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NET”英语翻译教学模式探析

时间:2022-09-30 11:12:32

高职“NET”英语翻译教学模式探析

摘要:高职英语翻译人才培养需要与市场接轨。高职“NET”英语翻译教学模式,通过建立翻译网络资源库(Network)、向合作企业开展志愿翻译服务(Enterprise)、校内外双导师(Tutor)联袂指导三种形式相结合,能够有效地补充翻译课堂教学的不足。这种教学模式既能服务企业,又能改革翻译实践教学,为培养适合市场需求的翻译人才提供了新思路。

关键词:“NET”;翻译人才;实践教学

一、引言

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的定位和模式等方面均不同于其他普通高校,市场需求始终是其生存和维系的纽带。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复合型外语人才需要有企业参与指导,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服务性。英语的翻译教学模式改革出现了网络化、应用型发展的趋势,翻译实践的领域需要拓宽,从事翻译教学的导师需要与企业联手,而“NET”英语翻译教学模式综合考虑网络、企业和校内外导师这三大要素,该翻译教学模式的提出为培养市场需求的人才提供了新的思路。

二、英语翻译教学模式现状及改革趋势

依托高校外语学科的我国翻译教学长期以培养教学型和科研型人才为主,严重忽略了市场对各类应用型翻译人才的大量需求[1],而翻译行业对翻译应用型人才需求不断扩大[2]。能谈论翻译的人才颇多,而真正派得上用场的应用翻译人才仍然非常匮乏[3]。实现应用翻译教学改革不仅需要观念的更新,还需要在师资、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尝试与创新。

传统的翻译实践教学模式几乎是一贯的师徒式模式:教师讲解――学生做作业――教师批改――课堂讲评。传统翻译教学模式的特点是“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语言微观现象转换技巧,轻语言宏观结构的把握和转化”[4]。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需要更新并创建新的更科学的教学模式。20世纪90年代之后,中国出现的改革后的教学模式主要有:“以人为本”的教学模式,任务模式,情境性教学模式,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模式[5]。这种改革趋势反映了翻译教学向学生中心的转变,反映了网络环境下新型交互式的特点。将网络运用于翻译教学,是教学模式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

传统的翻译实践教学的场所局限在课堂和学校,学生的课外实践活动少,时间未能充分利用,与校外的联系更少。翻译实践的材料来源于教材和教师的讲义,缺乏真实的素材。在翻译逐渐走向职业化的今天,这些都无法满足市场对翻译人才的需要。高校的翻译教学和培训需要创新。一些专家和教师已经做了有益尝试。王立弟在讲到翻译培训的创新时,介绍了北京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的做法,他们把承担学校和上级任务纳入教学训练,把社会实践带入课堂,把课堂推向社会实践。[6]刘靖之介绍了香港一些大学的“翻译工作坊”。[7]吴启金指出,应拓宽翻译实践的领域,改变学院式的封闭教学体系,使翻译教育采用密切联系实际的开放式教学思路。积极承接商务性的翻译任务,训练学生的基本技能和创造能力,同时发挥学生从事翻译的积极性。[8]而与企业合作是拓宽翻译实践领域的一个有效途径。

教师作为培养人才的主要承担者,是教学改革的主力军。高校承担英语翻译教学任务的教师大多缺乏翻译实践锻炼,职业素质欠缺,而翻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最吸引学生和最为学生所期待的是教师具有职业化水平的实践能力。教师职业化要求教师具备职业化的素质,有接近职业译者的翻译实践能力,对许多高校尤其是高职院校来讲,师资很难达到这么高的要求。韩子满在谈到教师职业化与译者职业化这一矛盾问题时提到了几种办法。其一是招募职业译者加盟,充实教师队伍;其二是与专业翻译机构合作,借用职业译者,并为教师提供锻炼机会。[9]高校与企业合作,企业专家与高校教师共同参与人才培养和教学,这种“双导师”的做法更优于企业能手带徒工程,既可以解决教师职业化与译者职业化的矛盾,又可以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对高校的翻译教学模式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

三、“NET”英语翻译教学模式的实施

“NET”英语翻译教学模式是将N――network(网络资源建设)、E――enterprise(企业服务)、T――tutor(双导师)三者相结合,体现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互动的一种改革翻译理论和实践教学的新体验。

“N(network)”即建立网络资源库,它将课堂教学延伸至课外,解决翻译课堂教学练习量有限,输入不足的问题,同时锻炼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资源库提供学生自主选择的学习资源。翻译资源库可涵盖以下内容:翻译导师风采;翻译服务介绍、价格、联系方式、联系人等;互动版块:论坛或留言板、网上在线;友情链接:在线词典、百科全书、外语院校、知名外刊、翻译公司、翻译协会、项目课程网站、翻译学习网站等;翻译考试:考试介绍、报考指南、样题或模拟题、样题听力(全国翻译资格证书、上海中高口译);成功案例:老师做过的翻译经历;翻译实习基地:翻译公司或签约的实习基地;口译资料:各类会议中英文稿件、音频;翻译知识;口译理论与实践;教学资料:翻译课作业、翻译实训材料、PPT等。

“E(enterprise)”指企业服务,具体是指学校与企业签订翻译合作协议,组建学生翻译团队,为企业提供志愿翻译服务。与翻译公司或有翻译任务的企业开展合作,建立长期有效的合作机制,明确双方的责任与义务。学生在校进行系统的《综合英语》、《商务活动口译》、《商函笔译翻译》、《技术资料翻译》等课程的学习,牢固语言基本功并通过实践探索,完成企业的实际翻译任务,达到提高学生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的目的。同时,企业参与人才培养计划的修改,对人才培养提供实际指导,这有利于学校培养适合市场需求的人才。另一方面,企业通过与学校合作,翻译任务得以完成,解决企业的实际困难,因此达到翻译人才与企业近距离接触、双方互惠共赢的目的。

“T(tutor)”是指校内校外的“双导师”。学校为学生翻译团队配备校内专业导师,同时启动校外导师带徒工程,聘请合作企业的专职翻译担任校外导师,采用“双导师”合作指导的形式,形成合力共同培养合格翻译人才。具体而言,采用选拔和自愿结合的形式,组建学生翻译团队。学生先自愿报名,然后参加学校组织的翻译竞赛,在报名者中选拔出60%的学生进入翻译团队。由具有“双师”资格和有较丰富翻译经验的教师担任指导教师(校内导师),这些教师同时担任团队学生的毕业实践指导教师,学生的表现将作为该团队学生的毕业实践的过程性考核,计入成绩。同时,合作企业指定职业译员作为学生团队的校外导师。团队平时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运作。由大组组长负责组织、联络和管理,各个小组组长负责具体项目的实施和协调。对合作企业下达的翻译任务,团队根据任务的大小决定参与当次任务的小组人员的任务分解。企业专家或校外导师组织多次针对性辅导和讲座,并对学校人才培养方案中翻译人才的培养提出许多建设性意见。

四、“NET”英语翻译教学模式的创新点

“NET”英语翻译教学模式具有两个特点。(1)理念新:体现高职教育“理实一体化”的理念,将校企合作与实践教学、网络教学相结合。(2)做法新:是教学组织形式的创新,做到课内课外、校内校外、学期内外三结合,能够有效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使翻译教学效果最大化。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

1.“NET”是实践教学的新突破。传统的实践教学多采用学生在毕业前一学期(或一学年)下企业锻炼进行顶岗实习的形式,而学生从入学到实习之间大都接受理论教学的形式,理论和实践没有得到有机结合,不能充分体现高职教育“理实一体化”的理念。该培养模式要求,从学生大二开始,就开始组建翻译团队,与企业开展合作,将学生的课内学习和课外实践联合起来,是实践教学改革的新突破。

2.“NET”是增强学生就业“软实力”的有力举措。本着“实践能力不断线”的理念,将学生的实践能力放在首位,提前提供学生与社会和企业“近距离”接触的机会,通过启动校外导师带徒工程,开展志愿翻译服务活动,既能提高学生专业能力和素养,又能提高学生的市场竞争力,增强学生就业的“软实力”。

3.“NET”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依据学生自己的学习兴趣和特长,由学生自主选择是否参与翻译团队,同时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利用翻译资源库,开展个性化自主学习。因为完全出于自愿,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最充分的体现,有助于翻译特长生的选拔和培养。

五、结语

“NET”英语翻译教学模式要真正使学校与合作企业达到双赢的目标,必须逐步扩大学生翻译团队的规模;不断增加校内外导师尤其是校外导师的数量,扩大实际影响;实时更新翻译网络资源库,增强网络资源库的互动功能和助学功能,提高资源库的利用率;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增强专业服务地方经济的实力。由于志愿翻译服务的方式能减少企业的用人成本,因此随着市场对翻译人才需求的增大,愿意与学校开展合作的企业也将增多,“NET”英语翻译教学模式有望在其他同类院校进一步推广实施,为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应用型英语翻译人才的教学改革提供新的探索思路。

参考文献:

[1] 穆雷.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职业化教育的新起点[J].中国翻译,2007,(4):14-15.

[2] 黄友义.谈谈职业翻译人才培养与翻译人才评价以及翻译行业管理的接轨[J].中国翻译,2007,(4):10-11.

[3] 王立弟.翻译培训的创新[J].中国翻译,2000,(5):34-36.

[4] 刘靖之.香港的翻译与口笔译教学[J].中国翻译,2001,(3):36-43.

[5] 何刚强.切实聚焦应用,务实培育译才――应用翻译与应用翻译教学刍议[J].上海翻译,2010,(1):37-40.

[6] 万宝林.论新型翻译教学模式的构建[J].教育评论,2004,(2):78-80.

[7] 陶友兰.翻译专业笔译教学的功能主义模式探讨[J].上海翻译,2010,(2):43-47.

[8] 吴启金.翻译教育要进一步与市场需求相衔接[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7):45-48.

[9] 韩子满.教师职业化与译者职业化――翻译本课专业教学师资建设中的一对矛盾[J].外语界,2008,(2):34-39.

上一篇:浅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下一篇:项目教学法在工程监理职业教育中的应用实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