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汇歧义消解的心理机制

时间:2022-09-26 07:31:43

词汇歧义消解的心理机制

摘 要:人类语言复杂性的一个突出体现是歧义,语言的歧义在词汇、句法、语用等不同层面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其表现形式各有特点,即使是同一层面上的歧义,也都有不同的表现特征。心理学和语言学对歧义现象已经有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尤其对于词汇歧义消解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关键词:词汇歧义;消解;心理机制

词汇歧义是由词语的一词多义引起的。一词多义现象是指一种语言形式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意义。词义的构成不是自主的,而是与人类对世界的感知、认知有密切关系的。词语由多义到歧义的过程更是与人对语言的认知相关的。

词语多义主要有三类情况:第一类,同音异形异义词;第二类,异音同形异义词;第三类,同音同形异义词。多义词进入短语,如果多种意义都能同时表现出来,就出现了歧义。第一类多义词在书面语中不会形成歧义,这里不作讨论;第二类在口语中不会引起歧义,但在书面语中有引起歧义的可能;第三类无论是在口话还是在书面语中都会引起歧义。因此,后两种值得讨论。因第二类的多义词数量非常有限,本文主要讨论第三类多义词形成歧义的认知问题。

一、词汇歧义形成的原因

(一)语境的限制

词语与意义之间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同样的意义可以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达,同一词语也可以表达不同的意义,这就是语言中的同义和多义现象。例如,黯然失色:指事物失去了原有的色泽光彩。另一方面也指心情沮丧,显出无精打采的样子。人们在语言的使用中需要根据表达的需要,选择自己认为表达最准确的词语和最优化的表达形式。所谓“选择最准确的词语”就是对要用到的词语进行合语义合语境的考查,当语言使用者对词语和语境的关系把握失误时,就会出现用词失误。用词失误有多种表现,其中之一是多义词的语境限制不够而使多义被激活形成了歧义。例如,他要烙饼,它可以理解为本人要去烙饼,还可以理解为他要烙饼,不要油条。这样的歧义表达,如果接收者无法依据语境的要求选择唯一的义项,歧义便无法消解。所以,词汇歧义形成的首要条件是词语本身具有多义,其次是消除歧义的语境受到限制。

(二)语境创造歧义

语境能消除歧义,语境更能创造歧义。无论是词汇歧义还是句子歧义都是由语境创造的。因为歧义多半是从理解者的角度来说的,表达者在表达的时候总认为自己所说的是表达清楚的、没有歧义的话语。绝不会自己知道有歧义、别人理解会发生误解还要这样说,除非是他要造成幽默表达效果而故意利用歧义。

当表达者所具有的非语言语境与接收者具有的非语言语境不一致时,话语就容易产生歧义。这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发话人对受话人的非语言语境估计不够而形成的。第二种情况是受话者不清楚发话人的非语言语境,而将所接收的话语置于自己拟想的不同的非语言语境来理解时而形成的。例如,笑话中,一个男人去化验科,护士指着前方一个牌匾说:“非本科人员不得入内!”那人大怒,说道:“我就去化验个尿,凭什么还要本科文凭?”这里歧义产生的原因是护士说的“本科”是指本科室,男人口中的“本科”是指本科学历。而无论是哪种情况,都是语境在创造歧义。词语到了语境中,多种意义均被激活,就会真正形成歧义。

词汇歧义的形成与消解都与语境有关系,一般说来,语境范围越宽,消歧的效果就越好,语境范围越窄,消歧的效果越差。然而越是范围窄的语境越好掌握,越是范围宽的语境越难掌握,即语言性语境最易把握,场景语境次之,认知语境和背景语境最难把握。但从消歧作用来说,认知语境是最重要的,其作用是最明显的。俗话说的“心照不宣”“一切尽在不言中”等说法,就是指交际双方有共同的认知背景,即使不说双方也都会自然明白。

词汇歧义的形成和消解都是语言的心理过程,前者是多义词词义在语境的引导下被激活,后者是多义词词义在语境的引导下被抑制,其共同的前提是语言使用者对词汇多义的知解。没有对多义的知解,歧义就不可能出现,也就无所谓真正消歧(“主动消解”)。

句法语境可以分为短语语境和句子语境。短语与句子的区别不在于结构的复杂和简单,也不在于结构体的长和短,而在于有无语气和语调。在书面语中,语气由末尾的点号来表示,而语调没有任何书面标志。所以,我们将短语和句子一律称句法结构或句法。句法语境是词语运用的基本语境,是多义词词义得到选择和初步定位的第一站。这一站的选择(即首次消解)是正确的,到现场语境和背景语境中会得到加强和巩固;如果这一站的选择在现场语境和背景语境中检验为不正确的,就会得到修正。其过程可概括为:“语义输入―检索―语义激活―选择―语义抑制―定位―语义输出”。整个过程都是在认知语境的引导下进行的。

二、心理机制下的歧义消除

词汇歧义的消解是与语义认知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没有语言认知的参与,歧义就不可能被认知;没有语言认知的参与,歧义更不可能得到消解。在这方面,心理语言学的许多研究给了我们启迪。在词汇歧义的消解中,下列认知模式在不同的情形下会起作用。

(一)词义层次网络认知模式

它是认知心理学中的第一个语义记忆模式。这个模式原本是针对言语理解的计算机模拟而提出的,称作“可教的言语理解者”,后来也用来说明人的语义记忆,并因其具有层次网络结构而被称作层次网络模式。其原理是说,各个单词之间如果存在着种属关系,那么,这个网络就是一个词义层次网络。这个模式的基本单元是概念,每个概念都具有一定的特征,每个特征也可视为说明概念的概念。“所有的概念都按逻辑上的种属关系组织起来,最终形成了一个具有层次关系的网络系统。”

层次网络模式对于词语多义的存储和提取有着有益的启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层次网络模式认为,概念的特征是被相应地分级存储着的。在各级概念的不同水平上,只存储该级概念所独有的某些特征,同一级的各个概念所共同拥有的特征,则存储于上一级概念的水平上。对于下一级的概念来说,其共同的特征可通过连线,到高层次的概念处去获得。人们掌握多义词的过程也就是不断认知、存储、形成语义网络和心理词典的过程。

2.层次网络模式认为,词义层次网络的结构就是指由节点与连线构成的网络。其中节点可以表示概念,连线用以连接节点,显示节点间的关系。当某个概念被激活后,先到相应节点上提取有关信息,如果有必要,还要沿着连线再向上搜索,直到找到需要的那个节点。多义词词义激活和抑制的过程是在大脑中寻找节点、不断连线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在瞬间完成的,但其提取语义时的不同倾向,就表现在这个过程的不同操作上。

(二)激活与抑制的认知模式

“激活”指认知结构的激活扩散模型,它也是一种网络模型,是用语义联系或语义相似性将概念组织起来的模型。

激活扩散模型的加工过程是:当某个概念受到刺激或被加工时,在该概念行点上就会产生激活,然后激活沿该节点的各个连线,同时向四周扩散,先扩散到与之直接相连的节点,再扩散到其他间接相连的节点。激活扩散模型告诉我们,获取知识后的保持不仅与知识的组织程度有关,而且还与知识的运用频率和信息加工过程的决策计算等有关。在歧义句法的处理中激活过程表现得更为复杂,在认知激活过程中,激活和抑制是相辅相成的,不被激活就是受到了抑制。对于歧义词语来说,如果没有抑制,歧义词语就会带来真正的歧义;如果有了抑制,就会将不适合要求的意义淘汰掉,对语言作出准确的理解。如果对于歧义词语抑制不当,将该激活的意义抑制了,或将该抑制的意义激活了,都会造成对语言意义的歧解。

激活和抑制认知模式的最大特点是:强调意义之间不是有联系的,但这种联系有直接和间接之分,有紧密和疏远之别,有强弱之差。如基本义与引申义的关系,辐射引申比连锁引申联系紧密;连锁引申中与第一次引申义联系紧密,与再次引申、三次引申联系就逐渐疏远。如果联系的强度减弱,激活的程度也就会随之降低。基本义与比喻义(或借代义)的联系情况要复杂得多,有的比喻义与基本义的关系近一些,有的要远一些。

(三)词义通达的认知模式

词义通达,是指人们通过视觉或者听觉,接收到词形或词音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提取词义的过程。对于歧义的词语来说,接收者接收之后,提取什么样的词义,取决于他对由此词语参与组合而成的句法结构整体意义的理解。在此过程中,语言接收者一般要利用上下文信息对歧义词语进行语义筛选。

词义通达与词频、语义启动、词语的性质、词语是否有歧义等认知结果相联系。歧义词语的认知加工比非歧义词语更加复杂,需要更多的注意参与,但歧义词语的各个意义所需要的时间是不一样的。这是由词义的使用频率决定的,由使用频率的不同形成了主要词义和次要词义的分别。主要词义是使用频率高的词义,次要词义是使用频率低的词义。主要词义在认知过程中激活的速度快、激活程度高,次要词义激活速度慢、激活程度低。

如果句子中的偏好线索符合相应的约束条件,当然只有相应的词义被激活,也就出现了所谓的选择性通达。而句子中的偏好线索不符合相应的所有约束条件,对平衡歧义词语的请问义没有取舍的依据,于是就可能激活所有的词义,就出现了所谓的全面通达。对于非平衡歧义词语来说,如果句子中没有相应的约束条件,只可能激活主要词义。但句子有约束条件时,就能激活相应的次要词义。这些也都是选择性通达。如果约束条件出现在歧义词语之前,由于该条件所导致的自上而下的加工的影响,即使对歧义词语的次要词义的激活速度也会加快。另外,个体的经验所造成的频率是影响歧义词语平衡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就个体而言,一个歧义词语的话词义的使用频率或多或少是会有差别的,完全平衡的情况是很少见的。

词义通达的认知模式让我们看到,在歧义词语的语义提取过程中有三大特征:一是主要词义和次要词义提取的速度不一样,提取的频率也不一样;二是高频词提取的速度高于低频词;三是每个认知者对歧义词语的主要意义和次要意义的认识不一样,对高频词、低频词知解程度也是不一样的。所有这些形成了人们对歧义词语的认知差异。

(四)特征比较的认知模式

在特征比较模式中,所有的特征都储存在所有的有关概念下,认知者掌握了某事物范畴特征,就可以对某事物的特征与该类事物的范畴特征进行比较。特征比较可以分两步走:第一步是把两个概念的所有特征(包括规定特征和标志特征)作一种整体比较。如果这些特征达到了足够相似的水平,就产生判断为“对”的反应。如果相似性程度特别接近而难以区分,就要进入到第二步,比较两个概念的规定特征。例如,上级概念“鸟”的规定性特征为“长羽毛”“长翅膀”,就自动成为下级概念“鸽子”的规定性特征。“会飞”则是“鸟”的标志性特征。标志性特征对概念也起着一定的辅作用。当人们看到某种动物会“飞”,就容易将它同鸟联系起来。在歧义语句的辨识中,特征比较常常表现为对影响句义的词语进行语义特征的比较。

人们对概念特征的把握是依赖于长期的话言实践积累的,只有概念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才能将概念的特征分析出规定性特征和标志性特征并存储于大脑。用特征比较模式分析由名词概念引起的词汇歧义,可以揭示引起认知差异的原因。

参考文献:

[1]张亚旭,舒华.词汇歧义消解的认知研究:理论、方法与现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05).

[2]武宁宁,舒华.句子语境中汉语词类歧义词的意义激活[J]. 心理学报,2002(05).

(作者单位 绥化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上一篇:浅谈高中生物自主学习的“导学”策略 下一篇:如何提高高三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