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驭“探究”方舟

时间:2022-10-02 05:09:11

【摘 要】从构建新的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构成要素和教学实践三个方面来阐述信息技术环境下高中美术鉴赏教学模式的构建。该模式使学生能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去摄取信息,有目的地、积极主动地自主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提高其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和美术素养。

【关键词】构建;探究学习;创新;主动;素养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指出:“倡导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艺术的本质、特性和文化内涵。”①还强调:“引导学生逐步形成敏锐的洞察力和乐于探究的精神,鼓励想象、创造和勇于实践。”②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和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行,构建新的美术教学模式迫在眉睫。

要构建新的教学模式必须有理论依据。因为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框架和活动程序。

一、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单是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更是学习者主动地构建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许多建构主义者都很重视社会性相互作用在学习中的作用,其中合作学习是当前很受研究者重视的一种学习形式。它主张:让学生在小组或小团队中展开学习,互相帮助。③在教学中,教师不是预先设计好信息序列,而是为学生设计情意性的学习情境,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并帮助学生利用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技术来促进自己的知识构建活动。建构主义者对学习和教学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理论,这对笔者构建新的高中美术鉴赏教学模式,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所谓探究学习,是一种在好奇心驱使下的、以学生为主体的、以问题为导向的、学生有高度智力投入且内容和形式都十分丰富的学习活动。而美术又称视觉艺术,美术欣赏的过程离不开视觉的参与。用一般性的语言转译美术作品的信息,是难以具体而详尽地表达人对作品的感觉。④如果在鉴赏过程中能够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网络资源,全面地、形象地、直观地呈现信息,进行有目的地、积极主动地自主探究学习,就可优化美术鉴赏教学过程。

二、构成要素

根据以上的理论和思想,并依据高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美术鉴赏教学的特点,笔者初步构建了信息技术环境下高中美术鉴赏教学模式。

(一)教学目标:

使学生能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去摄取信息,有目的地、积极主动地自主探究学习,达到开阔视野、丰富知识、陶冶情操、启发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提高其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和美术素养的目的。

(二)教学程序:

1、质疑

在课前,教师根据教学的目标、内容和学生的知识经验设计一些问题,并通过网络给学生思考。让学生明确问题,确定参与的方向,还要鼓励学生就所学的内容提出自己的见解,激发主体主动参与的愿望。

2、搜索

组织小组进行合作学习,学生为了分析、思考某些问题,要分工收集有关书面材料,或进行社会调查,特别是通过教师提供与主题有关的网址,上网查阅、下载有关信息资料,并把不同来源的信息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3、讨论

鼓励学生大胆地、积极地参与探讨,让学生能自由地表达自己的看法,与其他发言者进行辩论。通过讨论,学生可以看到问题的不同侧面和解决途径,从而对知识产生新的理解,形成信息的重组与创造。

4、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耐心地聆听学生的发言,并分析学生想法的由来,看到其合理性和局限性,然后提供相应的评价和引导。

5、应用

教学应该着眼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了使学生对问题有再探讨的机会,可以促使学生联系实际进一步思考,以帮助学生深刻理解蕴含在问题中的原理,并利用计算机、网络等现代工具来促进学生的知识构建活动。

上述程序不是僵化的定式,不一定要循序进行,它们可以相互交织,构成立体的网络结构,在教学中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调整。

(三)实施条件:

在这一模式中,教师首先是“设计者”,教师要设计出既反映学科的主要内容,又要考虑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的问题。同时,教师又是“引导者”,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概括、推论、假设、检验等思维活动,来构建起与此相关的知识。为了促进学生的知识构建,教师要创设平等、自由、相互接纳的学习气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展开充分的合作和交流。教师要耐心地聆听学生的见解,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教师还是“组织者”,教师要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为学生创设直观的美术鉴赏情境,并帮助学生利用网络技术,获得丰富的、具有联想结构的学习资源,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探究学习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中给学生充分质疑问难的时间,充分自主探究的时间,充分讨论发言的时间。正视学生的多元化发展,回归学生的现实生活,构建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适时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创新精神,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在未来的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应积极倡导。

(四)评价:

艾斯纳指出:“任何一个艺术问题都不会有唯一正确的答案,而可以作多种解释。没有什么法则能确切地告诉学生究竟是他还是她的解释才正确。”因此,科学的评价应该是一种形成性、发展性的评价――反映学生的成长发展历程:指对学生在动态教学过程中的执行情况、效果及时反馈,及时调节,以达到预期目的。它促使美术教师全面地、多层次地看待学生,积极采用多维、多级的评价方式,适应不同个性和能力的学生的美术学习状况,并以鼓励、表扬等积极评价手段,从正面加以引导,使每个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发展。所以,在教学评价上应尽可能依据每个学生的发展水平进行纵向评价,注意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而对学生的学习效果的评价应细致,审慎。宜采用简洁的评语和优、良、中、合格的等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总之,评价要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个性发展。

三、教学实践

两年来,笔者运用信息技术环境下高中美术鉴赏教学模式进行实践研究,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下面,以网络探究学习课《皇权的象征――故宫建筑群与天坛》(浓缩性片断)为例,尝试展示本模式基本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分析:

1、教材分析:本节课的内容属于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美术鉴赏》第五课的部分内容。本节课主要通过网络探究学习,使学生初步把握中国古代建筑体系的特点。

(1)教学目标:

A、知识目标:了解故宫建筑群的相关知识;

B、能力目标:促进批判性思维能力、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搜索资料的能力、判断价值的能力、美术鉴赏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的形成;

C、发展目标: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竞争和发展的能力并形成文化多元化的价值观;

D、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和探索新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以审美之心来感受生活,看待社会。

(2)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归纳故宫建筑群的建筑特点。

教学难点:网络资源的收集与整理。

2、教法分析:

(1)网络探究学习构架:

网络探究学习主要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在课堂上的作用是提出相关的任务,指导学生探究的方向与方法。所以本节课的基本设计思路就是让学生保持高度的探索欲、尝试欲,自主探究知识,并通过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更多地体验一种成就感,进一步激发他们强烈的创造欲望。

(2)教法策略:

根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特征、学习目标的确定、学习者情况的分析,确定本节课以网络探究学习为基本教学模式,以任务为驱动进行探究学习。

3、学法分析:

(1)学习者分析:

高一年级的学生对中国古代建筑有一定的了解,具备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技能,熟悉网络操作和网络探究学习流程,掌握基本的小组合作学习技巧。

(2)学法方式:

在现阶段受现实条件的制约,学生个人的计算机基础决定他们个人无法完全实现网络探究学习的任务,因此确定本节课学习方式为“小组合作探究学习”。

(二)教学过程:

资源:

提供资源:1、Internet资源:故宫博物院的网络链接;2、局域网资源:教师机上提供《故宫建筑》等录像供学生查阅资料时可调用。

导引:(5分钟)

教师行为:语言――故宫建筑群简介。(略)

本节课的任务就是通过网络探究学习,在Internet网络上收集资料,总结归纳故宫建筑群的建筑特点,并以小组为单位制作一份汇报材料进行汇报展示。

提示:(略)

学生行为:1、开机后设置共享目录,为网络合作做准备;2、打开局域网上教师的课件,了解本节课的内容、要求和实现要求的方法。

探究活动:(37分钟)

教师行为:1、课件演示――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分工合作完成本节课内容。每组推选一名小组长负责统筹协调工作;2、对学生的汇报展示评价。

学生行为:1、在教师指导下搜索资料(10分钟);2、分析整理资料并提出自己的观点(6分钟);3、小组讨论归纳(6分钟);4、以小组为单位分组汇报展示评价(15分钟)。

总结:(3分钟)

教师行为:语言――(略)

学生行为:关闭程序,填写上机登记表。

综上所述,探究学习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将发挥积极的、独特的作用,是美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笔者对信息技术环境下高中美术鉴赏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还需要改进、完善,更需要师生共同驾驭“探究”方舟,才能驶向“创新”彼岸。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

[2]《建构主义与教学改革》,陈琦、张伟建,教育研究与实验,1998(3);

[3]《美术及其教育》,尹少淳,湖南美术出版社,1997年。

上一篇:农村初中学生片段式写作的有效教学策略探究 下一篇:浅析美术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