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尽量避免误诊的发生

时间:2022-09-29 04:29:36

记得是夏初,一位朋友找到我,要求-为屈死在某大型三甲医院的侄媳妇“伸冤”,给这家医院曝光。事情很简单,他的侄媳因为妊娠而出现血液异常现象,妇产科医生在明明知道的情况下,却忽视了这一病症,导致其侄媳妇分娩时大出血死亡,年仅24岁!经省市两级医疗鉴定,医院负有主要责任,没办法,医院只好以几十万元的赔偿了事……

严重的误诊,夺走性命的例子屡见不鲜。

误诊,真是坑人不浅。一次普通的体检失误,也几乎耽误了一个年轻学子的一生。

2006年9月,某医院在高考体检时发现孙明山的右肺叶上有阴影,便简单地误诊为“结核空洞”。结核病具有传染性,暂时不宜人学就读,于是,孙明山被取消了当年上大学的资格。家长领着孩子到权威机构复查,经多家权威医疗机构证实,孙明山患的仅仅是“右下叶支气管囊肿”的小毛病。然而此时已经过去了几个月,已经耽误了高考学子的入学时机。家长向体检医院和教育主管部门提出交涉,该医院仍然在强词夺理,说什么是“学术上的不同意见……”此事被家长告上法庭。孙明山直到今年才得以入学,整整被耽误了一年的时间! 如今,误诊已经成为患者和家属、医务界等共同关注的热门话题。据权威资料统计:我国目前临床医疗误诊率在30%左右,某些疑难病症的误诊率达到40%以上。中华管理医学会的调查报告显示,个别单病种的误诊率甚至达到90%!

怎样面对可能被误诊的问题呢?对此,患者和家属一脸无可奈何。患者一般相关医疗知识差,有病以后,也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儿。为了避免误诊,一般大病都要到几家医院去看,把诊断结果“货比三家”,然后选一家大医院看,甚至进京、去上海的大医院看。然而,受经济条件限制,能够进京看病的毕竟是极少数。就是到了北京、上海,谁敢保证不出现误诊呢?

误诊,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尴尬话题。对于医生来说,误诊―次只是―次偶然失误,或者一生中难免有的失误而已;对于患者来说,就很可能是一次终生的遗憾,甚至是付出生命!一位60岁的男性患者,阻塞性黄疸3个月,在各家医院反复作各种仪器检查,包括肝扫描、B超、胃肠造影、胰胆管造影、CT等等,都认为是胰头癌。住院期间,患者发生消化道大出血,会诊认为是胰头癌晚期合并消化道大出血,不能手术。第二天,患者死亡。尸体解剖后结果出人意料:患者浑身没有任何肿瘤,就是十二指肠后壁有―处溃疡,溃疡穿透胰腺引起各种物理检查胰头肿大的征象,最后动脉破裂大出血死亡……

每年由于误诊死亡的患者究竟有多少,目前没有权威资料统计。但决不是一个小数字!怎样尽量避免误诊的发生呢?笔者就此和―些大医院、三级甲等医院进行了探讨。

一位医务科负责人说,医疗误诊哪家医院都避免不了,好多医院都因为医疗事故、误诊一年几百万地往外赔,这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了。

这家医院在所有的门诊部都设立了具有专门知识的导诊员,帮助和指导患者到相关科室就诊,这是第一步。然后,他们不断提高医生的医疗水平和责任心,各门诊和病房医生最起码是硕士研究生毕业,一般都是副教授以上的资质。最后,各个科室都建立健全了岗位责任制,出了医疗事故,要追踪问责等等。

然而,就是这样,这家医院一年也要赔付被误诊的患者几百万元!有人揭底说,那些导诊员大都是临时就业的家属,医学知识不比患者多多少……

尽管医院声称尽了最大努力,但客观效果仍然不尽如人意。据统计,近30年来,临床总体误诊率并未因诊疗仪器日新月异而降低。过分依赖仪器检查而导致的误诊成为主要原因之一。一家大型肿瘤医院近10年影像诊断符合率仅为85%。

除此之外,医疗技术水平低、基本功差也是误诊的主要原因。北京市进行的一次全科医师岗位培训考试结果令人惊讶:及格率只有35.7%,基本技能操作规范者更寥寥无几。著名内科专家方圻教授说,青年医生可能因为经验不足而误诊,专家如果仅凭经验也会发生误诊。误诊与疾病本身、与社会、与医生技术水平、与设备条件甚至与患者自身因素都密切相关。

《中国误诊文献数据库》对几十万份文献记载的误诊原因进行统计分析以后,归纳总结出来十几类原因:问诊及体检不细致;对疾病的认识不足;该做未做特异性检查项目;过分依赖或者迷信辅助检查结果;疾病本身不典型、缺乏典型症状和体征;医生的诊断思维方法有误;病人主诉或者家属代诉病史不准确;有的是并发症掩盖了原发症、以罕见的体征发病;还有的是对既往专家诊断的盲从等等。误诊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但人的因素始终是第―位的。影响诊断的诸多要素中,思维偏差是罪魁祸首。有学者对5560例结肠癌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误诊率高达52.9%。其中,拘泥于现象、检查不细致造成的误诊,占误诊的70%左右。有六成患者在就诊前就出现结肠癌症状一年之久,而且多数病人在确诊之前就有多次求诊经历。但是,好多医生往往根据表面现象而误诊为慢性肠炎、细菌性痢疾、胃肠功能紊乱等等。

老一辈科学家陶恒乐教授说:“医师要善于应用各种各样的先进仪器,但是永远不能成为他们的奴隶!”看来,医生的基本功和责任心仍然需要大幅度提高。

对于患者和家属来说,疑难病症除了多走一些大医院,做到“货比三家”以外,提高个人的医疗知识也十分必要。哈尔滨医科大学教授、著名营养学家于守洋认为,有知识有文化的患者不妨多看一些卫生健康方面的书籍,既开阔了视野,增加了知识面,又有益于自身和家人的健康。这样,在医疗市场上,也做―个明明白白的消费者。古人说:九折臂而终成良医,多次患病,自己就成了好大夫。就医的过程,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多学、多问、多向医生提出意见和建议,也是避免被误诊的一个办法。 误诊导致的医疗事故纠纷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刘宁等13位全国人大代表提出建议,将医患纠纷尽快纳入法制轨道,呼吁尽快出台新的《医疗事故处理办法》。

几年前,我国误诊领域第一个正式学术组织一中华医院管理学会临床误诊研究会已经正式成立,形成了临床医学一个崭新的分支。误诊误治研究也逐步走到大众的视野之中。从前瞻性的单病种误诊研究,到全国性的误诊误治研究,我国的误诊学研究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开端。

上一篇:被窝里的健康话题 下一篇:生活中的最佳食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