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治制度与政治文化

时间:2022-10-01 09:31:10

中国政治制度与政治文化

摘 要:鸦片战争后,主导近代中国政治生活的主要是传统政治文化、资本主义政治文化和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在三种政治文化相互冲突、相互影响,形成了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伴随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民主、法治的政治文化已成为全世界的主流文化,也势必成为中国政治文化的发展方向。政治文化的变迁,要求当代中国政党制度不断完善与之相适应。同时,在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中,扩大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文化动力。

关键词:中国政党制度;政治文化

DOI:10.19354/ki.42-1616/f.2016.17.84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即当代中国政党制度。“它根本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多党制和两党制,也有别于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的一党制。它是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推进中国政党制度理论研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学理论建设的基本要求和重要内容。

一、政党制度产生发展的背景

政治文化是20世纪中期出现的政治概念,是政治学与社会学综合交叉的产物。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对此没有明确的概念,但对其核心―――政治意识形态有广泛深入的论述。列宁1920年在《在全俄省、县国民教育委员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政治文化、政治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真正的共产主义者,使他们有本领战胜谎言和偏见,能够帮助劳动群众战胜旧秩序,建立一个没有资本家、没有剥削者、没有地主的国家。”[1]列宁的阐述表明政治文化是特种政治现象,是人们政治生活的主观意识倾向,包括政治意识形态倾向、政治心理倾向、政治评价倾向等等。政治文化包括多种要素。首先,围绕政权问题而形成的政治思想,特别是统治阶级思想,即政治意识形态,是政治文化的重要内容;其次,政治文化主要体现为广大的社会成员对政治体系所具有的政治信仰、政治认识、政治情感;再次,政治思想和政治心理意识,前者对后者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政治文化的功能,即政治文化对政治体系所产生的作用:第一,政治文化为政治统治体系的确立提供合法性的说明。第二,政治文化为政治秩序的稳定提供思想意识上的支持。第三,政治文化为政党的政治统治的发展提供指导,引导人们参与、拥护政治发展,动员、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使其达到合法化。

二、政党制度与政治文化的关系

从宏观层面看,传统政治文化、资本主义政治文化与社会主义政治文化三者融合而形成的混合政治文化,中国的政治文化成为了一种异质政治文化。新型的政治文化由于没有强大的经济与政治力量为后盾,也不能安全整合传统政治文化,三者就处在对立的联系中。从微观层面看,传统政治文化对于中国政党制度的形成、发展,具有延迟性。多党制本身就是多元文化的产物,很难改变政治文化多元化的状态,无法形成强大的政治整合力,最终转化为传统政治文化的变种产品。所以,传统政治文化使中国政党制度不能照搬西方模式。

社会主义政治文化是在传统政治文化与资本主义政治文化的基础之上构建的,是一种“民族的、民主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相对于革命理想来说,它是社会主义的政治文化。指出:“文化是反映政治斗争和经济斗争的,但它同时又能指导政治斗争和阶级斗争”。并强调“革命文化,对于人民大众,是革命的有力武器”。

三、中国特色政治文化的时代性、先进性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使一度被扭曲的政治文化重新回到了马克思主义的正轨,焕发出了新的生机和活力。邓小平理论成为了人们解放思想的理论动力,凝聚人心的强大思想武器,全国人民的共同精神支柱。中共十七大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并明确提出了在新的世纪要继续高举邓小平理论的旗帜,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

先进的文化方向和意识形态是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反映和体现,是人类文明积累和发展的结晶。先进的政党不仅代表着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而且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只有这样,才能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中共十七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谐文化,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加强社会管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必须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整合社会管理资源,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改革开放离不开先进文化的作用和影响,离不开思想的解放、价值观的更新及科学文化事业的推动。

“一切有利于加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一切有利于提高我国人民精神境界的文化成果,一切有利于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管理方式,都要积极研究借鉴。”因此,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就是传统政治文化、资本主义政治文化与社会主义政治文化与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相互作用的产物,具有强烈的先进性和时代性。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列宁选集:第3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368.

上一篇:人民币国际化的策略研究 下一篇:机器人出诊(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