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等师范院校《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时间:2022-09-29 01:03:56

地方高等师范院校《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摘要]本文从地方高等师范院校《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与难点出发,积极探索《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注重教学思想和教学内容的更新,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关键词]高等数学 教学改革 教学实践 教学方法

一、《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改革现状与难点

《高等数学》课程是地方高等师范院校理工科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其开设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所必备的数学知识、数学理论和数学方法,使学生毕业后能更好地胜任所从事的学习和技术工作,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贡献。在面向二十一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中,《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一直是一个重要问题。究其原因,一方面是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数学的重要作用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另一方面是《高等数学》课程本身的特点,《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在历次教育改革中都是一个难点,主要是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等方面的改革[1]。而教学内容、课程体系的改革要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的要求,以加强基础、增强素质、提高能力为目的,整体优化课程体系,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更新教学内容。因此,为适应新一轮的大学教育改革,《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一直广受重视并且不断提出新的要求。

二、《高等数学》课程改革中教学思想和教学内容的更新

根据高校招生规模逐年扩大和学生生源质量的下降,《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改革首先要在教学思想和教学内容上进行更新。由于地方高等师范院校一般都属于二本院校,新入学的学生大都数学基础较差。因此,在《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中我们提出以下新的教学思想“遵循《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规律,遵循经济社会对学生数学技能的需求规律,遵循学生数学基础实际和人才培养发展规律,本着‘因材施教,分层培养’的目标,探索‘学生分层、教材分层、培养分层’等分层次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应用数学方法和技能的能力,使不同层次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最终达到毕业后能更好地胜任所从事的学习和技术工作,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贡献”。在教学内容上首先要根据不同层级学生的培养目标的不同,细化培养方案,修订教学大纲,制定教学计划,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结合各专业学科特色有针对性增加数学实验、应用、建模和竞赛方面内容的比重,达到因材施教,提高数学技能,保证教学质量的目的。

三、《高等数学》课程改革中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更新

(1)教学模式的更新

按照“学生分层、教材分层、培养分层”的原则,实现“因材施教,分层培养”的目标。首先根据学生所学的理、工类专业把学生分为适应于学习《高等数学》(C1,C2)和《高等数学》(B1,B2)等类型,其次在同一类型中再根据学生的数学高考成绩和中学的数学竞赛成绩以及个人的志愿和兴趣爱好把学生分为本科培优教学班和本科普通教学班等层次。本科培优教学班主要是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数学素养和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参加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数学竞赛和报考硕士研究生打下坚实基础。本科普通教学班主要是培养学生能够掌握所学的数学知识、具有较扎实的数学基础,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能够较熟练地利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工作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当然这类学生中学习好的一部分学生也可以进一步培养他们参加硕士研究生《高等数学》考试的能力,达到进一步考研深造的目的。

(2)教学方法的更新

按照“基础与理论+综合与应用+竞赛与创新”三层次递进教学方法,实现培养目标。为了落实“学生分层、教材分层、培养分层”原则,实现“因材施教,分层培养”目标,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积极探索“基础与理论+综合与应用+竞赛与创新”三层次递进教学方法,使不同层次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培养。

“基础与理论”就是在讲授中注重给学生讲清楚高等数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以及这些理论和方法产生的背景和基础知识,增加应用这些数学理论和方法解决所学专业的实际问题的内容,及时介绍在工程与科技中出现的新数学方法,激发学习兴趣,扩大知识视野,夯实数学基础。“综合与应用”就是在学生掌握了扎实的高等数学的基础理论和知识后,要注重提高学生对所学的高等数学理论和基础知识与方法的综合应用能力,这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竞赛与创新”就是积极鼓励和培养优秀学生参加大学生数学竞赛和数学建模比赛。对于选拔的有强烈兴趣的优秀学生,选派有经验的教师担任竞赛培训教练,并按照制定的培训计划严格培训,在教学方法上注重数学概念和数学理论的直观化,从问题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和质疑,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结合身边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注重学生归纳与类比能力的培养,注重知识的拓宽,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3]。

四、《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的效果

《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得到了陕西省教育厅和学校的大力支持和肯定,目前《高等数学》课程已成为省级和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项目,改革成果获得了咸阳师范学院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012年)并受到省级和校级教学改革专项基金的大力资助。

本项目的实施形成了以大学生数学建模、大学生数学竞赛和报考硕士研究生为平台的三个训练平台。近年来我校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和数学竞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数学建模先后获部级奖3项、省级奖21项,大学生数学竞赛获部级奖3项,省级奖42项,这两项竞赛成绩在全省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与此同时,学生在硕士研究生《高等数学》入学考试中成绩普遍提升,考取硕士研究生的录取率逐年上升。

本项目的实施得到了学生、教师、教学督导和同行专家的好评。在每学期中期教学检查中,积极开展学生和教师听课评课活动,从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多个方面对担任《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师授课情况进行打分评议,学生和教师的评教分数平均达到了90分以上;与此同时,学校教学督导在随机抽查听课中对《高等数学》的教学效果和教师授课水平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校外同行专家对我校《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也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该成果重视教学思想和教学内容更新,认真探究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达到了“因材施教,分层培养”的目标,具有很好的示范和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刘淼,汤建钢,大学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6(1):112-115.

[2]孙艳蕊,高等数学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实践[J],大学数学,2014,30(2):48-51.

(作者单位:咸阳师范学院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陕西 咸阳)

上一篇:西方司法领域中法律语言学的应用及对语言学研... 下一篇:“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毕业设计教学方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