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历史范文

时间:2023-03-08 12:40:38

挖掘历史

挖掘历史范文第1篇

关键词:老城厢;历史街区;社区;文化资源

作为天津城市的发源地,历史上曾经是地方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的老城厢存有文物古迹,体现当代城市生活中津味传统文化,是见证天津经济社会发展的证据之一。在城市功能滞后迫使老城厢面临更新改造之际,若只追求经济价值、商业价值放弃艺术价值审美价值,只注重建筑形式忽略文化内涵,是对老城厢区域在当前环境下的定位失误,不利于固有传统的发扬以及地方特色的呈现。于是,城市规划以及建设者肩负起分析、管理、利用历史街区文化资源的重任。

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最早是在国外开始的,发展至今,在许多欧美国家内已经形成了以"将文化资源的价值融入而不是附加在住宅、交通、土地利用等重要规划问题之上"的规划特点。因此,有必要借鉴国外先进的历史街区保护经验,挖掘老城厢文化资源,并为其经济发展提出策略与设想。

一、历史回顾

在金、元以来沽河的航运发达,以及直沽"河海冲要"的条件作用之下,1404年(明朝永乐二年)天津在海河三岔口附近以土泥设卫筑城;1493至1494年(明弘治六、七年)卫城建中心鼓楼,城墙被改为砖石并设四个角楼,形成了最初的老城厢。老城厢东西1.5公里长,南北1公里长,形状像矩形,当时被称作"算盘城"[1],即由现在的东马路、西马路、南马路、北马路所围成。

明代在天津设有左、中、右三个卫,因为卫在明代是一种军事建置,并不涉足地方行政事务,所以建设卫城的时候,避开了三岔河口以下的海河右岸和三岔河口以西、南运河南岸一带早已形成的商业区,采取了"局部封闭,总体开放"的规划原则,使这些沿河地带仍旧可以保持着与海河、运河的密切联系[2]。

清代不再实行卫所制,先是将三卫并为一卫,后来统一为行政建置。随后,卫城在御敌防守的性质之下逐渐发展起了商业民居。老城厢是天津早年的政治、文化和经济中心,城址正南北方向,中心主干道十字交叉通达城外。东西大街以北地势较高,多是官衙、庙宇、豪门府邸,其中以东北角的建筑条件最好,成为卫城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南部地势较低,多为当时百姓居住区和会馆建筑;西南角原为水沟、沼泽,人烟稀少,后来填平沟壑,居住者增多,建筑风格多为小型"四合院"、"三合院"或简易里弄平房,现在有些建筑仍然保持这一特点[1]。到清中后期,老城厢到达历史上最繁荣的阶段。

1860年(清朝咸丰十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天津成为通商口岸。1900年(即庚子年),"八国联军"攻占了天津城后,拆城平池,城墙从此消失。庚子之难,成为老城厢由兴盛至失败的转折点。此后,便开始了大规模的租借见地建设和袁世凯推行的"中国地"--"河北新区"的建设。在此历史背景之下,沉淀了老城厢内主要的文物古迹,主要以建筑文物与历史旧址为主。建筑文物包括:文庙、广东会馆、城隍庙、居士林、舱门口教堂以及大面积保存完好的居民和名人住宅等[3];历史旧址主要有天津学生联合会"觉悟社"旧址、义和团坛口遗址、天津电报总局旧址等。天津文物部门在20世纪90年代初对老城厢各处的历史文物进行调查时,共提出具有保护价值的建筑文物32项。1995年,老城厢地区开始拆迁改造时,一些建筑文物被拆除,包括益德王家大院及海张五大院等很有价值的民居建筑,其中一些永久消失的珍贵建筑文物连图纸或图片资料都没留下[4]。

2003年6月"老城厢"的大规模拆迁工程全面启动,经历半年时间,累计拆除各类房屋69万平方米,共计包括居民2.88万户、涉及7.88万人口。除一些新建、在建项目和极少数零星分布的文物保护建筑外,整个老城厢地区被夷为一片待建的平地。整体地产开发建设于2004年全面展开,新的规划彻底打破了原有街道格局,仅仅对鼓楼十字街予以部分保留,旧时大量阡陌街巷、大小院落被新的城市路网和现代建筑取代[5]。

二、国内挖掘文化资源案例概要

文化是多元性的,历史文化街区作为重要的城市空间组成部分,历史文化街区类型也是多元性的,国内的历史文化街区主要发展为:历史文化街区、城市中心商业文化街区、主题文化街区、特色文化街区四种主要类型,见表一。

三、对老城厢的定位分析

老城厢属于既融合传统文化的历史街区又面临更新改造的社区,可以从以下角度去分析:

从一方面来看,老城厢内包含一些"历史街区"。"历史街区"从词源的构成上拆分为"历史"和"街区"来解读。"历史"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在这里是对"街区"的限定,强调了"街区"具有历史文化内涵。从时间观念上分析,历史街区的时间性强调其某一历史时期的或与国家、民族某一段历史相关联的产物的特征,它的存在表明了不同历史阶段的不同特征,体现出延续性的特征。从空间形态上看,历史街区的历史建筑具有某种共同的结构和设计手法,以整体的视觉风貌展示着时代的建筑艺术,成街成区界定出历史的空间尺度[7]。

从另一方面来看,老城厢是一个正在更新改造的社区。第一,社区是指居住在某一个地方的人们结成多种社会关系和社会群体,从事多种社会活动所构成的社会地域生活共同体,具有共同文化和社区意识及认同感。对社区界定的角度主要分为三大类:人文区位说、地理和社会实体、同质说。人文区位说强调区位和聚集;地理和社会实体强调社区是一个人群地域单位;同质说则强调社会成员的互动行为,认为社会生活同质性较强的地区。其次,传统文化在当今时代(即知识时代、信息时代)具有的价值除自身价值之外,还包括经济价值、商业价值、审美价值、娱乐价值等。文化资源体现在民族的历史、习俗与昔日的知识之中,并通过将构想化为实际可行的方案来发挥价值,文化资源既包括实物,也包括符号、活动、以及呈现在手工艺、制造、服务等方面的种种地方性产物[8] ,还包括公共生活、节庆、仪式、故事、嗜好与热情等。最后,在面临全球化与地方化的背景之下,重视老城厢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呈现出一定敏感性,如城市功能滞后以及人们对于居住氛围的要求迫使老城厢面临更新改造很难体现其人文区位优越性;再如"杂以闽越吴楚梁之民, 风俗不甚统一"是明代人对天津一地的评价。这种以地缘关系为基础的人口聚集,不仅使人口素质优化,而且更注重邻里关系和互助精神[4]。但老城厢地区拆除改造过程中的某些行为历史文化价值的忽视破坏了地区社会生活的同质性,丢失某些珍贵民俗,降低了人们的地方归属感。

总之,老城厢是天津身份的侧面之一,始终会在各种舞台下展现自我,这种舞台的范围可以是街区、社区的也可以是天津的、全国乃世界的。目前,人们对老城厢拆迁改造工程普遍持关注态度, 但对其结果成功与否的判断则很难达成一致。作为一个正在更新改造的历史街道社区,老城厢要对"自身处在一个什么位置上,其现状是什么,如何将其视为作为一项社会事务并挖掘其文化资源价值"进行剖析。

四、国外历史街区保护利用的经验借鉴

第一,鼓励民众参与,并创建网络。在面对传统文化沦丧的时候,国外民众通过城市居民团体采取一定行动,这些活动不仅可以挽救传统建筑,而且可以加强民众认同感。文化具有传递性,促使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可以带来凝聚效应,民众可以获得信心,城市可以得到活力。如印度加尔各答的一个全国性团体--"城市优质生活人民联盟"是通过在火车站、市政厅、市里公园入口处举办文化遗产活动,目的在于加强颂扬地方认同感。

第二,挖掘潜藏文化价值。历史文化遗产的代表物是景观,这包括建筑、民俗。通过业余文化活动来全盘重新思考,从而新生服务以及产品,比较典型的有饮食、休闲活动、服饰等。以赫尔辛基的"光之力"项目为例,该项目汇集了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等各种因素。在赫尔辛基,"五一"劳动节过后黑夜长冬消失,11月开始白昼缩短,活力被严冬黑夜代替。"光之力"最初的创意构想是从中央车站广场散发光线,加上利用从郊区到市区的灯笼项目与游行,通过光的象征性,来了连接市内不同地区。项目登场后推动了文化规划构想。观光胜地,以及全盘性照明策划的范例。从商店、画廊、街道、公园、博物馆,甚至是工厂、建筑工地几乎任何设施都能充当节庆场地。此项目最初的赞助商是飞利浦公司,如今是公司双方合作,这对于当地来说是不同寻常的,而且,这个节庆衍生出了一系列地方性项目以及来自国际的合作。

第三,"转变"传统,提高持续竞争力。这种做法的目的在于从物质和经济上振兴,还要对传统文化保持敏感性。英格兰城镇斯托克的陶艺设计中心,将中心设立在一所学校中。以此为基础,促进了斯托克的文化产业、博物馆与传统陶艺之间的联系。

五、设想与策略

1、设想

第一,对重点历史建筑予以保护更新。国际上对于"历史地段"的更新改造原则分为三个层次,即维护、改建、新建。文物与遗址在当代具有一定旅游资源价值以及历史革命传统教育意义。在历史地段内注重自身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如建立博物馆、民俗园和民俗商业街等。提升城市自身的文化设施、公共领域和娱乐的竞争以及提高商业服务价值可以为市场经济带来效益,可以成为激发本区域的活力的经济要素之一。

第二,组建专业的管理团队,营造创意氛围。传统文化需要有创意性、多元化的组织团队。团队是由各种人组成的,充满开放、探索、合作的的精神,目的是激发团队潜能并实现传统文化的可持续发展。这里的氛围是指必要的基础设施,范围从某个建筑、某个街区、到一个社区甚至是城市。

第三,注重与非政府机构合作,建立街区商会。在使传统文化精神持续发展之时,仅依靠部门的合作以及地方当局的集体合作,还要依靠非政府组织。规划部门、经济机构、社会组织、教育以及文化部门等不同领域通过相互学习合作,来影响相互间的基本构思、经营方式。

2、策略

首先是政府出台保护条款并形成问题解决机制。"老城厢"的大规模拆迁工程改造工程在明确的、可操作性的开发保护规划之下,还需要对城厢后续事业起到组织和开放式管理的作用一系列完善的管理制度、保护条款和监督机构。最后注重氛围营造和理念宣传。津味传统文化分散在老城厢内。从建筑到街道、从活动到节日、从个人到组织入手并注重对软件设施、硬件设施的营造与宣传,并不仅会使全球化与地方化产生契合,而且增强老城厢的蜕变与功能之间的相互联系,加强当地人们的精神寄托感。

参考文献:

[1]宋昆.老城厢的更新与保护[J].城市,1997,(2).

[2]罗澍伟.浅析海河与天津历史文化的关系[J].理论与现代化,2003,(6).

[3]夏青.天津老城区及其传统建筑的保护开发与利用[J].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2000,(1).

[4]林耕,刘辉,天津老城传统民居[C].国际住房与规划联合会(IFHP)第46届世界大会中方论文集,2012:89-90.

[5]杨颖.天津近代街区保护与旅游开发[D].天津师范大学,2010.

[6]苏静,陆林.城市文化街区功能演化研究[J].人文地理,2010,(2)..

[7]张欣明.经营城市历史街区[D].同济大学,2010.

[8]查尔斯.兰德利.创意城市--如何打造都市创意生活圈[M].杨幼兰,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250-254.

挖掘历史范文第2篇

本文根据作者多年来进行金融行业客服中心运营数据分析和预测的经验,试图从运营排班预测的角度与大家交流对预测工作的定义理解,重点介绍预测流程的实践,同时简要介绍所使用的预测模型理论,希望能抛砖引玉。

一、预测定义思考

预测:数据信息之综合分析。客服中心囊括了人力资源、运营管理、客户信息、外部因素、业务知识、技术系统等诸多方面的丰富数据信息,这些数据信息综合体现了客服中心运营的整体状况和过程细节,要做好预测工作就必须对客服中心的发展历程和发展现状深入熟悉,因此要做好预测也就要综合分析好各个层面的数据。

二、预测流程实践

预测流程:“挖掘历史数据,捕捉未来信息,把握运营趋势。”这句话是作者在多年数据分析和预测工作中历经无数次成功与失败之后总结得出的,在做预测时应该严格遵照这个流程,力求保持“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工作状态。

1、挖掘历史数据:预测的思想是将与时间推移紧密相关的数据看成一个随机序列,从序列历史值和当前值的规律中合理外推未来的值,并用一定的数学模型来近似描述这种序列,因此建立合理的预测模型也就成为挖掘历史数据的核心任务,这也是诸多产品在预测工作上的聚焦点,其重点工作就是对历史数据进行因素分析、模式识别、参数估计、假设检验、未来预测。

对于序列预测模型,目前业界常用的方法有简均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平均法、逐级分解法,另外高等计量经济学对于时间序列的预测有回归模型、ARIMA模型、灰色预测、神经网络、组合模型预测等。不管是哪种预测模型,其核心思想均是通过刻画历史数据的长期趋势因子、周期变动性因子、季节变动性因子和不规则扰动性因子来演绎未来趋势(如图1)。这些模型的差异也就表现在对这些因子刻画能力的强弱,其中高等计量经济学的相关模型能更为出色地描述序列的长期趋势因子、周期变动性因子、季节变动性因子。

而对于不规则趋势,因为其更多地受到随机因素或偶然因素影响,不能单纯从历史数据中得到很好的刻画,在建模型时往往用一个扰动项综合描述,恰恰也是这个扰动项成为各种预测模型的“软肋”之所在。从统计建模的角度来看,这种“软肋”在模型中又是不可避免的:如果要使模型能精确地拟合历史数据则会导致“过拟合”的现象,使模型未来趋势的整体预测能力下降;如果增加模型扰动项中所含的信息,则会使模型对某些特殊日期预测效果下降。要解决这一矛盾、减少“软肋”的风险,需要重视以业务背景和影响因素驱动的数据分析和客户行为挖掘。

在我们的预测工作中有十二大类、41个子类的特殊或随机因素需要经常关注和分析,十二大类包括短信影响、客户量增长、交易量增长、运营政策调整、还款日、节休日、业务或系统优化、系统未预期性故障、关键特殊日重叠、宏观经济政策、同业关联影响、自然环境影响、时令冷暖变迁。这些因素是致使图2序列大起大落的主要原因。

以短信影响为例来说明业务数据分析对于保证预测准确性的重要作用。一般情况下,符合如下情形之一的短信都会致使客户密集来电:额度调整、风险提示、费用收取、信息核实、账户变动、高概率中奖、目标客户群精准、利益提示。银行与客户的沟通过程中会有许多短信:提示类短信、通知类短信、营销类短信、关怀类短信。不同短信发出去后,客户的反应程度是完全不同的。账单短信属于涉及客户切身利益的费用收取或利益提示短信,其对运营影响较大。通过大量数据分析和对比得知,账单短信发送出去后有如下稳定规律:(1)30分钟左右进入密集回呼阶段;(2)60~90分钟内进入回呼高峰期;(3)发送后4个小时左右影响基本消退。其属于逐步消退型,客户回呼行为较为稳定。根据这些数据特征,在预测时就能清晰地考虑其影响大小和时段:首先对于日预测只需要把握住短信发送量就可准确测算出其影响大小;其次对于时段预测,可以根据短信发送的时间和数量准确推算出其回呼的高峰时段和回呼量(如图3)。

另外,综合考虑实际排班规划与呼入量之间的拟合情况,我们对账单短信的发送时间和频次进行了调整,将原来的“时段均匀发送”调整为“时段歧视发送”,这样能较好地满足三种情况:(1)短信回呼高峰能适当错开,将原来的尖峰调整为波浪式;(2)人力较富余的下午时段安排密集发送;(3)因为其需要4小时才逐步消退,又不影响17:00左右的下班高峰点运营。

预测模型和历史数据分析相辅相成,有机地构成了挖掘历史数据这一大块工作。好的模型能减少分析的工作量,把握好历史非常规事件、深入全面的数据分析有利于历史数据的还原和清洗,这样能使预测模型更加稳健、预测结果更加准确。

2、捕捉未来信息:未来趋势能从历史数据中通过模型计算外推得到,这是预测得以进行的基础,但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是预测最大的敌人。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因素如高管轮换、模式创新、思路调整、政策变更、系统优化、营销开展、同业关联……这都会影响未来呼入量的趋势动向,其特点在于影响因素倾向于宏观决策层面,这些因素尽管不是经常发生而且可能影响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但其往往能改变呼入量的整体水平或决定整个客服中心的运营模式。同时在分析时很难预先用数据来推断其影响,更难以具体的数据模型来刻画,很多时候只能从业务或客户行为的角度来定性地分析。

这需要数据分析人员有着高度的商业敏感性,能敏锐地感知在历史和当前运营情况下未来可能发生的决策变化以及未来决策的影响模式、影响大小、影响时间、影响范围。从如图4可以看出,业务1相对于业务2、3来讲更显平滑,这是因为最近三年来业务1呼入量的增长主要受到是客户量和交易量的增长影响,而业务2、3在近三年的运营中受到高层政策、业务系统、运营模式的影响非常显著。

尽管在实际运营中这些宏观影响因素主要影响年度或是中长期规划性的预测,对于月度的排班预测影响并不频繁,但是很多大型客服中心是提前一个月预测并排班,一旦这些因素的影响起效而未提前捕捉到这一信息,则会使得接下来的一个月运营非常紧张。

为了尽可能避免这种信息不对称的影响,在日常运营中除了常规数据的积累、跟踪和分析外需要另外密切关注并做足三个方面的工作:(1)企业决策规划和高层思路的细微变化;(2)营销计划和季节性运营规律;(3)预测沟通。这三个方面的工作中最直接高效的当属预测沟通,与一线资深业务人员的预测沟通往往能跳出数据找到未来不确定因素的迹象和线索。

如果说挖掘历史数据是一门专业的数据挖掘,那么捕捉未来信息属于敏感的数据感觉,要做好中长期预测和排班预测,这两个方面要相互呼应、共同作用。

3、把握运营趋势:挖掘历史数据和捕捉未来信息是系统性地做好预测工作的两个环节和手段,而准确把握运营趋势是预测的目的和要求,预测结果是否准确、合理,最终当然是由未来真实值检验,但因为要用于精确排班,往往需要有一个人工预判和调整的过程。

预判预测结果是否准确首先要判断整体水平是否合理,其次要判断每日是否合理,我们主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来判断和比较:

(1)宏观评估:建立以“月”为颗粒的呼入量与历史呼入量、交易量等因素之间的传递函数自回归模型,从宏观发展的角度预测下月以及未来各月的整体呼入量水平,将宏观预测值与模型日预测总量进行比较。如果基本保持一致,则认为预测合理,无须进行大的调整;如果有较大的差异,则需再进行深入数据分析,以确定这个水平值(如图5)。

(2)微观评估:从用于每日人力上班安排的时段预测的角度钻取每15分钟的预测值,与历史同期进行比较。实际运营显示跟踪上午时段预测呼入量与近期属性(影响因素相同或相似)相同日期的时段呼入量之间的差异不会太大,因此从这一角度也可以衡量预测准确性。

把握运营趋势其实体现了组合预测的思想,日预测模型考虑的是近期趋势、特殊的周期性趋势;宏观评估则考虑了企业整体发展与呼入量之间的关系;微观评估重点考虑的是实际运营与呼入量之间的关系。不同思想考虑的因素是不一样的,反映出的信息也不同,这样思路和方法在预测过程中也会相得益彰。

三、预测模型理论

我们进行排班预测的主要模型是Intervention―ARIMA模型,它是在ARIMA模型的基础上合理地嵌入账单短信发送、还款日、节假日、系统优化、运营模式调整等具有周期规律的干预影响因素,使得模型在考虑历史数据的同时拟合出具有周期性的特殊因素的影响模式。

其中ARIMA模型又称为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Average Model,简记ARIMA),是由Box和Jenkins所提出的一种经典时间序列预测方法,它将非平稳时间序列转化为平稳时间序列,然后将因变量仅对它的滞后值以及随机误差项的现值和滞后值进行回归所建立的模型。

对于ARIMA时间序列的建模一般需要遵循以下的流程和原则:(1)模型平稳性识别:根据时间序列的散点图、自相关函数和偏自相关函数图以单位根检验其方差、趋势及其季节性变化规律;(2)模型平稳化处理:对非平稳序列进行平稳化处理,如果序列存在增长或下降的趋势则需要对数据进行差分处理;(3)模型建立:根据模型识别的平稳性原则建立合知的数学模型;(4)参数估计和检验:检验是否具有统计意义;(5)模型整体检验:诊断残差序列是否为0均值同方差的白噪声序列;(6)利用已通过检验的模型进行预测分析。

挖掘历史范文第3篇

关键词:历史教学;彩字资源;图片资源;史料资源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16-0061-01

新课改以来,对于历史教学有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更新教育观念,充分利用历史课程资源,让历史课堂更加丰富多彩,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历史教材作为最重要的教学资源,教师要认真挖掘其中的宝藏,丰富课堂教学。

一、有效利用教材中的彩字资源

现行的初中历史教材编排是以课为单位的,每一课的课文中都有大量的文字,除了黑字,还有彩字。这些彩字,可以更好地证明黑体字的内容,能让学生学习到新的知识,拓展学生的视野。通过教师对于教材的精心裁剪,可以有效地整合书中的文字资源,让学生从中获取相关信息。例如,在讲授北师大版七年上册第16课“秦汉开拓西域和丝绸之路”的时候,可以这样利用书中的彩字资源。第一,对于教材中“中原王朝与匈奴的和战关系”这一内容,将其中的彩字作为阅读材料,让学生利用表格,将秦朝至西汉时期的中原王朝与匈奴的关系进行梳理。学生通过对彩字的阅读,可以了解不同时期战和关系的概况。小组讨论分析出战和关系对于国家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影响,为后面张骞通西域的学习做好铺垫。第二,在讲授丝绸之路作用的时候,设计“淘宝网征集老板”的活动,让学生通过课文色文字的阅读,找出汉朝销往西域的商品和西域发往中原地区的商品。通过这样的活动设计和对书中文字的有效提取,可以让学生了解到经济文化交流的实质和含义,进而更好地理解丝绸之路的作用,从而突破重难点。第三,讲授西汉王朝对外输出品(丝织品、冶铁、凿井、造纸)的时候,引用教材中的一段文字“虽然铁的种类很多,但没有一种能和中国的钢相比美”。通过这样的辅助文字,可以引导学生感知文字背后的信息,让学生了解古代劳动人民的惊人创造力和古人的聪明才智,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和对祖国的认同感。

二、有效利用教材中的图片资源

历史教材中,有很多插图。插图是历史教学资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包含一些与历史有关的信息。通过看图、识图、解图,可以开发学生的智力,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挖掘图片中的有效资源,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要从整体角度观察图片。一幅图片承载着不同的历史信息,各种信息之间彼此呼应,可以反映一个完整的历史事件。因此,必须全面观察图画,才能形成完整的认识。第二,要学会观察图中的重点。每一幅图画都有想要表达的有效信息,图中的主要部位会集中表述与知识点相关的有效信息。运用历史图画,需要重点观察图画,才能抓住它的有效信息,完成教学目标。第三,要有条理性地看图。在观察图片的时候,应该依据方向、有步骤地观察。例如,讲授北师大版七年下册历史“经济发展与重心南移”一课的时候,引用这样的一个案例:出示《耕获图》,让学生思考图中的景色,思考为什么选择这样的环境、图中有哪些熟悉的生产工具、种植了哪些农作物、说明当时的社会经济情况如何。利用插图,设置符合学生思维能力的问题,让学生在愉快的观察中掌握教材中的知识点,符合新课改理念。

三、有效挖掘教材中的文献史料资源

新课改下的历史教学主张“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因而在教学中积极运用史料进行教学,是教师应该研究的首要问题。历史学科的史料可谓浩如烟海,教科书中的史料资源是针对每一课设计的最有效的教学资源。如何有效挖掘史料资源呢?第一,选择的史料要有针对性。史料的运用,是为了对历史史实进行佐证。在选择的时候,应该围绕要解决的知识点。有针对性地选取史料,一方面可以避免史料的过度堆砌,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分析效率。第二,设置的问题要有目的性。在材料阅读中,有效的问题设置可以让学生在探究材料的时候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问题的设置要基于史料,陈陈相因,环环相扣,有一定的梯度,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解析材料的过程中得到有效提升。在有效的问题引导下,理解隐藏在材料中的重要知识点。在平时的教学中,可以这样处理史料。例如,讲授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气度恢弘的隆盛时代”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开元盛世这一历史概念,可采用以下史料。史料一:“开元初,上留心理道,革去弊讹,不六七年,天下大理。河清海晏,物殷俗阜。”史料二:“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禀俱丰实。”针对所选材料,设计以下几个问题:通过材料阅读,说出开元年间皇帝采取了哪些改革的措施?改革后的社会呈现什么样的状况?何为开元盛世?通过小组探讨,学生会对开元盛世的由来有更深层次的了解,从而理解抽象的历史概念。

四、结束语

总之,历史教材是历史教学中最重要的教学资源,教科书中的彩字资源、图片资源、文献史料,对学生有效学习历史课程起到引导的作用。历史教材中的有效资源有很多,需要教师不断探索,不断反思。只有真正运用好这些资源,才能更好地为学生营造一个生动、活泼、兴趣盎然的历史课堂氛围。

参考文献:

[1]汪加民,蔡志营.合理利用教学资源提高历史教学质量[J].现代教育科学,2012(10).

挖掘历史范文第4篇

多年来,鄂尔多斯学研究会“立足学术、服务建设、创新机制、着眼发展”,深入挖掘并传播鄂尔多斯的历史文化,着眼于鄂尔多斯现阶段的发展,为地方政府和企业的发展建言献策,成为繁荣发展该地区社会科学和传承先进文化的学术阵地。随着鄂尔多斯市建设“文化大市”步伐的加快,“鄂尔多斯学”这门独具特色的学科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为此本刊采访了鄂尔多斯学研究会的创始人、会长奇朝鲁先生。

记者:当时基于什么原因成立鄂尔多斯学研究会?研究会成立的背景与自身定位是什么?

奇朝鲁:鄂尔多斯学研究会是基于研究鄂尔多斯独具特色的人文资源和现代鄂尔多斯特有的经济、文化现象,以及鄂尔多斯市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的历史背景之下应运而生的。鄂尔多斯学以及鄂尔多斯学研究会是鄂尔多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历久弥新的鄂尔多斯文化与时俱进的产物;更是鄂尔多斯研究和传承地区文化的优良传统的体现,也是鄂尔多斯人文化自觉与自信的表现。

鄂尔多斯学研究会根据十六字办会理念,以“立足学术”为定位,确定鄂尔多斯学为研究鄂尔多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昨天、今天与明天以及它们之间传承演变内在规律的学问。

记者:据悉鄂尔多斯学研究会以“挖掘历史积淀、光大文化精华”为己任,在鄂尔多斯市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作为一个地方学研究会,将如何在挖掘与光大地方文化中有所作为,为鄂尔多斯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奇朝鲁:鄂尔多斯较完整地保留了蒙古族最基本的传统文化,是蒙古传统文化的标本。从鄂尔多斯部落形成到近现代,鄂尔多斯蒙古族的语言、民间文学、民族歌舞、服饰、饮食、、谚语等能够反映民族特征的传统文化,都得到了较为完整的保留,这是其他蒙古族聚居地区难以比拟的。

改革开放以来,鄂尔多斯走出了一条资源转换促进经济发展的成功道路,形成了特有的鄂尔多斯经济现象,使鄂尔多斯由封闭走向开放,由贫困走向初步富裕。对这种现象的研究,构成了鄂尔多斯学研究的新内容。这些都要求鄂尔多斯学研究会以传统文化为基础,正确认识鄂尔多斯传统文化的现实价值,吸取其和谐思想内核,并赋予其时代内涵,不断深化研究,群策群力,集思广益,把鄂尔多斯学打造成品牌地方学。

记者:回顾鄂尔多斯学研究会近8年的发展历程,研究会在鄂尔多斯学研究方面都有哪些建树?

奇朝鲁:鄂尔多斯学研究会成立8年来,做了大量工作。8年中,我们共召开了数十次学术研讨会,出版著作4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产生了十余项主要研究成果,其中包括已经或正在陆续编辑出版的两套大型丛书“鄂尔多斯学研究丛书”和“成吉思汗文化丛书”;承办了大型电视专题片《走遍中国鄂尔多斯》的联合拍摄,完成了《鄂尔多斯大辞典》的编撰工作。所有这些工作不仅丰富了鄂尔多斯的文化宝库,也提升了人们对鄂尔多斯的认识。

记者:今天,鄂尔多斯地区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双驱并进,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鄂尔多斯现象”。作为鄂尔多斯学研究会的专家,您如何看待这种现象?它背后的文化支撑是什么?

奇朝鲁:任何一个地方的发展都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而是经济、政治、文化以及人们社会心理素质的综合反映,文化与经济始终都是鄂尔多斯腾飞的双翼。近些年,经济与文化建设一体化的发展战略,促使鄂尔多斯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有了跨越式发展,从而形成了“鄂尔多斯现象”,这种现象的形成具有历史的必然性,它与鄂尔多斯地区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以及这个地区人民的文化自觉是分不开的。

鄂尔多斯北有黄河和阴山天险,西有黄河和贺兰山为屏障,地处战略要冲,游牧和农耕两大文化在此碰撞、冲突、融合了数千年,形成了独特的鄂尔多斯文化,成为中国北方草原文化大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鄂尔多斯文化虽然历经多次更替和演变,但其坚守内在的脉络始终没有中断,这一点,在考古史中都有证据显示。在鄂尔多斯草原文化中,保留了最完整的蒙古族文化,并有许多具有唯一性的文化遗存、人文景观、民俗活动,如“鄂尔多斯青铜器文化”、“成吉思汗祭祀文化”以及“鄂尔多斯婚礼文化”等,如今已成为鄂尔多斯的文化品牌与文化“名片”。进入现代,工业化的生产方式与都市文化的生活方式不断向鄂尔多斯草原文化渗透,形成了新的有机的统一。虽然草原文化以单纯游牧生活为基本表现形态的历史已经终结,从内涵到外形正不断增强着现代性,但依然保持着草原文化鲜活的生命力。纵观鄂尔多斯历史上的各种事件,如在1979年,率先在内蒙古自治区实行包产到户和草畜双承包生产责任制;率先以补偿贸易的形式引进日本成套技术设备,建立起内蒙古第一个外向型的伊盟羊绒衫企业;以及涌现出的许多杰出人物如治沙劳模宝日勒岱、殷玉珍等,由此可以发现,鄂尔多斯草原文化中开放包容、兼容并蓄、奋发进取、勇于创新的价值观已深植于这个地方人民的灵魂中,形成了地方的群体个性,也成为鄂尔多斯人建设家园的强大精神动力和一种文化自觉。

挖掘历史范文第5篇

乡土历史取材于本地,一些历史故事、历史传说世代口耳相传。这些口碑资源深入人心,有的甚至家喻户晓。学生从小接触乡土历史遗迹资源和口碑资源的机会较多,因而对之已有或多或少的认识,教师运用本乡本土的历史充实教材内容,可以缩短历史与学生的距离,消除他们对历史的遥远感,以家乡史印证中国史,激发其对家乡史的探求欲望和对历史科的学习主动性,帮助学生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在教学建议方面特别强调:“提倡教学形式的多样化,积极探索多种教学途径,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教育资源”。因此,教师要由“教教材”向“用教材”转变,要进一步挖掘蕴藏在历史过程中的巨大精神财富,采取一切有效手段,使其变成有效的教育资源。这给课堂教学渗透乡土历史知识提供了平台。“乡土史”( 包括历史档案、历史文献资料、地方志、家谱、族谱、历史小说等文字图片资源)是中国历史的细胞,也是中国历史的缩影。每个地区都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乡土史带有浓厚的地方文化色彩和乡土情味,学生对此有亲切感、认同感,对优秀的地方文化遗产有自豪感。在枯燥的历史教学中渗透乡土历史,不但可以扭转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中学历史教学不仅要传授知识,更应该注意对学生学习能力,特别是研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笔者认为,在新课标下的中学历史教学中,适时、恰当地引入一些乡土史资料,引导学生进行历史调查,使学生通过进入历史,走入社会,走近生活,亲自了解历史的发展过程及其对未来的影响,锻炼自己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学习“”这段历史时,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亲自走访一些身边亲历“”的老人,通过收集本地有关的历史材料,发现历史,辨别真伪,并将整理的调查材料在班级进行讨论和交流。这样,既丰富了历史材料,弥补了教材内容叙述的不足,还使学生对“”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同时,也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为他们今后进一步学习提高打下了良好基础。

但是,目前历史教学中基本上以教材作为全部内容,课程资源的开发较为滞后。一是从课程资源的开发主体看,主要是依靠少数的学科专家,并没有将广大的一线教师调动起来。二是从课程资源实施的空间看,仅仅将教学局限于课堂,使课堂成为利用课程资源最重要的载体。三是从对乡土历史教学资源开发利用的认识看,对乡土历史教学资源开发利用的价值认识还不够,导致一方面,有教育意义的自然、历史和社会资源未纳入教育资源范畴,其教育的功能和意义没有被充分的认识和利用;另一方面,教师、学生和家长不知道从哪里找到自己所需要的资源,或者是不知道如何利用这些资源来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造成乡土历史教育资源闲置浪费。四是从课程资源内容看,资源偏重于知识特别是学科知识的开发,忽视对学生能力、素质的培养,教材结构单一,相应学科知识的发展和课程资源渗透与融合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课程内容往往远离学生的生活经验,不利于学生的发展,突出表现在:从内容上看,统编教材的内容,相对各地学生空间距离较远,难以满足各地不同学生的心理需求;从趣味上看,统编教材探究的内容不具有地方特色,难以激起不同地区学生的兴趣;从范围上看,现行教材注重全局的安排,不可能面面俱到,难以拉近与不同地区学生的距离。

近年来,我区各相关机构、学者在挖掘乡土史资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搜集和整理出大量的宝贵文史资料。《平川史话》、《平川文史资料》等不少有价值的地方史资料被挖掘和整理出来,或被重新认识,扩大了史学研究成果。这种情况不能不反映到中学历史教学中来,利用地方志史丰富历史教学不仅可能,也完全必要。这些资料不仅为史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原始资料,弥补了史学研究方面的许多空白,还有助于印证和检验现行教材(包括新课标教材)的一些历史结论的真伪,促进中学历史教学研究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此外,这些资料还为中学历史教学提供了重要的素材。这些素材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既可以弥补现行中学历史教材内容只偏重历史学科的“知识系统”,呆板教条、单调枯燥等缺陷;也可以在实施新课改后,拓宽学生学习和研究的视野,从而使历史学习和研究显得更加饱满丰腴,富于情趣。此外,这些资料还为中学历史教学提供了重要的素材。

挖掘历史范文第6篇

【例1】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地图,“读”出基本的史实,从中培养学生正确的读图、识图的能力。以专题一第二课《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为例。课程标准要求:知道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浙江省学科指导意见要求:了解秦的统一,知道郡县制建立的史实,结合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我在教学时从“秦朝疆域图”入手逐一解决秦统一及郡县制的建立等相关问题。

教师:读“秦朝疆域图”左上角的“秦统一六国图”,联系所学知识得出有关信息。学生:从“秦统一六国图”可以得出秦灭六国的顺序是韩赵魏楚燕齐,统一的特点是远交近攻,逐次推进。从秦统一的过程中体现了制定正确策略的重要性及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教师:读“秦朝疆域图”,得出相关信息。学生:图中有象郡、桂林郡等,说明秦朝实行郡县制,没有看到封国,说明秦朝吸取了西周实行分封制灭亡的教训。结合教材内容郡县的长官都是由皇帝直接任免,不得世袭,说明秦朝通过郡县制大大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了中央集权。学生:在今天的四川地区有蜀郡、南方地区有象郡等,说明秦朝时西南地区、岭南地区都已归中央王朝的统一管辖,我国的疆域相比之前大大扩大。学生:秦朝陆路通过驰道、水路通过灵渠等,把各地都联系在了一起,从而建立了以咸阳为中心的交通网络,既加强了统治,也有利于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的交流。教师:利用上述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得出合理的结论,读出图中隐含的深层次信息。学生:我国南方、西南地区许多都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此时都在中央王朝统一管辖下,并通过陆路水路等加强了相互之间的联系,说明秦朝时我国已形成了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格局。学生:以上说明从秦朝开始确立的中央集权制度既有利于巩固秦朝的统一,也有利于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从这个角度说秦灭六国、统一全国有重大的积极意义。学生:从实行郡县制、中央集权制度等措施也说明制度的创新对国家稳定和统一的重要作用。

如此,利用教材中的地图比较形象、直观地解决了课标及浙江省学科指导意见所要达到的要求,并且利用这些知识培养了学生归纳、概括、推理的能力。学生最后看到的已经不再是一幅简单的历史地图,而是一个真实的秦朝历史发展、疆域巩固扩大的立体画面。

【例2】利用地图,挖掘隐性知识。隐性知识是指在地图中没有直接表述出来,而实际上又隐蔽其中的知识内容和知识联系。在教学中,教师通过挖掘地图所隐蔽的知识,可以加强前后史实之间的联系,强化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在对专题三第二课《辛亥革命》中“武昌起义后宣布独立的省份图(1911)”备课时我是这样设计的。

教师:先直观感受武昌起义后各省宣布独立的情况,并根据形势图,推演出历史的必然性。学生:武昌起义后,各省纷纷响应,清朝统治已经土崩瓦解,这是长期以来革命党人宣传民主革命思想带来的结果,也是中国人对清政府腐朽的、愚昧无知的反动统治的一种唾弃,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说明辛亥革命爆发及取得成功的必然性,也说明了民主共和思想观念的深入。(教师引导)学生:从图中也看出一些情况:①响应的省份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地区,北方相对较少。说明孙中山的革命党人的影响主要是在我国南方地区,北方仍然是清政府的势力,说明北方封建势力的顽固。这就说明了后来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时为何要把临时政府所在地迁往北京。②正因为武昌起义后响应势力巨大,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后的一段时间内(“宋教仁案”真相大白前),虽然不断推行专制独裁,但仍打着民主共和的招牌,仍打着中华民国的旗号,不敢贸然就撕下伪民主、真专制的面具。教师:通过补充材料,加强理解,挖掘教材从中反映的另一条暗线:江苏巡抚程德全为表“革命”,只是将巡抚衙门屋顶的瓦片挑落几片,同时把衙门的牌子一换,他也摇身一变成为江苏都督。学生:说明革命形势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一些立宪派、旧官僚趁机投机革命,革命潜伏着失败的危机。也说明了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努力最终在中国是无法取得成功的。

在辛亥革命这一节内容中,课标要求通过“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其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中需要学生能通过讨论辛亥革命最终的结局是成功还是失败来全面地认识辛亥革命。在用这个备课设计进行教学后,我发觉学生不仅较好地明晰了武昌起义后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趋势,也能全面地辩证地认识辛亥革命带给中国社会的影响。

【例3】利用地图,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归纳概括的能力,同时通过整合教材,理顺线索,更好地理解历史发展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在浙江省新课程教学建议中要求教师能依据《历史课程标准》和《浙江省学科指导意见》,适当调整、增删教科书中的课堂教学内容。这实际上是要求教师通过发挥自主意识,结合学生实际,对教材进行整合优化,使整合优化后的教材内容、教材体系更适应学生学习,更可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从而更好地实现有效教学。下面我以《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农村革命根据地形势图”和《伟大的抗日战争》中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形势图”为例来说明。

教师:通过阅读两幅地图,从中分析两个时期根据地不同之处。学生:①分布区域:农村革命根据地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地区。敌后抗日根据地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华北地区。②目的:农村革命根据地主要是反抗的反动统治;敌后抗日根据地主要是反抗日本帝国主义。③党中央的所在地:农村革命根据地时在江西瑞金,敌后抗日根据地时在陕北延安。教师:借助这两地图把相关知识整合起来,形成新的以“时序”为主题的新知识体系:为什么中国共产党的根据地会从南方转移到北方呢?为什么要从南方转移到北方呢?学生:红军长征。中国共产党内由于王明的“左”倾错误,在第五次反围剿斗争中失利,中国工农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在长征途中,中国共产党通过遵义会议结束“左”倾错误,从幼稚走向成熟。1936年长征胜利结束,中国工农红军从南方转移到北方。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八路军挺进敌后,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把敌后战场变成抗日战争的前线。教师:从新整合的史实中归纳、概括:从上述史实中能得出哪些20世纪二三十年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规律?学生:中国共产党的工作重心实现了从城市转入农村、思想路线上从“左”倾到结束“左”倾,革命区域上从南方到北方、政党上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

挖掘历史范文第7篇

关键词:“传统文化”;“水文化”;“景观休闲文化区”

1 传统文化印记

荔枝湾故址,可远溯自两千多年前秦将赵佗在广州自立为南越王时,彼时乃公元前206年。公元前196年,西汉王朝特使陆贾出使南越国,在离其驻地不远的溪边河旁(今周门彩虹桥一带)种植了大量莲藕和荔枝,据考证,荔枝湾故址便在陆贾城之西,可见远在公元前二百年间,荔枝湾便出现了。自秦汉起,这里相继成为隋唐官家荔园、两朝帝王的御果园、明清私家园林和民国达官别墅群,众多的园林建筑荟萃,传统民居(西关大屋)连片,水乡地域民俗风情浓厚,为岭南一地两千年来长盛不衰的游河消夏去暑好去处。在此历代均有名园胜景,著名的有唐朝的“荔园”,南汉的“昌华苑”,元朝的“御果园”,明朝的“听雪篷”,清朝的“海山仙馆”,以及民国初的“荔香园”。“海上神山,仙人旧馆” ,这座仙山琼阁,曾是岭南文化史上璀璨的明珠 ,更是清代广州十三行全盛时期的缩影和象征。

1.1 水文化 多年前,古广州城内水网密集,城郊也是一个水乡世界。城郊西南,曾有一片方圆90里的沼泽地,这里与江水相通,地势低洼,河湖溪涌交织网布,溪流的两岸种满了荔枝树,每逢荔熟之时,岸上片片绯红霞彩,溪中舟楫往来穿梭,欢歌笑语十里可闻,正是“一湾溪水绿,两岸荔枝红”的醉人美景。千余年来,荔枝湾因水而生,因荔而盛,成为著名的消夏游乐场所,吸引众多王侯将相、达官贵人到此游乐,“小秦淮”的美名一时远播。及至明末,荔枝湾由王宫禁地渐成平民百姓可以涉足的地方,此时此处不但千树荔红,更有白荷玉立、“泮塘五秀”(莲藕、荸荠、菱角、茨菇、茭笋)飘香,同时由于水系不断拓展,昔日横亘蜿蜒的小溪小河已成纵横交错的河涌网脉,可通往珠江白鹅潭江面,渔民们白天出江捕鱼,黄昏回湾停泊,水乡泽国风情更为荔枝湾增添了另一番景致。

1.2 吃文化 自秦汉起,这里相继成为隋唐官家荔园、两朝帝王的御果园。相传西汉时期,荔枝湾一带开始种植荔枝。东汉年间,这里的荔枝成为上贡皇帝的佳品和朝廷赠送外国使臣的礼物。及至唐代,广州荔枝已盛名远播。荔枝湾还曾两度成为封建帝王的御果园。一次是南汉时期,另一次成为御果园是在元代。

1.3 园文化 明清私家园林和民国达官别墅群,众多的园林建筑荟萃,传统民居(西关大屋)连片,水乡地域民俗风情浓厚,为岭南一地两千年来长盛不衰的游河消夏去暑好去处。清代中叶,许多与“十三行夷馆”外商交易致富的大商家,在“富润屋”的原则下,先后在荔枝湾这片风水宝地兴建园林别墅,其中最著名的有“唐荔园”、“海山仙馆”、“小画舫斋”等。

2 传统文化的保护和提升

荔枝湾西关文化休闲区”全区包括荔湾湖公园、西关大屋历史建筑保护区、文塔及其周边地块的复建及修复工程,总用地面积约60公顷。通过对荔枝湾传统文化的保护和改造升级,创造优美的环境来增强区域吸引力,通过营造高品质的公共空间来完善基础设施的功能,提升周边土地的经济价值。荔枝湾的规划以水为魂,两岸建筑为魄,街巷为经纬。归纳起来,大致分为四段:起、承、转、合,恰如龙的四种姿态:来龙、游龙、潜龙、行龙。

2.1 传统建筑的保护和利用 现有的传统建筑主要有:文塔、西关大屋、梁家祠、风水基、何香凝艺术学校、陈廉伯公馆、陈廉仲公馆(荔湾博物馆)、蒋光鼐故居、西关民俗馆、公园南门、小红楼、小画舫斋。复涌工程中,发掘出文塔原底座及原荔枝湾涌驳岸遗址,设计方案据此相应调整:修复原底座台阶,整理尚存的驳岸遗迹,铺设可拆卸的枕木作为到达文塔的路径。一座挺拔秀丽、具有浓郁西关风味的文物建筑,重现荔枝湾畔。为了突显文塔并给人们一个交流活动的空间,新建了文塔广场。蒋光鼐故居前设置了环形的水池广场以及场前花池为大众提供了一个活动的空间,同时保持原有建筑的外貌不变,只进行了清洗,保持了原质原味。公园南门也是维持原有的建筑风格和外貌不变,在新建的河涌边增加了临水台阶,台阶的两边增加了叠石流水,石缝中载植了水生植物,可谓是溪水潺潺,鸟语花香,岭南文化中的越剧在这里演绎,书写新时代的传奇。

2.2 水文化的复原和提升 “一湾溪水绿,两岸荔枝红”,荔湾因荔枝湾的美丽景致而得名。荔枝湾可远溯到公元前206年赵佗南越王时期,为千百年来著名休闲消遣之地,是羊城旧八景之一“荔湾渔唱”所在地。18年前因污水横流,无奈被“加盖”为暗渠,栖身于荔枝湾路下,不见天日。经过大半年的建设,顺利完成堤岸建设、截污清淤、两岸美化、调水补水等荔枝湾一期工程。如今的荔枝湾,清水蜿蜒,画舫悠游,曲桥佳木,亭台楼榭,有“广州小秦淮”之美誉,不但复活了岭南水乡的文化记忆,促进了西关水脉生态恢复,而且重现老街坊的“老广州回忆”,凝聚年轻人的“新广州共识”,焕发荔枝湾生机与活力。荔枝湾涌掀起盖头,除串联起实体的文化遗迹外,也让延续了几百年的民俗活动――泮塘龙舟得以原地重现。

3 产业升级――打造西关旅游休闲文化产业区

千年西关,风情万种。西来初地、古祠流芳,诉说千年历史;骑楼街、麻石巷、西关大屋,尽显岭南风情;自古以来有:“岭南文化聚荔湾,西关风情最广州”之称。通过大力整治,荔枝湾隔世重生,惊艳全城,立刻掀了一股西关寻根游热潮,在“看亚运、游西关”活动中赢得各国来宾的称赞,成为名副其实的“岭南文化新名片”,同时带动了各项产业的蓬勃发展。

3.1 景观的全面升级 本次改造过程中,植物的点缀成了最后的亮点,在形态、色彩、味道方面都体现的淋漓尽致。所用树种都为岭南本地的特色树种,花为时花应时而开,沿水两边的植物主要是荔枝、杨柳、鸡蛋花、芭蕉、高山榕,岸边“三步一柳五步一荔”,还有一些竹类植物如紫竹、黄金间碧竹、文丝竹等,灌木以造型勒杜鹃以及红花杜鹃为主,其形有腊梅之风,花可比彩霞,或单植或群配,幽然成景;地被为时花以及本地的一些花期较长的植物如龙船花、大叶龙船花等;在水边适当增加“泮塘五秀”水生植物,它们和水中的置石相映成趣,波光倒影。

而公园内的景观改造充分结合现状,尽可能保留现状乔木,根据原地形灵活布局,计利用桥廊、植物、假山石块等造园要素进行巧妙布局,采用框景、障景、借景、对景等古典园林手法,运用现代的景观元素,来营造丰富多变的景观空间。如“海山仙馆景区”尽力恢复海山仙馆原貌,多采用通体式景墙和廊道,形成空间的相互渗透和联系。

3.2 细部的精雕细啄 细部决定了设计和工程质量的好坏,从设计之初就对每一个小的环节进行反复的推敲和论证,力求做到更加的完美,特别是几条石桥的设计,无论从桥身取材的来源,还是小到柱头、柱身的纹理及弧线设计都做到了有据可证,同时又不乏现代气息,所用材料的色彩大胆奔放。

3.3 旅游文化的渗入 河涌复原后形成了水上和陆上两条旅游路线,水上路线从东入口广场的瀑布水源的木栈道处出发,向西途经文塔广场亲水台阶、文津桥、六合砚池水池、风水基、德兴桥、至善桥、大观桥向北拆入公园内部荔枝湾湖中,在食养坊处设有湖内停靠的游船码头,泛水工具为篷船,船上有专业又漂亮的导游小姐,向你娓娓道来这水岸两边的传奇,古来至今的风流人物,还有这西关之地的饮食娱乐,又引得你食欲大增,在这清波碧水间感受这“艇仔粥”文化,真乃人生一大快事,另外沿水边,多处设有亲水码头和木栈道,游人可在此处进行停靠。

陆上旅游路线以东西向和南北向两条主干道为主,东西向线路主要为水路沿岸两边的景观建筑为主,从东入口广场的著名书法家题名的“荔枝湾”铭牌石开始,河岸两侧有梁家祠、文津古玩城、文塔广场、六合砚池水池、风水基、西关大屋、何香凝艺术学校、陈廉伯公馆、陈廉仲公馆(荔湾博物馆)、四面佛宝塔、蒋光鼐故居、西关民俗馆、公园南门、小红楼、小画舫斋、潮汐酒家只到进入西边的黄沙大道,游人渐渐远去,在这条线路上有多处点可进行公园内部,可随时进行公园进行游赏。南北向路线主要以龙津路为纽带,龙津桥为支点,北到中山八路,南到宝华路,龙津桥以北主要为饮食一条街,最为出名的有“泮溪酒家”; 龙津桥以南主要是具有岭南民俗风情的麻石小巷民居区,游人可体会到浓浓的生活气息。

3.4 商业文化的渗入 荔湾区自古以来商贸繁华,沿街两边古玩玉器琳琅满目,文津古玩城的建立,让游人有了一个购买奇珍异宝的好去处,不久的将来,这里的繁华绝不输于华林玉器广场。而风水基旁边现有的古建筑内摆着各式的玉器、佛像、以及古腾椅,和对面的文津古玩城形成古今对比。另外沿水南岸改造的古建筑如蒋光乃故居以后有望成为古韵味的假日酒店,让游人节假日在这里放松自己的心情。这里有老西关很有名的酒家如“泮溪酒家”“唐荔苑”“潮汐酒家”“食养坊”等,走累了可以在这里尽情的玩、尽情的吃,尽情的体验老广州的风情。以后这里会是广州的吃、喝、玩乐片区,疲劳的都市人们可以在这里尽情的享受生活。商业休闲的气息会在这里越来越浓厚。

4 展望未来

在亚运年荔枝湾进行了一期工程的整治,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使水更清了岸更绿了,水上可泛舟,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人居环境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在时间紧,工期急的情况下也暴露了许多问题,这些都要我们在二期工程中引起足够的重视并加以改正。荔枝湾二期工程整治,主要是为打通水道,把荔枝湾的水和珠江水连通,让以前的古龙舟航线得以贯通。

参考文献

[1]陈跃中. “当代中式”景观的探索:上海世博中国园“亩中山水”设计[A].中国园林,2010,(5):42-46.

[2]陆琦.传统岭南庭园布局与空间特色[J].新建筑,2005( 5) .76-79.

挖掘历史范文第8篇

[关键词]阳谷 历史文化资源 绿色产业

[中图分类号]D41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6-0480-01

阳谷县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古农业文明的发祥地,景阳冈龙山文化、水浒文化、蚩尤文化、运河文化、黄河文化等在这里交汇融合,形成了阳谷独特包容,兼收并蓄的深厚的文化内涵。近年来,阳谷深挖历史文化内涵,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特色,突出打造以打虎英雄武松故事为代表的水浒文化品牌,成立了水浒文化研究会,举办了阳谷县首届景阳冈文化旅游节以及“狮子楼庙会”,“武松武术文化展”等活动,联合梁山、郓城和东平等水浒故地共同打造了“大水浒旅游文化圈”,逐步形成了新的旅游文化品牌。

一、阳谷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存在的问题

(一)、文化遗产形态结构开发的滞后

历史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见证,它们历经几百年的风风雨雨,承载了无数人的智慧和希望,现代人在享受现代科技带来的高效、便捷、舒适的生活方式的同时,越来越崇尚古朴美、自然美和原始美,希望走进古朴,回归自然找回对生活的亲切感。

94年以来,阳谷县旅游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累计接待游客近500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超过十亿元。2008年来,共接待游客40万人次,旅游产业总收入近亿元。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不断满足了人们的需求是不可否认的。但在发展旅游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负面的后果,一方面旅游的人数超出了本身的承载能力,这样无形中加速了对文化遗址的破坏,另一方面,为了追求真实性对遗址进行了修复,导致了一些古建筑过度城市化、人工化、商业化。这样就使的部分历史文化遗产正面临失去原有风貌和历史价值的严重威胁。

(二)、文化遗产内涵存在一定程度的错位开发

阳谷县狮子楼风景区,是开发《金瓶梅》文化力度最大的地方。《阳谷县服务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明确规定,“做大做强《水浒传》、《金瓶梅》历史巨著利用文章”。《中共阳谷县委、县政府关于进—步加强全县服务业发展的意见》也明确规定,“注重挖掘《水浒传》,《金瓶梅》等历史巨著的文化内涵,进一步打响水浒、古运河两条旅游线路和阳谷古城的品牌,实施全方面发展旅游业”。所以,阳谷要打造包容、奋进的阳谷和阳谷人民形象,要正面树立阳谷

是“打虎英雄武松的故乡”这个正面的文化品牌,避免在文化内涵挖掘方面出现的负面影响,就像在网上出现的三地出现争夺西门庆故里的网络谣传。

二、阳谷县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制约因素

(一)、历史文化遗产修缮不到位

阳谷县历史文化遗产丰富,并且政府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继承工作也相当重视,但仍然有许多标志性建筑缺乏及时维修,而且多数尚未得到开发利用。此外,有些标志性建筑在维修和恢复时因陋就简,擅自改变原状的现象比较严重,使文物的档次和品位大大降低。历史文化遗产是人类文化的结晶,一旦破坏就将永远消失,任何重建、再建、仿建的文化遗产,都不可取代古遗产在人们心目中的位置以及它原有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如位于阳谷张秋镇南街的山陕会馆(含乾坤正气匾)等多处遗址已遭受严重破坏。

(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宣传不到位

我们有些城市和地区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相当缺乏,狮子楼坐落在阳谷县城西南角,始建于宋朝景佑三年,现在已经是水浒旅游线上的重要的旅游景点。十几年前,在当地政府还没有对狮子楼遗址实施古建筑保护的时候,狮子楼就已经成为了当地居民的休闲娱乐场所,然而随着政府对狮子楼旅游区的开发,当地居民看重了这里的商机,居然把烧烤摊设在了狮子楼附近,严重的污染了旅游景区的清新整洁的环境。除了烧烤产生的气体污染物对文物古迹造成了危害以外,当地居民在烧烤摊消费的过程中丢弃的一次性木筷、餐巾纸也严重影响了狮子楼旅游区周边环境的卫生。

(三)、当地企业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不足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的淡薄,并不仅仅反映于一般的市民,一些企业也同样缺乏遗产文化保护的意识。有的企业认为文化遗产在城市建设中无足轻重,一些古建筑甚至是影响城市“现代化形象”的绊脚石。正是在这种重商主义思想的影响下,一些利益群体如房地产开发商为了自身的利益,更是置遗产保护与不顾,只顾自己的工程进展,而忽视了对文化遗产的配套保护。这些现象的存在又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了一些市民的保护意识,进一步加剧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难度和进程。

三、阳谷县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对策

(一)、科学规划,合理开发

发挥自身优势结合当地实际,打造地域特点鲜明、个性突出、能够反映当地历史文化的标志性景点,对有重大价值,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历史文化遗产加大投资保护力度,优先开发利用。

文物的维修和发展利用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和政策性要求高的工作,在对文物古迹维修利用前必须对该文物的朝向、始建年代、历代维修经过和建筑本身的布局、体重、形制结构、用材、彩绘、建筑方法和技术等进行系统科学地研究和论证,严格把握古人在创建时的思想文化内涵,按照“修复如旧”、-恢复原貌“的原则进行维修。

(二)、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宣传力度和保护意识

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意识要先行,任何一处文化名胜古迹的价值都有一个认知过程,其价值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变化的,这就需要不断的宣传,在全社会形成文化保护意识是遗产保护工作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加大对文化遗产保护的宣传力度,努力培育人人热爱文物,积极参与保护文物古迹的社会氛围。首先,我们要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知识教育,充分利用一切可能的传播方式,如出版物、画册、广告、学术讨论会等。例如,位于十五里元镇的“蚩尤冢”,蚩尤与炎黄二帝同为中华民族的三大人文始祖,是中国古代的战神,是上古时期的东夷部落的首领。针对蚩尤文化的研究和旅游,我们要加大宣传,使这些品牌广为人知,提高全社会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让人们认识到文化遗产的历史,艺术以及科学研究价值,提升文物保护的自觉性。其次,要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普法教育,让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深入人心,使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由被动变为主动,只有认识到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我们的保护和管理工作才会由“少数人的抗争”,变为全民的努力。

(三)、建立一支高水平的专业研究队伍

文物承载着历史的记忆,蕴含着大量的知识和理念。对此,需要建立通过长期的科学研究和时间积累,才能准确的把握古人思想意识的理念,为此,我们阳谷要建立一支高水平的专业研究队伍,主要负责古建筑,文物遗址和古墓葬的保护工作,并开展有关的课题研究,深入挖掘当地历史文化的内涵,并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纳入政府领导目标责任制考核范围之内。

城市文化遗产见证了城市发展的生命历程,承载和延续着城市的文化,保护城市文化遗产就是保护城市的记忆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文化遗产中蕴含着丰富的艺术价值、历史文化价值以及科学研究价值,保护阳谷的文化遗产不仅可以使阳谷优秀的历史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也可以推动我县的旅游产业长足发展,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参考文献

[1]《阳谷县服务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挖掘历史范文第9篇

关键词:历史课程资源 兴趣 能力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216(2015)12C-0065-02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对历史课程资源的积极开发与利用,是历史教学顺利进行的基础条件,历史学科所具有的独特性质,使其拥有丰富的信息资源,在历史课程的实施中,教师要强化课程资源意识,因地制宜开发和有效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深入挖掘历史课程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是历史教师的当务之急。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产生兴趣时,就会主动地、积极地去探求,在探求的过程中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必将成为他们学习的内在动力。我们应该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让学生爱上历史课呢?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了尝试,仅供参考。

一、充分利用历史题材的影视音像资料,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一)合理利用历史题材的影视资料,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 夸美纽斯也曾说过:“兴趣是创造欢乐光明的教学途径之一。”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最初几分钟是注意力最集中的时候,一堂好课有一个引人入胜的开场白,自然会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整个教学过程中,激发起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热情。影视音像资料能满足学生的听觉、视觉、心理方面的需求,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而利用历史题材的影视音像资料,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一种常用手段。例如在学习西安事变时,首先安排播放影片《西安事变》片段。学生看后非常好奇,同时也产生很多的疑问。此时我提出以下问题: (1)张学良和杨虎城作为的下属,为什么会带着部队与兵戎相见,以下犯上,扣押以为首的南京政要? (2)他们这样做要达到什么目的? (3)为什么中国共产党人主张不杀害,而是主张释放和争取,并且在最终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责任面前,担当起一个主要的角色呢?(4)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对于唤醒全国人民的集体意识有什么特别突出的意义?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情境,主动从新课中寻找线索获取答案。又如:在讲甲午中日战争这一课时,先播放电影《甲午风云》片段,然后提出问题:影片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结果如何?学生答: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紧接着进一步设问,这场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中国战败了?这场战争给中国带来哪些影响呢?学生的注意力马上集中起来,兴趣高涨。又如学习明清文化时,如果单纯讲解教材内容,学生会感到枯燥乏味,没有意思,可以通过播放《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西游记》等文学作品改编的影视剧作为学习明清小说的情景导入,这样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历史课堂充满活力。

可见,合理利用历史题材的影视音像资料,再现历史场景,可以让学生穿越时空,更好地感知历史,从而激发其深入了解历史的意愿,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达到在探究中主动学习的目的。

(二)充分利用反映时代旋律的音乐和歌曲,重温历史,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任何音乐作品都有它产生的特定的时代背景,歌词往往是历史的缩影,它能从不同的层面展示那个时代人们的精神风貌,对我们了解当时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发挥着重要作用。

歌曲是最富感染力的一种艺术手段,有的节奏明快,有的慷慨激昂,有的沉重悲壮,容易引发学生的共鸣,在课堂教学中若能运用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歌曲,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在讲改革开放的时候,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在节奏明快,旋律优美的乐曲声中,学生急于知道:一九七九年的春天喻指什么?歌中的老人又是谁?于是主动学习,积极探究,学习热情高涨。这与直接讲述改革开放的背景、经过、作用的传统教法相比,效果大不相同,歌曲起到烘托铺垫、激发兴趣的作用。

再如学习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时,可以播放歌曲《七子之歌》“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名……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 歌曲唱出了澳门人民期盼回归祖国的强烈愿望。这时提出问题: (1)歌词中的“Macau”指什么地方,“母亲”又指谁?(2)歌词中的“他们”是哪个国家?“Macau”又是怎么回到母亲怀抱的?(3)它的回归有什么历史意义,说明了什么?学生兴趣浓厚,踊跃回答。

歌曲在教学中的恰当应用,可以有效地点燃学生的激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其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充分发挥历史插图作用,激发求知欲,提高观察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历史教科书是开展历史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是历史教育资源的核心部分。”初中历史教科书是由正文、图表和历史资料组成的,正文部分是教学的重点,图表和史料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正文内容。教科书中配有大量的历史插图,包括历史地图、历史人物肖像图、历史文物遗迹遗址图以及漫画等,其目的就是增强学习内容的直观性、生动性和趣味性。合理利用历史插图可以起到整合教学资源,优化教学效果的目的,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理解历史事件,增强学生记忆效果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每位历史教师都必须重视历史插图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尤其是与教学重点密切相关的历史插图,如能运用得当,定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红军不怕远征难》这一课为例,该课程知识点多,头绪繁杂,涉及到许多时间和空间概念,如何将中央红军长征经过的众多省份、江河以及重要地名讲解清楚?离开地图,仅凭教师口头讲述,学生是难以理解和掌握这一历史过程的。我把《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制作成多媒体课件,让学生“重返长征路”,通过动态演示,将中央红军从江西瑞金出发、突破敌人的四道封锁线、 进军贵州、占领遵义、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到达陕北吴起镇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这一过程,形象完整地再现出来。此时的学生思维活跃,积极主动探求,不仅掌握了基础知识,而且加深了对长征这一历史过程的理解和认识,同时也深刻体会到红军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教学一下子变得趣味盎然,学生学得愉快、记得牢固,课堂教学效果提高了。这样讲解,既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征,又增强了历史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和生动性,提高了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还培养了学生识图读图,以图说史的能力。

三、运用历史歌谣,激发兴趣,增强识记历史知识的能力

历史歌谣往往是根据一课或一个单元的知识要点编写成的富有韵律和节奏的句子,是对知识要点的高度概括和总结,读起来押韵上口,容易熟记,也符合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因而深受学生的喜爱。通常情况下,我会把历史歌谣用在课程内容学完以后,因为学生已经对课程内容进行了系统学习,有了整体上的认识,这时运用歌谣,可以化繁为简、化多为少、化难为易,学生记忆的积极性很高,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学完商鞅变法以后,可以让学生背诵:“孝公治国有心计,商鞅变法最有力,承认土地私有制,奖励耕战免徭役,废除贵族的权力,建立县制搞专制,经济得到大发展,军队有了战斗力,战国后期秦最强,商鞅变法美名扬。”学生轻松地就记住了商鞅变法的内容和历史意义,这样不仅节省了时间,也提高了教学效率。

综上所述,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方法的选择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师的素质、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认知水平有关。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深入挖掘历史课程资源,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乐于探究,勤于思考,促进其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挖掘历史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历史教学 环保教育 环保意识

2011年3月11日日本本州岛附近发生了强烈地震,导致核事故,引发核危机等一系列问题,使人们重新思考著名的英国生态学家爱德华・戈德史密斯的一句话:“大自然在崩溃、在衰亡,其速度之快,以致如果让这种趋势继续发展,自然界将很快失去供养人类的能力。”对每个人来说,环境教育是一个终身学习的过程。它要求受教育者能够深刻地认识人与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具备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知识、价值和观念。历史教师更应该联系曾经的历史和现在的状况,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在历史课上,我尝试用以下几种方法向学生渗透环境教育,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一、补短,以史为鉴

人类文明的发展是建立在对大自然的索取上的,人类在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同时也在不断破坏自然。文化的发展,以及巨大文明成果的取得都要付出惨重的代价。

黄河原称“河水”,黄河这个名称最早出现在西汉初年。

先秦时期,黄河流域环境状况良好,中游气候温和,森林覆盖率在50%以上;下游气候湿润,湖泊较多,非常适宜农业生产,先民在此逐水而居,繁衍生息,创造了辉煌的古代文明。秦汉时期,这一区域的森林开始遭到破坏。商鞅变法时因大规模垦殖而遭受破坏的西安附近塬区森林和秦岭北坡边缘森林,到秦始皇时期,因大兴宫室,砍伐殆尽。“蜀山兀,阿房出”说的就是秦为建阿房宫,砍光了整个蜀地山岭上的树,直接后果是造成水土严重流失,黄河河水泥沙含量增多,河床因泥沙淤积而抬高,黄河开始泛滥。治理黄河成为汉朝统治者不得不时常关心的大事。汉武帝时期大规模治理黄河,以后八十多年里,黄河没有发生过大水灾,保证了社会的稳定。但此后的人们并未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黄河流域的森林继续被破坏,水土流失日益严重,黄河的长期泛滥破坏了黄河中下游的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元朝以后都城迁至远离黄河的北京,而经济重心也完全转到长江流域。从以上一例中可以看出地理环境变迁对历史发展的影响。

至今黄河中游大部分地区依然千沟万壑,茫茫荒原,水土继续流失,成为现代社会的一个痛处。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从秦朝以至汉唐时期,长安一带长期是全国的政治中心,关中平原也一直是全国经济中心的地位。人类破坏黄河流域中游的生态平衡,以及关中平原经济的衰落可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北宋时都城的迁至黄河下游的开封,而实际上这时全国的经济重心已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两宋以来,黄河中下游森林遭到严重的破坏,黄河入海口长期在天津至淮河一带摇摆。为什么元朝以后我国都城长期设在北京呢?这可以从生态环境方面看出端倪。

人类必须为自己的愚蠢和盲动付出代价。恩格斯告诫人类:“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人类向自然攫取了太多的资源,以致今天的人们不得不面对人口膨胀、土地沙漠化、森林锐减、能源枯竭等严重的环境问题。

但人类也并非一筹莫展,无所作为。“大道行于百代,权宜利于一时”,人类可以认识造成灾害的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治,把灾害所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在中学历史教材中,也不乏人类改造自然的典范。

二、取长,再接再厉

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实行“以农为本”的经济政策,统治者大都十分重视与农业经济密切相关的水利建设,如芍陂、都江堰、郑国渠等的修建,这些水利设施既有助于农业生产,又保护了生态环境。如都江堰,既防洪,避免了水土流失,保护了沃土,又扩大了灌溉面积,使川西平原富庶一方,成为“天府之国”,至今它仍在造福人民。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积极的环保思想,中国上古时代的《诗经》指出:山川乃资源的产处,要与百神一同祭祀。西周时期(约公元前1046―前771年)颁布的《伐崇令》规定:“毋填井,毋伐树,毋动六畜,有不如令者,死无赦。”这是中国古代较早的保护水源、森林和动物的法令,极为严厉。春秋战国时代(公元前770年―前221年)对保护生物资源有了明确的规定,范围相当广泛,并始终同经济发展相联系。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人物是在齐国为相的管仲。他从发展经济、富国强兵的目标出发,十分注意实施山林川泽的管理和自然资源保护。他认为,山林川泽是“天财之所出”。不能很好地保护山林川泽的人,不配当国家领导人(原话是:“为人君不能谨守其山林菹泽草莱,不可以立为王。”)。

三、思今学以致用

丝绸之路早已离我们远去,昭君的驼铃声也已成了远古的绝响。几千年的历史能让沧海变桑田,也能令绿洲成荒漠。

所以,环境保护是今天社会的重大问题,可以通过大家熟悉的现实问题进行环保教育。例如:2000年4月,我国北方地区连续出现十几次较大范围风沙和沙尘暴天气,其强度和密度是历史所罕见,京津地区也深受其苦,学生对此十分关注。我们就可引导学生分析成因,明确人类需求增大造成的对资源过度使生态遭到破坏,给人类未来生存和发展带来极大威胁。

上一篇:历史剧范文 下一篇:历史博物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