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高校捐赠税收激励的启示

时间:2022-10-01 12:22:44

美国高校捐赠税收激励的启示

【摘要】目前,我国许多高校面临财务困难,积极寻求新的经费来源成为各高校的共识,其中,社会捐赠是非常有潜力的一项。我国高校经费的社会捐赠还很不足,应以高校捐赠制度已经进入成熟阶段的美国为例,借鉴其税收激励政策,完善对高等教育捐赠的税收激励制度。

【关键词】美国 高等教育 捐赠 税收激励

美国高等教育捐赠分析

美国高等教育捐赠的历史悠久。近年来,各高校经费来源中,捐赠收入所占比例逐年提高,尤其是私立高校,捐赠收入超过整个教育经费的10%。(见表1)①

美国高等教育捐赠较多并稳定增长,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美国对教育捐赠通过税收优惠给予激励。美国对高校捐赠的税收激励措施主要有:一、个人所得税的激励。联邦政府规定个人每年捐献的可减税慈善捐款不得超过其收入的50%,但对于向教育的捐赠则不受扣除限额的限制,从而达到鼓励教育捐赠的目的。二、公司所得税的税收激励。联邦政府规定公司每年可用于减税的慈善公益捐赠的扣除额不得超过其纯收入的10%,超过10%的部分,可以向后结转5年,但捐赠给大学或符合规定的研究机构,用于生物、物理和应用科学的教育、研究和科学实验,可超过限额。三、遗产税的税收激励。美国遗产税的税率非常高,如2001年,遗产税开征起点是67.5万美元,联邦政府对67.5~300万美元之间的遗产征税率为37.5%,对超过300万美元部分征收的税率高达55%。但是,向非营利教育科研机构捐赠遗产可以扣除,将捐赠额从遗产税应纳税所得额中予以扣除,这样就会起到冲抵税款、减轻遗产税税负的作用。纳税人会在捐赠和纳税之间进行权衡,以便做出最优选择。

我国高等教育捐赠现状

美国学者马丁・特罗提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15%以下的为精英教育阶段,15%~50%为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50%以上为高等教育普及阶段。2002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由此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2008年毛入学率达到创纪录的23.3%②,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但是,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需要相应配套措施的跟进,师资、教室、学生宿舍、教学设备等方面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目前我国高校的资金来源主要包括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社会捐资和集资办学经费、学杂费、其他经费四大类。作为高校教育经费的一个重要来源,我国目前高校经费中来自捐赠的还不多,因此应当鼓励捐赠。

我国高等教育捐赠的特点。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捐赠有以下特点:一、规模小。我国各界对高等教育捐赠在高校各类经费来源中所占比重明显偏低,而且还呈逐年下降趋势,捐赠占高等教育经费总额的比例由2002年的1.77%下降为2004年的0.96%,2006年更是进一步降低至0.73%。从捐赠数额看,2002年为27.95亿元,2004年下降为21.63亿元,2006年降至19.48亿元。③二、捐赠形式单一。在美国,社会向高校捐赠的具体形式多样,有现金、支票、银行汇票、有价证券、不动产、有形资产、无形资产、人寿保险、遗产等十几种形式。而我国对高等教育的捐赠,主要是以现金为主,其他形式的捐赠很少,形式单一。三、管理欠规范。我国对高校捐赠起步较晚,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多数高校没有专门的组织和机构,捐赠人与受赠人之间缺乏沟通和协调,捐赠资金利用效率低,同时也缺乏一定的社会监督。

我国高等教育捐赠的税收激励措施。一、企业所得税激励措施。现行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企业通过公益性社会团体或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规定的公益事业的捐赠支出,不超过年度利润总额12%的部分,准予扣除。二、个人所得税激励措施。我国个人所得税法规定,个人将其所得通过中国境内的社会团体、国家机关向教育和其他社会公益事业,捐赠额未超过纳税义务人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30%的部分,可以从其应纳税额中扣除。我国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发的《关于教育税收政策的通知》中规定,“纳税人通过中国境内非营利的社会团体、国家机关向教育事业的捐赠,准予在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前全额扣除”,2008年企业所得税重新修订之后,只有个人才能够享受准予全额扣除的教育捐赠税收优惠。

我国高等教育捐赠税收激励存在的不足。目前我国对捐赠的税收激励政策,主要存在以下不足:一、商品税激励措施的空白。我国高校捐赠的税收激励措施主要体现在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上,商品税方面没有相应的优惠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捐赠者的积极性。我国现行税收条例规定,企业进行的实物性捐赠,一律视同销售,需要负担相应的增值税和消费税。这本来是反避税的一项措施,无可厚非,但是公益性的捐赠也不允许扣除,显然不利于企业或个人对公益性包括对高等教育的捐赠;另一方面,捐赠企业还要负担相应的城市维护建设税及教育费附加,反而增加了企业的税收压力,其积极性自然就会受到打击。二、所得税激励力度的不足。现行企业所得税法虽然将公益性捐赠扣除标准提升到年度利润总额的12%,但是对于更大规模的捐赠,则没有相应的税收激励措施,依然存在扣除不足的问题。个人所得税法虽然对于教育的捐赠允许全额扣除,但是只能在当年、当月、当次扣除,不能向以后结转,这样也会影响捐赠规模的大小。三、遗产与赠与税的缺失。我国没有开征遗产与赠与税,使得遗产的继承没有任何成本,这在一定程度上鼓励了年轻人的不劳而获,不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也使得社会的公平性降低,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发展,对富人阶层的慈善捐助没有任何激励作用。从美国开征遗产与赠与税的情况看,由于公益性捐赠额可以在税前扣除,对公益性捐赠确实起到了很好的刺激作用。四、免税程序过于复杂。我国对于公益性捐赠的免税,要求受捐赠人出具合法、有效的收据才有机会申请税前扣除。在实际执行中,减税手续非常繁琐,相关数据要经过税务、财政部门的确认,耗费时间很长。如此复杂的操作,会使得很多人望而却步,即使捐了款,也不愿到税务局去办理税收抵免,这样又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捐款人的公益性捐赠积极性。

我国高等教育捐赠税收激励的完善

有效的捐赠机制可以使个人、企业、社会团体共同分担高等教育成本。他们不仅带来了大量的高等教育发展所需要的经费和其他物质资源,更促进并形成了高校特有的文化传承,在教育成本分担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我国高校经费普遍紧张的大背景下,借鉴美国高校捐赠的经验,给高校捐赠以税收上的支持,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非常迫切的。

修改商品税捐赠的税前扣除规定。公益性的实物捐赠不会引起企业间的相互避税,因此,建议修改商品税捐赠税收规定,对于企业捐赠其产品用于公益性事业的,可相应减免相关的商品税,以减轻企业的负担,推动公益性捐赠事业在我国的发展。

完善对高等教育捐赠的所得税制度。从实际来看,企业所得税法对公益性捐赠的扣除比例仍然过低,应该适当地提高扣除限额,以加大对公益捐赠的政策支持力度。另外,美国超限额部分向后5年内结转的规定也值得我们借鉴,这样既不会给当年税收造成负担,又有利于公益性捐赠事业的发展。在个人所得税方面,也可以考虑适当提高公益性捐赠扣除标准,并且在扣除标准提高的前提下,允许向后结转,从而给个人捐赠者以更大的政策支持。

适时开征遗产税。遗产税对于富裕阶层的捐赠具有极强的“倒逼机制”,高遗产税的实施是美国公益性捐赠最有力的推动器。目前我国的富裕阶层虽然有相当的财力,但却缺乏公益性捐赠意识。借鉴美国实行遗产税的经验,通过较高的边际税率,以及允许遗产捐赠全额扣除等措施,可以使得富人更愿意进行公益性捐赠。

简化税前扣除的程序。一、简化税前扣除认定手续。应该本着方便纳税人的原则,简化税前认定手续,以此来推动公益性捐赠事业的发展。二、统一捐赠发票。公益性捐赠可以凭捐赠发票申请减免税款,但我国目前可以开出捐赠发票的非营利组织比较少,而且发票的形式不统一,导致企业和个人在申请减免税程序时非常复杂。建议统一公益性捐赠发票,给予更多符合要求的非营利组织开出捐赠发票的资格,这样既可以简化企业和个人申请公益性捐赠抵扣的手续,也便于税务机关核实企业和个人的实际捐赠数额,避免有人虚报捐赠数额以达到偷逃税款的目的。(作者为潍坊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

注释

①资料来源: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National Center for Education Statistics,2003-04 through 2006-07 Integrated Postsecondary Education Data System,December 2008,Table 355.

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教育统计数据――各级教育毛入学率整理。

③根据国家统计局网站统计年鉴整理。

上一篇:扩大居民消费需求路径探析 下一篇:推进城镇化发展的制度性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