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追逐为何屡禁不止

时间:2022-09-11 06:03:25

校园追逐为何屡禁不止

警报响起,两月一次的消防应急演练照例举行,看着学生轻车熟路地跑向操场集合,感觉开展这样的活动似有必要。演练结束,猝不及防被几个快速追逐的学生撞了个“底朝天”,摸着痛处,正想劝诫学生一番,没想到他们早已“销声匿迹”。看来他们早就习惯了这样的追逐活动,根本不顾及活动的危险性。想起刚才那惊险的一幕,不禁想问:校园追逐现象带来的安全隐患难道不应该引起重视吗?带着疑问,笔者作了一番调查,发现校园追逐、楼梯攀爬等现象在学校课间活动中十分普遍,很多班主任反映,校园追逐是校园安全伤害事件频发的主要原因。一边是“愈演愈烈”的安全演练,一边是被漠视却伤害频发的校园追逐,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学校安全教育的“偏科”现象呢?

一、 舍近求远,安全教育重形式轻实效

学校安全教育应该是学生行为养成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应该以保护学生人身安全为出发点,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让学生掌握遇险生存的安全知识技能。可细看现阶段盛行的安全演练活动,很多都流于形式,而不是真正从学生需要出发。有的学校纯粹做一种“跟风”式的表演,别的学校做什么,他们就演什么;演练时都事先做好了安排,应急演练成了应急“演戏”。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只知道警报响起要跑向操场集中,有些学生甚至不知道这样的活动对他们意味着什么。可想而知,这种“形式化”的演练对学生又有多少价值。因此,对学生的安全教育不应该局限在演练活动上,而是应该把重点放在对学生的安全行为教育上,进行常态化的教育活动,可以一到两月开展一项主题安全教育,每周确定一项小课题,从与学生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安全要素出发,例如以火灾安全教育为主题,让学生了解火灾的各种安全预防知识:哪些物品、哪些行为会引起火灾;日常学习生活中应该注意什么、怎么做;发生火灾该怎么办,灭火器怎么使用;在没有灭火器的情况下如何施救、如何逃生……形成主题式的系列安全教育活动,开展如“安全知识竞赛、安全小技巧大比拼……”等形式多样的安全行为教育活动,使学生由浅入深、系统地了解掌握安全知识与技能,让安全教育形成持续性的效应,无形之中也能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 顾此失彼,安全教育重目的轻形式

其实,对校园追逐活动危险性的教育,一直是班主任、教师日常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可是尽管老师三令五申,学生却依旧我行我素,是什么导致校园追逐陷入学校安全教育的困局呢?因为校园安全对学校管理来说是一个敏感话题,学校深怕出现安全伤害事件,所以很多学校是以减少学生的活动量和缩小活动空间的方式来杜绝伤害事件的发生。班主任更是整天守在教室里,把学生的活动范围尽量控制在自己的视野里。他们忘了玩是学生的天性,这样束缚式的管理反而促成了学生在活动时的“疯狂”。由此可见,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重在引导,要让学生在思想上认识到文明课间活动的重要性。可以在班级中召开主题班会,开展文明课间活动大讨论。活动中,要让学生们充分讨论:在课间活动中,追逐打闹可能会造成哪些伤害?结合班里的实际情况说说自己或别人在课间追逐打闹时造成过哪些伤害,让同学们从思想上认识到文明课间活动的重要性,从行动中实践文明课间活动。而在学生活动时,可以把学校活动场所分成几个活动区域,在学校所有活动场所都安排教师轮值维持秩序或指导、纠正学生游戏活动;由学生自愿组织起来,分组去做各种各样的游戏,轮值教师发现学生做各种危险动作时及时矫正或制止。在培养学生文明活动习惯的同时,学校还应该丰富学生的课间活动内容,室内、室外相结合,使学生保持活动的兴趣,从而避免校园追逐等不安全活动的出现。

三、 断章取义,安全教育重结果轻过程

学校营造校风时,都会用类似“上下楼梯靠右行,慢慢走、轻轻行……”这样的标语来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可是在具体实施时很多学校却没有有效地落实,缺少相应的管理与反馈,使得这些警示标语“形同虚设”,对学生的行为教育没有形成良好的氛围,这也是校园追逐屡禁不止的原因。因此,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也应该是学校安全教育的重要内容,学校要形成安全教育的长效机制,把安全教育课程化,从而保证安全教育的时间,以保证安全教育的效果。学校可以设立一节“安全教育课”,定时、定量、定性对学生进行安全常规教育。2013年,上海市中小学已在全国率先开设了《公共安全行为指南》课程,把各项散、小、乱的安全专题教育进行了整合,融合成科学知识、法律要求、道德准则、行为习惯“四位一体”的安全教育课程,构建了从小学到高中、从校内到校外的安全教育体系,使安全教育得到了有效的落实。由此学校可以结合自己的特点,或因地制宜地开发适合学生活动特点的安全教育课程,只有有了课程作为依托,校园安全教育才能真正在师生中入脑、入心、入状态,从源头上消除不安全活动的隐忧。

上一篇:地理学情分析的有效策略 下一篇:学校文化变革与建构的文化哲学维度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