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煤气化装备产业化基地建设项目设计过程回顾

时间:2022-09-29 06:12:05

航天煤气化装备产业化基地建设项目设计过程回顾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航天煤化工项目的设计要点,分别从总平面布局、建筑空间构成、建筑与环境的融合等方面叙述项目在设计过程中的思路、手法和难点,在“厂房+研发”模式为主的工业建筑设计领域中开辟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

空间构成融合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项目概况

北京航天万源煤化工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航天煤气化装备产业化基地建设项目位于北京市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区D8F1、D8M3地块,场地东侧为经海四路及科创十五街,南侧为科创十七街,北邻科创十四街,西接其他项目用地。项目功能是包括办公、研发、生产于一体的综合建筑群。项目规划用地面积:52761.691㎡,总建筑面积69520.11㎡,其中地下面积13148.26㎡。该项目主要由研发中心楼、阀门总成厂房、气化炉总成厂房三大部分组成。

项目用地范围内地势平坦,南北长约402米,东西宽约156米,整体呈东西窄南北宽的不规整狭长状。

(附图一:项目鸟瞰图)

进行总平面设计时,考虑到用地东侧的中段是经海四路及科创十五街,正对两条路交叉口,将建筑群体的主入口设置在这里,充分考虑了道路及周边地形的相关元素以及建筑对于人的心理感受。透过研发楼中心的40m跨度大门洞,上方为空中连廊,此部分的结构形式为钢桁架,在钢桁架之间设置了水平支撑及垂直支撑,空中连廊与两侧主楼之间的连接采用柔性连接。

(附图二:透过大门洞看到圆厅)

内广场中心的圆形多功能建筑与主入口互为错动,正对科创十五街,与风水文化的基本理论相吻合。研发中心楼建筑沿主路布置,与用地北端两栋厂房建筑以玻璃体连廊的形式连贯起来,丰富了沿街的景观效果,同时使得建筑成了一个有机连贯的整体,营造建筑的体量感和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研发中心对内成半围和形式,在场地的核心布置圆形的三层以玻璃幕墙为外维护结构的建筑,是将会议、培训、展览、研修等多种功能融为一体的建筑,圆形的体量与周围的建筑环境充分融合,并通过连廊及屋顶花园的室外景观木桥与主体建筑联系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使人倍感舒适,更加彰显了航天煤化企业独特的人文气息。

公司的档案资料及阅览室是个两层的建筑,位于整体呈U型的研发主楼之间,形成独特的内庭院,二层屋顶上设了微地形景观,从主楼上俯视下来,这成为了建筑的焦点。

在研发中心楼整个建筑围和的内院的西南角,是一个下沉-1.50m的室外运动场,他本身就构成了庭院景观的另外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丰富了庭院广场的立体空间效果。

此方案一经推出,得到了业主的首肯和极大信任,一直有好的配合建筑师全力推进这个方案的实施。在设计过程中,很多细节的实现依赖于建筑设计团队对于每个细节的整体把控。

(附图三:从北侧厂房方向看研发区建筑)

交通组织分析

厂区在经海四路设有主要出入口、两个次要出入口和一个人行入口。主入口位于用地的东南部,主要为人流和办公用车使用,主入口附近的研发中心楼前布置有停车位以方便使用,厂区主体停车以地下停车为主。

大件出入口位于厂区北端,主要用于特件产品的进出,门宽15米直接对厂房大门。

次要出入口位于厂区的中部,主要为货流和员工上班服务。

人行出入口直对科创十五街,主要为景观服务。

建筑平面功能及空间组织

建筑平面设计尊重自然,关注人文环境,旨在实现健康绿色的科研办公环境。平面布局紧凑且完整,方便使用,辅助设施如:空调机房、配电间、电梯间、卫生间、楼梯间等尽量相对集中布置,使得办公空间更加完整利于使用。展厅和接待区,布置在中心圆形体建筑的首层大空间内,便于使用,入口大厅局部贯通一、二层,丰富了建筑空间。入口正对二层电子显示屏满足了企业信息的,一层地面起到了引导作用。

通过规则的柱网布置与8.40m的大空间柱距来实现工作空间的灵活机动性,使得工作空间可以根据部门的不同工作兴致划分为大开间开敞区域和小开间区域。此外,可以根据功能的随时调整需要加以机动安排,使空间布置具有一定的灵活性。高管区域位于研发楼建筑南端的七层,地理位置优越,能保证有比较好的朝向,同时又可以俯瞰开发区周边良好的景观。

(附图四:研发区西南立面图)

在满足相关建筑规范的前提下,优化竖向交通空间的布置,节约交通空间的面积,提高交通效率,相应的卫生间和动力用房、辅助用房等相对集中布置,便于使用和管理,客梯北侧落地大窗面对开发区绿化带,消除人们侯梯时的枯燥感。

研发中心楼建筑体块大致为一个弧形,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8.40m的柱网模数可以满足地下停车要求及地上部分办公空间灵活机动的布局要求。地上建筑层数为6、7层,局部2、3层,首层层高为4.8m,其余层层高均为4.2m,室内外高差0.30m,建筑高度符合城市规划的限高要求。地下为1层,层高5.4m,平时用做停车库及部分设备用房,平时停车数量为273辆,为Ⅱ类汽车库。战时为六级人防物资库。

在室内设计上,注重考虑形成人性化的办公空间,重视景观与绿化的布置月引入,在各层适当布置开敞型或半开敞型的休息接待空间,利用落地玻璃窗,室内外环境有机交融,创造良好的景观。局部上下两层贯通的空间给建筑内部空间增加了流动感,同时也有效丰富了室内空间的层次感。电梯及卫生间区域的完全独立,避免了这些动态流动空间对于静态办公空间的干扰。

(附图五:玻璃圆厅内院绿化实景图)

充分利用研发大楼交通节点放大,以及局部上下层层间挑空休息区为可研人员提供交流会客的空间。共享空间的设置增加了空间的流动性与空间层次,给研发人员提供了一个工作之余在此相遇并沟通思想的时空空间。建筑采用智能化系统,将数据、通讯、语音、消防、保安等系统集中控制,实现建筑运行、管理、安全防护及交换服务等的智能化管理。

大堂作为代表公司形象的重要场所,在室内设计时突出体现精巧细致的特点,对空间的各个界面进行细腻处理,材料选用大理石、红砖、木材等具有优良传统的材质,造型处理简洁、大方,同时也适应研发建筑的自身特点。木构件与两个室外天井联系起来,使得室内外空间融为一体。色彩的选用以冷色调为主,旨在营造一种沉稳、宁静的室内空间感觉。

多功能大厅作为建筑群的主要机构,肩负着对外展示宣传企业形象的重要作用。其空间的艺术化设计不仅仅衬托出企业形象的博大风范,对于大厅内的使用者来说舒适性和功能性更具意义。艺术化设计对于工作人员的心理感受给予了极大关注。设计过程中更加关注企业文化与设计元素的连带关系,使得设计概念与企业LOGO的涵义紧密联系并进一步深化。

本项目厂房部分由2号建筑阀门总成厂房和3号建筑气化炉总成厂房组成,每个厂房又分为两个生产区域。两个厂房之间通过连廊相通。生产区将人流和物流走向合理安排,不同区域其人流、物流各行其道,避免交叉。按照工艺流程合理布局,尽力做到人员工作方便,物料运输便捷。

阀门总成厂房结构形式为门式刚架结构,局部设5米高的辅助夹层,主体为30m+30m二连跨厂房,柱距9米,总长117m,屋面为轻质彩钢板。特种阀门生产、总成车间主要有大型阀门装配、球磨间、清洗间组成。内设三台5T吊车,行车高度7m;球磨间内设3T吊车1台;清洗间内设2T吊车1台。阀门装配车间位根据需要建设5个安装工位和打压和气密工位,根据物流及装配需要建设15T吊车1台,行车高度7米。辅助设备用房位于其矮边跨,主要设锅炉房、空压站、变电所等。

气化炉总成厂房结构形式为单层钢排架结构,局部设5米辅助夹层,主体为30m+29.5m高低跨厂房,柱距9m,总长117m。高跨设双层吊车,上层设一台吊车,起重量为300/50T,起升高度23m,下层设两台吊车,起重量为160/20T,起升高度为18m。低跨设两台吊车,起重量为20T,起升高度为7m。高跨钢柱采用格构柱,低跨钢柱采用实腹柱,钢梁采用实腹梁,屋面采用轻质彩钢板。

(附图六:厂房实景图)

建筑造型设计

建筑造型设计以航天煤化企业文化为奠基,力求塑造庄重大方的建筑形象,体现航天人独特的风采。

建筑外立面采用多种材质的组合,研发中心主体外墙采用稳重石材幕墙为主,以铝板、玻璃等相对活泼的材料来调节建筑给人的感觉。在设计时考虑了细节,层间处300高的不锈钢型材压条,将建筑的体量感更生动的展现出来,研发区北楼南立面局部用玻璃幕墙和铝合金百叶做点缀,使得建筑立面层次更加丰富。圆形的多功能厅体量成不对称的圆锥形,外立面是开放式点式玻璃幕墙内衬古铜色装饰石材,配以流动的水景和室内的绿色植物,彰显出企业特有的人文气息。立面开窗简洁、规整,在体现规则、韵律的同时也设计了具有跳跃的元素。

在建筑总体布局和立面形式确定后,细节成为建筑的重点部分,也是让使用者近距离感受建筑风采的最有说服力的一个篇章。立面的石材幕墙在分格上与层高产生了一定的逻辑关系,同时也体现了韵律、模数、肌理所产生的的魅力。

(附图七:内院玻璃圆厅实景图)

结束语

该项目在设计团队的共同努力下,于2012年1月18日举行竣工仪式。回首自项目设计之初,到项目竣工,历时一年半之久,在此期间设计团队在该项目上耗费了很大的心血,建筑师在项目进行的整个过程中时刻保持总局的控制并逐一落实到每个细节中,这是本次设计过程中得到的最大收获。

上一篇:地铁车站建设安全风险控制技术 下一篇:如何做好建筑企业市场开发与经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