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课堂沉默现象研究

时间:2022-09-25 07:44:28

高中英语课堂沉默现象研究

摘要:通过对高中英语课堂沉默现象进行观察、师生访谈、学生问卷调查,本文试图从课堂中的师生关系、学生学习心向、课堂教学的组织与管理三个方面对高中英语课堂沉默现象的成因进行解析,并提出了应对策略。

关键词:英语课堂 沉默现象 成因解析 应对策略

一、问题的提出

受传统教学法的影响,课堂沉默现象一直存在。在面临新课改的背景下,解决高中英语课堂沉默现象的问题已刻不容缓。2003年,《普通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在教学的基本理念上提出:根据高中学生认知特点和学习发展的需要,在进一步发展学生基本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在课堂教学管理方面,逐步从以学生为中心转向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管理模式[1]。笔者深入高中英语教学的课堂发现:高中英语课堂沉默现象普遍存在,并已成为英语课堂教学低效的主要因素,不利于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这已成为一线的高中英语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实施《新课标》的屏障。本文将从学生的角度分析高中英语课堂沉默现象的成因并提出应对策略,为一线的高中英语教师的教学设计提供参考,改善英语课堂沉默现象,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

二、沉默现象研究现状

国外学者对沉默现象的研究多集中于一种礼貌原则,Levinson 和Brown 提出了“积极面子” 和“消极面子”的概念;当沉默意味着默许时,被用作一种积极的礼貌策略;而当沉默传递表达保持距离的含义时,沉默就被用作了一种消极的礼貌策略。许多国内学者的研究多集中于发展这种面子理论,并对沉默现象与礼貌原则之间的文化关系进行研究。关于课堂环境下的沉默研究,Cortazzi and Jin 对中国学生在课堂中的沉默现象主要集中于中国的“尊师、谦逊、守纪”的传统的课堂文化,及学生在课堂上养成沉默习惯的成因研究。李乃刚从普通高等院校学生的角度研究了在课堂沉默行为中采取了哪些礼貌原则;教师如何看待沉默现象;及如何改善课堂教学中的沉默现象。本文通过师生访谈、问卷调查、及课堂观察,从高中英语教师、学生、课堂教学的组织与管理方面深入剖析沉默现象的成因,并针对高中课英语堂沉默现象提出了应对策略

三、沉默现象的研究调查

笔者通过对某重点中学的高中学生、英语教师分别以问卷调查、访谈及课堂观察的形式对课堂沉默现象的成因进行分析。调查问卷是在笔者参考国内外参考文献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编制的“高中英语课堂沉默现象成因问卷调查”,问卷调查表以多项选择题的形式作答,问题设计有13个维度,共16道题。问卷采用5级记分制,并用SPSS软件进行分析,其平均值越低,说明成因系数越高。本次发放问卷200分,回收有效问卷194分,被调查对象分为好、中等、一般三个级别的高中三个年级的学生,调查结果如下:

从以上调查问卷的结果分析来看:学生在课堂上保持沉默是出于礼貌照顾老师的“面子”,在课堂上不作发言而服从老师的讲解。教师在课堂上以讲授式教学法为主,学生没有机会参与课堂,从而使学生在学习态度、动机、兴趣方面平均值较低。在缺少合作的课堂中,学生因没有合作氛围而习惯于保持沉默。学生由于学习基础薄弱、课堂预习效率底下,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保持沉默也是一种遵守纪律的习惯。笔者对30名学生进行访谈,为保证访谈有效性,访谈并没有录音。课堂观察采用随堂听课的形式,课型分别为阅读课、语法课、试题评价课。笔者对10名高中英语教师进行访谈发现:英语教师们对新课标的实施普遍存在畏难情绪,苦于应试教育,他们只能“摸着石头过河。”

四、沉默现象成因分析

笔者从学生的角度对课堂沉默现象的成因进行分析:课堂成为一个封闭式系统,教师的教学集中于预先设定的固定程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以指导法教学为主,学生以接受式学习为主。在课堂的组织与管理上,呈现以“老师为中心”,学生只是配合老师完成教学内容,师生之间缺少互动,交往。根据以上调查结果,笔者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解析课堂沉默现象:

(1)讲授指导学习法成为课堂的主要构成要素,在师生关系方面,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传统根深蒂固。

由于我国的高考指挥棒的作用,大部分英语教师认为讲授指导学习法有助于学生更加系统地接受知识,训练做题更有效。所以,英语教师的授课方式主要是要以指导法教学为主,学生以接受式学习为主。根据课堂观察记录,教师在课堂上讲授和评讲的时间平均为20-25分钟,学生的思考时间为8分钟,学生的平均发言时间为7分钟。学生发言多以集体回答问题为主,个别同学举手发言。学生的课后感受是课堂笔记较多,课堂的学习内容不能进行系统回忆,独立完成作业难度较大。教师成为知识传授的权威,学生成为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在课堂上,学生已经习惯教师讲,学生听的课堂模式。这一传统的教学模式促成了课堂沉默现象的发生,忽略了实践在语言学习中的作用。

(2)学生的学习心向僵化,存在课堂焦虑感,教师对新课标理念的实践存在畏难情绪。

心向是指学习者积极主动地把新旧知识加以联系的倾向性[2]。学生的学习心向僵化主要表现在:学生的学习动机低下,学生并非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而是为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任务去学习;学生的注意力不能长久集中,学生的课堂注意力主要以有意注意为主;学生普遍对英语学习不感兴趣。在本次调查中,笔者发现: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对英语感兴趣的程度有95%,中等学生有60%,学困生只有5%。相关研究表明:如果学生对教学信息不感兴趣,即使他处于清醒状态,也将发生对教学输入而不入的状态。学生理解语言知识通常必须借助老师的讲解,指导和训练,学习的过程也是机械地操练过程。由于学习基础薄弱,学生在课堂上产生一种怕出错、丢面子的课堂焦虑感,不敢回答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受尊师传统观念的影响,对老师在课堂上的一切讲解都采取服从的态度。在实践中,由于教学评价体系尚未改善,英语教师在课堂实践中没有形成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结果造成教师对新课标的要求难以实施,沉默现象持续的局面。

(3)课堂教学的组织与管理模式单一,给学生的沉默塑造了合适的课堂环境。

课堂教学的组织与管理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协调、调控、整合课堂教学的各种因素及其关系,使之形成一个有序、高效的整体,从而保证课堂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行为方式[2]。在学生访谈和课堂观察中发现: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的组织方面主要以讲授提问,示范为主;教学媒体主要以教科书、英语学习报、黑板、图表为主;教学流程主要是提出问题―教师精讲―课堂练习―强化巩固―布置作业―讲解作业;其中在课堂练习方面有小组讨论的形式,但缺乏小组讨论有效性的反馈测试;在讲解作业方面,教师主要是集中讲解,突出重点和解决学生不懂的地方。在课堂管理方面:整个课堂学生以自律为主,鼓励与惩罚并行实施。运用操行分的累加来鼓励学生回答问题,而惩罚主要运用在单词听写未达及格分数之时。这种单一的课堂教学的组织与管理模式形成了优生与学困生的两极分化,而大部分学生则因未受到鼓励与惩罚成为沉默现象的主要群体。

五、沉默现象的应对策略

(1)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转变教师角色,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课堂沉默现象的教学中,主要以教师为主体;要改善课堂沉默现象,教师在教学中要逐步转变单一的讲授指导角色。在实践中,英语教师应根据本班学生的情况,对学生需求和学生学习风格的特点进行分析、创设教学情境,适应学生的个性需求。在课程设计方面,实现教师和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协商。协商是指师生共同针对如何组织教与学的内容进行协商[3]。在协商过程中,让学生了解教学内容,决定与谁合作,制定教学评价。而教师的角色在协商过程中转变成为信息资源的提供者、学生合作学习的指导者、组织者、管理者、咨询者。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学习动机得到强化。建立新型师生关系,构建课堂合作文化,课堂成为师生互动、交往的合作场所,从根本上改善课堂沉默现象的发生。

(2)注重对学生学习策略的培养,创新教学模式,在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学习策略。在教学过程中,运用记忆规律,采用图画、多媒体、音像资料等多种教学媒介促进学生认知策略的形成,鼓励学生积极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在教学模式上,英语教师要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法,根据教学目标,创设生动活泼、多样化的真实交际情景,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在交际中运用语言。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教学是情感活动的过程。“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在教学中要建立起一种相互尊重,真诚互助的课堂氛围,以情感投入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让学生在课堂中能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克服课堂焦虑感,增加学生的课堂交往,学生也就不再“沉默”。

(3)改善课堂的组织与管理,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根据问卷调查与访谈表明:在课堂沉默现象的成因中有师生互动不协调,教师期望过高,学生基础薄弱,注意力分散、对学习不感兴趣的因素。因此,高中英语教师在课堂组织方面,应该运用科学系统的方法,以学习者为中心,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来设计课堂教学。教师要及时收集学生学习的反馈信息,比如,学生的表情、回答、练习等,及时调整教学进程,保证教与学的一致性。在课堂管理方面,教师应建立良好的课堂规则,用 人格感召力树立自己的威信,让每个学生都有事可做,运用形式各样的活动吸引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比如,分组讨论、问题抢答、探究活动、小组竞赛等。当学生真正参与了课堂活动,沉默现象就迎刃而解,英语教学的有效性也就提高了。

六、结语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与深入,高中英语课堂沉默现象将成为广大高中英语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只有不断学习新的教学理念,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英语课堂才能真正活跃起来,教学的有效性才能从根本上得到提高。针对高中英语课堂的沉默现象,广大高中英语教师应在教学设计中充分考虑师生关系、学生学习心向、课堂教学的组织与管理的因素。希望高中英语课堂不再沉默,让英语课堂的师生们互动起来,尽情享受英语教与学的快乐。

参考文献:

[1]徐青根,贾冠杰.《走进高中新课改―英语教师必读》[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8.

[2]李耀新.《课堂教学的组织与管理》[M].广州: 暨南大学出版社,2005.

[3]Michael P. Breen & Andrew LittleJohn :《课堂教学决策 》[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4]鲁中义 、 白晋荣.《学习心理与教学》[M].河北:河北人民出版社,2004.

[5]宁冰.《礼貌原则与英语课堂沉默策略》[J].外语论坛2010年第19期.

[6]李乃刚.《ELT英语课堂“沉默”现象的实证调查与语用分析》[J].外语教学研究.2008年12月上,总第126期.

[7]Winnie, L. & Sarah, N. Reducing student reticence through teacher interaction strategy[J]. ELT Journal Volume 64/3 July 2010.

[8] xiexiaoyan why are students quiet? Looking at the Chinese context and beyond [J]. ELT Journal Volume 64/1 January 2010.

上一篇:浅谈高中生的英语自主学习 下一篇:新课程标准框架下发现学习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