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少束缚,让学生自由地写作

时间:2022-10-29 09:15:16

减少束缚,让学生自由地写作

摘 要: 初中作文教学一向是语文教学的难点,如某些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忽略学生思维的自由,在教学方法创新及教学资源整合方面存在问题,导致作文学习陷入困境。教师应当采取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以创新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自由地写作。

关键词: 初中语文 作文教学 理念创新

针对学生在作文写作中的素材不足、技巧不足及空间制约等问题,初中语文教师要通过扎实有效的改革加以改变,笔者主要针对这一方面进行了论述。

一、制约初中生作文学习的因素分析

导致初中生在作文写作中存在较大束缚的原因,既和教师的教学方式有关,又和教学资源整合力度不足有关,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点。

1.狭隘的生活空间制约了学生的视野。许多初中生往返于学校和家庭,对生活中发生的各种变化缺乏直观的观察和深入的思考,导致写作活动中不能积累丰富的素材,在创作过程中生搬硬套缺乏新意,缺乏生活的真实性和情感的深厚性。

2.应试的训练模式制约了写作的思维。有些语文教师将作文教学当做应试教育的组成部分,完全局限考试考查的几种类型作文训练,甚至有些教师针对每一种类型的文章确定的几篇优秀习作让学生模仿,导致学生虽然在考试卷上写出了较好的文章,但是文章的构思及写作手法的运用缺乏深刻的领会,难以形成较强的写作能力。

3.单调的作前指导制约了技巧的领悟。作前指导方式对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具有较大的影响,有些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完全局限课堂教学,不能灵活机动地将各种资源整合起来,特别是不能以生动活泼的作前指导方式引领学生掌握技巧。

二、创新作文教学模式让学生自由发展

作文应该是一项自由创作的过程,教师既要强调方式方法的指导,又不能限制学生的思维。较恰当的方式是让学生自主地开展观察分析与思考,教师进行写作方法技巧的启发引领,让学生独立思考探索,自主开展创作活动。笔者在教学工作中主要抓住以下四个方面。

1.鼓励深入生活之中发掘生动写作素材。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写作活动所需的各种人物形象和事例都需要在生活中加以深入发掘,否则作文写作就会缺乏新意和深度。针对初中生生活感知较少的现状,笔者要求学生深入生活进行观察,首先要认真观察自己周围的生活,观察生活中典型的人物及他们的先进事迹,观察生活中发生了哪些显著变化,变化背后蕴含什么样的规律。教师要组织学生在这些生活素材中进行提炼,善于从表象揭示本质,例如从家庭条件中的交通工具变化这方面着手,回忆家庭交通工具变迁的过程,从自行车到摩托车再到小汽车,揭示的是群众收入水平的提高,在往大处发掘就是整个社会经济的进步。从素材中提炼出深刻的道理,这才是写好作文的精髓。另外,还要引导学生善于将有价值的素材筛选出来,达到去粗取精的效果。生活中积累的素材很多,但并非都能够为作文写作所用,这就需要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将那些有价值、能够吸引眼球、有一定深度的素材发掘出来。

2.引导广泛阅读汲取丰富写作技巧经验。让学生自由地开展创作活动需要有深厚的文学底蕴,这并非空穴来风和平地起大楼,平时的阅读积累对学生写作活动能够达到厚积薄发的效果。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广泛阅读,从阅读中积累词汇、学习写作方法,参考借鉴写作框架等,在这样的阅读活动中丰厚文学底蕴,学习他人的写作技巧。配合正常的作文教学活动,笔者在课外组织学生开展了多读多写专题活动,对学生阅读哪些书籍、每学期阅读多少等都进行了明确规定,首先以优质文学作品的数量保证学生阅读活动的有效开展。其次对学生进行了阅读技巧的指导,往往一看而过难以留下深刻印象。笔者要求学生每人都准备读书笔记,将平时阅读优秀文学作品时产生的感想记录下来,看到好的词汇语段记录下,对一些好的文章框架结构记录下来,包括一些好的开头、好的结尾和运用恰当的写作手法,都形成自己的积累。另外,笔者还定期通过读书笔记展览及读后感竞赛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让学生自由地阅读,自由地写作,让他们的思维得到拓展。

3.实施下水引领激发学生写作创新火花。让学生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开展作文写作,不能放而不收,要发挥引领作用,通过自己的下水作文给学生提供良好示范,发挥抛砖引玉的作用。在每一种类型的作文创作教学之前,笔者都亲自写出一篇高质量的下水作文,在课堂上和学生共同研究这篇文章可供借鉴之处,让学生自由讨论、相互交流并主动积极地发言,表达出自己对这一篇文章阅读感悟的成果,既从正面分析这篇文章的写作技巧,又对这篇文章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达到吸收借鉴、取长补短相结合的效果。在这样的基础上,笔者指导学生畅谈自己如何创作这一种类型的文章,说出自己的构思、列出自己的框架,并在小组活动中进行交流完善,在全班进行汇报讨论,以教师的下水作文作为引领,进一步激发学生创新的思维、创作的火花,让学生自由自在地进行高质量创作。

4.组织开展现场作文提高作文写作能力。完全局限于教室开展作文写作,学生的思维必将受到严重制约。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进社会生活开展现场教学指导,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开发,兴趣得到激发,对写作技巧的感悟更深刻。笔者经常带领学生开展现场作文活动,在描写景物的文章教学中,可以带领学生春季或者秋季走进田园风光进行欣赏,一边欣赏蓝天白云、果实累累,或是鸟语花香,一边进行写作技巧指导。在身临其境的氛围中,学生兴趣更浓厚,对技巧的掌握也更深刻,这样的教学指导活动有效活跃了氛围,让他们更快乐地投入作文学习活动中。

三、结语

让学生摆脱思维的束缚自由地开展创作活动,是初中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当深刻研究的课题,广大教师要立足实际进行探索,全面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王桂萍.初中作文教学要抓好读、练、写[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03).

[2]黄秋.新课标下初中作文教学的实践探索[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07).

[3]王密芬.如何提高初中作文教学质量[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10).

上一篇:企业6S管理的精髓与真意探讨 下一篇:高职学生抑郁情绪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