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影像学检查在肝脏创伤中的诊断价值

时间:2022-10-03 04:28:33

现代影像学检查在肝脏创伤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单位:841000 新疆库尔勒巴州人民医院(王晖);新疆库尔勒市妇幼保健院(丁宏军)

通讯作者:王晖

【摘要】 目的 探讨现代影像学检查在肝脏创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15例经临床或手术证实的肝脏外伤患者的B超及CT表现,回顾性分析其特征,15例均行B超及CT平扫,其中CT平扫加增强6例。结果 15例患者中肝包膜下血肿4例,肝实质内血肿7例,肝撕裂及挫裂伤4例,病灶位于肝右叶的9例,肝左右叶的4例,左肝2例。结论 现代影像学检查能很好的显示肝脏创伤的部位、类型和程度,B超和CT检查可作为肝脏外伤检查的首要及重要检查手段。

【关键词】 肝脏; 创伤; 超声诊断; CT诊断

肝脏创伤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腹部外伤之一,仅次于脾外伤,但其病死率高于其他实质脏器[1],早期及时准确地判断对决定治疗方式,抢救患者生命起着关键的作用。其病因明确,B超及CT检查主要能确定肝损伤的部位和程度、判断腹腔有无出血、有无并发症,及时准确的为临床治疗提供直接依据。笔者分析15例肝脏创伤的B超及CT表现,探讨其在肝脏创伤中的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巴州市两院2006年5月~2009年10月肝脏外伤患者15例,均行B超及CT检查,其中6例行增强扫描。男11例,女4例,年龄15~52岁,平均32岁,病程0.5~24 h,均有明确外伤史,车祸伤12例,暴力殴打伤1例,高处坠落伤1例,骑马跌落伤1例,临床表现主要是右腹部疼痛及腹膜刺激征,腹腔抽出不凝血者7例,,其中手术11例,保守治疗4例。

1.2 方法 B超采用菲利普HD11EX、麦迪逊V20超声仪行腹部肝胆脾胰双肾超声扫查,根据患者情况,必要时扩大扫查视野。CT机为Somatom Emotiom双层螺旋CT机,病情轻者扫描前可口服500 ~1000 ml,1%~2%泛影葡胺水溶液或适量温开水,以充盈胃肠道,病情较重的直接扫描,层厚10 mm,层距10 mm,窗宽250 HU,窗位90 HU,扫描范围自膈顶至双肾下级,必要的扫描至盆腔。15例均行B超、CT平扫,其中6例行增强扫描。

2 结果

15例肝损伤中,肝包膜下血肿4例,B超检查见肝包膜强回声亮线与肝实质之间出现带状、弧形或梭形无回声区或低回声区,CT显示为肝右叶边缘包膜下新月状、梭形低密度影,界线清晰,CT值大于40 HU,伴相应肝实质受压变平;肝实质内血肿7例,肝右叶4例,肝左右叶1例,肝左叶2例,B超见肝实质内不规则低回声区,CT表现为肝实质内圆形或类圆形高密度影,CT值高于肝脏密度12~15 HU,增强扫描肝实质强化,血肿不强化;肝撕裂及挫裂伤4例,肝左右叶3例,肝右叶1例,B超见肝脏形态不规则,轮廓线中断,断裂口周围常伴有不规则强回声,肝实质内不规则无回声或低回声,CT见肝实质内不规则、放射状、线状、裂隙状低密度或高低混合密度影,增强扫描肝实质强化,肝脏破裂处不强化。

3 讨论

3.1 影像学表现 根据肝脏外伤的类型不同,其B超及CT表现也不相同,肝包膜下血肿B超见相应部位肝包膜回声连续完整,肝包膜局部隆起部位的包膜与肝实质之间出现带状或梭行无回声区;CT见肝外缘包膜下新月状或透镜样的低密度或等密度区,伴相应的肝实质受压变平或呈凹陷状,血肿密度随时间推移而逐渐减低。肝实质内血肿B超见肝实质内出现边缘不规则的低回声区或无回声区。CT表现急性期为圆形或类圆形高密度影,偶尔为星形,血肿一般随时间延长而缩小,边界模糊,密度减低。肝挫裂伤可以是单一或多发性撕裂,B超见肝包膜回声中断,边界不齐,伴有伸向肝实质内不规则的无回声或低回声区。单一者CT见线状低密度,边缘模糊,多发撕裂呈放射状或粉碎性改变,应做增强扫描,增强扫描正常肝脏强化,撕裂或挫裂处不强化,强化的肝块说明血运良好,愈合快,而不强化的肝块则表示有肝动脉断裂或栓塞,愈合时间长或发生肝坏死。增强扫描可提高肝挫裂伤的检出率,较小的裂口平扫等密度时难以发现,易漏诊[2,3]。本组2例平扫未见裂口,经增强扫描发现,由于破裂口和血肿不强化而肝实质强化,能清晰显示破裂口形态、血肿范围以及肝挫裂区血供情况。

3.2 影像学检查在肝创伤诊断中的作用 随着社会物质生活及现代交通工具的快速发展,各种创伤性事故的发生也在迅速的增加,肝脏创伤是腹部外伤中的常见病,作为腹腔内最大的实质性脏器,位置相对固定,质地娇嫩,在腹部外伤中最易受到损害,由于肝脏血管丰富,肝脏损伤后又易引起大量内失血危及生命,为了赢得时间减少病死率,及时得到诊断并确定手术方式甚为重要[4]。B超检查具有方便、快捷,无创、灵活、准确的特点,另外高分辨的超声波可发现肝包膜下积血,肝损伤程度以及腹腔积血量并可引导腹腔穿刺检查,且适合保守治疗的患者随访动态观察,现已成为肝外伤诊断的常规和首要检查手段[5]。CT检查对肝脏损伤有极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能清晰显示肝脏的形态异常,临近器官的情况及腹膜后结构改变,有利于肝脏损伤的早期发现,并对损伤的程度、范围、类型和腹腔内积血及并发症提供准确地判断,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参考依据[6,7]。B超结合CT检查能提高肝损伤的诊断正确率,对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均有重要参考意义,因此B超和CT检查已经成为诊断腹部损伤特别是肝损伤的首要及重要检查手段,对肝外伤的诊断价值已被临床普遍公认。

参考文献

[1] 唐陶富.CT诊断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89.

[2] 谢敬霞.肝脏疾病影像诊断学.辽宁: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222.

[3] 钱蕴秋.临床超声诊断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6:200.

[4] 李果珍.临床CT诊断学.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86.

[5] 寿仕新,胡丽萍,等.B超检查在闭合性肝外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中国全科医学,2009:197.

[6] 刘志新,周华,等.肝脏外伤的影像诊断(附11例报告).中外现代影像学杂志,2007,4(9):799.

[7] 吴宗松,李青昌.B超在肝脏外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附87例临床分析).医学影像学杂志,2007,17(1):5485-487.

(收稿日期:2011-04-27)

上一篇: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护理 下一篇:rRNA扩增直接检测艾滋和结核共感染的结核分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