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档案博客分析比较

时间:2022-10-01 06:58:53

中外档案博客分析比较

摘要:档案博客在档案知识、信息的传播和交流领域所发挥的作用不可忽视,本文选择了部分有影响力的中外档案博客,对其内容、类型等进行分析和比较,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档案博客 个人博客 组织机构博客

博客,又称网络日志,是一种通常由个人管理、按时间倒序排列、不定期张贴新的文章的网站。档案博客一般以探讨有关档案学专业内容为主。

1、我国档案博客现状

我国档案博客最早见于2004年12月博主“芊芊无痕”发表的两篇与档案有关的博文。档案博客数量不多,可分为学者博客、学生博客、档案工作者博客等。笔者以创建时间为序分类列表(见表1)。

(1)赵彦昌的“中国档案学研究”

中国档案学研究创建于2005年5月1日,博主是辽宁大学历史学院赵彦昌教授。该博客涉及档案学基础理论、档案工作、档案教育、档案法规、国外档案管理、档案界最新动态等诸多领域,更新速度十分迅速,能够及时呈现档案学最新动态。截至2012年3月3日,该博客总访问量超过150万人次,文章总数18270篇,评论总数41854人次。

(2)D4012工作室

D4012工作室创建于2006年6月16日,博主是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档案学专业任汉中教授。该博客以内容的自身关联性和自创性为主要特色。博文分为读书笔记、门外谈球、时事评说、教书育人、生活写真、档案杂谈6大类。更新频率大概是几天一次,链接数有20个。截至2012年3月3日,文章总数420篇,评论总数7232人次,总访问量239169人次。

(3)我思故我在

我思故我在创建于2008年,博主是中国人民大学信息管理学院胡鸿杰教授,该博客以内容的思辨性见长,其关注点不仅限于档案学领域,还涉及体育、教育、出版、社会、人性等诸多方面。截至2012年3月3日,文章总数391篇,总访问量28822人次。

(4)淡如水的个人空间

淡如水的个人空间创建于2007年12月27日,博主是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徐拥军副教授。该博客以理论性见长,个人见解独到,日志皆出自博主之手,主要关注档案理论探索、档案教育、档案热点评论等。博文主要分为档案管理、知识管理、国事评论、博主动态4大类,一般数天更新一次。其中“盛世中国的记忆”,“还是‘藏宝于民’好”,“生气、说话是我的权利”日志有较高关注度,日志对我国档案“没有草民的遭遇、痛苦的回忆、难堪的记录”的现状表现出担忧,引发人们关于应该记录、收藏什么样档案的思考。截至2012年3月3日,日志总数是110篇,访问总量13370人次。

(5)拾遗菡轩

拾遗菡轩创建于2009年3月25日,博主是四川大学档案学研究生胡康林。博客整体呈现浓厚的学生气质,主要关注档案学考研信息,档案学专业学生的毕业、就业情况,以及学习方法等大多数在校学生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文章分为档案信息、图书情报、读书文摘、实用工具大全等类目,截至2012年3月3日,文章总数2945篇,评论总数990人次,总访问量483639人次。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我国越来越多的档案机构开通了微博客,比较活跃的有上海大学档案馆微博、西北工业大学档案馆微博和杭州市房产档案馆微博,档案微博因其短、小、新、快、互动性强在档案消息的及时传递和宣传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2、国外档案博客概况

国外档案博客以美国居多。国外档案博客可以分为四类:聚合类博客、个人博客、组织机构博客和协作型博客。(见表2)

聚合类博客利用RSS技术来获取、、聚合大量档案博客的内容;个人档案博客则充分体现出博主的主要研究领域和学术动态,内容丰富、细致,有专门关注档案数字化的博客,如digitizationblog,digitization101;有关注档案学发展趋势的博客,如archivesnextblog;还有关注档案技术的博客,如thedigitalarchive和NeoArch;组织机构档案博客则以丰富的馆藏资源为优势,拥有大量的数字化资源,而且这些资源大多是独一无二的;协作性档案博客则是跨领域的合作,引进了其他学科的技术和理念。下面选取几个有代表性的博客加以介绍。

(1)Archivesblogs

Archivesblogs是聚合类的档案学博客,创建于2006年8月,由MarkA.Matienzo负责管理和维护,MarkA.Matienzo是耶鲁大学图书馆的手稿和档案室的数字档案工作者。该博客聚合了250多个档案博客,博文有包括德语、英语、西班牙语等在内的八种语言的版本。Archivesblogs设置了聚合博客的标准,它的聚合对象是任何有关档案、档案事件、档案数字化的博客,没有采用RSS技术、更新太频繁或者至少六个月不更新、为了推销产品或服务的博客则不在其聚合范围之内。博文根据时间和语种进行管理,其最突出的特色是免费、高效地获取和档案领域的最新信息。

(2)Readingarchives

Readingarchives创建于2006年8月,博主是北美档案学领域知名教授RichardJ.Cox。他曾分别于1991年、2002年和2005年三次获得WaldoG.LelandPrize,现为美国匹兹堡大学信息科学学院教授。此博客的宗旨是通过对档案本质的探讨加深社会对档案的认识。浏览Cox教授的博客我们可以发现,他著述颇丰,研究领域主要集中于档案学基础理论、档案教育与职业、档案伦理与道德、档案保管与保护,此外,对电子文件管理、档案宣传、档案与公益等问题也有所涉及,他尤其注重从历史学、伦理学和社会文化的角度分析档案及档案工作业务,具有一定的学术深度。

(3)Ulccdablog

Ulccdablog创建于2007年10月,是伦敦大学计算机中心数字档案馆博客。伦敦大学计算机中心数字档案馆近十年来一直致力于数字档案、数字图书和数字保存计划等工作,还为伦敦大学、英国国家档案馆和联合信息系统委员会等提供系统支持。该博客是记录、报告数字保存领域重大项目及事件的平台,划分为数字档案、档案数字化、数字存储、网页保存、数字档案馆日志5个模块。博客中比较活跃的作者有RichardM.Davis、PatriciaSleeman等10人。

(4)EphemeralArchives

EphemeralArchives是一个关于表演艺术档案及档案工作者的协作型档案博客,由Mrsmeshbesher等人创建于2007年6月。该博客主要关注有关表演艺术的历史、艺术作品、艺术展览等与艺术有关的所有信息,旨在加强对各个历史时期的音乐、舞蹈、戏剧、电影等表演艺术档案进行交流。博主希望可以在有价值的艺术消失之前将其保存下来,对象则多是稍纵即逝的表演艺术档案,吸引了很多对表演艺术档案管理、保存及利用感兴趣的个人。

3、中外档案博客比较与启示

中外档案博客在类型、创建时间、博客内容和博主身份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1)博客类型

国外档案博客有聚合类博客、个人博客、组织机构博客和协作性博客四类,而我国主要以个人档案博客为主,档案知网和档案界等有名的档案网站,虽设置了博客,但暂时处于起步阶段。我国各级档案馆、档案学会的博客较为欠缺。

(2)创建时间

国外档案博客比我国档案博客创建时间早3-4年,最早大约出现在2000年,目前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促进了档案学术的交流,提升了人们的档案意识。而我国档案博客最早出现于2004年,经过近十年的发展,目前数量还不多,尚未形成规模。

(3)博客内容

国外档案博客内容具有专业性、学术性、个性化的特点,每个博客都有自身的特点,博主根据自己的学术背景,以独特的视角研究档案学相关问题。我国档案博客内容具有学术性和消息性特点,除了学术研究性博文之外,消息性的博文在博客中占有一定比例。我国档案博客应更注重个性化和专业性发展。

(4)博主身份

国外档案博客的博主身份多样,有档案学者、档案工作者、图书馆工作人员、IT人员、历史学者、管理人员,以及各种组织机构。我国档案博客的博主则大多是档案学者,还有少数档案专业学生和档案工作者。

综上所述,国外档案博客数量多、类型多样、专业性强、个性鲜明,我国档案博客的内容丰富全面,具有学术性和消息报道性,但是专业特色和个性化不够突出,组织机构类档案博客很少。我们期待出现更多的彰显个性和专业特色的个人档案博客以及组织机构博客。

参考文献:

1.钟其炎,杨丹娟.档案博客的现状调查分析[J].档案管理,2008(5)

2.任汉中.档案文化:一个十分纠结的话题

[EB/OL].[2012-3-11].

3.赵彦昌,王祉凝.中外档案”博客”比较研究[C].回顾与展望——2010年全国档案工作者年会论文集

4.武琳,谢晓静.国内外档案博客的发展与影响分析[J].北京档案.2008(12)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上一篇:上世纪50年代北京的娱乐场所 下一篇:动态简报 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