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银行跨国经营中的国家风险

时间:2022-10-03 05:52:07

我国商业银行跨国经营中的国家风险

所谓国家风险(countryrisk)是指跨国商业银行从事跨国界信贷交易时因借款人(政府或企业)所处的国家环境因素发生意料之外的变化所可能引致的损失及收益的不确定性。一般而言,国家风险有以下界定:其一,以本国货币融通的国内信贷,其发生的风险属于国内商业风险,不属于国家风险的范畴;其二,凡是跨国境的信贷,不论其接受信贷的对象为该国政府、私人企业还是个人,都有可能遭受不同程度的国家风险,因而国家风险比风险或政治风险的概念更宽;其三,国家风险仅指必须是政府所能控制的事故而导致的损失概率,不在政府控制范围之内者,则不在国家风险分析的范畴;其四,国家风险与其他信贷风险不是并列的关系,而是一种交叉关系。在国家风险之中,可能包含着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或流动性风险。

在跨国借贷中,一般形式是以在借款人所在国的分支机构对借款人进行借贷。要考察当前我国商业银行跨国经营中所承受的国家风险,可以从考察我国商业银行跨国和地区经营分支机构的设立情况人手。截止2005年底,我国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主要分布在香港、澳门,新加坡、日本、韩国、德国、卢森堡、美国、英国,俄罗斯,澳大利亚、哈萨克、南非,印尼、巴林、马来西亚,泰国、越南、菲律宾、法国、布鲁塞尔,匈牙利、意大利、巴拿马.加拿大和赞比亚等地。

根据穆迪与标准普尔对世界各国的信用评级(1995),目前,我国商业银行跨国经营的分支机构设立的地区信用等级基本上都是A级以上,所遭受的跨国风险并不显著。但我们对风险的管理并不应该是等风险到了才进行管理,而是应该对风险的发生情况进行有效预测与防范。因此,有必要分析我国商业银行跨国经营的发展趋势。本文将从分析我国商业银行跨国经营的发展为导向,对我国商业银行所面临的国家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一、我国商业银行跨国经营中的国家风险的趋势分析

1、我国商业银行跨国经营追随客户动因的实证检验

相关经济理论表明,商业银行在国外建立分支机构的动因主要是追随客户动因,而追随客户动因主要体现为(1)两国间的进出口贸易额;(2)两国的投资等非经贸往来关系。根据相关的经济理论,我们决定采用我国银行业对外的资产(ASSET)为被解释变量,以进出口总额(1E)为一个解释变量;同时,由于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量少,公开披露相关数据还只是从2002年开始,因此,我们采用与之相近的变量对外经济合作合同金融额(COL)来对其进行替代,检验结果如下:

首先,分析进出口总额(1E)对我国银行业对外的资产(ASSET)的影响,结果如下:

ASSET=-1997.5278+5.06151E (1)(一2.4192) (8.1600)R2=-0.8367

其次,我们再分析我国对外经济合作(COL)对银行业对外的资产(ASSET)的影响,结果如下:

ASSET=-915.2271+0.1172COL (2)(一1.3335) (8.5601)R2=-0.8493

上述检验结果可以证明,我国商业银行跨国经营活动中的追随客户动因成立。

2、我国的对外贸易交流情况分析

与我国对外的贸易情况相比,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FDI)发展水平不高,据商务部统计,2005年,我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仅69.2亿美元,经商务部核准和备案设立的境外中资企业共计1067家,中方协议投资额69.54亿美元。因此,在这里我们主要分析我国的贸易发展情况。截止2005年底,我国的前十位贸易伙伴国和地区分别是:欧盟、美国、日本、香港,东盟、韩国、台湾省、俄罗斯、加拿大;前十位进口来源国和地区分别是:欧盟、美国、日本、香港,东盟、韩国、台湾省、俄罗斯、沙特阿拉伯、澳大利亚;前十位贸易出口国和地区分别为:欧盟、美国、日本,香港、东盟、韩国、台湾省、俄罗斯,加拿大、澳大利亚。

3、国家风险的发展趋势分析

从国家风险的视角对我国多种贸易关系的前10位贸易伙伴国和地区来进行分类,主要是这么3类:(1)欧盟,美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香港等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和地区的信用等级均在AA级以上,信用等级高,并且已经建立了成熟的市场经济,各种利益集团利益相对固定,基本上不存在产生国家风险的可能性。(2)马来西亚、韩国、台湾、泰国、巴西等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和地区在1995年的信用等级较高,尽管经历了亚洲、美洲金融危机后,信用等级已被调低,并且,由于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在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发展的波动性,但是,由于其市场经济地位已基本确立,因此,信用等级有着进一步上升的趋势,只须防范在特定时期(如遭受金融危机时)可能给我们带来的国家风险。(3)除此之外的转轨国家(如俄罗斯)和很多国内民族矛盾冲突严重的国家(如土耳其、沙特阿拉伯、安哥拉、菲律宾,阿联酋等),这些国家或是因为国内矛盾重重,或是由于民族矛盾突出,或是由于在国际社会中的角色,政局均不稳定,国家风险大。(4)就日前的状况而言,在我国的主要贸易伙伴中,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和地区占比达到50%;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占比达到30%;其他国家占比为20%。因此,国家风险尚未凸显。

但从长期的发展趋势来分析的话,就总量而言,我国的对外贸易与对外经济合作及对外直接投资均有了长足发展,这一发展速度将随着加入WTO后过渡期的结束而得以进一步加快,根据追随客户理论,我国商业银行的跨国经营也将获得相应发展。跨国经营的资产增加,覆盖的国别范围也将会随之宽泛,所承受的国家风险也势必会加大。就我国对外经贸关系发展的国别结构而言,随着我国产业的转型,对资源性进口的依赖性将会进一步加强,而资源性国家大多集中在第三类高国家风险的国家中。根据追随客户动因理论,我国与这些国家的经贸往来的增强将导致我国商业银行跨国经营中国家风险的加大。总体上,随着我国对外经贸关系的发展,我国商业银行跨国经营中所承受的国家风险将会加

二、强化国家风险管理的相应对策

1、建立国家风险评估体系在国家风险的测评中,全球有一些著名的评级机构定期对外公布其国家风险评级结果,如环境风险信息机构(BERI)的国家风险评级,《欧洲货币》的国家风险评级等。评级机构运用不同的方法将特定国家一系列定性和定量的信息整合为一个单独的指标以反映国家风险的高低。另外,《巴塞尔协议》关于风险资产权数的规定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当然,由于具体的国情不同,我们不能照搬这些评级机构公布的国家风险评级结果。

对于比较大的跨国银行,一般情况下是建立自己的国家风险分析系统。银行分析家选择宏观和微观的经济变量和比率开始分析,这些变量和比率在解释一个国家违约概率方面是非常重要的。应用关于国家违约的历史数据考察何种变量最具特征性,以确认一套关键变量,这些变量可显示国家风险程度。主要的考察变量包括清偿力指标、流动性指标、国民经济发展指标、经济管理水平指标等。在挑选主要变量之后,一般将国家分为违约国家和履约国家两组:然后,管理者应用统计分析模型判定哪些变量能够在债务重组与非债务重组中起重要作用。一旦主要的变量及其相对重要性或权重被确认下来,就应当对各变量的当期价值进行考察,从而鉴别当前政府负债质量的好坏以及政府贷款申请人的风险等级。在参照国际上的国家经济风险指数之外,我们还应该通过对所有国家各方面情况的综合分析,借鉴国际经验,将国家风险按信用高低进行分级,对不同信用等级的国家给予不同的额度。

2、确定国家贷款限额

根据国际经验,在国家风险的管理中,在国家风险评估与国家风险等级划分之后,应将评占分析的结果应用于对每一贷款国家制定不同的信贷限额,以此作为信贷警戒线,分散信用风险。具体方法可以分为:按资本额设定放款百分比、依据一国的偿债能力制定最高信用限额。因此,在我国商业银行跨国经营的过程中,应对此进行借鉴,银行对外资产的构成应反映分散风险的要求,避免对某个国家集中投入大量资产。贷款银行应经常监视国家贷款限额的执行情况,从而使风险资产保持在一定限度内,一般,对某一国家或借款者的贷款一般限制在银行股本的10%-20%之间。

3、采用灵活有效的风险分散方式

(1)寻求第三者保证。担任此种贷款的保证者通常为借款国的政府或中央银行,以及第三国银行或金融机构。(2)采取银团贷款方式进行。当国际贷款金额庞大且不易取得第三者保证时,通常是以银团贷款方式实行,由参加银团贷款的银行共同承担风险,而减少个别银行单独放款的可能风险。(3)贷款多元化。银行一般不是从单个国家的角度来管理国家风险,而是从银行资产组合的总体安全性来把握国家风险,另外,还可以采用转货和债转股方式、利用金融衍生工具缓解或采取风险自留方式等等。(4)利用金融衍生工具缓解国家风险。传统贷款的可转让性极低,交易费用高,加上许多银行贷款组合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因此贷款交易市场难以深入发展。同时,传统的利率浮动实质上不过是把利率风险由银行转移给债务国,一旦债务危机发生,对银行来说,结果是利率风险转化成为信贷风险。

(作者单位:湖南涉外经济学院)

上一篇:民房保险:从上杭模式看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 下一篇:试论我国出口增长中的劳务输出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