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抑郁情绪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

时间:2022-09-24 01:52:50

高职学生抑郁情绪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

摘 要 研究分析高职学生抑郁情绪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探索高职院校学生心理抑郁问题疏导、解决的方法和对策,为针对性开展心理健康和咨询工作提供依据,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 高职学生 抑郁 因素 对策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6.02.080

抑郁是一种常见的负性情绪和心理亚健康状态,是当前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抑郁情绪会造成人行为反应缓慢、行为孤僻异常、思想情绪自闭、情感波动较大、易激动易消沉、多疑多愁多虑等。对于高职学生而言,抑郁情绪持续时间过长会严重影响正常学习、生活和工作,甚至危害其身心健康,引发更为严重的心理和精神疾病,导致过激行为发生。①针对高职学生的抑郁特点、分析产生原因及其影响因素,加强心理健康辅导教育和疏导咨询,有利于高职学生健康成长。

1 抽样调查分析

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浙江省某高职院校大一在校学生共计1082名作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样本中男生105人,女生977人。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自制的抑郁相关因素调查表为测量工具。SDS共有20个反映抑郁主观感受的项目;自制问卷包括基本情况、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就业压力等18个相关因素。调查数据用SPSS11.5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根据SDS标准分的分界值为53分,其中53~62分为轻度抑郁,63~72分为中度抑郁,72分以上为重度抑郁。依此标准,被调查1082名高职学生中,抑郁情绪检出人数318人,检出率为29.4%。其中轻度抑郁273人,发生率为25.2%;中度抑郁45人,发生率为4.2%;重度抑郁0人,发生率为0%。与国内相关文献报道进行比较,②高职学生比一般人群有更高的心理问题发生率,并呈上升趋势。

2 抑郁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因素

抑郁情绪的产生主要有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等几方面,其中和遗传素质、个人性格、家庭成长、社会环境、突发意外等有关。高职学生抑郁情绪的产生往往是在心理问题突显的初期,其中学习压力、适应压力、人际压力、经济压力、情感压力是引发高职学生抑郁情绪最主要的危险因素。③

2.1 高考严重挫败

高职学生大多是中学阶段成绩不好或是高考失利成绩不理想,导致学生自信心不足、自我评价过低,觉得自身一无是处。新的大学生活开始,又没有及时的建立新目标,理想的缺失让生活失去了方向感,渐渐的找不到自我的存在价值,从而产生抑郁情绪。

2.2 人际关系不畅

现在90后、95后的学生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存在很明显的缺点,如以自我为中心、不善于语言表达、缺乏团队忠诚、张扬自我个性、价值观现实、嫉妒心较强、承受挫折力弱、反叛意识严重、依赖虚拟网络等是导致高职学生人际关系困难及恶化的重要因素。而大学生活比起高中生活更为复杂、更贴近与社会,恶劣的人际关系往往是导致抑郁情绪产生的根源。

另外,目前的高职教育还是比较注重技能培养,轻情商教育。在前期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理论教学中通识教育课程较少,而在后期的实践、实训、实习又是与企业岗位、社会行业紧密接触,学生深深感到人际关系缺乏、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性,导致困惑、不安和忧虑,甚至对未来个人发展产生悲观和郁闷。

2.3 期望与现实差异

现实与想象之间总是存在一定的差距,过高的期望值也会带来情绪问题,比如高中毕业时想象中的大学是自由的、无拘无束的、享受生活的……但实际进了大学还是要上课正常出勤、不能在外留宿、遵守职业形象要求等等,造成梦想的破灭、情感上的抵触、心情上的压抑;原本以为自己可以很好的“应付”每门课程,及格还是很容易的一件事,但是随着挂科门数的逐渐增多,来自心理上情绪上的莫名的紧张和恐惧也油然而生;就业期望值过高,不愿从事低职位工作,造成求职屡屡失败,但又没有及时调整就业目标,从而容易嵌入恶劣情绪积累和滋长中……长期处于这些不良心境,极容易导致抑郁产生。

2.4 职业学习压力

高职学生一般都有“双证出门”的要求,即一方面要完成各门课程学习,一方面又要参加相关职业资格考试,这种双重压力对于本身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并不强甚至薄弱的高职学生来说,易引发紧张、忧虑和无望。同时可能会存在高职院校根据市场需要不断调整专业培养方案,教师为了达到专业教学需要采用边学边教的方式,对于本就缺乏学习兴趣、专业热爱度的高职学生而言,会进一步降低对所学专业满意度和学习动力,从而产生失落和悲观。

2.5 情感恋爱困扰

高职学生处于青春期,身心机能已经成熟也逐渐产生了恋爱的需求,但若处理不当直接影响他们的心理、学习和生活。缺乏处理恋爱过程中感情纠葛的能力而造成身心受到伤害或情感严重挫折,又由于阅历少,经验不足,无力调适和减压,加上自制力差和挫折容忍低等,长期处于苦痛、恐惧、忧虑之中,甚至产生绝望而自杀。

2.6 家庭经济差异

高职学生大多来自二线城市或农村或偏远山区,故贫困学生相较本科重点院校较多,在校期间除要支付学费、代管费、住宿费还要支出生活费和各类职业资格考试费用等等,这就会使部分经济困难学生产生愁烦和苦闷。另外,高职学生的家庭情况中单亲家庭、特困家庭、离异家庭的比例较高,造成这些学生不愿意和别人交流自己的真实感受,也不善于合理宣泄自已的不良情绪,更容易产生自卑、悲观、自闭等消极情绪。

3 解决对策

高职学生的心理特点既有共性,又有特殊性。对于较为严重的抑郁情绪的学生必须遵守心理咨询工作原则,建议找专业的心理医生做正规的鉴别与系统治疗;对于有一般抑郁情绪的学生,则要做好心理辅导工作。

(1)进行正确自我评价。通过老师的逐步引导,帮助学生了解和认识真实的自已,并对自已给予相对客观评价,同时学会对自己进行积极暗示。比如对自己说:“这次我很不错啊!”“下次继续加油!”“我很快乐,无须在意别人的眼光。”……以积极乐观向上的态度对待生活。同时在老师的教育指导下发现自我评价不合理的认知过程,重新建立对自身的客观认识,树立自信心,寻找自我价值体现,慢慢摆脱抑郁情绪。

(2)积极进行人际沟通。首先通过自我调整训练学会在日常沟通交流的过程中放松心情。其次因为倾听和鼓励是抵御抑郁的良药。所以要主动养成和朋友保持联络的习惯,学会向朋友、同学倾诉内心的烦恼。再者还可以通过乐于助人、社会实践、青年志愿者等等形式主动帮助他人,从一定程度上抵御抑郁情绪的侵袭。还能从中获得和分享助人乐趣,给自己的生活赋予意义,增强自身价值感,这也是应对抑郁情绪的好方法。

(3)行动代替思考。针对有轻微抑郁情绪的高职学生,可以采用行为训练方法尽量远离抑郁情绪的困扰。行为训练是一种减轻或改善不良行为的心理疏导技术。老师在帮助疏导抑郁学生时不要过度纠缠抑郁情绪产生的原因,应具体分析将如何进行目标行为的开展,指导学生实施行为训练方案。比如制定规律的生活、学习计划,多进行户外活动、集体活动,参与团队辅导等使自己的生活变得丰富、充实,这样可以更为有效的避免抑郁情绪的蔓延。

(4)课程教育和咨询辅导相结合。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通过课堂教学讲授相关的理论知识、自我认识、自身调整方式,使学生能第一时间识别自己或者同学的异常情绪,展开自主性的调适或提供相关信息给老师,让大家能在抑郁情绪产生或将要产生的初期短时间内给予适当干预和疏导,以防因长时间的积压而引发的严重抑郁。普及心理健康课程教学的同时,配合各种测量手段对学生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筛查排摸,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干预,并针对个别学生提供及时、有效、高质量的指导与服务。

(5)发挥团体辅导的作用。团体辅导是一种在团体情境下提供心理援助与指导的一种咨询形式,采用共同商讨、训练、引导、促使个体在交往中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或解决成员共同的发展或共有的心理问题。④团体辅导是目前现阶段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形式之一,它对治疗心理问题和心理危机事件预防方面具有实效性,很适合用于抑郁情绪的疏导解除。其中采用的技术有“反映”“澄清”“角色扮演”“解析“,通过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形式,可以有效消除孤独感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在团体中找到共同体归属感,创造共同成长的学习机会,正确激发自我潜能;与个案辅导相比较不仅省时省力,还能有效模仿社会现实环境,增强感染力和影响力。这样能很好的满足成员的心理需要,消除心理抑郁引发的过度防御,对压力进行有效释放,在互动中进步和发展。

总之,高职院校应树立全方位和全员育人理念,⑤有效的预防和化解学生的抑郁情绪,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教学和管理的各个环节,重视心理咨询的硬、软件建设,切实做好学生抑郁问题的辅导或咨询。

本文为2015年金华市科技局项目“高职学生抑郁状态早期筛查及干预的实证研究”研究成果

注释

① 倪仕钢等.高职院校学生抑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皖南医学院学报,2012.31(4):338-340.

② 刘冰帆等.高校新生抑郁焦虑状况及相关因素研究[J].精神医学杂志,2011.24(2):100-102.

③ 刘晓华.高职学生抑郁的表现及心理疏导策略[J].教育探索,2013.3:142-143.

④ 李菁.团体心理辅导的价值探析[J].嘉兴学院学报,2008.

⑤ 康小华.高职学生抑郁情绪现状及相关因素分析[J],2010.12(7):103-109.

上一篇:减少束缚,让学生自由地写作 下一篇:创新教育模式下的高等数学考试改革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