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从预习开始

时间:2022-09-30 05:39:08

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从预习开始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指出:“教任何功课,最终的目的都在于达到不需要教。假如学生进入这种境界:从而获得正确的知识和熟练的能力,岂不是就不需要教了吗?”实际上就是让学生多学,自主地、主动地学,就是要求学生课前做好预习。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初中阶段语文教学过程重视学生的课前预习,良好的预习习惯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从“预学”为突破口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我从四方面谈谈我对学生预习的做法:

一、要增强学生的预习意识

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必须重视课前预习,增强学生的预习意识,让学生认识到课前预习对学习帮助很大。经常预习的学生,他们大多能体会到课前预习给他们的学习带来的好处,这部分学生自学能力强,学习主动、学习效果会更好;也有学生没有课前预习的习惯,他们或许觉得课前预习可有可无,不预习、不读课文同样能听懂老师对课文的分析,这一部分学生因为课前没有准备,听课就显得被动了,更何况课堂上既要听讲,又要记笔记,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就显得既听得紧张,又记得忙乱,对什么是重点,哪些是难点,根本就抓不住,那么在复习的时候就会费时费力。如果学生课前有准备,那么听起课来就主动了,课堂记录就有了重点,对老师的启发性问题的反应就快,预习能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二、要精心设计预习学案

指导学生预习要落到实处。在讲授新课之前,设计预习题目时要有针对性、集中性、发现性,不要出现“预习课文第几课”这样的模糊预习要求。引导学生学会预习,不单要学生了解课文大意,还可以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可以要学生通读、浏览课文;根据不同的文章还可以采用速读、精读和默读的方法;而且在预习中发现的关键性语句、疑难点,用不同标记标出,待上新课时向老师请教,或是课后学生讨论交流。有时有的文章在预习中可能会有关于人物描写的方法等方面的预习作业,这些学生虽然不需很深领会、掌握,但至少也要他们去试着动脑。所以在初始阶段,我充分利用下课前时间布置预习、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具体做法如下:

(一)会读课文。要求学生在家里放声、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同时要求做到:

1、画出生字词,给生字注音、书写,解释词语、造句,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2、标出自然段序号;作家的介绍,文体知识,写作背景等任务全部由学生预习完成,教师只在课堂上适时进行检查、指导,纠正错误,并及时对学生的完成情况做必要的评价。

(二)会做标记。学生预习时在课本上圈点批注,疑难问题记录在案。我告诉学生课前预习的方法是做标记,在预习课文,初读教材过程中,遇到一些问题,产生一些疑惑,我就让学生用“?”号做好标记;优美语句用“~~”线画出。

(三)会提问题。我坚持“质疑优先”的原则,鼓励学生在预习中提出自己的疑问,教学生学会质疑,引导学生难点处求疑,矛盾处求疑,模糊处求疑,困惑处求疑,关键处求疑,我会根据学生的疑问进行课堂教学,不断调整教学思路,满足学生追寻探究的求知欲望。学生有了质疑的能力,探索之路就不会停息,学习的热情就会调动起来。

三、要讲究预习策略――分层次预习

为了达到较好的预习效果,激发学生对课前预习的积极性,在布置课文预习时具有一定的层次性。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我将学生分成三个等级:A级:优等生,B级:中上游生,C级:问题生。不同层次的学生我提出不同的预习任务,让学生自主选择层次,以体现对学生的尊重。

四、检查预习要落到实处

光有预习布置可不行,教师必须加强检查。有检查才有落实,教师不能只布置不检查,不然学生的预习积极性会相对削弱,有测评才会有促进。教师检查学生预习情况的时间一般应安排在学习新课文之前的几分钟,可以通过提问或抽查的方式进行;也可以安排在分析课文的过程中。同时,我在检查过程中,用一个本子记录学生的整体预习情况,哪些地方值得继续发扬,哪些地方需要改进,都一一记录清楚。

我认为语文的预习对学生的成长有重要作用。它不仅能养成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而且对自学能力的培养也有很大的帮助,更能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

上一篇: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策略的思考 下一篇:探索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