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操作·利用·借助

时间:2022-09-24 12:47:27

挖掘·操作·利用·借助

一、充分挖掘教材,找寻蕴含的数学思想,将其纳入备课内容

数学思想不像数学概念、法则、公式等知识都明显地写在教材中,而是隐藏于教材之外的无“形”的知识系统,对学生数学学习和终身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函数是中学阶段的重要学习内容,从小学开始让学生接触了这方面的内容,作为中学学习的铺垫。函数有三个方面的重要内容:一是变量的取值是实数;二是因变量的取值是唯一的;三是必须借助数字以外的符号表示函数。数学教师要透过知识,深入挖掘知识背后的数学思想方法,比如可用下面的方式帮助找出蕴含着的思想方法。

教师要把教材中蕴含的思想方法纳入备课内容,思考所学内容体现什么数学思想?为以后的学习做什么样的准备?通过什么途径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获得基本的数学思想?

二、加强动手操作,积累活动经验,体会函数思想

函数作为最重要的一种关系,在中小学数学内容体系中处于主线地位。函数研究的内容是两个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一个量的变化引起另一个量的变化,这就是函数表达的数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函数必须用数字以外的符号未表示,这是数字表达的抽象。函数的本质是对应关系,这部分知识要抓住“变”与“不变”未认识,一个变化引起另一个变化,但第三个量是不变的。通过让学生在操作中体会到这种变化,在变中寻找不变的量,也为后面的抽象概括积累活动经验。三年级学习长方形面积时,利用皮筋在方格板上围成面积为8平方厘米的长方形,学生不断变化长方形的长,再定出相应的宽;同样的,不断变换宽的长度,观察长的变化。学生通过记录、比较发现,面积不变,长变大了,而宽却变小了,长扩大几倍,宽反而缩小几倍。宽的情况亦是如此。这样的训练为六年级的反比例教学做了很好的铺垫。

三、利用生活经验,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感悟函数思想

在小学阶段,目前只有正反比例这些内容用到了抽象的符号进行提炼。数学研究的抽象的东西都是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来的,依赖于人的经验。教师帮助学生实现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要做到以下方面。

(1)借助生活中熟悉的经验。教师要选择学生熟悉的典型事例、生活经验帮助学生感悟函数思想。在学完正反比例的量后,让学生联系生活中的例子未讨论。如从厦门到福州,同样的距离,乘坐不同的交通工具,速度与所用的时间如何;单价、数量与总价三者之间的关系:家里房子的面积、每块砖的面积及块数之间的关系等。有了学生生活经验做基础,通过语言表达(什么不变,什么变了引起什么变化),把抽象的概念转化为自身生活经验的再现,就能降低学习难度。

(2)通过具体数据的计算、表格的填写,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发现其中的规律。

速度、路程与时间关系是学生再熟悉不过的例子。教学中可以借助具体的例子进一步证实与感受函数思想。

引导学生观察:什么变?什么不变?有什么规律?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用符号进行抽象。

(3)一题多变中进一步感受。同样一个公式,由于其中一个变量的不同引发另一个量的变化。例如,原题:给一间长9米、宽6米的教室铺地砖,用面积是36平方分米的方砖未铺,需要买多少块砖?改变后:给一间教室铺砖,用面积是36平方分米的方砖未铺,需要150块砖,这间教室有多大?在一题多变中增强对正反比例的辨析,进一步体会正反比例的本质不同。

四、借助直观图形,数形结合,深化函数思想

数形结合也是一个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它通过建立数与形的某种联系,借助数与形的相互转化未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在教学中通过图形未表示函数关系,如圆柱形底面积不变,高和体积之间的正比例关系的图像(如下图所示),把抽象的数据借助具体的图像展现出来,由静态变动态的过程中形成了对函数直观的认识,形成正确的表象信息。在动态变化中引导观察发现规律,更好地帮助学生把握数量间的变化规律。函数思想与数形结合思想的结合,使得抽象的学习内容更直观,提高学习效果。因此,在教师的教学中应当充分利用直观教学。

教师应重视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数学思想的获得,使学生懂得一切事物都是在不断变化,是相互联系与相互制约的,从而了解事物的变化趋势及其运动的规律。这对于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培养他们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为学生以后进一步学习数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市康乐小学 本专辑责任编辑:王彬)

上一篇:美国贫困地区基础教育师资问题经验研究 下一篇:大学生就业难与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