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文化变革与建构的文化哲学维度诊断

时间:2022-09-28 06:42:08

学校文化变革与建构的文化哲学维度诊断

文章采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对当前学校文化建设中的样态进行分析,指出当前学校文化建设旨趣存在关注文化现象而非文化本质的问题,并在文化哲学的框架下,提出学校文化建设的本质结构、基本内容、生成过程和感性特征。

学校文化 变革 建构 文化哲学

一、学校文化建设的案例分享:宜昌实验小学的“首善”文化之旅

三峡地区是巴楚文化的交汇之地,歌舞盛行,三峡民间文化艺术具有自己鲜明的地域特色,是当地经济和文化生活的重要资源。宜昌实验小学坐落于此,学校充分意识到这一资源的巨大价值,开发以三峡文化艺术为特色的课程体系,在推动课程建设的过程中,逐渐生发出学校文化建设的理念。

1.从项目到研究

1989年春天,宜昌实验小学成立了宜昌市首个校园艺术团,同时学校艺术教育中心也相继成立,并开展了一系列的艺术教育实践探索。2008年,学校将“新芽艺术团”升级为“七色花艺术团”,进一步提升学校艺术教育品牌,开展“三峡文化艺术进校园”的课题研究,分别在教育目标、教育方法、教育渠道、教育手段和教育策略五个方面积累了丰富的艺术教育经验。

2.从学科到学校

在宜昌实验小学艺术教育逐渐实现特色学科教育系统化之后,学校也开始不断反思“特色”背后的教育价值深度取向问题。首先,就艺术特色教育学科而言,其本身的发展已经趋于成熟,但是单项特色项目就学校整体发展而言,缺少总体的架构和长远的设计。其次,从对区域文化的汲取过程来看,文化资源的吸取还停留在表层直接利用层面,对地域文化的精神内涵尤其是核心价值理念的理解上,还没有深入挖掘。在这样的背景下,学校提出了“首善”的文化理念,意为“学校为育才首善之地,教化所从出,非行法之所”,确立了学校文化建设和发展的整体框架,提出了艺术特色到“首善文化”建设的构想。

3.从校园到组织

宜昌实验小学在确立了“首善”文化作为学校的核心办学理念和育人价值理念之后,在学校的管理与领导方面,管理重心逐渐由物转向人,以尊重人、发展人、成全人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学校针对班级的组织文化建设开展学生自主管理实践探索,调动学生的主体性,营造浓厚的班级文化氛围。

二、案例反思――文化哲学的视角

学校文化的研究始于20世纪20年代,西方社会学家开始关注对社会造成重大影响的青年颓废问题及其文化成因问题。1932年,美国学者沃勒(Waller.W)从社会学中结构主义的视角分析学校这一社会体系的结构和功能,指出学校是一种形式的社会雏形,由于同质的学生参与学校,学校必然成为一个独特的“社会体系”,有独特的社会性格,有一定人口,有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有独特的文化。[1]学校文化在我国作为一门社会科学研究的对象,在理论上进行深层次的探讨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关注,90年代之后逐渐扩大到各个层次的学校教育系统之中,伴随着课程改革中对学校建设及人才培养问题的思考,文化考察的视角成为教育研究中的重要取向和研究领域,学校文化的研究也逐渐取代校园文化的研究,成为一个重要的教育实践研究场域。顾明远先生借鉴张岱年和程宜山对“文化”概念的阐述,将“学校文化”定义为,经过长期发展、历史积淀形成的全校师生的教育实践活动方式及其所创造的成果的总和。[2]

学校文化与社会大文化的关系以及学校文化自身的规定性决定了学校文化的总体特征。学校文化作为社会大文化的一部分而存在,社会大文化必然会影响、制约学校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其次,学校文化对社会大文化有反作用力,表现在学校文化对社会文化的生成和发展有一定的导向性。但是由于社会大文化的笼统性和泛化,仅以文化的社会大传统作为学校文化建构的整体参照,只会使得学校文化呈现出内容上的空洞、形式上的不稳定以及文化符号语境的模糊。宜昌实验小学的学校文化建设之路正是在社会文化转型和学校变革的双重背景下,探索以校为本的文化建设之路,并表现出强烈的地域色彩,代表了我国当前学校文化建设的一种发展模式。通过这样一个学校建设的案例我们发现,就目前学校文化研究的关注点来看,学校文化的研究主要是从文化人类学的视角,所使用的文化概念,还是对学校文化的概念、分类、建设等问题,关注点仍然是文化学分类中制度文化、组织文化、管理文化方面,所探讨的领域还是在人类学和社会学的范畴内。如果以此为学校文化建设的架构的话,那么它与学校教育的区别何在?是否二者之间存在基本的一致而非本质的差别呢?我们的问题是,学校文化的研究是否在研究旨趣上借用了文化研究的概念,而事实上并未真正走进一个文化的问题场域?在去除学校文化现象的外衣,作为学校定主体的教师和学生,他们的独特生存方式和实践活动背后的结构模式、生成过程、价值选择等问题的追问,却是引导我们从哲学终极意义上对学校文化研究的一种观照。

当代人类所面临的世界越来越呈现为文化世界,文化问题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哲学主题。如果不从哲学研究层次上予以深究,研究者通常多是认为文化就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或“文化,是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的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基于这样貌似“包容性”极大的概念出发,对文化活动和文化现象进行研究,其实是潜藏某种研究的边界危机的,它极易混淆某一特定学科的研究边界,如教育文化与教育理论的研究,其研究过程和研究结论很难严格区分。因此,必须对特定的文化活动和文化现象作具有前提性的追问,这样才能对文化的基本内容、本质特征和表现形式进行学理性的揭示。在此基础上所进行的文化研究,应采用历时性思维与共识性思维相结合的方法论视角,将社会个体特定的精神性的自由追求,通过具有表现形式的文化符号的起源、生成过程、基本内容和感性特征的揭示,来阐发其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的价值与意义。这样的文化研究,才具有终极性的定位和解释力。

三、文化哲学视野下学校文化变革与建构的维度

人们对教育的关注,离不开对教育理论和实践问题的思考,尤其是当教育作为一种独立的活动,其运行过程中不断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矛盾与困惑,如知识的无限性与个体发展的有限性的矛盾,个体潜能的无限性与教育的可能性的矛盾,教育中的科学主义取向与人文主义取向的矛盾,如此等等。教育中的人不得不寻求从自然世界和文化世界获得根本性认识,继而生发出对解决教育中矛盾和困惑的方法,因此教育中的哲学诉求也就成为一个永恒的话题。

文化哲学的出发点,是对人的认识,人是文化哲学语境中的关键要素。学校是学生和教师日常实践活动的发生地,学生又是学校教育中的核心,作为特殊场域下的人的群体,他们的自我活动和自我行为的实现过程,必须借助所在文化世界的结构。因此,学校文化构建中,不应当仅仅停留在文化现象的层面做文章,还应重视文化本体性问题的考察,即学校文化的独特发展模式、学校文化的实践性本质和学校作为特殊的场域对人的发展的文化价值。学校文化的研究应采用历时性思维与共识性思维相结合的方法论视角,将学校中个体特定的精神性的自由追求,通过具有表现形式的文化符号的起源、生成过程、基本内容和感性特征的揭示,来阐发其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的价值与意义。文化哲学作为当代哲学的转型范式,对学校文化的研究同样具有范式转换的借鉴意义。在文化哲学的视野下,学校文化的建设和研究可以从以下维度给予观照。

1.学校文化的本质结构――共时性的基准模式构建

学校作为一个文化场域,是生活在其中的“人”特有的文化世界。这个文化世界里包含学校中的人所有意向性活动的时空条件和物理条件,人的活动是这个世界的基本运动方式。生命存在的表象不是文化哲学所应把握的对象,而真正的对象是作为这种表象的基础的它的内在结构,即它的内在模式。因而在文化的结构中,作为文化要素的个人的存在是表象性或者偶然性的,而真正有意义的是如何使个人联结为一个文化体的那种结构方式或构造方式。[2]

学校是以人为中心的活动场域,学生和教师在共同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他们共同完成了一个具有内在联系和必然性特点的文化系统的构建,在这个结构中,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内容是组成结构的要素,而远比这些要素更为重要的是这些要素之间的结构和联系。在学校教育产生初期,学校还是一个刚从生产和生活中独立出来的机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还具有一定的不稳定性,教育内容是日益成熟中的知识和技能,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联结关系是将教育内容控制性地进行传递,其中,教育者和教育内容是学校文化结构关系中的主要要素。到了近代工业化时期,学校教育发展和衍生的物质基础获得了极大丰富,随着物质条件的改善,学校教育的发展无论是在种类上还是在内容上都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蓬勃趋势,各种学科的快速分化、人才培养规格的层次化要求,催生了现代制度化的教育出现,在这一阶段中,培养合格的人和合格的技能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受教育者和教育内容成为学校文化结构中的主要要素。现当代随着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中的广泛应用,学校教育的理念中广泛融入了社会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教育内容从静态文本走向动态的信息提取过程,因此,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成为当代学校文化教育结构中的主要因素。可以看出,对学校教育的文化基准机构的分析,可以更加明晰学校文化发展的本质,而非仅仅是在人类学和社会学视角下的文化事物的研究。从上述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学校文化研究还主要停留在教育思想、教育目标和教育方法的浅层“文”的维度建设上,对作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化”的过程探究不足,学校文化的深层结构改造显得不足。

2.学校文化的基本内容――文化交往

文化的中的“人”的探讨是一个群体意义下的概念,个体的文化也是以群体文化为保障的。在由个体联结的文化统一体中,人际关系所构成的现实的文化性质,统称为“交往的文化”。[3]在西方,个体交往关系的意识基础是“个人自由”,由此产生的道德准则便是平等基础上的文化能力的发展。基于这样一种文化哲学视角考察的文化交往关系,是一种人际之间的双向互动关系,人人都是文化主体,而非传统认识论中意识哲学中的“主-客体”的关系理论。教育作为完人的实践活动,正是在这种特有的存在方式和交往方式下,完成学生个体的自我文化养成,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实现文化的人、功能性的人以及现实与理想统一的人。学校中的规则是将学生社会关系在学校交往文化中的“形式化”,习得规则是学校文化的重要内容,而学生和教师作为学校中的文化主体,他们在彼此的交往中正视对方的角色性质定位便是其伦理道德的构建过程。那么如何构建这样一种理性的道德文化哲学系统呢?只有进行系统的人格教育,同时使得这个教育成为人自觉的文化成长的迫切需要,并把外在的系统教育“内化”为“自我反思”,把外在的思想资料转变为人自身的意识内涵,只有达到这种程度,教育成为人的自我教育和自我修养,道德法则变成自觉的道德意识,成为自己的文化行为的内在律令,才是可能的。[3]

3.学校文化的生成过程――历时性的符号获取过程

“符号”是文化哲学中另一个重要的核心概念,卡西尔把人定义为“符号的动物”,他认为符号是人与动物的边界。卡西尔的符号论实质上是对人的本质的探讨,是“人论”,在他的符号形式哲学研究中,任何问题都是在研究人的本质这一前提下展开的。在卡西尔看来,符号的研究是一个具有方法论意义的研究,他指出,“心理学、人种学、人类学和历史已经积累了丰富得令人惊异并且仍在不断增长的大量事实……然而我们似乎还没找到一个方法,能够控制和组织这些材料。……事实的财富并不必然就是我们的思想的财富”[4]。符号正是具有这样一种方法论意义上的功能,能够以整体性的方向引领人们对人类文化的一般性格的把握。这里我们所说的符号,不是单纯的“形式”性的符号,而是包含着某种“意义”的可感形式,即具有抽象性和概念性。[3]语言、文字、信息都是符号的形式,因此,卡西尔通过对神话、宗教、语言、艺术、历史和科学等问题的考察,以功能型的定义模式,建立起他具有整体性知觉取向的符号哲学体系。

学校文化应当是具有教育性的。学校文化的生成中,正是学校中的“人”不断建立与符号之间的关系的过程。学生和教师在教育教学的交往中,不断借助已有的代表文化符号的学科知识教育内容,获取自身存在和发展意义,完成自身的符号化过程,同时也就实现了人、符号和文化的共生机制。而我们的教育过程如何体现这种文化过程的特质呢?近年来众多的“反教育”现象的出现,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当前学校文化当中存在的问题,即对学生作为个体的人的文化过程的忽视,对学生成长中真正文化需求的满足欠缺。我们的学校并没有让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感受到自身发展的意义,所有的教育内容很大程度上只是既有的符号存在,却没有真正建立与人的互动关系,习得这些符号的过程是技术性和工具性的,对教育内容的符号价值开发得极少,学生的学习和受教育过程不是一个意义的生成过程,这也导致了学校难以有一种成就学生生存和生命价值提升的氛围,我们认为这是学校文化建设中具有本体性意义的思考。

4.学校文化的感性特征――文化时空下的价值追求

文化价值指的就是人对自己生命存在的文化意义的理解和确定。[3]文化活动是极其复杂的活动现象,人以自身生命体的优化作为价值目标,同时,人又是这个价值目标实现活动的参与者。在这一个统一的活动过程中,我们在进行学理的分析时可以发现,个人的生命存在得以优化是一个绝对的价值目标,或者说是一个终极的价值选择,而人同时又以活动参与者的身份出现,这时人的角色又具有了工具性的色彩,表现为功能价值的实现。在现实的文化分析中,二者有时并不是完全一致的,经常会出现一种二者之间的分裂现象,主要表现为人作为劳动者被迫地放弃自己的生存价值目标而为异己的他人的价值目标劳动。[3]文化价值的实现过程具有过程性和空间现实性的特点,在现实的文化选择中,就表现为文化在历时性维度上的继承和超越,以及在共时性维度上的冲突与融合的问题。

学校文化的演变过程,清晰地展现了学生特有的活动场域中的文化价值选择、融合、冲突等问题。学校作为一个微型的社会形态,既具有文化传承和创新的需要,同时也是文化冲突和融合的场域。杜威在他的民主主义教育思想的论述中指出,“教育的价值的讨论集中在讨论课程殊科目所要推动的各种目的上……详细讨论教育价值可以提供一个机会,一方面回顾一下有关目的和兴趣的讨论,另一方面,考察一下有关课程的讨论,把这两个方面互相联系起来”[5]。这表明,在学校文化的价值追问中,课程等具有符号特征的教育内容是学校文化价值的一个载体,同时,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的文化意象的表达更为重要。因此杜威指出,我们决不能把课程的许多科目分成欣赏的科目,即有内在价值的科目和工具的科目,即在他们本身以外有价值或有目的的科目。[5]杜威还指出,给每门科目指定独立的价值,同时把整个课程看作由各种独立的价值聚集而成的混合体,这种趋势是社会团体和阶级隔离孤立的结果。所以,民主的社会团体的教育任务,在于和这种隔离孤立的现象做斗争,使各种利益能相互支援和相互影响。由此可见,在学校文化的时空下,文化价值的追求应当是通过个体的知觉体验而产生的与生活世界的文化融合过程。当今学校教育中经常被追问的问题,就是教育的价值迷失问题,即本体价值与功能价值的本末倒置。

基于以上从文化哲学视角对学校文化发展维度的诊断,我们认为,学校文化建设不应只是停留在对各种文化事项的具象理解,学校是人的发展场域,这一点恰恰应该给我们启示,要从作为人的本质这一问题出发,从本体意义思考学校文化的构建问题。

参考文献

[1] 朱亚红.构建学校文化,打造学校品牌[J].教学与管理,2006(11).

[2] 顾明远.论学校文化建设[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5).

[3] 程.当代文化哲学沉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4] [德]恩斯特・卡西尔.论人――人类文化哲学导论[M].刘述先,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5] [美]John Dewey.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上一篇:校园追逐为何屡禁不止 下一篇:“顺学而教”推进课堂改革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