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浅议

时间:2022-10-02 02:52:23

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浅议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 激发兴趣,培养情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直接制约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自觉性。因此,指导学生写好作文,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那么学生的写作兴趣如何培养呢?笔者除紧密结合课文教学外,还做了以下几点尝试:一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融洽的师生关系孕育着巨大的教育潜力,学生喜欢什么学科与任课教师有密切关系。教师有声有色的讲解、一丝不苟的批改、耐心细致的辅导及与学生的平等相处,都会引起学生情感上的支持,并对其所任学科发生兴趣。二是范文引路。不少学生感到作文难,难在不知“写什么”和“怎样写”。其主要原因是把作文神秘化,产生了心理障碍。教师写范文的目的不是让学生仿写或照抄,而是告诉学生“作文不难”。当学生看到自己身边的大事小事、自己熟悉的花草树木,都可以写成一篇生动有趣的作文时,兴趣油然而生,自然会排除心理障碍,产生强烈的写作愿望。三是让学生享受成功的欢乐。苏霍姆林斯基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因此,教师要为学生表现自己创造机会,让学生享受成功的欢乐。作文评讲课上让学生当众朗读自己作文中的精彩片段、班级中开设优秀作文园地、“出版”班级优秀作文选、班报校报刊登学生的优秀作文,鼓励指导学生参加各种作文竞赛活动等,这些都是行之有效的方式。

二、 留心事物,注重观察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教师要鼓励和引导学生养成观察的习惯。学生通过观察,可以源源不断地获得作文材料,并以表象的形式储存于脑中,脑中的储蓄多了,其思维特别是形象思维就越来越活跃,这样,到提笔的时候,就不会觉得“没东西可写”了,就会有表达的欲望。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观察力,有了许多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一是情景观察法。即努力创造一个实物情境或模拟情景,指导学生用一定方法进行观察,练习表达。有时我们会看到有的老师上课时会摸出一个桔子,让学生看看、摸摸、闻闻,再把皮剥了,又让学生看看、数数、尝尝……学生面对鲜明的观察物,思维特别活跃,想象特别丰富,表达欲望也特别强烈,语言表达也会流畅许多。对于一些司空见惯的事物指导学生再观察,再认识,是否多此一举呢?如果从科学的观察方法的掌握,良好的观察习惯的养成的角度来看,这也许就不是问题了。诚然,学生作文的基础是表象,并不是形象,观察的功夫也要在日常生活的日积月累中形成,但这与情境观察中的观察指导并不矛盾。二是素描作文法。即以观察实物为途径,以片段和简短的篇章作为形式,将描写和记叙结合来反映生活的一种训练形式,这种方法的最大特点在于观察与作文的结合,迅速将观察的结果定型,有助于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能够反映事物本质特征的典型表象。三是随机观察法。要求学生将目光投向广阔的生活空间,随机观察,及时发现和捕捉日常生活中有意义和有趣的事物,并与日记紧密结合,让学生及时地将所见、所闻、所感记录下来,以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锻炼敏锐的观察力。

三、 丰富生活,拓宽空间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勤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写作与生活之间存在着一种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写作源于生活,不仅因为写作的材料来源于生活,即使是作文中的想象和幻想也源自生活素材的原型启发,而且写作的动机也来自于生活,生活的丰富多变,时刻影响着学生,感动着学生,于是就有了表达的冲动,这种冲动就是学生最初的写作动机。吴立岗老师认为,从这种动机出发,可引导学生最终达到掌握写作,完美表达的目的。当前,“减负令”的出台,为丰富学生的生活创造了良好的机遇和条件,我们教师必须要想方设法丰富学生的生活。首先,我们要创造各种活动机会,让学生走出课堂,接触自然,接触社会。如夏令营、郊游等传统活动以及假日小队、手拉手活动等现代活动都是很好的形式,在实践中,我们还可以创造出更多的为学生喜爱的活动形式。其次,加强活动课程的建设,规范活动课的操作,按要求开足课、上好课、出成效。再次,学校、家庭、社会要形成共识,为孩子营造一个比较宽松的学习氛围,创造更多的实践活动的机会,尤其是家长,可利用假日多陪孩子外出活动,增长见识,增加阅历,打实生活的底子,打实作文的底子。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言:“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泼地流个不停。”

四、 指导阅读,丰富积累

阅读在写作积蓄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一是增长知识。学生知识的积累不可能依靠事事亲历,许多东西要从阅读中获得间接的认识,从而使自己获得充实和提高。二是提高认识能力,开阔思路。阅读的过程就是和许多智慧的人交谈的过程,这当中作者的观点、思路、思考的方式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三是培养语感。赞科夫曾说:“你(教师)不必担心学生领悟得太少,相反你应担心学生领悟得太多,但是感受一定要多。”这句话对语文教学是很有启发的,大量的阅读,特别是熟读诵记一些名家名文,使之化为一种内部的积极语言,形成语言规范,学生作文时就不会再担心没有“好词好句”,也不会出现言之无序的情况了。指导学生阅读的重点在于两个方面:一方面,课内阅读要得法。阅读教学要摒弃机械记忆、字词解释,研究布局修辞等技术化的做法,而要在语言文字的比较、揣摩、体会上下功夫;阅读教学要能有“不求甚解”的宽容,即使对课文特有的写作知识,也无需讲深讲透,只要求学生有一个朦胧的认识就可以了,我们不能指望三言两语就可以让学生掌握一种写作方法。另一方面,课外要大量阅读。语文教学效率低下,学生作文水平不高,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的阅读量太少,《语文课程标准》首次提出了小学生阅读量的要求,六年要完成不少于150万字的阅读任务。增加阅读的量,提高学生接触优秀作品的面,增加他们的积累,促进知识的迁移。俗话说得好:“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得越多,积累得越多,写出来的文章也就会越好。

【作者单位:江苏省响水县小尖中心小学】

上一篇:以即时作文提高学生习作水平 下一篇:作文分层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