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效率出色地完成高中数学教学任务

时间:2022-10-02 07:31:57

提高效率出色地完成高中数学教学任务

如何有效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尽可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课上45分钟的学习效率,这对于每个高中数学教师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课堂教学不但要加强双基,而且要发展学生的智力,还要发展学生的创造力;不但要让学生学会,而且要让学生会学,特别是自学。尤其是在课堂上,不但要发展学生的智力因素,而且要提高学生课堂45分钟的学习效率,从而在有限的时间里,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

1.关注学生的“预习”

对于那些浅显易懂的知识应该让学生提前预习,给学生一个自主学习的机会;而对于有些概念性强、思维能力要求比较高的知识则不要求学生进行预习。为什么呢?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他们的预习就是把课本看一遍,似乎是掌握了这节课的知识。但是,他们失去了课堂上钻研问题的热情,没有掌握思考问题时所用到的数学思想方法;更为可惜的是,由于他们没有充分参与解决问题的过程,失去了直面困难、迎难而上的磨炼机会。

至于淡化课堂笔记,是源于一种现象——我发现笔记记得好的学生,他们的成绩不一定好。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因为只知道记笔记的学生,当老师让他们思考后一道题的时候,他们往往还在做前一道题的记录……这样的学习,怎能谈得上思维的发展呢?

在教学中,我坚持这样一种做法:上课时我尽量少讲,主要是给学生腾出大量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更主动、更积极地去学。正是由于有了学生的深层次参与,才能取得过去以老师的教为主所不可能达到的高效。

因此,我在备课的时候主要思考如何对教材进行重构,突出主干知识。更为形象地说,传统备课是在做“加法”,现在的备课是在做“减法”。我在备课时想的第一个问题,也是想得最多的一个问题就是:什么内容非讲不可,什么内容可以不讲?

2.注重培养高中生数学思维能力

2.1一题多变,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由于篇幅的限制,教材编写十分精练,仅有完整的解题格式,而省略了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如果一字不漏地抄上答案,学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这也是数学教学中最大的弊病。“有的学生不知道自己去做什么”,这种教学充其量只能使学生获得一种模仿能力。所以要教会学生抓住本质的东西,变式教学是一种可以运用于教学的有效办法。通常可以利用教材中例题习题变式训练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多变的问题中受到磨炼,举一反三,加深理解。

2.2标新立异、另辟蹊径,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课本中的解法是科学正确的,但并非只有这一种。教师要引导学生标新立异,鼓励学生不迷信书本,积极思考,敢于探索,敢于创新,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创新热情。如果学生有了自己的解题思路,就会为自己的伟大发现而兴奋不已,从而产生对数学学习的极大热情。

2.3多题一解,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数学抽象概括能力是数学思维能力,也是数学能力的核心。它具体表现为对概括的独特的热情,发现在普遍现象中存在着差异的能力,在各类现象间建立联系的能力,分离出问题的核心和实质的能力,由特殊到一般的能力,从非本质的细节中使自己摆脱出来的能力,把本质的与非本质的东西区分开来的能力,善于把具体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的能力等方面。在数学抽象概括能力方面,不同数学能力的学生有不同的差异,具有数学能力的学生在收集数学材料所提供的信息时,明显表现出使数学材料形式化,能迅速地完成抽象概括的任务,同时具有概括的欲望,乐意积极主动地进行概括工作。

3.重视数形结合

数形结合思想在高考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数”与“形”结合,相互渗透,把代数式的精确刻划与几何图形的直观描述相结合,使代数问题、几何问题相互转化,使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有机结合。在解方程和解不等式的问题中,在集合的运算问题中,在求函数的值域、最值问题中,在求复数和三角函数等问题中,运用数形结思想,不仅直观、易发现解题途径,而且能避免复杂的计算与推理,大大简化解题过程。若能巧妙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抽象的数学问题,尤其是数学选择题与填空题,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1合理有效地应用“数形结合”有利于引导学生进行初、高中阶段数学知识掌握的过渡和衔接。初中数学内容相对而言较为简单具体,其解答过程模仿性较强。而高中数学内容具有很强的抽象性,其掌握的重点则是在对数学概念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运用。同时,在对数学语言的运用,以及空间想象能力、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等方面要求相对较高。因此,在进入高中阶段学习数学时,学生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

3.2数学,以其独特的符号化、形式化和抽象性给人以“生冷冰硬”的感觉,因此而“难得人心”,造成了学生认知上的特殊难度,使得学生怕它不愿学,甚至产生枯燥、厌恶的情绪。然而,高中数学教材中的许多问题可以通过“数形结合”的方法得以解决。合理有效地应用“数形结合”方法,在培养学生形象思维的同时,还能培养学生浓厚的数学兴趣,增强其学习信心。

4.注重对高中数学教学内容进行情感性加工

在以往的数学教学中,教师通常只从认知角度考虑,关注如何把数学公式、概念和定理讲清楚,只注意讲解的条理性、逻辑性,以及计算演示中的正确性,而很少想到教学的情感性和趣味性。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要让学生更为主动地学习,探究性学习已为中小学教师所熟悉,但是在问卷调查中,中学数学教师认为“为学生提供探究性学习的机会”还很困难。由于教学方式可分为“接受式”和“活动式”两种,因此,并非只有通过以探究学习为主的活动式教学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接受式的教学同样可以让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因此,要使学生对于教学内容乐于接受,就必须对教学内容进行情感性加工,尽可能使教学内容超出学生预期,引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上一篇:电子白板在化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下一篇:公示语外宣翻译中的文化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