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的缩影 时代的呐喊

时间:2022-09-25 12:59:56

社会的缩影 时代的呐喊

有人说,一滴水能反映出太阳的光辉。或问,从城市的公共汽车能反映出些什么呢?

说到公共汽车,不就是买票、卖票,上车、下车,等车、坐车嘛,还能有什么?

古老的中国,穷人多,科技也落后。发达国家的公共汽车已经驰骋于大街小巷的时候,中国还是人力车在城市的胡同里穿梭呢。待到中国有公共汽车的时代,发达国家的富人已经开上私人轿车了。所以,当公共汽车刚刚出现在中国较大城市的时候,便被国人视为稀缺之物了。然而,由于公共设施差,车少,线路短缺,车隔时间长等原因,各色人性、权利等等问题便凸显出来,由此,人们看到了彼时的社会缩影,也听到了彼时的时代呐喊。

现代杂文作家王了一先生创作的杂文《公共汽车》,背景是“二战”刚刚结束不久。八年抗战,国力衰颓,经济萧条,民众失业,百废待兴。坐一次公共汽车,要“望穿秋水”,“半点钟不来,等一点;一点钟不来,等两点;两点钟不来,等三点”,“大雨倾盆”时,乘客们便“成了一群落汤鸡”。百孔千疮的败象有目共睹。“如果最后一班车突然宣布回厂,也只好等到明天”,这就不仅仅是经济凋敝的问题,而是管理混乱、人文关怀严重阙如使然。

如果说车辆少、线路少是资金问题,那么,为什么要等车进站了才卖票?这种现象十分普遍,迄今不绝如缕,有增无减。售票员将售票视为自己的权利,检票员将检票视为自己的权利,司机将开不开车视为自己的权利;医生将诊病看做对患者的恩赐,教授将辅导看做对研究生的恩赐,公仆将办事看做是对百姓的恩赐……不然,怎么会出现“不给钱不办事”“给了钱也不办事”的怪象呢!除了以人性来解读这种现象,只能从体制与制度上去诠释了。国人向有“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传统观念,还有“袖手旁观”的冷漠与麻木,甚至如杂文《公共汽车》中所说“让大家挤着买票热闹些,好看些。”现在你到火车站、码头、公共汽车站或较大医院,仍能见到六十多年前王了一先生经历的情景。令人惶惑的是,一边是拥挤不堪,孩子哭老人叫,另一边是售票的、检票的、开车的、护士大夫们置若罔闻、旁若无人的轻松感、优越感、骄傲感。国人的这种情愫与心态,真让人怀疑他们的血是热的还是冰冷的。正如《公共汽车》描绘的 那样:“买票的人越急,卖票的人越从容,本来按部就班五分钟就卖得完的票,一刻钟也卖不完。”联系到近些年一些医生面对重危病人无动于衷最后因延误时间而离开人世的案例,难道这还反映不出某些国人的人性及我们社会的一些弊端吗?

拼死拼活买完票就该上车了,然而,挤上车谈何容易!捷足先登上车的,都是从窗子爬进去的,还有些干脆就坐在车顶。即便费九牛二虎之力上得车来,那比沙丁鱼罐头还逊一筹的汽车里,更“惨”不忍睹,坐别人腿上的、抵住别人前胸的,各种难闻的气味、菜油溅到别人衣服上的……挤、抢、脏、乱,这便是彼时公共汽车的写照!

这也是彼时社会的缩影。中国,如同一辆破旧的公共汽车,它装载着四亿五千万人,穷困而拥挤,脏乱而无序,自私而蒙昧……然而,毕竟还有清醒者,他们发出呐喊,“但愿抢和乱的情形跟着战祸烟消云散”,尽管这声音很微弱,尽管清醒者人数不多,但他们代表了民众的心愿。中国,必定向着繁荣富强!

这篇杂文平实质朴,没有耸人听闻的事件,没有华丽俏皮的语言,没有巧夺天工的构思,也没有微言大义的治国理念,只是将人们司空见惯的社会现象,聚集到与中国可以类比的公共汽车上。形象而贴切,该叙述则繁简相应地叙述,该描绘则栩栩如生地描绘,该冷嘲热讽则善意地冷嘲热讽,该呼吁呐喊则真心诚意地直言切 谏 。如:“等车所需要的耐心,比‘人约黄昏’的耐心还要大”,形容乘客焦急心理;如“抗战八年,抗得心都硬了,早学会了守株待兔的本领”,形容乘客等车的坚韧精神;如“谁知他也谦让未遑,虽没有做大树将军,却也甘心做殿后的孟之反”,形容无论强者还是弱者买票,同样会遭到挫折。其他一些成语典故如“目断天溽,但瞻吉普;望穿秋水,未见高轩”;如“候车近日,有如张邵之灵;抱柱移时,竟效尾生之信”,引用得形象,增强了乘客等车焦虑的力度。再如“在三十六位抢票天罡当中,他做不到第一名及时雨宋公明……做了一个浪子燕青!”,幽默而轻松,表明作家笑对生活的心态。

王了一(1900-1986)原名王力,广西博白人。作家、语言学家、翻译家。1927年留学法国,1931年获巴黎大学文学博士学位。1932年回国,历任清华大学等高校教授。1954年后任北大教授,并担任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著有《罗马文学》等四十余种,翻译作品二十多种。抗战期间创作大量杂文。

2008年9月4日

上一篇:“高素质”自诩 下一篇:忘己之为大,无私之谓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