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学:取之生活,用之生活

时间:2022-10-02 04:06:45

美术教学:取之生活,用之生活

【关键词】美术教学,源于生活;表现生活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21-0069-02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观点之一。在他看来,教育和生活是同一过程,教育含于生活之中,且教育必须和生活结合才能发生作用。《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美术教学要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即美术教学要取之生活,用之生活。

一、美术教学要取之生活

从生活中取物。在美术教学中,有些抽象的概念和知识,学生很难理解和接受。这时,我们可以借助实物或图片等,将抽象的东西具体化、直观化。如:苏少版《美术》五下《近大远小》主要讲透视,但对小学生而言,透视的知识点比较抽象。因此,教学时,笔者让学生观察自然界与生活中常见景物的远近变化,如:观察“大片向日葵”,学生很容易发现向日葵花盘近大远小的规律。

从生活中取法。美术作品的创作方法蕴含于生活之中。教学中,我们很有必要探索、寻求这些方法,再运用这些方法进行美术创作。如:教学苏少版《美术》三上《对称美 秩序美》时,可先让学生观察与探究自然界中的各种事物,以此让其了解物体存在形式中的对称与秩序,从而理解对称美和秩序美;接下来学生就可以运用对称、秩序的方法进行艺术创作。

从生活中取情。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欣赏、联想、感悟生活,使学生获得情与物的互通性,从而让创作从无形到有形。如:教学苏少版《美术》六下《听音乐 画音乐》时,学生对音乐已有一定的感受能力,能够体会音乐中所要表达的情感。但要让学生听音乐,画音乐,有很大的难度。因此,教学时,教师可让学生欣赏大量的音乐作品与美术作品,体会音乐、绘画所表达的情感,并找出两者的共通点,然后让学生充分理解音乐的另一种表达形式――绘画,在学生了解了绘画作品中点、线与色彩的艺术表现力后,他们才能选用合适的点、线与色彩准确地表达对音乐的感受,从而使线条有节奏、色彩有音阶、图形有乐感。从音乐中汲取“情”,能让学生了解抽象画并以抽象画的形式表现听音乐时的感受。

二、美术教学要用之生活

1.表现生活。

写实生活。生活是五彩缤纷的,我们借助画笔、影像设备等,可将生活的真实场景,采用复制或模仿方式展现出来。如:教学苏少版《美术》四下《最快的作品》时,什么是最快的作品,我们自然想到摄影,相机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学生可以利用相机,采用光线、影调、线条和色调等摄影艺术的造型语言,捕捉、再现生活之美;还可以用画笔对自然生活进行写生,这样既能展现生活,又能激发学生对艺术美、自然美、生活美的追求。

写意生活。写意生活,即创作时要描绘景物的神韵,更要抒发创作者的情感。苏少版《美术》五上《水墨山水画》一课涉及写意画。写意画是用简练的笔法描绘景物。在生宣上,纵笔挥洒,墨彩飞扬,写意画比工笔画更能体现所描绘景物的神韵,也更能抒发作者的感情。写意画主张神似,教学时,教师可教授学生“勾、皴、擦、染、点”等基本技法,让学生把握山水画笔墨、虚实、意境,通过写实又写意,表现山川云树的质感、空间感及风雨雪等气象变幻之美。写意生活体现了人和自然的关系,反映了自然规律与艺术规律的辩证关系。

2.升华生活。

丰富生活。我们所生活的现实世界是变化、充满艺术的,采用不同的媒介和表现方式可以让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如《表情丰富的脸》《变脸》《有表情的面具》《画情绪 画性格》等都属于表情系列。教材内容由人物的表情到动物的表情,再到变脸,然后教学生制作有表情的面具,最后画情绪、画性格。这一系列层层深入的安排,丰富有趣,学生学得津津有味。

美化生活。精致的美术设计是实用与美感的结合,是艺术与生活、文化的完美结合,可以美化生活。教学苏少版《美术》三下《漂亮的房间》时,学生学习房间设计的基础知识后,便可采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形式与原理设计房间,这样学生能感受到美术可以装饰生活的道理,同时会拥有对美术的持久热爱。

超越生活。超越生活,即要让学生在生活的基础上,展开天马行空的想象,并用美术的语言表现出来。

教学苏少版《美术》三下《怪兽奇想》时,笔者先让学生查阅古今中外的怪兽传说,观看《西游记》《怪兽电力公司》《百兽战队》等有关怪兽视频,或回想离奇的梦境,最后让学生大胆想象、创作。学生创作的怪兽作品千奇百怪,有的拥有离奇的外形,神奇的能力;有的善良,帮助人类;有的凶恶,与人类为敌;有的集许多动物的优势于一体,化身为英雄;有的集许多动物的凶狠于一身,成为恶魔;有的可爱无比;有的面目可憎。“怪兽奇想”以绘画为主,融造型、游戏于一体,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体验想象、创造的快乐。超越生活,能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想象力。

总之,美术教学要从生活中来,从生活中取源;同时美术教学还要回生活中去,表现生活、升华生活,甚至批判生活。

(作者单位: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来龙中心小学)

上一篇:展开情感教育翅膀,飞越有效教学高峰 下一篇:浅析陶行知先生“六大解放”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