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员奇妙的衣食住行

时间:2022-08-20 06:05:37

由于太空中没有空气,航天员以及天空中的其他物体都处于失重状态因此航天员在太空中的衣食住行等都与在地面上不样,是非常奇妙的。

1 生死攸关的衣服

太空中没有空气,一天内温差超过400摄氏度,紫外线也很强,所以航天员上天要穿太空服(又叫宇航服)。太空服外层采用高强度涤纶材料,可以承受300公斤的拉力,有的厚达11层,重达10公斤,其内部设有电热、制氧、防辐射和通信装置。这种衣服非常密闭,既能保温供暖,又能供氧保压,还能通信对话。它是航天员的个人防护系统,使宇航员在太空中的感觉就像在地球上受到大气压的作用一样。假若不穿航天服,航天员将会寸步难行,生命会很快结束。

2 吃“一口吃”或“牙膏糊”食品

航天员的食物大多数是按照人体需要的营养比例搭配而成的。宇宙飞船、航天飞机进入轨道后,其中的人和物都处于失重状态,这时物体将会飘浮在空中。我们都知道,在地上吃馒头或吃面包掉点碎渣不要紧,但是在飞船飞行的时候,掉的馒头、面包等碎渣就会浮在空中飘来飘去,这可能会使航天员将食物渣吸入鼻腔或进入眼睛造成危害,因此宇航员不能吃酥、脆、散的食品。

航天员的食品一般都会做成“一口吃”或是牙膏似的糊状。“一口吃”就是将食品制成一口大小的小块状,吃时可用刀又将每一小块食品放到嘴里,一口一块,这样不会掉渣。而牙膏似的糊状食品就是将食品做成膏状物装入袋中,吃的时候,就像挤牙膏一样把食物挤入口中。吃饭时,要闭嘴咀嚼,防止残渣外泄。

航天员每人一套餐具,包括餐盘、叉子等。用餐时,将餐盘束在航天员的大腿上,叉子等吸附于餐盘上,利用餐盘上的尼龙搭扣,将食品固定在餐盘内。餐盘和刀叉都带有磁性,不用时可以吸附在墙壁上,以防刀叉在空中乱飞而伤着人和仪器。

3 被捆在睡袋上睡觉

在太空失重的情况下,航天员身体各部分之间没有压力,睡眠时,身体完全放松会稍微弯曲成弓状,这比完全伸直平躺着要舒服得多。

在太空中,人对睡袋没有压力,睡觉时,航天员要把自己的腰捆在睡袋上,将睡袋再固定在飞船内轨道舱的舱壁上,这样就像睡在床上一样舒服,否则就会远离自己的睡袋,而被循环气流吹到气流出口处。

睡觉时,航天员一定要将手臂放进睡袋里,并把双手束在胸前,以免无意中碰到仪器设备的开关。实际上,失重时分不清上下,站着躺着睡觉都一样,既可以贴着天花板睡,又可以笔直地站着靠墙壁睡,但由于习惯,航天员睡觉时一般还是将身体稍微弯曲成弓状。

4 走路如同“飞”

航天员处于失重状态,身体各部分之间没有压力,身高会增加4厘米左右。航天员在飞船里行走,完全不同于在地上一步一步地行走,而是在空间中飘浮如同“飞”一般。

在太空中,宇航员们若想到某处去,就必须要朝相反的方向推一下墙壁或其他固定物,才能如愿以偿地“飞”到那里。他们有时也自娱自乐,例如,一个人抛出一块巧克力,另一个人可张开嘴在空中飞来飞去追着吃,就像鱼儿在水中捕食一样有趣。

5 说话交流打电话或对头盔说话

“神舟”六号飞船上费俊龙和聂海胜在太空中通过电视直播向世人挥手致意的情景人们至今仍记忆犹新。他们在太空舱内时,相互交流可以不用电子通信设备而直接交谈,因为太空舱内有一定量的气体作为传声物质。但是,当航天员在太空舱外或月球上共同作业时,他们虽然隔着头盔面罩可以相互看到,他们之间却不能通过谈话直接交流,即使两人挨得很近,讲话也听不到声音。

声音的传播必须要有介质,在真空环境中,宇航员声带振动发出声音后,因有介质传声,另一个宇航员是听不到的。因此,航天员在太空舱外工作时只能通过电子通信设备,借助无线电波来打电话进行交流。据悉,流星落在月球上所发出的巨大撞击声,即使航天员近在咫尺,也不能听到。

关闭无线电通话系统后,假设航天员要交谈,他们可把头盔紧靠在一起对着头盔说话,此时是通过固体即头盔来传声的。

6 塞住耳朵,带上眼镜洗澡

航天员洗澡时,要将耳朵塞住,带上护目镜,就像潜水员一样。一切准备就绪后,才可打开水龙头,一阵阵细细的水流喷在:身上,却不会流到脚底下,而是形成一层夹着无数气泡的水膜。洗完后,必须用毛巾或吸水刷将水吸走。失重条件下洗澡很省水,因为粘在皮肤上的水不易流掉。失重时水不会自动流出,要给水箱加压,水才会源源不断地流出来。

上一篇:狐狸变成的茶锅 下一篇:天才画师阿邦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