生职业素质的变化及再修炼

经过几届的调查发现,实习归来的学生对酒店行业或本职业会产生不同的想法,如有的学生通过实习充分认识了酒店行业,明确了自己的定位与发展方向;有的学生认为自己已掌握了服务技能,无需再在课堂上学习,心浮气躁;还有学生认为酒店不适合自己,对未来的职业方向产生迷茫等等。这些积极或消极的想法无疑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职业态度和职业意识。因此,如何在实训课堂上引导学生转变不正确的观念,对职业素质加以再修炼也是授课教师应该关注的问题。

上一篇:“教、学、做”一体化情境教学在高职《财务管... 下一篇:试论如何把引导文教学方法运用到高职高专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