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集群创新研究述评

时间:2022-10-02 04:12:24

企业集群创新研究述评

[摘 要] 企业集群发展已成为推动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企业集群创新是企业集群发展不竭的源泉和动力。对企业集群创新研究的述评可以为我国企业集群创新理论研究和实践奠定理论基础。

[关键词] 企业集群 创新 动力机制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同时,经济发展呈现出了显著的区域化特征。不仅在世界范围内的不同区域,经济发展呈现出不均衡的状态,即使在一国范围内,不同的区域之间也是发展与停滞同在。企业集群的发展极大的促进了所在区域的经济发展,研究企业集群的创新能力对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西方国家对企业集群创新的研究

创新理论的创始人熊彼特发现并提出了集群创新现象,熊彼特认为:创新并不是孤立的,它们总是趋于集群,成簇地发生,成功的创新首先是一些企业,接着是更多灵敏的企业会步其后尘;创新也不是随机的均匀分布的,它总是集中于某些部门及其邻近部门。后来的学者对集群的创新现象也做了深入地研究。见表。

随着企业集群理论的研究的不断深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后,更多的学者关注集群创新现象,目前,对企业集群创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企业集群创新动力机制、企业集群创新扩散与溢出机制、企业集群创新绩效、企业集群创新复杂性等四个方面。

1.企业集群创新动力机制

关于企业集群创新动力机制的研究,学者们研究的方向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其一,是对企业集群创新的生成动力的辨识。Allen Young、Hoover、Krugman分别从“规模报酬理论”角度、“‘集聚体’的规模效益”角度和“规模递增收益”角度,探讨了不同的企业集群创新生成动力。Brown把这些生成动力归结为自发作用的市场力量。关于生成动力研究,其最突出的转变就是从对生成动力的辨识、属性和作用的分析发展到其动力生长、动力之间关系和作用机制的分析。其二,是对企业集群创新的发展动力辨识。Saxenian认为良好的社会交往氛围能促进新知识的产生与传播。Enright认为知识外溢和熟练劳动力市场推动了企业集群创新的发展。Walz认为地方化的知识创造所推动的创新是集群发展的主要动力。同时,许多的学者也对企业集群创新的发展动力进行了分类。例如,Best就认为企业集群创新的发展动力可以分为四种,依次是集中专业化、知识外溢、技术多样化和水平整合及再整合。总的来看,上述学者的观点都是基于新古典或主流经济学理论的补充和延伸。其三,是通过生物学的角度来描述企业集群创新的动力机制,这也是企业集群创新理论又一新的发展。Tichy借用佛农的生命周期理论,从时间维度分析了企业集群创新的演进。Ahokangas和Herd认为企业群体是具有优胜劣汰、从低级到高级的进化规律,具有自组织、自适应和协同进化的内在动力机制。

2.企业集群创新扩散与溢出机制

在马歇尔的外部经济理论中,他就提到过集群中的知识溢出与扩散创新机制,及其对区域竞争优势的作用。但由于受各种限制,他并没有将他协同创新环境这一思路作更深入地研究。近10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集群中知识的外溢及扩散,根据学者们对“知识”概念的不同理解,可以将学者们的研究至少分为三个不同的视角。其一,是基于溢出与集体学习的视角。以意大利的Becattini、Deiottanti、Bellandi等学者为主要代表的新马歇尔主义学派认为,通过溢出与劳动力转移,知识以空气中自由扩散的方式在集群内产生扩散创新能力。Asheim和Maskell等经济地理学家则更关注地理与区位维度。在这个视角上的研究并没有解释整个知识的扩散和溢出过程,对知识溢出机制以及知识溢出区域的实现机制都没有作更深入地研究。其二,是基于熊彼特主义I的视角。学者们认识到了隐性知识与编码化知识之间的区别,视企业为技术能力积累的主体,并且认为新知识的生成过程是互补性知识组合的结果,是地方化隐性知识和外部编码化知识之间交互作用的结果。它强调了地方系统与全球知识系统之间的关联性。其三,是基于新熊彼特主义II的视角。Cowun、David、Foray等学者认为,每个企业都需要使用地方化隐性知识来吸收外部编码化知识,然而,这两种知识之间的界限将随着产业的不同以及编码化的激励水平的不同而变化。

3.企业集群创新绩效

关于企业集群创新绩效方面的研究,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观点:其一,企业集群创新绩效来自于集群成员之间的知识外溢作用。其二,企业集群创新绩效与集群的集体学习关系密切。其三,企业集群创新绩效与拥有相当数量的创新型企业和集群内部创新相关知识的积累是紧密联系的。其四,企业集群创新绩效受集群的外部环境影响。这里的外部环境包括集群的创新文化、群内企业的创新能力、集群创新组织和创新模式、集群外部的客户、供应商等。其五,企业集群创新绩效受许多因素影响,集群并不是企业创新的充分条件。其六,企业集群创新绩效是由于集群内企业的相互信任,使得知识和信息的能够在企业间自由传播,所带来的技术创新的优势。

4.企业集群创新复杂性

复杂性科学兴起于20世纪20~60年代,但明确提出“复杂性科学”的概念是在20世纪80年代。近十几年来,国外的一些学者尝试运用复杂性理论研究企业集群创新。例如,Daneke研究了非线性经济和美国创新的进化过程,他利用非线性理论和自组织理论完善了熊彼特的创新理论,认为集群创新作为经济增长的中心,将对其他的社会要素产生重要的影响。Rycoft和Kash从技术、生产和组织三个方面分析了集群创新向复杂性的转变,认为在复杂环境中集群创新的成功依赖于对组织网络的适应。总的来说,关于复杂性理论在企业集群创新方面的应用还只是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

二、国内学者对企业集群创新的研究

国内学者开始对企业集群创新的研究也是最近几年,国内学者通过借鉴国外的理论,密切联系国内集群发展的现状,进行了多角度、内容广泛的研究。魏守华在企业集群创新的动力机制方面,王缉慈在企业集群创新绩效方面,仇保兴在企业集群内部创新的扩散方面等,都做了深入地研究。也有学者结合不同的学科方法来研究企业集群创新。黄鲁成、刘友金将生态学理论与区域创新理论相结合;陈雪梅用生物学知识来描述企业集群创新现象的动态演化过程。也有许多学者尝试运用复杂性理论来研究企业集群创新。

三、结论

综合以上国内外学者对于企业集群创新的研究,国内外许多学者多角度的对企业集群创新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企业的空间聚集所能够带来的创新优势。与国外企业集群创新的研究相比,我国对这方面的研究还只是处于起步阶段,国外在这方面的研究对我国的企业集群创新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目前大多关于企业集群创新这方面的研究集中在宏观的层面,较少有从微观层面展开的研究,对企业集群创新效应的分析,也较少深入讨论其内部的机理。已有的相关理论研究,偏重于把集群作为一个基本单位进行研究分析,往往对集群有个深入详尽的分析,但具体到集群内部的基本组成单位―集群内企业与集群整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则分析较少。同样,对于国家、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分析较多,而对市、县的分析较少。由此可见,关于企业集群创新的研究还有着广泛的研究空间,有待于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

参考文献:

[1]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王缉慈等: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3]魏守华:集群竞争力的动力机制以及实证分析.中国工业经济,2002,3

[4]胡恩华:企业集群创新行为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5]仇保兴:小企业集群研究.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6]孙 伟 黄鲁成:产业群的类型与生态学特征.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2

[7]陈雪梅:技术集成创新的动态演化.经济管理,2003

[8]Porter M. Clusters and the new economics of competition.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8

[9]Gereffi G.International trade and industrial upgrading in the apparel commodity chai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1999

上一篇:对财政政策在生态补偿机制中的职能研究 下一篇:论国际经济秩序变动对我国民营企业外贸经营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