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写教育论文范文

时间:2023-02-22 17:31:43

怎样写教育论文

怎样写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两类论文;解决(或回答)问题;评价标准

怎样写好一篇论文常常与如何评价一篇论文有关,因为值得了论文的评价标准,实际上也就大致知道了写好一篇论文的方向和要求。

一教育论文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一般学术探讨文章,另一类是特殊研究报告。两类论文各具不同的特征。

一般学术探讨文章俗称“议论文”,是思辨性研究论文。这类教育论文的文体结构灵活多变,它主要依据研究者已有的知识经验积累和现成的文献资料就可写成,无须进行系统的专门的研究行动。我国教育期刊上发表的大多是此类论文。思辨性论文以理论分析和逻辑证明为其基本特征,在内容上,注重观点创新、理论深度和学术研讨;在方法上,常用因果分析、矛盾分析、历史分析、比较分析、结构功能分析、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科学抽象等定性分析法;在行文上,重论述轻叙述,重考证轻实证,重文献注释轻图表统计,重理论推理轻实践检验。

特殊研究报告大多是实证性研究论文,这类教育论文包括教育实验报告、调查报告、经验总结报告、行动研究报告、观察研究报告、个案研究报告等。之所以称为“特殊论文”,是因为这些研究报告的文体有其独特的结构模式。例如,实验研究报告的结构模式为:①报告的题目;②问题的提出;③研究方法;④实验的结果;③讨论与结论;⑥参考资料。一般而言,实证性研究的文体结构严谨,表述规范,格式相对固定,具有“应用文”文体的某些要求,在大多数情况下,研究者需经历一定的研究行动或研究实践才能完成。这类论文以检验假设、证实理论判断,或获得经验体会为主要特征。在行文上,一般先陈述研究背景、研究价值、研究目的或假设,有关变量、研究过程和方法,然后,重点陈述研究结果,并对所得到的结果进行分析讨论,指出新发现的情况和问题,最后,针对所得的研究结果,回答对理论假设的检验情况和是否达到研究目的、解决了研究问题,或陈述研究者的见解,也可提出进一步探讨的问题和建议。必须注意的是,对研究问题、变量、过程与方法的陈述,要清晰、准确,简明扼要;对研究结果的描述和解释要客观、平实,条理清楚;讨论问题应以客观事实为依据,采用科学的语体,恰如其分地阐析和评价;作结论应全面归纳、高度概括。

虽然上述两类论文的特征有异,但由于教育研究过程实质上都是提出问题、陈述问题或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或回答问题的过程,两类论文的撰写大致按此过程展开,因此两类论文的评价标准也有共性。

二1974年出版的《美国心理学会出版手册》(第二版)规定了心理学研究论文的格式和写作方式。这一手册已成为心理学杂志报告的标准。据有关研究,心理学论文与研究报告的评价有如下8条标准:

1具有一个或多个具有理论意义的新结果;2研究结果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和可应用性;3论文构思新异,或者以新方式说明老问题;4研究结果的解释明确合理;5论文以简明方式综合了新的研究数据;6论文指出了先前所持的某种理论观点的问题或局限;7研究有明确的研究图式、思路或者实验(或实践)操作;8所报告的结果或理论具有普遍性。

这八条标准中,突出了对研究结果的评价标准(见第1、2、4、8条),注重论文的创新性(见第1、3、5、6条)以及应用性和推广性(见第2、8条),此外,还重视论文的思路、价值、以往研究探讨、研究方法、数据资料、结果的解释等问题的评价。《美国心理学会手册》建议,在第一稿写好后,应让与自己意见不同的人来阅读和评价,而不应只让“朋友”来评定,这样才会更容易发现问题或错误。文章还要注意书写整洁和段落分明,这样会使论文阅读效果更好。

根据美国心理学会对论文和研究报告的规定和要求,一篇优良的心理学论文或研究报告,大致应回答五个基本问题:

1你研究什么问题?2你为什么要研究这个课题?3你用什么方法去研究?4你的研究有什么创新?5你如何解释发现的问题?

我们认为,如果将这五条评价标准赋予不同的内涵(即赋予教育论文评价方面的具体要求),那么,这五条标准也可作为评价一篇教育论文的标准。达五条标准以“问题”为出发点和归结,以逐步回答问题为主线,体现了一般的教育论文和特殊的教育研究报告所共同具备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或回答问题”这一基本研究过程。作者试图根据教育研究的情况,对上述五个评价标准的内涵作进一步阐释。(一)你研究什么问题

研究以问题为诱因和起点,评价一篇教育论文的优劣,首先要判断研究者对研究问题的陈述是否明晰和具体。有经验的研究者,一般根据研究课题的内涵和课题领域的实际,去确定具体的研究问题和内容,进而确定论文的体系结构。一篇论文要探讨的具体问题以3至6个为宜,对每一个研究问题都要明确研究什么内容。要判断这些问题中哪些问题别人已经解决了、哪些是人们尚未解决且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是否具有“探讨性”、是否需要我们花时间和精力去研究。研究问题的提出,角度要新,要有深度、有启发性,有进一步思考和探索的价值。还要清晰认识问题的重点、关键和难点,明确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每个研究问题的组合和排序,要显示一定的逻辑结构和理论框架,应具备完整性和严密性。

(二)你为什么要研究这个课题

评价一篇教育论文的质量时,还要看论文选题的背景、意义和价值。选题的水平,主要表现在课题的社会实践意义和理论建树价值。要判断该课题的研究成果,对人类社会发展、学科建设,对个体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可能产生的贡献。作为评价者,主要是通过通读全文后的反思,综合分析研究成果的作用和价值,来判断作者研究这个课题的必要性。

(三)你用什么方法去研究

在特殊研究报告中,通过分析研究方法的适宜性、科学性和规范性,可判断所获得的研究结果是否可靠,因此要重视研究方法的评价。在教育调查论文和教育实验报告中常常用专门一部分或一段文字叙述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及其运用过程,目的是让读者分析和判断该课题所使用的研究方法的适合性和科学性,从而判断所获得的研究结果是否可靠,进而考虑是否接受研究者所得出的研究结论。

在许多学术论文中,虽然没有对研究方法进行专门的阐述,但常常关注论文的研究视角和思路,这也属研究方法问题。在学术研究中,有时探讨问题的视角和切入点往往决定一篇论文的成败。只有思维方法正确,才能把研究问题引入讨论和深化。思维方法独特,还可以导致问题创新。

(四)你的研究有什么创新

论文的创新性是评价一篇论文水平高低的核心和重点。在实证研究中的新发现和新见解,在思辨研究中的新论点和独到的分析,甚至所用的研究方法和新的研究思路,均可视为论文的创新性。评价论文的创新性可有如下几种方法。

1根据论文中的文献述评。探讨以往有关文献,可发现该课题的研究基础和新起点,从而判断研究的突破口和创新点,区别哪些内容是已有的研究成果、哪些内容是创新成果、哪些内容是在别人研究基础上进一步的完善和深化的成果。

2根据研究结果。在特殊研究报告中,研究结果往往包含研究者的新发现,研究结果越丰富,研究者的新发现可能就多。重要发现会使人眼前一亮。一般学术论文,则要根据作者的理论观点去判断其创新性。

3根据论文中的明确表述,结合评价者的知识经验。通过论文中“摘要”、“分析”和“结论”等判断论文的新观点、新见解和新结论,在行文中常用“我们认为……”、“我们的结论是……”等字样。但必须指出,有的论文作者自认为是他们的新观点和独到见解,但实际上并不是什么新东西。因此,需对课题领域有较深入的了解和研究,并结合评价者的知识经验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

(五)你如何解释发现的问题

对特殊研究报告的评价,评价的重点是论文是否对研究结果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讨论,在分析讨论研究结果时,是否结合研究者所掌握的有关情况,拓宽研究视野,是否对检验假设的情况能作恰当的解释,对新情况新问题作出合适的说明。

对一般学术论文的评价,主要看分析问题是否有深度,对现象的描述是否准确,对事件的评价是否恰如其分,对观点的论述是否注意理论联系实际等。无论何种教育论文,都要求观点鲜明、正确,有说服力;解释或论述具有逻辑性、条理性、层次性和完整性。

怎样写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写作态度;写作内容;写作过程

写作可谓是中学生语文能力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的一座“大山”。许多中学生经常抱怨“没话可写”,“不知道怎样写”,“写出来的东西和想象中的大相径庭”。由此可见,当代教育者不惜余力破除学生心中对写作的神秘感,消弭畏难情绪的一系列任务仍然十分艰巨,而叶圣陶先生丰富的写作教学思想又为当代教育者指明了方向,提出了可行性的建议,因此再析叶圣陶的写作教学思想是十分必要的。

一、写作态度:“修辞求其诚”

“一个普通人,写一张便条,做一份报告,要‘立诚’;一个作家或文学家,撰一部论著,写一篇作品,也离不了‘立诚’。日常应用与立言大业都站在这个基础上,又怎能不在教学写作的时候着意训练?”①可见,“立诚”的态度不仅直接作用于日常写作,更是升华到了日常生活中的做人原则。“修辞求其诚”是写作能力提升的态度基石,也是为人处世,待人接物能力发展的重要铺垫。作为新时代的教育者,必须要重视写作过程中“求诚”态度的培养。

那么,怎样在写作中体现作者的诚意呢?笔者归纳了叶圣陶先生的部分观点。首先,所写的内容必须是自己亲身经历或亲耳所闻的,切忌虚假捏造事实;所抒发的感情必须是自己的真情实感,切忌无病。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不断向前发展的,自己的一些独特经历也是他人可望而不可求的,作为学生有什么理由吝惜笔墨,不向亲朋好友说说这些独特见闻呢?笔者看来,这些用个人真实经历所谱写出的文字永远是不落窠臼的。然而,事与愿违。当代中学生在应试教育的压迫下,在拿高分的诱惑下,往往盗用他人经历,或者捏造事实,以便于直奔作文主题,升华主旨。这样速成的“八股文”并非作者在内心渴望表达自己情感的冲动下写成,因此终究是中规中矩,差强人意,少了几分“诚意”。其次,在表达上要顺心所述,有多少写多少,有什么写什么,切不可做作。对此,叶圣陶曾指出“话与文都不是可以做作的,有几分品德知识能力只能说几句话,写几分的文”。②部分学生写东西生拉硬扯凑字数,结果废话连篇。还有一些学生的遣词造句能力没达到一定程度,却生搬硬套了一些高于自己水平层次的佳句佳段,这样不仅造成文章句子、段落之间的脱节,文章没有一气呵成的感觉,还会让这些原本回味无穷的佳句显得做作生硬。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求诚”态度呢?笔者提出了如下三条建议。第一,教师要明确写作和写作教学的基本性质。“教学生作文,老师要明白为什么作文。作文不是为了考试,作文不是生活的点缀,而是生活的必须。作文就是说话,用笔来说话”。③它是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体验生活,表达生活,而不是为了机械地应付作业和考试。因此,在写作教学过程中要适度把握重心,反对“八股教学”。第二,教师要从写作的“原料”上使学生立诚。教师在指导写作时要严格要求学生,不能照搬作文书,不能胡编乱造,一定要有亲身经历,要抒发真情实感。第三,教师要消除学生作文的“苟且心理”。“对学生作文,标准不宜太高”,要求太高就超出学生经验范围,使学生望尘莫及,那一定写不出好文章。只有要求适度,学生伸手可以触到,他才会认真对待写作训练。

二、写作内容:出自生活之源泉

新课标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④这就要求学生的写作要从生活中来,写生活中的事迹,谈生活中的感受,写生活中得经验。对此,叶圣陶先生也有类似的论述:“生活属于每个人,所以车间工人可以写作,商铺店员可以写作,码头装卸工人也可以写作。写作就是生活的本身,而非为了点缀与装饰生活”。⑤可见,写作的源泉是永不会决堤的。只要生活在继续,写作就永远不会断流。写作并不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它就像我们每天都要吃饭生活一样自然。

在此,笔者不得不提及中国旧式教育。古时无论是考诗词歌赋,还是四书五经,都离不开写作。因此,“写作”几乎也就成了士人登科举第的唯一途径。士人不得不迎合统治者的要求,让写作必须达到一定的理论高度,从而脱离了生活实际。张位先生就曾对此作出论述:“代圣人立言”,“作文是替圣贤说话,必知圣贤之心,然后能发圣贤之心,有一毫不与圣贤语义相肖者,非文也”。⑥然而随着中国日新月异的发展,写作亦成了工作的需要,生活的需要。教育者渐渐明白“旧式教育可以养成记诵很广博的‘活书橱’,可以养成学舌很巧妙的‘人形鹦鹉’,可以养成或大或小的官吏以及以教读为生的‘儒学生员’;可是不能养成善于运用国文这一种工具来应付生活的普通公民”⑦然而,“科举虽然废掉了,作文虽然从小学初年级就要开始,可是大家对写作的态度,还没有完全脱去从前的那种弊端”。⑧中国传统文化的观念对于中国学子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尽管理性告诉我们要转变观念,但潜意识里的东西还是难以拔除。所以,中学生总是认为写作是件高深不可触的事,总认为写作一定要达到一定的高度,自己写出来的话就是通俗浅薄,更有甚者,根本不知道该写些什么内容,甚至丝毫没有写作的动机。长此以往,便失去了“以我手写我心”的愿望和能力,后果自当是不堪设想。他们习惯了漠视生活,不注意去体验生活中的真善美,更不必说动手去描写生活,赞美生活。一拿到作文,想到的素材和内容就是高分作文里模板,套用他人和经历和观点,最后也避不了“假大空”的嫌疑。

鉴于此,教育者应该如何做才能让学生明白“写作即写生活”的道理呢?笔者认为教育者首先应当让学生树立起写作的信心。青少年的生活多姿多彩,那他们笔下的文字也一定能熠熠生辉。“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⑨既然我们虔诚快乐的生活,那就完全没有担心写不出作文的必要。“生活如同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⑩明白了这样的道理后,学生便会逐渐树立起写作的信心,品尝到写作的。其次,要让学生学会观察与体验生活,做生活中的有心人。游览观光一个地方,便思考这里究竟美在哪里;和亲朋好友嬉戏谈笑时,便记录为什么能给你带来满足。当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和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后,“看物象的眼光逐渐提高,画物象的手腕逐渐熟练,达到得心应手的地步,那就任何物象都能描绘自如。”B11

三、写作过程:执笔写我心

写作过程是是教师语文教学工作中的难中之难,也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至关重要的环节。他是学生写作的突破口,也是教师教学的重难点所在。写作过程的工序十分复杂,新课标的写作“教学建议”指出:“应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中提高写作能力”。B12笔者认为有必要对之展开详细论述。

1、取材:“汲取生活之源泉”;“品鉴书中之精华”

良好的写作能力一方面来自于作者的生活。“作文原是生活的一部分呵。我们的生活充实到某程度,自然要说某种的话,也自能说某种的话”。B13这在上文中以详细展开,在此不多做赘述。其次,得益于广泛地涉猎。“实际上写作基于阅读,老师教得好,学生读得好,才写得好”。他人的优秀成果在素材收集,语言锤炼,情感抒发上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若学生能好好品味分析,适当借鉴,一定能为自己的作文锦上添花。

教师应当提倡学生在取材的过程中“汲取生活之源泉”,“品鉴书中之精华”。教师对学生的要求不宜太过,要求他们写出真心话,恰到好处即可。学生“所积蓄的正确度与深广度跟着生活的进展而进展,在生活还没有进展到某一阶段的时候,责备他们的积蓄不能更正确更深广,就犯了期望过切的毛病,事实上也没有效果。最要紧的还在测知学生当前具有的积蓄,消极方面不加阻遏,积极方面随时诱导,使他们尽量拿出来,化为文字,写上纸面。”B14同时,教师要鼓励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因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B15多碰撞,多交流,便能不断丰富学生的视野,扩宽他们看问题的角度。

2、命题:“介入学生生活”“激发学生思维”

新课程标准提出“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些命题作文”。B16以前的命题作文常常会束缚学生的思维,学生在这个话题上明明没有什么非说不可的话,硬是要他凑成一篇文章,那训练效果显然很难达成。倘若教师没有给出一个具体的话题,而任学生的思维信马由缰,自说自话,又很难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比较、交流与点评,写作的阶段性任务也难以达成。

对于这一矛盾,教育者应怎样权衡左右呢?首先,教师应出一些让学生都有话可说的题目。“作一些非中学生能够下手的题目,不能够下手却硬要下手,自然只得复述听来的看来的话了。复述惯了,拿出自己的东西来的途径便渐渐阻塞”。B17这样即便是教师统一命题,学生也不至于茫然失措,束手无策。其次,教师应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应揣知学生之所蕴蓄,而后命题。非其所蕴蓄,不使强为,空浮虚廓之论说题绝对不宜出”。B18这些话题只有贴近学生的生活和经验,才能促使他们写出自己的东西。最后,教师可以转变旧式命题,采用话题的形式,既能统一写作训练,又能适度启发学生思维。教师要善于将某个命题引向不同的角度,调动学生的知识经验。“出了题目之后怎样给学生启发,这是个不可忽视的步骤”B19

3、表达:“三思而后写”“自然去雕饰”

不少学生不知如何去表达自己的情感,这就好比茶壶煮饺子――有货倒不出。表达在写作中的地位是重中之重。良好的表达能力就是学生能够迅速敏捷地思考,在写作之前已经通篇策划,成竹在胸。良好的表达能力不是挤破脑筋去构造句子的奇崛与诗意,而是善于驾驭平实自然的语言,恰似“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就如同老舍所写的《我的北平》,没有华丽丽的语言,只用了一些自然干净的语言展现了再真实不过的北平形象,而这又打动了多少游子的心呢?

鉴于此,教师应该怎么做呢?首先要养成学生主动思考的习惯,成文必有腹稿。“想清楚然后写,这是个好习惯”,写作文“自然应该事先通盘考虑,就是说应该想清楚然后写。”B20其次,要锤炼语言。

4、批改:“自探其中弊”、“多思多斟酌”

批改是对学生写作训练的反馈,对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大有裨益。不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下意识地忽视了“批改”的多重内涵和重要性。例如一些教师没有意识到学生自我批改的重要性,没有帮助学生养成自我批改的习惯,殊不知“养成自己改的能力,还是终身受益的”B21。

教师应当怎样在教学过程中规避这些错误呢?首先,教师应当让学生认识到自我批改以及学生互改的重要性,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其次,教师应让学生明白自己之所以建议这样改的意图,自己心中明确“至于批改,无论全班改、轮流改、重点改,必须使学生真正明晓教师之用意,且能用之于此后之实践,乃为有效。”B22再次,教师批改时一定要以生为本,考虑学生现有的知识和经验。教师决不能“学生说东,你说东没有说对,你帮助他,就得替他修改,把东说对了。你抹杀他的东,另外说个西,这不是帮助他,只是自己逞能罢了”,“自己逞能的改文要不得,因为于学生无益”B23。

叶圣陶先生这些熠熠生辉的作文教学理念,对于我们领会和实践语文新课标,对当代作文教学的改进与创新具有重要的借鉴、启示意义,如果我们认真地按照叶圣陶先生的作文教学理念去指导教学实践,必能大幅度地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参考文献

文集

[1]80年代顾黄初论文《叶圣陶语文教育活动七十年》.《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讲话》

[2]1980年中央教科所《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上下册

[3]1994年刘国正主编《叶圣陶教育文集》(5卷)

[4]叶至善、叶至美、叶至诚《叶圣陶集》

[5]1991年中国叶圣陶研究会《叶圣陶研究论文集》

专著

[1]连云港教育学院董菊初《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概述》

[2]2004年任苏民《叶圣陶教育改革思想研究》

[3]福建师范大学潘新和《中国现作教育史》,在对历史的回顾中对叶圣陶先生的写作教学思想作了评判和反思

[4]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李杏宝、陈钟梁的《纵观语文教学论》第七章

论文:

[1]范晓晖《叶圣陶写作教学观探析》

[2]乔晓娟《叶圣陶写作教学观与当今小学作文教学》

[3]宋晓霞《论叶圣陶作文教学思想对中学写作教学实践的指导》

注解

①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第225页,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1980.

②叶圣陶:答教师的100封信.P146,开明出版社,1989

③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第363页,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1980.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P17

⑤《叶圣陶教育文集》P160

⑥张位:《看书作文法十六则》,转引自潘新和《中国现作教育史》,第4页,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

⑦叶圣陶:《认识国文教学》,见《叶圣陶集》(13卷),第109页,江苏教育出版社,1992年.

⑧叶圣陶:《写作什么》,见《叶圣陶集》(15卷),第42页,江苏教育出版社,1993年.

⑨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第363页,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1980.

⑩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第225页,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1980.

B11叶圣陶:《临摹和写生》,见《叶圣陶集》(9卷),第362页,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年

B1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P18,[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B13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第493页,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1980.

B14叶圣陶:《论写作教学》,见《叶圣陶集》(15卷),第58页,江苏教育出版社,1993年

B1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B1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P18,[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B17叶圣陶:《国文随谈》,见《叶圣陶集》(13卷),第82页,江苏教育出版社,1992年

B18叶圣陶:《六年一贯制中学国文课程标准》,见《叶圣陶集》(16卷),第43页,江苏教育出版社,1993年

B19叶圣陶:《从出题到批改》,见《叶圣陶集》(15卷),第173页,江苏教育出版社,1993年

B20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第466,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1990

B21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第466,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1990

B22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第723页,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1990

怎样写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作人;思考生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4-0125-02

教育部于2001年7月颁布了《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在《标准》中第一次提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就作文而言,"工具性"是指写什么、怎样写两方面,"人文性"是指为何要写、写的过程如何两方面。实际上,在写作的过程中,工具性与人文性是有机统一的,统一在处理作文与做人的关系上。常言说,"作文如做人"即是此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对写作的定义:"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书面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通常意义上说,中学生的写作指得就是作文。作文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作文能力,就是综合调度自己的知识、智慧和语文技能,融合生活感受、思想情感,从而写成文章的一种心理素质和语言表达能力。可以看出,作文是个复杂的心理能力和心理过程。写作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这里所说的三种能力的培养和思维能力的发展,都离不开作文训练。

"人情练达即文章"此句出自清代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回。原句:"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人情:人情世故;练达:指阅历丰富,通晓世故人情。指通晓待人处事的方法。这里包含三个重要概念,世、事、人,世即世理,事乃事理,人即人情,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句诗点明了生活是学问和文章的本质──如果想要写出好的文章,就要学会探究生活,学会表达自己内心的感情。告诉我们在做事情(或写作)时的前提是"世事洞明",其目的就在于"人情练达"。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叶圣陶的"作文与做人相结合",明确为什么要写是教学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的作文素养的过程;写什么、怎样写的问题是追求作文教学的价值观问题。教育家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要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论的三大内容。作文活动本身是生活内容的一部分,在将来知识经济时代,会成为一种重要的生活基本技能之一。作文之内容即生活之内容,作文教学可以成为生活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作文即做人。简言之,作文素养即考查作文育人的问题。

"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此句出自宋代黄庭坚《东坡先生真赞》。指不拘题材形式,任意发挥,皆成妙文。原句:"东坡之酒,赤壁之笛,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强调文章贴近自我,就是要贴近你有年龄特点的那些本以为不能写的东西。事物的本质往往通过表象反映出来。能先认识到生活丰富多彩的现象,由感觉、知觉而到表象,取得关于这个事物的整体的感性的认识。这里有理性的睿智之光,对观察的表象下一番"振叶以寻根,观澜而溯源"的功夫。注意运用比较的方法,对事物的现象进行概括,去粗存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进而"上升""飞跃",形成对事物理性化的认识。

"文章合为时而著" 此句出自唐代白居易《与元九书》。原句:"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为时而著",是说创作要适应时代的需要,要对时代的发展起促进作用。"为事而作",系指创作要缘事而发,于事有益,突出于创作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为时",强调了创作与社会政治的关系。《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对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或电视、电影中的故事和形象,组织讨论、专题演讲,学习辨别是非善恶。"关注时事、分析时事、运用时事素材分析和解决问题,是学生习作时不可缺少的一种能力。作为语文教师,应把语文教学和时政相结合,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能真正做到"文道统一"。文章是为时代、社会服务的,因此时代大事,科技发展,社会焦点,大众话题,生活趋向永远是中学生作文的大主题,是中学生作文选材的源头活水。中学生要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与时代的脉搏跳动合拍,关注社会,思考生活,与时俱进,用自己的笔把对时代的感触抒写下来,使自己的文章富有时代气息,新鲜感人。关注生活、文化、人生、情感是高考的要求,作文训练,更是应该关注现实生活,更有现实针对性,更关注现实存在的问题,要注意反映和解决现实的、熟悉的、有倾向性的、典型的、具体的社会问题和思想问题。

要想写好作文,思维能力的训练非常重要。面对一个作文题目能够进行准确的认识分析是写好一篇文章的关键,尤其是议论文,它的主要任务就是说理,说理需要认识分析,认识得越充分,分析才能越深刻,说理才能越透彻。要想做到这一点,必须注重辩证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平时生活学习中,要有意识地锻炼学生观察认识问题的能力,尽量用所学过的知识一分为二地想问题、办事情,以发展、变化、联系的观点去对待身边的事物,努力使学生保持一种健康、上进、善良的心态,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一个心智健康的人,写出来的文章应该是积极向上的,正所谓文如其人。以辩证的思维方式去写文章,会避免看问题的片面性,减少审题不准的毛病,引导正确的作文路径,同时也能丰富作文的内容,提升作文的认识层次。古人云:"文以载道"。只有深刻理解做事之" 要领",才能处理好世故人情,尤其作文时只有深刻领会"写作之意",才能将"嬉笑怒骂"得以融会贯通。在一定的文化修养、文字积累的基础上,打开思路,激发写作的热情,加强创造性作文训练。

参考文献:

[1] 《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201.

[2] 耿红卫《网络环境下写作教学指导策略》,《语文建设》,2011(9).

[3] 黄林海等《反思作文教学的"五多五少"》,《语文建设》,2011(9).

[4] 倪文锦《新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怎样写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怎样的经历决定了怎样的观念,因此,一个人的经历是重要的;怎样的教育科研经历,也决定了怎样的“教育科研观”,因此,一个人的教育科研“经历”也是重要的。一个教师,如果他的教育科研是“做出来”的,那么,他就会持教育科研“有用论”;如果他的教育科研不是“做出来”的,而是“写出来”的,甚至是“抄出来”的,那么,他就会持教育科研“无用论”。

这个“教育科研的经历”,可以是重大经历,也可以是“小经历”。比如,“微观”到一篇论文的“写作经历”。你的教育论文怎样写出来的,基本上就决定了你对教育论文的认识。我感到很奇怪,有一些人似乎是有特异功能的,他们可以“不做而写”,而且还写得有模有样,还可以发表、得奖。我觉得这个现象非常不好,这个现象把教育科研功能的真相给搞乱了,给人的错觉是“教育科研”与“做”是没有什么关系的。所以,我想从微观层面说说“经历”的重要性。我自己的体会是:论文是“经历”出来的。这个体会直接来自于我关于“课堂观察研究”方面的论文。2006年9月份开始,我在市教育局沈正元副局长等领导的引领下开始研究“课堂观察”,当时我也读了一些关于“课堂观察”的著作与文献,但我们不可能完全照着书本上说的去做,于是,我们“摸着石头过河”,在深度卷入学校“课堂观察”的研究活动中,我们不断地设计,不断地实践,不断地反思,不断地改进。我把每次研究活动的甜酸苦辣都记在日记中,渐渐地,我们发现,我们要回答一些问题了,比如,课堂观察的特征是什么?功能是什么?操作方法有哪些?等等。于是,我开始写系列的总结文章,如《课堂观察的四重意蕴》《课堂观察的关键要素》《课堂观察的操作要点》等论文,修改后在《江苏教育研究》《江苏教育》等发表。再后来,在进一步的实践研究中,我发现需要比较系统地回答课堂观察的理念与实践问题,于是,我就撰写了论文《课堂观察的基本理念与初步实践》,文章1万多字,是在15万字“日记”的思考中提炼出来的。1万多字的文章到哪里去发表啊?我知道一般杂志不可能,就发给了《中国教育学刊》。后来,编辑给我打来电话、发来邮件,指导我略删了些文字,在2007年第9期发表。2008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小学教育》作了全文转载。也因为这篇文章,我受到了一些同行的关注。更重要的是,这篇文章的“经历”给了我很大的启发,那就是教师的论文是“做出来的”,而不是关在屋里推理出来的。也是在这篇文章之后,我的论文写作基本上就更加理性地循着“实践积累”到“理性思考”的线路进行。

关于我的教育科研“经历”,我曾经在《江苏教育研究》2010年11期上发表过一篇文章,叫做《在“这里”与“那里”之间穿梭》。西方人类学者把理论世界称为“这里”,把实践领域称为“那里”,认为理论研究者“在这里”,要“到那里去”,然后“回到这里”。我说我们实践工作者的“这里”与“那里”正好相反,实践场景是我们的“这里”,理论世界是我们的“那里”,而我的经历,正好暗合了“在‘这里’与‘那里’之间穿梭”的线路。2002年8月之前,我在莘塔小学担任班主任、语文教师,后来担任副校长,我在“这里”,发表我自得其乐的散文随笔,咏诵我喜爱的平平仄仄。而2002年8月改变了我,一是有缘成为“新教育实验”的早期核心人员,这个实验让我胸襟大开,看到了一幅前所未见的教育景像,一片广阔的教育天地;二是有幸成为了市教育局教科室的一员,尽管这个岗位并不是“理论研究”的岗位,但相对于学校场域来说,我已然来到了“那里”,但我并不敢停留在“那里”,而是不断地到“这里”去汲取营养。在与校长们、老师们一起“做科研”的过程中,我渐渐地“入门”了。于是,在我于2008年8月来到松陵镇第二中心小学担任党支书记,在2009年6月来到汾湖实验小学担任校长的时候,在我再次“回到这里”的时候,在一线实践的“这里”与理论思考的“那里”之间穿梭,就成为了我的“科研方式”,这种方式帮助我解决了不少的问题。所以,我的“科研经历”告诉我,教育科研绝对是有用的。我也与我们的老师一起循着这个思路做教育科研,收获了太多的“科研红利”,我们的老师也相信:没有一个人可以不经历“做”就写出好东西来,就像没有一个人可以不经过十月怀胎而把孩子生下来。

教育科研应该要“解决实际问题”,搞了半天,除了发表了一批文章,什么问题也不能解决,这样的教育科研要来干什么呢。中小学教育科研不该是画饼充饥,不应是纸上谈兵。但是,教育科研的价值并不止于此,更重要的是,通过不断地研究与解决问题,我们提高了自身素养,不断地超越自我,而教师的职业幸福与尊严,就是在自我超越中获得的。所以,在我看来,教育科研的价值不仅仅是“解决问题”,更在于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自我,“在成事中成人”。“发展人”,使人在“做科研”的过程中获得幸福与尊严,应该是教育科研的终极关怀。

解决问题是重要的,因为人的能力就是在解决问题中提升的。“问题”,从来都是“成长”的机遇。一个从来没有面对、研究、解决过的“问题”的人,是不能“成长”的。但是解决问题的方式有不同,我们主张要通过“科研”的方式进行。事实上,一个教师,每天会遇到层出不穷的问题;一个学校领导,每天也会遇到里里外外的问题,如果不能用“科研”的方式进行,我们就是在试图“点对点”地解决问题。“点对点”地解决问题,是很成问题的。问题在于,表面上看,我们在“解决问题”,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没有变聪明、变智慧,我们只是在重复地面对“问题”,这不就成“问题”了吗?为什么我们研究了一节又一节的课,还是不能整体提升课堂教学水平?就在于我们“解决问题”的方式往往非“科研式”的,我们常常把一节课看成是一节课,而不能从原理层面去思考,把“某一节课”看成为“课堂教学”的一个例子而已。我们学校在与华东师大进行课程领导项目合作的过程中,用无数的课去琢磨“教―学―评一致性”,课程的原理在课堂上跌打滚爬,我想这就是尝试用“科研的方式”思考与解决课堂教学的问题。虽然年轻的老师们对于课堂把握还很缺少经验,但如果有一天,我们呈现了我们理想中的课堂教学,就不会是偶然的成功。我认为,没有经过“科研方式”的所谓“好课”往往是“偶然”的。所以我认为,教育科研的“问题解决取向”,这绝对没有错。问题在于:第一,我们有没有明白我们究竟要解决什么问题,是“真问题”还是“假问题”,是表面问题还是实质问题;第二,我们是不是在用科研的方式去解决问题。于是,我们只是在解决点上的问题却没有实现人的提升。

在我看来,“科研”是一种方式,是一种思维方式,是我们思考问题的方式。作为一种方式,它是无处不在的,学校里的工作,没有什么是不需要思考的,也就没有什么不需要“科研”的。在学校里,从来没有孤立地存在的一件事情,叫做“教育科研”。作为一种“思维方式”,我们可以藉此思考学校里的几乎一切工作。在我们学校每学期的“学校工作意见”中,就没有专门列出一块叫做“教育科研”的;但教育科研作为一种方式的存在,我们也可以说充满在“学校工作意见”的字里行间。同样的道理,作为一名教师,教育科研也不可能是一项独立的工作,在教师的工作中,不应该存在一份独立的工作叫做“教育科研”。我们千万不要以为在上课、在批作业、在与学生谈话、在出试题的时候,我们不在进行“教育科研”;而只有我们要写论文了,我们才开始进行“教育科研”了。这是必须要警惕的!我们说在学校里没有独立的一份工作叫“教育科研”,回过头来,我们也可以说:学校里的工作、教师的工作,几乎也没有什么工作不是属于“教育科研”的。

中小学教育科研是有自己的特点的,与高校专家、教育科研专业人员的教育科研具有不同的特点。这个道理非常简单,我们只要想,中小学校长、教师的日常生活与高校专家、教育科研专业人员的日常生活是不一样的,整天接触的人、事完全是不一样的,怎么可能做“方式相同”的教育科研呢?所以,要求一线教师做与高校专家、教育科研专业人员完全相同的“教育科研”,那一定是非常荒唐的。当然,中小学教育科研也应该向高校专家、教育科研专业人员学习,来丰富自己的“科研方式”。

中小学教育科研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应该有这样的特征:行动性、主题性、系统性。“行动性”,或者叫“实践性”,是中小学教育科研的“第一特征”,中小学教育科研一定是“做出来的科研”,是“为了做得更好的科研”,是围绕着“做”来转的科研,我们在思考中小学教育科研的时候,首先必须要思考的就是“行动”。“主题性”与“系统性”就是围绕着“做”来转的,就是为“做得更好”服务的。

“主题性”,或者叫“主题思考”,是“科研思维”的内容特征。没有学会“主题思考”,我们连个发言都会零乱不堪,怎么可以做研究呢?“主题思考”可以说是教育科研的“基本功”。最简单的比如我们对自己的课堂进行“教学反思”,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教学反思”之类标题,然后是几点反思,这“几点反思”是想到哪里是哪里,完全是“无主题变奏”。这样,看似“研究”了几个问题,其实,没有一个问题是真正在“研究”的。我们学校的老师开始在写教学反思的时候也是这样的,但我们组织大家不断地尝试做“主题思考”,现在这样的“泛思”越来越少了,“教学反思”的主题性特征基本呈现出来的。这种特征呈现出来以后,“研究”才可能有深度,要不然,东一榔头西一锤,什么也研究不好。

“系统性”,或者叫“系统思考”,是“科研思维”的方式特征。我们用怎样的方式来思考“主题”?我们说我们用“科研的方式”,那就要讲究“系统思考”。生活在教育一线的校长与教师,每天遇到的都是“点”。用“科研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就是要摆脱“点式思考”。比如我们在研究学校的时候,就重视“顶层设计”,重视文化切入的思路,每个学年,我们都举办“学校发展咨询会”,对学校进行框架性思考,通过“系统思考”推进学校的科学发展。比如当学校发展遇到“问题”的时候,我们不是站在“点对点”的立场上“解决问题”,而是站在“文化”的系统高度使“问题解决”成为学校发展的契机,在经历了这样的过程之后,我撰写了论文《沟通与改进:学校内部矛盾处理的方式选择》,初步形成了我们学校的“问题解决方式”,论文也在《江苏教育研究》2010年第10期发表,并在2011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小学教育》全文转载。

用系统思考的方式思考我们的“行动主题”,是中小学教育科研的基本方式,学校管理的研究如此,课程与教学的研究也是这样,是“行动”“主题”“系统”三方面的统一。我们研究“教学目标”、研究“课堂评价”、研究“教―学―评一致性的课堂教学”,我们研究这些主题,但不是从书本到书本的,而是“做出来”的。怎样才能做出来?必须要“系统思考”。在这样的“做科研”的过程中,我们也形成了一些“成果”,我个人的论文《如何成就好课:一致性思考目标、评价与教学》《教学目标:一个老生常谈而又时被忽略的话题》《缺乏“大问题”:课堂教学的大问题》《表现性评价:点式课堂突围的一种路径》《课堂教学中的“核心任务”:有效教学的视角》《促进学生学习的课堂评价:从任务设计到效果反思》等等,以及我们团队以“组文”的方式发表的《课程纲要长成什么样子》《教―学―评一致性的实践探索》《基于学习视角的课堂评价信息》《分布式课程领导:从理论概念到学校行动》等等,虽然只是些初步“成果”,但让我们欣慰的是,没有一件不是“做出来”的。“做”才是最重要的,“行动性”始终是中小学教育科研的“第一特征”,而没有“主题性”与“系统性”,就不能保证“行动”的品质。做,有主题地做,在系统思考中的做,让我们思如潮涌,源源不断;不做,我们一句话也写不出来。真正的教育科研,一定是做出来;通过教育科研做出来的,一定是好的教育,对的教育。

怎样写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内容]

“你在写作中最大的困难是什么?“我们曾在2所城市中学、8所农村中学,近二千名学生的问卷调查和十多次学生座谈会上,向学生提出过这个问题。

“没有什么写!”大多数学生都这样回答我们。有这种苦恼的学生,初一年级占接受调查人数的72.4%,初二年级为73.6%,高一年级为78.1%,高二年级为77.7%。这种苦恼不仅农村学生有,城市学生也有;一般学校有此反映,重点中学学生也有同感。

为什么学生感到没有什么可写呢?综合学生意见,有如下原因:

课业负担重,学生感到生活单调枯燥。有的学生说:“我们每天浸泡在作业里,书本里,做不完的作业,看不完的书。”有的打趣地说:“我们每天都在做‘几何题’,家庭——学校两点联成一线,或寝室——教室——食堂三点构成一个平面。”有的学生痛苦地说:“我们是一头负重的牛,有苦难言。”

沉重的课业负担给作文教学带来什么后果呢?一是缺乏生活乐趣,没有时间也没有兴趣去反映自己的生活、赞美我们的时代:二是人与人之间往来减少。大家都闷在作业里,连说句笑话的时间都不多;三是活动太少,有的学校连课外文体活动都取消了,个人的兴趣和爱好受到压抑。不少学生说,如此单调,枯燥的生活,叫我们写什么呢?

留心周围的人和事不够,是造成“没有什么写”的又一重要原因。在座谈时,学生都说,老师叫我们多观察、多思考,多多关心周围的人和事物,但是我们很少观察,懒于思考。我们问为什么会这样。学生说,一是课业负担重,没有心思观察;二是觉得生活中没有值得观察的,每天都是走重复的路,做重复的事,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没有了;三是没有养成观察思考的习惯,遇事很少盘根问底,一看了之,过身就忘了。四是不会观察,有的说老师没有教我们观察的方法;有的说,老师讲了观察的方法,但真正观察时又忘了。

读书量少而面窄,是造成“没有什么写”的第三个原因。多读书是丰富写作内容重要途径之一。可是我们的学生,读的课外书不多,而且偏重于作文选,升学考试指导书,武打言情小说之类。

学生之所以阅读量少面窄,主要原因有:一是课业负担重,时间紧,无暇顾及课外书;二是心理上压力大。别人都在紧张地学习,自己却在看课外书,似乎不时会遭到老师和同学的谴责,看本课外书像做贼一样,得偷偷地看,三是书少。我们随机调查了21所农村中学的藏书量,平均每一师生为1.89本。其中6所没有一本书,7所只有对教师开放的少量书,4所因无房子暂不开放:就是说,这21所学校中,有17所学校的学生借不到书,占80.95%。学生借不到书;书贵也买不起。四是相当部分的家长和教师不准学生阅读课外书,认为看课外书“看野心”“分散精力”,只有课本才是“正经书”。有的教师和家长只肯看习题解答、作文选之类书籍,其他均在禁阅之外。

老师命的题难写,指导不力是造成没有什么写的第四个原因。据调查,有些老师命的题大致有这样几个比较普遍的问题:一是陈旧不堪。一个题目从小学写到中学,经常出现。学生说看了这些题目,感到厌烦、勾不起一点写作欲望,只好提笔勉强凑上几句,以塞其责。二是限制太死。学生的经历不同,见闻不同,感受各异,但有的老师的命题,圈子小,范围窄。学生说,为什么不给我们一点点选材的自由?三是大而不当。“纪念鸦片战争150周年”“观《大决战》有感”,这样的题目,学生感到无从下手。四是逼人编造。有的学生说,猫捉老鼠多在黑夜,亲眼所见者不多,而老师却以“猫捉老鼠”为题让我们记叙其过程,我们不编造怎能完成任务?

学生希望老师加强指导,指导他们审题,指导他们选材。他们认为,如果老师指导得法,他们也不会为作文“没有什么写”感到特别苦恼。

学生感到作文“没有什么写”,是个带普遍性的现象。1987年国家教委组织的全国初中三年级语文教学抽样调查,通过三千多篇作文详细分析得到的结论是:“作文内容(主要是观点和材料)弱于表达(主要是语句和条理)。无论是记叙文还是议论文,语言表达基本功极差以及不知所云令人无法卒读的毕竞是极少数,前者占1.2%,后者占1.6%,学生一般都尚能表达一定的意见,但内容却每每单薄,空泛,这是很普遍的现象。”(《全国初中语文教学调查与分析》第35页)内容单薄,空泛,证实了学生反映的“没有什么写是写作中最大困难”确系事实,并非无病。学生的意见,切中了作文教学的要害,值得重视和研究。

为什么会感到“没有什么写”,学生陈述了多方面的理由,但如果我们进一步深入思考,就会发现这里既有其外部原因还有作文教学本身的原因。就后者来说,我以为有几种关系的认识和处理欠妥。下面就其内部原因作点浅显的分析:

一、一般文章的写作与学生作文

所谓一般文章,指的是成人日常生活应用写作与作家的创作。学生作文是练习性的,不能与日常生活应用性写作,尤其是作家的创作等量齐观,同一要求。然而在作文教学中往往出现过高的要求,有的将一些文学创作的理论和名词术语运用于中学生作文教学中。不是曾用过“政治标准第一、艺术标准第二”去评析学生作文?不是曾要求学生“讴歌我们的时代”“抒人民之情”?有的对学生作文过高的评头品足,要求人物形象个性鲜明,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语言不只是通顺,还要求准确,生动;立意要精巧,要站得高,看得远,这不是把学生作文当成作家的创作,违背了学生作文能力形成和发展的规律?按这样高的标准要求学生作文,学生怎能不感到高不可攀,“没有什么写”或“不好怎样写”呢?

可是另一方面,学生作文和一般文章产生的过程却又应该是相同的。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学生作文应该与一般文章产生的自然过程相一致,学生作文应该朝着这个理想境界去努力。”(《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

一般文章的产生,首先要对客观事物有所感知、然后对感知的事物进

行筛选、加工、提炼,最后运用一定的语言文字和写作技巧,把客观事物和作者的思想感情表达出来,外化为作者奉献于社会的精神产品。从信息论角度来说,就是要经历“信息的输入——信息的储存、加工——信息的输出”这样的过程。 然而,长期以来,学生作文产生的自然过程被简单化了。作文教学一般都是从命题开始。教师在黑板上留下一两个题目,学生略加思考就得动笔写,至于写作前的指导、观察、体验、思考,不少教师全然不顾。何况有的教师命题的主观随意性强,不注意研究学生思想、生活和心理实际,让学生搜肠刮肚,写得出得写,写不出也得写,两个钟头交卷。腹中空空,笔下自然无言。

这样的作文教学,实际上是我国封闭性的八股文写作教学传统的沉积。科举取士时期莘莘学子寒窗苦读:“两闻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学写八股文,“代圣贤立言”,以应付科举考试,考中了好作官。其文章内容僵化,结构呆板。当前我们不少学校把学生关在教室里,每天只是读书、做作业,以对付升学考试,不让学生接触自然,认识社会,压抑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感到生活枯燥,思路狭窄,没有什么可写,难道我们不可以从中看到八股文教学的阴影?

成人写作,特别是作家的创作,一般都是深思熟虑,往往有个提纲,而不少学生作文,缺乏认真构思和编写提纲的习惯。写完以后,也不像成人写作一般性文章那样反复修改,有的连检查一遍也顾不上,就匆匆交卷。

叶圣陶先生把学生作文与一般作文产生的自然过程相一致,看成是一种“理想境界”。我想何日达到了这种境界,学生“没有什么写”的痛苦的就会大大减少。

二、写作实践和理论指导

写作实践和理论指导的关系,是不难理解的,然而从古到今,在写作教学实践中却是一个扯不清的问题。

古人提倡“多读多写”。多读,确是提高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杜甫曾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从写作角度来说,阅读起着积累知识,摄取材料,提高修养,借鉴技法等作用。可以说,一个不爱阅读的人,是难以提高写作能力的。“多写”,强调写作实践的重要性。技能的提高必须通过练习,没有认真的、反复的练习,知识不能转化为技巧,形成为能力。这条经验充分反映了我们古人注意了阅读与写作相互依存的关系,这是值得我们重视的。但是古人的“多读多写”又往往忽视写作理论的指导和写作训练的科学化,鲁迅先生说:“从前教我们作文的先生,并不传授什么《马氏文通》,《文章作法》之流,一天到晚,只是读,做,读,做;做得不好,又读,又做。他却决不说坏在那里,作文要怎样。一条暗胡同,一任你自己去摸索,走得通与否,大家听天由命。“(《二心集·“做古人与好人”的秘决》)鲁迅先生的话正是古代作文教学生动而具体的描写。学生是读了做,做了又读,老师不予指导,任你在“暗胡同”里“自己去摸索,走得通与否,大家听天由命。”事实上从“暗胡同”里摸出来的也有,鲁迅就是其中杰出代表之一。但费时费力,大家都像个瞎子在“暗胡同”里摸索,恐怕多数摸不出去。

今天我们作文教学情况怎样呢?有人说,古人重实践,轻理论;今人重理论,轻实践。我以为不可一概而论。今天我们作文教学确是存在着写作方法讲得多,练得少的情况。每学期只写六、七篇作文,课外就不动笔了,可以说这是轻实践的表现吧,但也存在着盲目练习的情况,尤其是为了应付升学考试,教师搜集各种作文题,硬逼着学生写,“决不说坏在那里,作文要怎样”,将学生丢到“题海”里,这多像古人一样自己在“暗胡同”里摸索。不管是重实践,轻理论,还是重理论,轻实践,都将导致学生没有什么写。因此,我以为当前需要克服作文教学的盲目性,随意性,正确处理好写作训练和理论指导的关系,重视提高作文教学的科学性。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有东西可写。

三、思维训练和写作技能教学

写作教学当然要教给学生审题立意,布局谋篇、运用语言等知识和技巧。然而,写作是一种极其复杂的精神劳动,作为智力核心的思维活动,是运笔行文的先导。是写作的基础和前提。它贯穿于写作的全过程,指导和制约写作活动,因而我们可以这样说,作文的核心是思维活动,写作能力高,实质上就是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抽象思维和联想、想象等形象思维的能力强。单纯的写作技能,只是静态的、表层的、外在的。重写作技能,忽视思维训练,这正是我们作文教学长期存在的又一带普遍性的问题。

学生为什么会发出“没有什么写”的?一方面是生活枯燥、单调,找不到可写的材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另一方面并不一定都没有材料可写,而是思维水平低,不善观察,懒于思考,思路狭窄,认识肤浅,“身在宝山不识宝”,对周围事物熟视无睹。

因此,作文教学固然要重视提高学生写作技能,但不可忽视思维训练。一个学生没有熟练的写作技能,学生会感到“不好怎样写”,但如果思维能力低,学生不仅会感到“不好怎样写,”尤其会出现“没有什么写”的困惑。当前活跃于中学作文教学领域的观察——分析——表达等体系,虽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但重视观察和思维训练,把解决学生“写什么”问题摆在突出重要地位,这是作文教学科学化序列化迈出的可喜的一步。

四、写作教学的主体写主导

现作学认为,写作的主体是作者,作者是写作中心,离开了作者就没有文章。中学生作文何尝不是这样?作文教学也离不开教师,但教师不是代替学生写作,而是指导学生写作。教师是领着学生走出“胡同”的“向导”。因此,作文教学既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更不能轻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是要把两者统一起来,辩证地处理两者的关系。

当前在中学作文教学中,既有忽视教师主导作用的现象,更有不顾学生是写作的主体,造成主体地位失落的情况。前者如放弃对学生应有的指导,有的在黑板上写个题目,就叫学生拿出作文本来写,连几句简单的启发、诱导的话也没有,更不要说指导学生观察思考,教育学生热爱生活、认识生活。有的批改作文只是打个分数,签个日期,又无别的措施保证批改质量。后者如有的教师命题不能调动学生写作积极性,如前所说,题目或因袭陈旧,或大而不当,或偏怪狭窄。有的教师用自己的认识和思路代替学生的认识和思路,强而为之,把学生的求异创新当成异端邪说,学生不能调集平常积累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进行写作,更不能有不同的见解和主张。作文批改全由老师包办,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老师的意见。作文讲评只听老师哇啦哇啦,学生不能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如此等等,大大挫伤了学生学习作文的主动性、积极性,削弱学生学习作文的兴趣。

作文是学生写出来的,是在教师指导下写出的,这是一个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道理。然而,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却是处理作文教学中主体与主导关系的关键问题。作文教学要见“文”,更要见“人”;教师不能只看到学生的文章,而看不到文章的作者。因此,教师要看到“人”,要熟悉学生的生活,了解他们的心态,知道他们在想什么,做什么,教师的指导才会有的放矢,学生才可能成为写作的主体,才会有话可说。教师要爱“人”,要教育学生热爱生活,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既当“经师”,又当“人师”;既教人作文,又教人做人。学生成了生活的主人,学生才不会表现对生活的冷漠,而感到没有什么可写。教师要鼓励“人”,要千方百计激发学生写作兴趣,调动学生写作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高兴写,主动写,努力写,这样,学生在写作中的主体地位就能得到保证,学生就不会为没有什么写而苦恼。

怎样写教育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 小学教师; 教学反思;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2)08-0186-01

一、小学教师教学反思中有着论文范文的主要问题

(一)教学反思的形式层面

1.格式比较单一,有方式化的倾向。教学反思作为推动教师专业进展的一种有效途径,对广大教师来说,其必要性和重要性已是人人皆知的,但究竟在实践中该如何操作,怎样写教学反思,不少教师深感困惑而无以下手。这种情况下,介绍或给出一些教学反思的案例,让教师大致明确其格式或样子本身是非常必要的。

2.为应付检查,流于形式。在中小学教学实践中还有着论文范文这样的倾向:即不少教师把写教学反思看作是一种额外的负担,是浪费时间,往往为了应付学校领导检查才勉强胡乱应付完成。

(二)教学反思的内容层面

1.全面而不深刻。通过查阅众多的反思案例,不难发现,比较成形的教学反思一般都在内容方面较为全面,大都以成功之处、不足之处、今后改善等角度进行论述,可以说是面面俱到,但多为蜻蜓点水,一代而过,虽然全面但缺乏深刻性,给人的感觉很是空泛,似乎大家谈的几乎大同小异,没什么区别。

2.零散而不系统。目前,教学反思在内容方面或多或少还有着论文范文反思的内容比较分散,零碎,没有形成合力,不连贯,缺乏系统性等现象。一些老师常常是这次反思某一问题,下次反思就又换成了另一问题,有东一鳞西一爪的感觉,结果是每个问题都泛泛而谈,缺乏深度和对问题的较为连贯的、成系统的深入思索和认识。

3.重教师而轻学生。当前教学反思案例所体现出的一种鲜明倾向是:反思的着眼点多集中在教学的内容、教学的方式策略、教学的组织形式、教学的效果等“教师怎么样教”这一层面,对“学生的学”进行反思的并不多见,而这种做法是很有局限性的。

4.多叙事而少浅析。当前中小学教师教学反思中的另一问题就是反思文章往往充斥着很大篇幅的教学过程和流程的描述,客观记录描述的比重很大,而透彻的浅析和深入的思索则较为欠缺,在论述认识的深度广度以及实践的改善完善方面都没能发挥教学反思应有的作用。

(三)教学反思的策略层面

总的来说,我们绝大多数教师的反思活动是通过教师个体写反思日记来实现的,策略有些单一和封闭。事实上,教学反思的策略是多种多样的,包括录像反思法、录音反思法、日记反思法等等,若以反思主体为标准,反思策略还可划分为集体反思法、对话反思法和个人反思法。而撰写教学日记只不过是其中较为简便易行的,并不是唯一的和仅有的。因此,教师在时间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应该加强与同事间的交流对话,可尝试进行群体性反思,公开化、开放性反思,探讨多样化的反思策略。

二、小学教师教学反思的问题原因管理学论文

(一)教师自身因素

1.观念意识方面:对教学反思的认识不足

教学反思作为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手段,也是教师自觉地对已有的教学事件进行的审视、梳理、再认识和再思索的过程。主要是指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索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某种教学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浅析的活动,是一种通过提高教师自我觉察水平来推动教学监控能力进展,提升教师专业素质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2.论述浅析方面:对教育教学论述学习运用不够

有探讨者认为“即使是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除非他善于以经验反思中吸取教益,否则就不可能有什么改善”。这充分说明教育实践并不是简单的技术操作的过程,而是一个不断做出决策,不断予以调整改善的过程。

3.思维品质方面:教学反思的深广度欠缺

教学反思本质上是一种思维活动过程,尽管思维是看不见,摸不着,仿佛来无踪去无影的,却有着自身的特点和品质。人们一般认为思维具有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独创性四类品质。同样,教学反思也应该具有这四种品质。

(二)外部客观因素

1.教师工作繁忙、时间紧张

在我国小学的教学任务普遍都很繁重,教师的日程安排很是紧张,这使教师即使愿意也很难有时间和精力来进行教学反思活动。平日里学校行政工作、课外活动、辅导学生、与家长交流、批改作业、备课等等工作事项已给教师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因此,不少教师深感在上课之外还要进行教学反思,把自己搞得过于紧张,加重了教学负担,故对写反思日记也就没有太高的积极性和意愿。甚至有些教师还将时间紧张,工作繁忙作为有利的借口,为自己不进行教学反思进行辩解和搪塞。

2.学校对教学反思的管理与评价导向有误

一直以来,教师上课一定要写教案,已是学校教学的常规要求之一,当前,不少学校也将写教学反思列为了教师日常工作的必须项目之一。其出发点自然是好的,是为了让教学反思落到实处。但是否应全校统一形式,作为一项教学评价指标来硬性要求则是很值得商榷的。

三、倡议与对策

(一)教师应正确看待教学反思

每位教师都应该清醒认识到进行教学反思能够充分激发自己的教学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助于教师逐步培养和进展自己对教学实践的判断、思索和浅析能力,以而为进一步深化自己的实践性知识,直至形成比较系统的教育教学论述提供机会和条件。教师明确有效的教学反思对于自身社会道德水准、精神品质和人文内涵的提升都是大有裨益的,是帮助教师以感性走向理性,以无序走向有序,以教书者走向教学者、探讨者的阶梯。

(二)教师应加强教育教学相关论述的学习

尽管眼下广大小学教师对教育论述的学习兴趣并不高涨。因为在他们看来,教育论述太远、太虚、太空,不可捉摸、不可理解、不可操作,对改善实际教育教学帮助不大。而且若以便利、快捷、省时、省力的角度看,读教育学术论述著作,也远不如拿来就用别人现成的东西让人舒服。但是,正因为学术论述的深奥及其探讨活动的长期探讨,它对教育实践才充满着无穷的智慧,散发着不尽的魅力。学术论述能有助于提升教师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论述和实践水平,能使教师登高远望,高屋建瓴,时刻指导与反思自己的教育实践,激发教师的思维活力和对教育问题的批判。

(三)学校的教学管理应为教师反思创设有利的环境

应切实减轻教师的工作强度和负担,特别是高年级的包班情况应该避免,切实给教师提供、创设自我浅析、自我反思的时间和机会,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有助于推动教师进行教学反思,获得自身专业的进展。对教学反思的管理应该“人本化”。我们认为教学反思的内容重点可以不同,格式可以不拘一格,其检查和管理也应该因人而异,一定要结合学校和教师的实际情况,应该以不让教师作无用功为原则,以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最终指向。可以尝试使用校园网、教研组等方式,将教师的教学反思内容在网上公布,或在教研组内讨论传阅,使教学反思“公开化”。

怎样写教育论文范文第7篇

总而言之,重视语文课中的文学教育把“培养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作为文学课的教育目的,是由教育要求和教学内容决定的,是每年高考考试大纲的要求,是社会培养人才对语文学科提出的要求。所有这些,应当成为我们语文教师的共识。那么,怎样上文学作品课才能达到“培养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的教学目标呢?我们认为,文学作品课的教法和学法都要采用能体现文学作品特质的方法,即应采用体现形象思维的方法。

第一,着眼作品整体,准确鉴赏局部,了解内容,感受形象。卓越的作家创作文学作品,都从整体出发写作局部,以各个局部构成作品的有机整体,表达主题。有些作品的某些局部,独特感情深涵于景物描写之中.如果孤立地鉴赏这种局部,就会只能体会到它描写景物的表面特征,而不能品味出那景物描写的深刻思想感情的内涵和它在全篇中的作用,影响对作品整体有机地体会和对思想感情、主题意义的把握。有的作品的某些局部,既有其局部相联系表达主题的意思,又有其独立表达的意思,这独立表达的意思还往往富有意义。如果孤立地鉴赏这种局部.就容易只注意后者,而忽略前者。这样,既不能体会到该局部在整体中的作用,也会影响对作品整体有机性的体会和思想感情、主题意义的把握。只有着眼整体、准确鉴赏局部,才不致于“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准确地体会到局部在全篇中的作用,准确地体会到作品整体的有机性,及其思想感情、主题意义。因此,在进行文学教育时,我们应当引导学生整体阅读作品,通过文学这一内容及形象的载体,去了解作品的内容,感知形象。无论是一首诗歌、一篇小说,或是一篇散文,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而我们鉴赏者的审美感知,也只有建立在文体的整体把握上,才能了解文学形象,发现艺术美。

第二,理解形象,探求主旨;发挥想象,再现形象。前面谈及的把握整体,感受形象是文学鉴赏的第一阶段。而理解形象,并在脑海中明晰地“再现形象”,是文学鉴赏的第二阶段。如果说第一阶段的“感知”是对文学作品表象的轮廓的认识,那么“理解”这个阶段便是从作品有机整体出发,披文人情,沿波讨源,因形体味,深人到作品内部的深层世界,对作品整体的各个层面进行具体化的品味认识。从文学鉴赏的实践看,“理解”是多层次的,可分为表层理解和深层理解。表层理解,就是对作品的字面理解,对文章的外观理解。阅读鉴赏文学作品就要引导学生正确地接受作品的语言信息,包括理解作品的词句、典故、以及起兴、比喻、拟人、夸张等各种修辞手法,也包括对构成意义的表象、结构、韵律、节奏,以及文章定的表现手法等方面的把握。总之,应启发引导学生弄清作者对人、事、物是“怎样写”的。所谓“深层理解”就是对作品的象征意蕴和文体的结构艺术的理解。是对作品的情感感悟,对形象的具体化的“重建”。所以,阅读鉴赏作品重在从“把握文学语言”切人,在脑海中“立体”地“重建”作者所写的人、事、物,进而去理解和把握形象。

第三,激发感情,独立思考,评价形象;反复涵咏,熏陶情操,创造形象。对一篇文学作品的鉴赏,从根本上说,就是探讨作品“写什么”、“怎么写”和“为什么写”的问题。写什么—就是要感知作品的基本内容、主体形象和事件。怎么写—就是要认识作者对作品内容的展现,探究作品是运用怎样的基本形式和艺术手段,把他对人生的体验传达给读者的,这就是理解形象。为什么写—就是要认识作者对某一人生体验的表达底蕴和表达这种底蕴的艺术方式的奥秘,进而深悟形象,评价形象。只有实现了这一鉴赏过程的最后阶段,才能实现文学鉴赏的优化效应。所以我们认为,文学教学,要遵循文道统一的规律,从分析作品的表现手段人手,深人体会作品的思想内容。

下面简要谈一谈文学作品常用的几种表现手段:一、鉴赏准确遣词造句的表现力量。对于这方面鉴赏,我们要注意培养学生从关键词句人手,体会其表现事物特征,思想内容的力量,特别要注意词语的锤炼,句式的选择。二、鉴赏恰当运用修辞方法的表现力量。对于文学作品中运用的修辞方法,不应只是停留在修辞方法的辨识上,而应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结合其运用,鉴赏其表现力量,体会其对表现事物特征,表达思想感情的表现力量。三、鉴赏恰当运用表现方法的表现力量。好的作品为表达一定内容,往往恰当地选用了一些表现方法。对比、衬托、联想、象征、虚构、夸张、讽刺、渲染、叙述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平叙),描写的方法(白描、细描,人物描写、环境描写等),抒情的方式等都是常见的表现方法。鉴赏时,既要弄明白作品运用了何种表现方法,又要搞清楚这些表现方法对表现思想内容的特殊作用。与此同时,也不妨引导学生反过来想一下,假如作品不使用此种表现方法,而用其它的,那么这篇作品能否产生与原来一致的表达效果。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每个学生应重视表现方法的鉴赏,因为只有在阅读时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才能在写作时主动地积极地选用恰当的表现方法,并收到良好的表达效果。因为读与写是密不可分的。四、鉴赏巧妙安排篇章结构的表现力量。篇章结构体现作者的思路,是组织材料成为有机作品的手段,也是表达作品主题的手段。材料的选取(完整事件或片断,现实或梦境,今或昔,人事或景物等),材料的剪裁(详略),材料的布局、开头、结尾,过渡(词、句、段)、照应等,都决定于作品的内容特点和主题。

怎样写教育论文范文第8篇

>> “借物抒情”作文升格 如何运用象征手法咏物抒情? 借景手法的古为今用 对举手法在作文中的运用 浅析议论文中的抒情手法 善借歌曲创作精妙的手法,巧设作文教学新课堂 浅析借景手法在庭院空间中的运用 从小“物”中“探幽”出大“理”——“借物喻理”手法解读 借物抒情的花鸟画 借景造园手法的当代解读 托物寓意手法运用的几种类型 浅论“点化”手法的运用 象征手法的运用 学会在作文中运用表现手法 试论学生作文如何运用修辞手法 作文表达要善于运用修辞手法 试谈修辞手法在作文写作中的运用 浅论苏轼婉约词的抒情与表现手法 诗歌鉴赏中的抒情和描法 论穆旦诗歌的戏剧化抒情手法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论文网 > 教育 > 初中作文借物抒情手法的运用 初中作文借物抒情手法的运用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付祥平")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 要】借物抒情是文学作品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在传统的初中作文教学中,教师习惯于用条条框框的写作方法束缚学生富有创造力的思维,长此以往便形成了语文作文教学中学生写作技能提升慢、语言格式化、缺乏创意的弊端。新课程改革中明确规定,教师应将课堂交还于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更多的作用是引导学生,进行启发式教学。

【关键词】初中作文 借物抒情手法 教学探索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34-0102-01

初中阶段的学生对借物抒情作文缺乏自己的理解,能将借物抒情写作手法真正地应用于作文之中的人数少之又少,笔者基于自己多年对初中作文教学的研究和对借物抒情修辞方式的领悟,形成自己的教学方法以更好地指导学生作文学习。

一 调整学生对借物抒情类作文的喜爱

小学期间一些语文教师机械的作文教学致使部分学生对作文厌烦,甚至惧怕,这些情况不利于初中阶段的语文学习,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正确地调整学生对作文的消极情绪。为了让学生感受到借物抒情类作文的美感,我在教学中,会首先朗读一段优美的范文。如使用《青青草》一文让学生感悟借物抒情的意境。“美丽的草原上,铺设了人世间美丽多彩的绿绒毯……荒漠上孤独的小草以及都市城墙上纤弱的小草向人们展示生命的意义。”此时,学生们仿佛置身于小草的世界,感受着小草的自强不息、倔强和坚持,领悟着小草无论身处何地都能坚强地笑看世界,即使只是一棵小草。

另外,要采用启发式的教学办法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借物抒情作文教学中。在进行初中作文借物抒情手法教学中,让学生对“物象”有自主选择权。让同学们畅所欲言地话说自己心中最喜爱、最熟知的“物象”,学生们会争先发言讲述自己最喜爱的物品,并且用语丰富地描绘形态、神色,进而使学生的写作欲望被激发出来,形成一种强烈的写作欲望,成功地使学生的写作心理由被动转向主动,这样作文课就形成了一种积极的写作氛围,学生们争先恐后地愿意把作文写好,把学生的写作心理调整至最佳状态。

二 引导学生掌握借物抒情作文的写法

由于初中学生对借物抒情文章的写作手法还不熟悉,所以教师运用模仿的方法开展教学很有必要。

1.以课本为载体,建立抒情式作文的写作思路

语文教师在开展抒情作文课之前,要有意识地对课文中的抒情式散文进行分析,让学生了解抒情式文章写作的脉络特点。如在初三上学期的教学中,第一单元《白杨礼赞》对白杨的描写和《井冈翠竹》对翠竹描写等特点。在描写白杨时,文章以白杨的不平凡精神为主线。作家茅盾在文章开篇点题,抒发对白杨的喜爱赞美之情,接着描写白杨树是如何不凡、伟大,从而将由对白杨的赞美转为对抗日军民的歌颂。让学生随着教师的引导,感受茅盾进行借物抒情创作的思路,即开篇引物――由物绘神――由物及人,抒发深层的感情,解释“物”象征的含义,通常在借物抒情文章中会有一条主线引领全文。这样通过上述的教学,会让学生对借物抒情作文有一个基本的写作思路,因此在以后的作文指导和写作中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2.以课本为载体,领会立意、描写、联想的要素

在文章中立意要深刻、鲜明并且贯穿全文之中成为文章的“主心骨”,并且在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在抒情文章写作过程中正确掌握这一技巧可以更好地抓住文章的立意。

联想是文学创作的来源,在借物抒情的作文中要将物象与表达的情感相连,联想要恰到好处,避免过分的雕琢。

三 引导学生从修改中巩固借物抒情作文的写作手法

反面典型更能引导学生更好地掌握借物抒情散文写作技能,从而使学生知道应该如何正确地书写借物抒情文章。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立意、描写、联想方法使用不当的借物抒情文章,让学生通过文章的修改,从不清楚如何写向应该怎样写的方面转变。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改错练习,可以快速发现文章中的不足,吸取他人的教训,避免类似的错误在自己文章中出现,努力使自己的文章变得更加完美。另外,学生通过对文章的修改,成为学习的主体,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改变以往教师占据主角的情况,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掌握借物抒情作文的写作手法。

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进行科学的初中作文借物抒情手法的教学中,首先要调整学生对借物抒情类作文的喜爱;其次,引导学生掌握借物抒情作文的写法,要从以课本为载体建立抒情式作文的写作思路和以课本为载体领会立意、描写、联想等要素;最后引导学生从修改中巩固借物抒情作文的写作手法。在新课程目标中,规定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更多的是运用启发式的教学办法,使学生自觉地进行学习。通过本文对借物抒情作文的教学指导中,可以看出要充分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为文章写作提供正确的写作方法。教师要改变以往说教式的教学手段,避免空洞地教授学生写作技巧。

怎样写教育论文范文第9篇

>> 浅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有效整合 现代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整合策略 初中语文教学写作教学阅读教学的整合 新形势下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整合思考 浅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训练策略 浅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 浅谈初中语文高效阅读教学的策略 浅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几点策略 浅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优化策略 浅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设计的策略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困惑与策略 浅谈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的互动 浅谈农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困惑与应对策略 浅谈农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困惑与策略 浅析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整合教学的困惑与对策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浅谈 浅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浅谈初中语文预习阅读教学策略 浅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意义及策略 浅谈农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论文网 > 教育 > 浅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整合策略 浅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整合策略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未知 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读和写是语文教学永恒的主题,是语文教学的归宿,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劳于读书,逸于作文”,即阐明了阅读和写作的密切关系。阅读与写作既有相对独立性,又有密切联系。因此,我们要重视阅读与写作教学的有机整合,将“阅读教学”长期植根于“写作教学”的沃土中,使学生更好地从阅读中学写作,以利于其写作水平的不断提高。笔者有幸被确认为宁化县适合教育课题研究子课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整合方法”的负责人,深感于肩上的重担,夙夜忧思,不敢有丝毫懈怠。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课题研究实际,来谈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整合方法”这个课题研究所取得的初步成效。

一、现状分析

阅读与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两个重要环节,即阅读是写作的源泉,写作是阅读的升华。但在实际的语文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常常是将二者割舍开来:为阅读而阅读、为作文而作文,各自呈现单边性和功利性。这样导致无论是作文教学,还是阅读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都成为了薄弱环节,课内阅读成为学生很茫然的一件事,写作文成为学生很痛苦的一件事,长期以来都没有走出“高耗低效”的怪圈。

如何破解这个目前初中语文教学遇到的长期客观存在的怪圈呢?

笔者认为,初中语文教学的当务之急是教师必须勇敢地冲破樊篱,将阅读和写作教学这二者大刀阔斧地进行整合,这样才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水平。

二、整合策略

叶圣陶曾经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借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巧”。从中可以窥见,教材是启迪学生阅读和作文智慧的一把“金钥匙”。尤其是时下的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不乏文质兼美的篇章,其中储藏着无穷的思想力量、情感力量和写作智慧。如果能在阅读教学中相机进行作文指导和作文训练,即把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有机整合起来,那么学生写作水平和技能的提高,亦指日可待了。笔者将结合自己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做法,探讨一下以读促写、以写促读、以写激趣、以趣促读对于解决该问题的策略。

1、立足课堂教学,实现以读促写

关于读书和写作的关系,前辈作家们都是极力提倡边读边写的。写作自然不能不读书,但是只读不写同样无法提高写作水平,掌握创作规律。那么应该怎样写呢?笔者认为,可以从对课内的美篇华章的仿写开始。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以课文为范例,通过精读、研读等方法,让学生充分体会课文的结构布局,作者的思想脉络,风格韵味等,为写作提供借鉴。在阅读吸纳的基础之上,教师搜集汇编具有导读导写功能、文质兼美的经典名篇,利用它们的经典性和示范性,让学生刻意模仿,仿照作文,以此来培养学生规范作文的意识,让学生体验作者所独具的匠心。如八年级的同学,阅读了孙犁的《芦花荡》后,可指导学生补写二菱目睹老头子的英雄行为时的心理描写;阅读了西蒙洛夫的《蜡烛》后,可指导学生补写老妇人的心理描写;阅读了聂华苓的《亲爱的爸爸妈妈》后,可指导学生针对文中那位日本作家的言论写一则感想或评论;阅读了星新一的《喂——出来》后,可指导学生展开想象,续写结尾;阅读了茨威格的《托尔斯泰》,可指导学生写《

同学的外貌》片段描写;再如学习了的《新闻两篇》后,就可以模仿其新闻的结构,指导学生写一则《校园新闻》;学习了纪伯伦的《雨之歌》,我们就可以指导学生写《

之歌》; 学习了鲁迅的《藤野先生》,我们就可以指导学生写《我的老师》。这样,学生学有范文,又有亲身感受,所写出来的文章一般能做到条理清晰、顺序合理的写作要求。这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写作热情,而且调动了学生深入探究作品意义、思考社会生活的积极性,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这样,立足课堂教学,教好范文,让学生汲取范文中的写作精妙之处,积累写作素材,并运用于写作实践之中,就能够促使学生及时把读与写联系在一起,读而有感,感而为文,发挥占绝对多课时的课堂阅读教学的最大效益。由于有阅读的基础和拓展,学生就容易解决不知写什么和无话可说的困难,同时又能纠正学生重读轻写的倾向。

2、实抓作文教学,实现以写促读

语文教学中有些同学对阅读课没有兴趣,或不能深入领会要旨,或无法发现美点。针对此现象,我们可以通过写作找到突破口,来促进其细致地阅读。如2006年南平市中考作文题:题1:《我希望

》提示:先将题目补充完整,横线处可分别选填“自己”“家庭”“生活”与“坚强”“温暖”“美好”,也可选填其他,然后作文。题2:深藏于心中的童年往事,到今天仍会引出缕缕扯不断的情思——追逐蝴蝶时的兴奋,异想天开时的自豪,成长历程中的酸楚……多彩的童年是每一个人心中永远抹不去的记忆。请以“童年”为话题,写一篇作文。(题目必须另行拟定,立意角度自定),选择其中一个,写一篇作文。我曾经布置给自己所任教八年级(1)(2)班的学生,由于学生对自己、家庭、童年的经历和阅读有限,看着他们愁眉苦脸的样子,我决定给他们两个星期的时间准备,并提供相关书籍和网站供学生查阅,给出中考优秀作文作为参考。结果学生以写促读,分别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人物阅读,主动地吸纳,最后一吐为快,写出了诸如《我希望家庭更温暖》、《我希望自己更坚强》、《难忘的童年》、《有趣的童年》等好文章。通过本次作文,学生由原来对阅读的不感兴趣,而变为爱上读书,主动与文本、作者自由的对话,对文本作出自己创造性的诠释,激发自我潜在的创造力与想象,从而爱上写作,爱上了语文。

所以,精心设计题目,实抓作文教学,能够激发学生“读”的兴趣,引导学生有目标的阅读相关的文章,并把阅读的收获和感受以“写”固化下来,拓展开去,从而提高“读”的效率。

3、指导课外阅读,实现以写激趣、以趣促读

课内和课外, 是语文教学的双翼。语文教学须打通“课堂”这个瓶颈,搞好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的衔接。学生以往的课外阅读往往是随意的,无目的性的,针对这一现象,我指导学生读前确定阅读目标,制定周密高效的阅读计划,读时学会圈点、勾画、批注,读后做摘录,摘抄美文、精彩片段、名言警句等。还可以写心得,写读书笔记,写评论,定期进行交流。这样坚持“写”,并适时为学生搭建交流的平台,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促使其自觉、主动的阅读,实现“以写激趣、以趣促读”。

为了进一步调动学生的读写积极性,我充分利用教室里的学习园地,和学生一道制作《班级作文欣赏栏》,将学生个人习作进行整理,贴在“美文精品”“小小作家”等栏目上。有时,我们通过印制学生作品小册子,如《感恩的心》、《青春飞扬》等。这些册子,让学生感受创作的成功和喜悦,又能借助小册子及时看到读者对作品的评价和意见,促使其更好地进行再修改,再加工。学生的读写积极性空前高涨,创作的乐趣激发了浓厚的阅读兴趣,而兴趣又促使他们在宽松、自由的状态下进行真正愉悦的阅读。他们遨游在书的海洋中,尽兴的“吸收”并“倾吐”着,形成“比、学、赶、帮”的读写热潮,阅读和写作水平不断提高。

三、前景展望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资源整合,丰富了“读”与“写”的内涵。“读”不仅要求学生读懂表达了什么内容,还要求学生读懂怎样表达,为什么要这样表达,还可以怎样表达,而“写”也不仅仅是被动的能力训练,更是课文内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主动有效的体验。学生以读促写,以写促读,以写激趣,以趣促读,使阅读和写作成为互相补充的有机整体。学生获取的各种知识信息、文化因子将在头脑里聚集、碰撞、渗透、积淀,学生的语文能力、文化品位、人文素养乃至整个精神世界也在不知不觉中得以提升。

怎样写教育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于漪;语文教学;教学风格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0)14-0125-02

教学参考书毕竟是别人的劳动,只有自己的劳动所得才是带着生活露水的鲜花,是你自己的心得,学生才容易和你交融。教出自己个性的时候,才是学生收获最大的时候。因为,教育事业是创造性的事业。

――于漪

在教育界,于漪是一颗永远闪烁着智慧之光的明星。她有许多耀眼的荣誉――全国为人师表优秀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工作者、全国劳动模范,但最为珍贵的是“永远的师者”。于漪老师长期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主要著作有《于漪语文教育论集》、《语文教苑耕耘录》等。阅读她的著作,了解她的教育理念,可以受到精神和气质的熏陶,得到智慧和思维的启迪。通过学习、对照新课程教材内容,笔者重新审视了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教学活动,发现自己在专业储备上存在缺失、不足,需要自我发展、自我完善。通过反复赏析于漪老师的教学案例,笔者悟出一些对语文教学有益的设想,下文将试作阐述。

在语文课程教学中,于漪老师是杰出的情景教学专家,她倡导以情景模式展开教学实践活动。在教学中,她以激发兴趣为先导,以“新”、“趣”、“情”、“思”创设情境,使学生学有兴趣,情绪高涨,让学生在学习中意识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在教学时,她以语言和思维训练为核心,通过“激疑”、“辨疑”、“析疑”、“重点突破”的学习过程,使学生的情感体验上升到理性思考的境界。另外,她还以“立体化、多功能”的方式来提高教学效率,熔思想、语言、认识能力、素质培养于一炉,调动师生积极性,使教学过程空间充实、时间紧凑,发挥了多功能作用。对于怎样上好一堂课,于漪老师的主要经验是:第一,挖掘文章内在的思想性,揭示其寓含的深意;第二,重锤敲打关键词句,使它们溅出耀眼的火花;第三,变换提问的角度,选择最佳入口处,激发学生的感情;第四,创设情境,带领学生置身于情境之中,使他们耳濡目染,受到熏陶;第五,联系、扩展、增添感情浓度,形成余音缭绕。在新课程教学中,她的这些教学理论和教学经验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

一、贯穿一条主线――教文育人

于漪老师在语文教学中重视文学性与思想性的统一,这一点也应成为所有语文教师的教育教学原则。“三个面向”是教学改革的依据之一,语文教学要充分体现“文道统一”的精神。在听、说、读、写训练中,语文教师应结合思想教育,引领学生理解、体会文本要旨,领悟人性之真、善、美,达到“随风潜入教,润心细无声”的境界,实现文与道的和谐统一。

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老师在备课的时候吃透教材,其真正的意味在于教师要努力把课程中的精神能量转换于自己的生命之中,转化为自己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意志和智慧等,从而从容自如地释放于学生――用博学的素养教书,用集知识与精神于一体的人格修养来教书。

二、确定立足点――以学生为主体

重教轻学是传统教学的积弊。在教改活动中,教师要重视对学法的研究,让教学为学生的学习服务。于漪老师强调在教学中必须做到“目中有人”,也就是说,要及时了解学情,要研究当代学生的新情况、新特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进行教学。

作为语文教师,要用自己的素养备课,而不是仅仅依靠一本教科书、一本教参书。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关注每个学生的当前学情,也要了解他们以前学情,预知将来学情,从各个教学环节和细节中体现出对学生的“熟悉”。针对相应的学生群体, 应该用自己的眼光,理出教学目标和任务,提炼出有价值、有难度值、让学生遭遇理智挑战的问题,激发教学互动,提升教学有效性。所以,教师应以学定教,以教促学,设计出有效的学习活动,并专注于引导以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真正实现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愿望。

三、创造吸引力――以趣促学

于漪老师认为,教学中有了情趣,就能吸引学生产生一种孜孜以求、锲而不舍的学习愿望,这样语文教学才能产生实效,而效果又会促使兴趣的巩固和发展。为此,教学就须在“得”字上下功夫,学生学有所得,才能对语文学习产生情感和趣味。语文教师要做的就是,努力探索克服学生消极思维、情绪和行为的办法,以激发学生固有的学习动机,恢复他们原本的健康状态。同时,还必须帮助学生看到自己的优点,重新激发学习动机。

在教学中教师要认真落实教学设计中的“三要素”:创设情景、提炼问题、组织活动。解决好课堂教学中创设与生成的关系、开发与利用优化的课程资源。在创设情景上不摆花架子,追求动机与效果一致、出发点与归宿点一致、开放与生成一致。

四、明确目标――培养智能型人才

只要全面阅读于漪的教学论文,就不难发现她的全部语文教学活动中,贯穿着一条重要线索,即运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尽力开发他们的智力。如何开发学生的智力,于漪曾写过不少专论,诸如《谈语言和思维的训练》、《谈观察训练》、《谈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培养》、《谈把握记忆的支撑点》等。这些论述启示我们:语文教学要通过启发式教学,让学生在主动、活泼的学习中,逐渐成长为聪明有为的人才。

在语文能力的培养上,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进行读、写、听、说全面训练,不可重读、写轻听、说。走进新课程,不难发现重读、写轻听、说”教学的滞后性,从适应信息化社会的需要角度考虑,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一视同仁,也要重视听力与说话训练。

纵观于漪的读、写、听、说教学实践活动,可以从中寻找出另一条重要线索,那就是在教师主导下,让学生在主动、自觉的学习活动中,逐步地培养自学能力。

五、凸显特征――以文学色彩点染课堂

人的生活离不开文学。文学修养是语文教师应该具有的文化素质。欣赏于漪老师的讲课视频,品读于漪老师的文章,文学味浓厚是一个突出的感受。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用浓厚的文学色彩渲染课堂,让学生在审美体验中感受语文课程的魅力。如果学生发言时能熟练地运用古诗词,能恰到好处地使用成语表达自己的意见,能在课堂上一首又一首地背诵古代诗词,也就可以知道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是怎样成功地对学生进行文学教育了。教学中,如果教师教学语言充满了优美的文学词语,就会产生很强的感染力,这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所以干练优美的教学语言可以把学生带入文学的情趣之中,可以提高语文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语文教学的效率也就必然随之提高。

六、追求境界――浑然一体

语文教学首先应具有科学的序列,然后才能有序、有效地传授知识、进行训练。教师对每个学期教学工作的安排,既要全局建构,又要明确每堂课、每个单元、每个阶段的教学目标与教学任务。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遵循“文道统一”的规律,从整体上去理解、把握课文,使学生不仅理解、把握课文写什么、怎样写,而且领会为什么这样写。在学生从课堂教学中不仅学到知识、技能,而且受到思想教育。

语文教师要精通教学艺术,对于一堂课怎么导入,选择什么作为切入口以带起全局,怎样展开教学各步骤,怎样衔接,怎样收尾,都应有独创的整体设计。优质的教学氛围应该是:教学环环紧扣,节奏鲜明,抑扬顿挫,起承转合,有张有弛,波澜起伏,突出亮点,引人入胜。教师倘若在整个教学中能“和学生的心弦对准音调”,有整体性,就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实现教者、作者、学者“共鸣”,达到美好的境界。

上一篇:教师和教育论文范文 下一篇:教育与职业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