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让数学更精彩

时间:2022-09-27 09:01:55

情境,让数学更精彩

【摘要】 情境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中一条非常亮丽的风景线,很多一线教师想方设法从最佳角度创设情境教学,形成了活泼、个性化的课堂教学,使课堂教学顺利进行,达到理想的效果. 然而,很多老师不知道在什么时候采用情境教学更为合适,如何运用才能达到最佳的理想状态. 本文从情境导入、情境体验、情境结尾三个方面谈了情境创设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浅出.

【关键词】 情境创设;小学数学;有效运用

情境教学是一条非常亮丽的风景线,在情境教学中,真可谓是“百花争放”,在各个知识点的教学中,很多一线教师想方设法,从最佳角度创设情境教学,形成了活泼、个性化的课堂教学,使课堂教学顺利进行,达到理想的效果.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情境教学同样担当着重要的角色,作为数学教师,应该适时进行情景教学,让小数课堂精彩生花!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在导入新课时能够选择恰当的故事情节或情境,就能制造悬念,吸引学生对新知识的注意力,或者使用问题的形式,引起学生对问题的思考,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还能引发学生在兴趣中学习新知,探究新知,巩固新知.

例如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认识几分之几”的知识点教学,为了让学生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从而理解及认识几分之几,我采用了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堂伊始,我声情并茂地给学生讲起了故事:“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的路上,孙悟空找到了12个野果充饥,然后四个人把这些野果平均分配,请问:唐僧分得了几分之几?孙悟空和唐僧加起来了分得了几分之几?孙悟空三徒弟一共分得了几分之几?”小学生好奇心比较强,对电视剧《西游记》非常熟悉,利用这样的情景导入新课,学习兴趣瞬间被调动起来了,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自发地前后组成讨论小组,分析如何解决上面所提出的问题. 当然,情境导入新课的方式很多,例如,做游戏、讲故事、欣赏音乐、视频教学等都是有效的情境导入方式.

二、情境体验,引发思考

卢梭曾说过:“通过儿童自身活动获取的知识,比从教科书、他人那学来的知识要清楚得多、深刻得多,而且能使他们的身体和头脑得到锻炼. ”情境教学是启发思维能力的“亮点”模式. 为了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可采用情境体验,引发他们进行思考.

在学习“分数的认识”时,我特意设定了一个和学生实际生活相关的情境,通过练习的方式,让他们在生活中体验分数,运用分数,对分数的知识进行思考. 我这样引入思考:“为了庆祝小华的生日,昨天晚上小华的妈妈买了一个生日蛋糕,并邀请了小华的八名同学来参加他的生日宴会. 在切生日蛋糕之际,小华的妈妈给每名同学两张圆形的白纸,给他们出了两个问题.(1)在圆形的白纸上把圆形平均分成四份;(2)把圆形平均分成八份. ”此情境问题一提出来,学生们就争先恐后拿出自己的笔,边思考边在草稿本上又是画又是剪,有些小朋友在圆形的白纸上用铅笔画出任意的四份或八份,而有些小朋友把第一张纸先上下对折,然后再左右对折,把它平均分成了四份. 在第二张白纸上又如法炮制,在四份的基础上再对折,就形成了“八分天下”的局面. 学生积极投入的情景让我十分感动,情境体验,让数学知识变得生动简易.

三、情境结尾,拓展延伸

在对教学内容进行拓展阶段,如果使用情境教学,则更能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点的理解,拓宽学生知识的视野,增加知识点的掌握量. 在新课程标准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拓展真可谓“一路欢喜一路忧”,在“一路困惑”中仍然有着“一路的收获”. 因为,课堂教学内容的拓展毕竟开阔了教学的视野,使课堂教学的气氛活跃起来,中等以上的学生学习兴趣有所提高,学习效果不但能得到巩固,还能向更深、更广处拓展.

例如在讲完“因数和倍数”后,我以一个问题情境来结束整堂课的教学,对课堂知识进行拓展,培养学生的课外拓展能力:“在1到100的数当中,哪个数的因数是最多的?”学生在我的指引下,纷纷进行了探究,经过分解,就能发现,在1到100的数中因数最多的数字是60,它的因数分别为:1,2,3,

4,5,6,10,12,15,20,30,60. 又如在数学广角“排列组合”教学结尾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0不能放在数的“最高位”这个特性,巩固在排列组合时要遵循不遗漏、不重复、有序性的特点,我设计了“错解”的教学结尾情境,把0在首位的一些数字也掺杂在题目中,让学生把它们找出来. 学生找得快乐,巩固得快速. 所以说,在课堂教学快结束时,只要教师根据学生和教学内容的具体情况,设计合理的情境结尾问题,必然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使课堂拓展活动“生龙活虎”. 情境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是有效的、快速的教学模式,只要一线教师使用得当,必能使效果更佳. 情境导入、情境体验、情境结尾三种情境教学模式,是一线教师多年来的教学体会,得到广大一线教师的认可及赞扬,教学过程更具有实效性. 作为小学数学教师,不仅要提升自身专业水平,同时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能有心、用心、创新地使用这些教学情境,就一定能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效果“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郑爱斌.浅谈情境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作用[J].数学大世界:教师适用,2011(10).

[2]刘艳平,康东兴.数学情境教学“三境”[J].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1(5).

[3]刘伟.浅谈小学数学情境教学的创设 [J].新课程:中,2011(5).

上一篇:观察物体“看”什么 下一篇:寓乐于数学情境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