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初探

时间:2022-10-03 03:21:19

阅读教学初探

摘要:阅读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性思维、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具有独特的优势,各方面能力的提高反过来有利于阅读。从激发兴趣、共同探讨、阅读方法指导等方面,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阅读教学 想象力 创造性思维 理解能力 兴趣

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我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在做阅读分析时,经常很茫然,不知所措,事倍功半,这引起我深深地思考。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重视阅读教学。在阅读教学中,学生的想象力、创造性思维、理解能力、写作能力以及对作品的分析能力都会得到提高。各方面能力的提高反过来有利于阅读。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目的就是希望学生即使在离开了教师引导、离开了语文教学课堂的情况下,也能通过自己的阅读而形成以上各种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那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这些能力呢?

一、激发兴趣,让学生主动走进文本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师的真正本领不在于讲授知识,而在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主动参与到教学的过程中来,通过自己的思维活动获得并巩固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创设一种和谐的氛围,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一定会取得预设大于生成的效果。例如,在教学《再塑生命》时,让学生读课文后,体会海伦•凯勒生活、学习的不便时,先通过自己的想象来体会,再通过亲身体验来感受。让学生用布(也可同学们合作,用作业本等物)蒙上对方的眼睛做一件事:从文具盒中拿出笔,打开练习本,画一个小房子。结果,平时很好办的事却做得很糟:大多学生把房子画得很歪、大多门窗不正等,同学们彼此欣赏作品后哄堂大笑。通过亲身体验,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对抽象知识的感知,让学生感知到海伦•凯勒成功的艰难。这比喋喋不休地“奉送真理”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既训练了学生的想象力,也使学生觉得语文不再枯燥乏味。

二、展开想象,放飞思绪,激活形象,让学生对文本进行再创造

科林伍德在《艺术原理》中指出:“真正艺术的作品不是看见的,也不是听到的,而是想象中的某种东西。”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语文教材出现在学生眼前的仅仅是一行行文字。如果不展开想象,不懂得进行再创造,那么出现在头脑的中的可能只是词语所代表的抽象概念,而无表象组成的生动画面。这样就不可能进入作者的意境之中,不仅无欣赏乐趣可言,而且难以理解作品的意蕴。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驰骋想象,透过文字看到图画,透过语言看到生活,置身于作品之中,与作品中的人物同喜同悲,获得人生感悟和美的享受。如在教学温庭筠的《望江南》中,我让学生进行过这样的训练:透过一个“独”字你想到了什么?(可以提示学生从人物、心情、情感等几个方面去想象、思考。)学生众说纷纭:有的说“独”就是一个人;有的说一个人孤单寂寞;有的说寂寞时想念亲人、朋友等。教师小结:一个“独”字,不仅说出了她的孤独,隐含着她与心上人的分离,“独”字则点出思妇形单影孤的情景,“倚”字写思妇倚楼而望久久地等待的神态。再让学生由“白苹洲”想象离别时的画面,有的说涕泪涟涟,有的说难舍难分,有的说肝肠寸断……学生就有话可说,气氛热烈。加深了学生对词的理解,能很好的把握词中所塑造的女子形象及其表达的情感,在学习中受到了美的熏陶;死的文字变成了活的形象,作品在想象中得到了复活。

三、转变教学方式――从“权威教学”到“共同探讨”,彰显学生个性

“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培养鹦鹉学舌式的模仿者,而是培养自己能够独立思考的创新者。”教育的重任就是在于让更多的学生去超越前人。“长江后浪推前浪,当悟灼见换旧知。”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地让学生放飞思绪,各抒己见,畅谈真正个人的创造性阅读。学生角色转变,由听众转变为演员。教师站在学生中间,与学生平等对话与交流,教师的职能不再仅仅是传递、教导、教育,更多的去激励、帮助、参谋、导演。教师的作用不再是填满仓库,而是要点燃火炬,迸溅出五彩纷呈的火花。

在教学中,我大胆放手,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成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如在学习《藤野先生》这篇课文时,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对文章的主题产生了不同的看法。让学生共同探究,畅所欲言。有的说,表现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有的说,主要是写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同时也赞扬了藤野先生;有的说,怀念歌颂藤野先生……我则站在一旁微笑地听着,欣赏学生的创造性理解。鼓励他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努力发挥自己的独创性思维;同时,我也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从此,学生学习兴趣浓厚,上课发言积极。

四、重在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授之以渔

教给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和技能是“授之以渔”,这比传授一正确答案更有价值。满足于对教材墨守成规的分析讲解,甚至直截了当给学生结论,只是“授之以鱼”,“鱼”能充一时之饥,而“渔”能饱食终生。那么,怎样才算教会学生阅读呢?叶老有精辟的论述:“需要翻查的,能够翻查;需要参考的,能够参考;应当条分缕析的,能够条分缕析;应当纵观大意的,能够纵观大意;意在言外的,能够辨别出它的言外之意;意有疏漏的,能够指的出他的疏漏之处。”实际上,就是让学生在阅读中实践,在实践中阅读。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整理读书笔记,丰富自己的资料库,由量变到质变,最后达到妙语生花。

“夕阳枯草寻常物,阅读都为绝妙词。”“阅读”就是放飞思绪,“阅读”就是展开联想与想象的双翼,“阅读”就是迸发创新思维的火花。何时能让学生在阅读中达到“杂树生花,群莺乱飞”的境界,那便是语文阅读教学的成功之日。

参考文献:

[1]科林伍德.艺术原理.

上一篇:化学教学中如何选择教学媒体 下一篇: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方法的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