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十诫之七

时间:2022-09-30 03:15:41

投资十诫之七

有的投资者看到机会却不敢大胆投资,只拿出少量资金进行尝试,虽然这部分资金的收益率不错,但资金的整体收益率依然不高。

家住上海的林先生和妻子月收入总共大约能达到13000元。2008年6月,林先生将金桥的一套房子卖掉,净得82万元,家庭总资产达到102万元,无负债。此后,他们搬到源深体育馆附近的一个小区,花费3000元租了一套两室一厅的房子。此时,该小区单价约1.4万元,如果购买一套88平方米的房子,总价约130万元。林先生的太太建议买下这样一套房子,毕竟有孩子了,以后上学要分学区什么的。但林先生说,他的总负债不希望超过50万元(差不多相当于5年年收入),如果买130万元的房子,首付70万元(家里留一部分资金),那么还要贷款60万元,每月还款额4000多元。林先生觉得负债太高。最后拿出了15万元投资股市,其余资金都放在银行存款上。

结果,时不我待。转眼到了2009年年底,该小区单价已经涨到了2.3万元,林先生夫妇那套目标房已经涨到了200多万元,距离林先生的目标反而更远了。还花掉了林先生一家不少的房租。

过度保守时不我待

潘阿姨也有过“错失良机”的经历。2009年1月,女儿请她和老伴去海南旅游。“当时辰光我真的被海景折服了,想要在海南买套公寓以后好做候鸟老人,舒适地养养老。但老伴不同意,结果没想到今年海南房产会这么热,赶上开发国际岛,房价不要涨得太快哦。”潘阿姨想想真后悔。

如今不少人都是“房奴”,大部分收入用于偿还按揭。虽然这样的安排有些“圆”,但还是起到了一定的资产积累、强制储蓄作用。林先生这样“怕负债”的人群倒已经比较稀罕了。

虽然说在投资中有一定风险意识是对的,但林先生年纪尚轻(不到30岁),风险承受能力实际上是较高的,只是他的心理负担能力不足。对他的家庭而言,有一套产权房其实是比较刚性的需求,有能力利用银行贷款来完成这一家庭理财目标,实际上是不错的。可惜,林先生有点“前怕狼后怕虎”的感觉。现在那些钱大部分留在银行储蓄,也是比较可惜的,收益率实在过低。建议林先生夫妇多作些打算,把家庭资金盘活,把日子过得更红火。

而潘阿姨及其先生,虽然年纪大了,但也有自己的想法和过法。如果看到合适的养老方式或投资,在不影响自身退休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也可以动一动,有时候姜还是老的辣,老年人的投资眼光反而不错。

勇于承受适度的风险

林先生、潘老爷子这样过于保守,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却不愿意合理举债的人士,一旦错过了利用银行杠杆做巧妙投资安排的机会,可能也就意味着错过了让财富较快速膨胀的机会。

不如衡量一下自己的还款能力,看看如果做某一项大投资,是否在自己的可承受范围之内,做到适度即可。

银监会2004年曾经公布了一个《商业银行房地产贷款风险管理指引(征求意见稿)》,其中规定,单笔房贷的月支出须控制在收入的50%以下。于是,我们可以把贷款额不超过收入的五成认为是一种“度”。如果超过了这个“度”,我们就不认为这是个积极的理财行为,而是有风险的理财行为了。

对于太过保守的投资者而言,现在生活成本高,工作辛苦,因此在投资理财上不妨稍微积极一点,在对自己未来的收入有自信的前提下,使用一点银行贷款,既可增加自己的可支配资源,也可以积累自己的信用。只要在一个合理的负债范围内,“让银行为自己打工”,可以算是上上之选。

上一篇:投资十诫之六 下一篇:投资十诫之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