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历史范文

时间:2023-12-07 13:15:24

挖掘历史

挖掘历史篇1

一、乡土史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

乡土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直接影响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和人文综合素养的提升,并可相应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和交往能力。中学历史关注的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大历史,主要从宏观角度演绎中华文明的发展进程,较少兼顾各地、各民族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差异,因而影响了中学历史教学的生动性与鲜活性。但每当谈到与本地历史密切相关的话题时,学生情绪高涨,参与的积极性高。譬如,初中历史课本的“北京人”、“山顶洞人”这些原始社会历史的基本史实都是考古学的成果,对上述历史的教学如果仅仅利用图片和仿制文物辅助教学,学生很难形成正确的历史认识。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也不可能带学生到北京实地考察,但我们百色当地就有丰富的石器时代文化。早在80万年前,百色就有人类居住。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在百色盆地先后挖掘了百谷遗址、檀河遗址、杨屋遗址等古人类遗址群。从1986年起古脊椎所的黄慰文等人与广西地方考古部门连续多年在百色调查和发掘,使考古发掘石器的地点增加至百余处,遍及百色盆地各个地方,采集的石器已经超出5000件,这些石器数量多、种类全。出土的石器包括打制石器和磨制石器两大类。器形丰富多样,有砍砸器、刮削器、尖状器、敲砸器、切割器、穿孔器、研磨器、石斧、石锛等。此外,还有一定数量的石核和石片。 如果教师能结合课本组织学生实地(右江博物馆或遗址)参观并进行讲解,使其置身于具体的历史情境之中,学生自然会深刻感受到所学原始社会历史知识的真实性、具体性,也比较容易理解我国原始居民的生活,并得出从远古起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劳动、斗争、生活在祖国辽阔的土地上的历史结论。教学中,教师把课程知识点与乡土史结合起来,以乡土史印证中国史,激发学生对家乡史的探求欲望和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二、引用乡土史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强大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力量,是动员和鼓励中国人为祖国的生存发展前仆后继、奋斗不息的一面旗帜。爱国主义是有具体内容的,应该从培养学生热爱自己的家乡开始。将乡土史穿插于历史教学中,有助于使学生了解家乡人民辛勤劳动的结果和英勇斗争的业绩,从而体会家乡的可爱和祖国的伟大。例如在学到明朝民族英雄戚继光抗倭的历史时,可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家乡百色就有一位抗倭的民族女英雄瓦氏夫人。明朝嘉靖年间,倭寇猖獗,经常在东南沿海江浙闽粤一带侵扰,严重地破坏了当时人民正常的生产生活,成为当时我国的巨大祸患。而当时朝廷腐败,官军无能,在这个紧急关头,朝廷不得已征调广西壮族土官所属的“兵”和其他少数民族的部队前往江浙沿海抗倭。瓦氏夫人带兵经过几千里的跋涉,来到抗倭前线。四月,倭寇4000余人大举进犯嘉兴。瓦氏夫人一马当先,壮族兵冲锋陷阵,“舞戟如飞,倭寇畏之”,纷纷抱头鼠窜。此役一举歼敌3000余人,给倭寇以毁灭性打击,扭转了东南沿海的抗倭战局。六月,瓦氏夫人率军又斩获倭首300余级,烧毁海盗船只30余艘,令倭寇闻风丧胆。“兵”连连告捷,屡建奇功,大大鼓舞了沿海人民的斗志。至今江浙沿海仍广为传颂“花瓦家,能杀倭”的民谣,广西百色田阳也流传着瓦氏统帅“兵”英勇抗倭的故事。朝廷因瓦氏夫人抗倭“三战三胜”而封其为“二品夫人”。通过对这段地方史料的讲述,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及其对家乡的自豪感和保卫祖国的责任感。此外,我还组织学校历史学习小组参观了田阳城郊的瓦氏夫人陵园,满足学生向这位民族英雄表达景仰之情的愿望,学生经过寻访,还找到当年散落于百姓家的瓦氏夫人墓的石料。教师在教学中通过挖掘自己身边的乡土史料,让学生了解先贤们为振兴家乡所做出的种种努力,才有可能让他们树立爱我中华、兴我百色的理想。这是那些空洞的、概念化的说教无法达到的效果。

三、乡土史也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极好教材

祖国各地都有着我们祖先洒下的血汗和创造的成果,以及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通过讲述英雄人物和革命老前辈浴血奋战、出生入死、顽强斗争的生动史实,教育学生继承和发扬革命光荣传统,树立

起振兴中

华人人有责,为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祖国而献身的精神。每个地区的革命斗争史都和我国革命解放事业紧密相关。就百色地区来说,就有许多革命传统教育的好教材。广西百色是一片洒满先烈鲜血的热土,是一座英雄的城市,是著名的革命老区和红色旅游圣地。在讲土地革命时,我和学生一起了解百色起义。百色因邓小平发动和领导的百色起义而闻名中外。老一辈革命家的浴血奋斗,给百色留下了一笔珍贵的精神财富和革命遗产。 1929年12月11日,邓小平、陈豪人、张云逸、韦拔群等同志在广西百色组织领导的武装起义,创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和右江革命根据地,这是在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的影响和鼓舞下,中国共产党在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工农武装割据”的一次光辉实践。我组织学生参观了百色起义军部旧址粤东会馆、百色起义纪念碑、百色起义纪念馆、红军桥、英雄雕塑园和邓小平手迹碑林等,重访革命前辈的足迹,学生细心聆听馆所工作人员的讲解,认真做好笔记,对百色起义的经过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当学生了解到百色起义的杰出领导人、壮族的优秀儿女韦拔群被叛徒出卖,壮烈牺牲时年仅38岁,以及百色市民休闲娱乐的森林广场就是陈洪涛等烈士英勇就义的地方时感叹不已。

挖掘历史篇2

关键词:历史教学;彩字资源;图片资源;史料资源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16-0061-01

新课改以来,对于历史教学有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更新教育观念,充分利用历史课程资源,让历史课堂更加丰富多彩,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历史教材作为最重要的教学资源,教师要认真挖掘其中的宝藏,丰富课堂教学。

一、有效利用教材中的彩字资源

现行的初中历史教材编排是以课为单位的,每一课的课文中都有大量的文字,除了黑字,还有彩字。这些彩字,可以更好地证明黑体字的内容,能让学生学习到新的知识,拓展学生的视野。通过教师对于教材的精心裁剪,可以有效地整合书中的文字资源,让学生从中获取相关信息。例如,在讲授北师大版七年上册第16课“秦汉开拓西域和丝绸之路”的时候,可以这样利用书中的彩字资源。第一,对于教材中“中原王朝与匈奴的和战关系”这一内容,将其中的彩字作为阅读材料,让学生利用表格,将秦朝至西汉时期的中原王朝与匈奴的关系进行梳理。学生通过对彩字的阅读,可以了解不同时期战和关系的概况。小组讨论分析出战和关系对于国家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影响,为后面张骞通西域的学习做好铺垫。第二,在讲授丝绸之路作用的时候,设计“淘宝网征集老板”的活动,让学生通过课文色文字的阅读,找出汉朝销往西域的商品和西域发往中原地区的商品。通过这样的活动设计和对书中文字的有效提取,可以让学生了解到经济文化交流的实质和含义,进而更好地理解丝绸之路的作用,从而突破重难点。第三,讲授西汉王朝对外输出品(丝织品、冶铁、凿井、造纸)的时候,引用教材中的一段文字“虽然铁的种类很多,但没有一种能和中国的钢相比美”。通过这样的辅助文字,可以引导学生感知文字背后的信息,让学生了解古代劳动人民的惊人创造力和古人的聪明才智,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和对祖国的认同感。

二、有效利用教材中的图片资源

历史教材中,有很多插图。插图是历史教学资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包含一些与历史有关的信息。通过看图、识图、解图,可以开发学生的智力,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挖掘图片中的有效资源,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要从整体角度观察图片。一幅图片承载着不同的历史信息,各种信息之间彼此呼应,可以反映一个完整的历史事件。因此,必须全面观察图画,才能形成完整的认识。第二,要学会观察图中的重点。每一幅图画都有想要表达的有效信息,图中的主要部位会集中表述与知识点相关的有效信息。运用历史图画,需要重点观察图画,才能抓住它的有效信息,完成教学目标。第三,要有条理性地看图。在观察图片的时候,应该依据方向、有步骤地观察。例如,讲授北师大版七年下册历史“经济发展与重心南移”一课的时候,引用这样的一个案例:出示《耕获图》,让学生思考图中的景色,思考为什么选择这样的环境、图中有哪些熟悉的生产工具、种植了哪些农作物、说明当时的社会经济情况如何。利用插图,设置符合学生思维能力的问题,让学生在愉快的观察中掌握教材中的知识点,符合新课改理念。

三、有效挖掘教材中的文献史料资源

新课改下的历史教学主张“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因而在教学中积极运用史料进行教学,是教师应该研究的首要问题。历史学科的史料可谓浩如烟海,教科书中的史料资源是针对每一课设计的最有效的教学资源。如何有效挖掘史料资源呢?第一,选择的史料要有针对性。史料的运用,是为了对历史史实进行佐证。在选择的时候,应该围绕要解决的知识点。有针对性地选取史料,一方面可以避免史料的过度堆砌,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分析效率。第二,设置的问题要有目的性。在材料阅读中,有效的问题设置可以让学生在探究材料的时候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问题的设置要基于史料,陈陈相因,环环相扣,有一定的梯度,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解析材料的过程中得到有效提升。在有效的问题引导下,理解隐藏在材料中的重要知识点。在平时的教学中,可以这样处理史料。例如,讲授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气度恢弘的隆盛时代”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开元盛世这一历史概念,可采用以下史料。史料一:“开元初,上留心理道,革去弊讹,不六七年,天下大理。河清海晏,物殷俗阜。”史料二:“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禀俱丰实。”针对所选材料,设计以下几个问题:通过材料阅读,说出开元年间皇帝采取了哪些改革的措施?改革后的社会呈现什么样的状况?何为开元盛世?通过小组探讨,学生会对开元盛世的由来有更深层次的了解,从而理解抽象的历史概念。

四、结束语

总之,历史教材是历史教学中最重要的教学资源,教科书中的彩字资源、图片资源、文献史料,对学生有效学习历史课程起到引导的作用。历史教材中的有效资源有很多,需要教师不断探索,不断反思。只有真正运用好这些资源,才能更好地为学生营造一个生动、活泼、兴趣盎然的历史课堂氛围。

参考文献:

[1]汪加民,蔡志营.合理利用教学资源提高历史教学质量[J].现代教育科学,2012(10).

挖掘历史篇3

“历史核心素养”包含两个概念,核心素养和历史素养。钟启泉认为:“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借助学校教育所形成的解决问题的素养和能力。”[1]“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历史学习中获知的关键能力和个人修养品质,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体现[2]。

新课改后的高中历史教材(以人教版为例),图画、材料多了,文字表述少了,很多知识点都“隐”了起来;加上教材编排重专题,不可避免地带来内容连贯性不强。因此,挖掘利用隐性知识非常有必要。

高考《考试说明》在“关于知识的考核深度”中指出:“高考命题对于挖掘和分析隐性知识给予应有的重视。”从近几年的文综高考和各省高考试题来看,考查“隐性知识”的比例和范围都超过前几年的要求。以2016年的江苏高考题为例,第12题涉及印度支那的概念问题,就属于隐性知识。

综上所述,不论从理论还是实际需要来看,隐性知识都是如此重要。但是,作为教材的重要内容的隐性知识,在常态教学中常常被忽视。善于发掘隐性知识,利用隐性知识,对于丰富课堂内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着实提升学科核心素养有着重大意义。

结合历史课堂教学实际,以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的第一单元为实例,我发现课文中的一些总结性、表述性的隐性知识内容,教师如果设置有梯度的设问,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就大大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切实提高历史素养。而且,如果放到复习课当中应用效果更佳。

1.第一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教材对于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地位是这样表述的:“孟子、荀子对儒家思想加以总结和改造,又吸取了一些其他学派的积极合理成分,使儒学体系更加完整,儒家思想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战国后期,儒家思想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3]结合这段文字,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这几个问题:其他学派主要有哪些?儒家思想与其他学派的思想是什么关系?战国时期儒学在诸子百家中的地位如何?通过这样设问,引导学生学习并补充:儒家思想尽管是后世的正统和主流,但在战国时期只是“百家”之一,绝不是最受欢迎的主流思想。再引出战国――秦朝――汉朝占统治地位的主流思想。通过这样挖掘,既拓展了知识,使得课文内容平稳过渡,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愉悦讨论求索的过程中能力素养得到了提高。

2.第二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对于汉代儒学的影响表述为:“此后,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这段表述如果应用在单元复习中,让学生以表格形式概述儒学发展历程,并对这段话进行论证,就会起到良好的知识引领和素养提升作用。部分学生对宋明理学和明清进步思想家思想会有种错觉,感觉儒家思想消失不见了。实际上程朱理学也好,陆王心学也好,甚至明清之际的几个进步思想家,他们本质上都是儒学家,他们只是不断融合吸收其他思想适应时展的需要,而促进儒学不断丰富与发展。

3.第三课“宋明理学”,对理学的影响是这样表述的:“宋明理学历经几百年的发展,对中国社会政治、文化教育和伦理道德都产生了深远影响。”那么理学对中国政治、文化教育和伦理道德都产生了什么影响呢?教材言而不明,但是从考试和历史素养的养成角度看,这段隐性知识的补充非常必要。

政治上,正如张载所言:“为天地立志,为生民立道,为去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理学体系对规范人心,重振纲纪,强化三纲五常伦理道德起到了重要作用。

文化教育上,为了传播理学,宋明重视教育,促进书院教育的勃兴。朱熹、王阳明为代表的理学大家都曾参与其中,对文化教育的发展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伦理道德上,中国文化中的注重气节、品格、立志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等民族性格的塑造,都是理学强化三纲五常伦理道德的积极产物。

当然,强调理学积极影响的同时,我们也不回避理学为君主专制服务、强化思想专制、扼杀人性和创造力的消极影响。通过这样的分析与挖掘,增加课堂容量的同时,对学生的精神追求产生影响。

4.第四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最后一句这样表述:“明末清初,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三位进步思想家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生机,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对于这一段文字我们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明清之际三大进步思想家是如何对传统儒学进行批判继承的?引导学生讨论后列表概括:针对“君权神授”,黄宗羲抨击“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继承先秦孔孟思想中的民本思想,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主张;针对道学家空谈义理、脱离实际,顾炎武提出“经世致用”思想,并继承传统儒学的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提出“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的主张;针对理学的唯心主义思想,王夫之针锋相对地提出唯物主义辩证法思想。通过这样的讨论,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更深刻的认识。

历史核心素养的提出,表明历史课程改革又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以教材为载体,对隐性知识大胆发现、巧妙应用,必将有助于学生和教师的共同成长,也必将为课程改革书写华丽的篇章。

参考文献:

[1]钟启泉.核心素养的核心在哪里――核心素养研究的构图.中国教育报,2015-4-1.

[2]朱汉国.浅议21世纪以来历史课程目标的变化.历史教学,2015(10).

挖掘历史篇4

尤晓风

摘 要:本文以潮州乡土史为例,探索如何在中职历史教学过程中有选择地挖掘和利用乡土史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对历史教学作有益的补充,并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乡土观念,促进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及社会实践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中职;历史教学;乡土史资源

历史学科是夯实学生人文基础、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学科,而在职业中学却又是被忽视的学科,并且目前统编教材是以全国性学生为使用对象的,讲述带有全局性影响的历史知识,而几乎没有涉及地方历史,这就使学生对自己家乡的历史、风土人情缺乏足够的了解。另一方面,中职生毕业后,绝大多数人却要在当地从事生产和生活。如果对自己家乡的历史文化一无所知,就很难引发对自身家园的眷恋之情和报效之心。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乡土史的内容,深入挖掘其中的典型人物和典型事件,开展乡土历史的学习,加深学生对乡土历史知识的了解,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我校所在的潮州,位于人杰地灵的韩江中下游平原,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悠悠几千年积淀了丰富历史文化内涵和厚实的史料。如果能在中职历史教学中有选择地挖掘和利用这些乡土史资源,不仅对历史教学是有益的补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将极大地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乡土观念,促进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社会实践能力的提高。

一、利用潮州丰富的乡土史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对历史教学进行有益补充

多年来中职生普遍不重视历史学科,重要原因在于认为历史知识离现实生活太遥远,没有实际用处。但如果教师在课堂上结合教学内容适当穿插一些乡土史,则可以改变空间上的遥远和时间上的久远,因为乡土史是发生在本地的、身边的历史,具有一定的直观性和亲切感。学生对于这些历史知识往往会产生一种特殊感情,并且有着一种强烈的兴趣和学习的愿望。这样一方面有利于帮助学生借助地方史增强对课本相关知识的理解、掌握,另一方面,学生在地方史学习中产生的浓厚兴趣,可逐渐迁移到整个历史学科。学生对历史学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养成,为历史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创造了必要的前提。

例如在讲授“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时,可以以潮州历史沿革为例: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在南方置九郡县,潮州属南海郡揭阳县,揭阳县是粤东地区最早的行政单位。自东晋咸和六年(公元331年),从南海郡中分设东官郡。东晋义熙九年(公元413年)又把东官郡分成东官郡和义安郡,义安郡址即在潮州。隋文帝开皇十年(公元590年)全国撤郡设州,义安郡改称义安县,属循州府管辖。开皇十一年(公元591年)义安县升格为州,并且定名为潮州(这就是潮州得名之始,取潮水往复之意)。从此潮州成为粤东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再如在讲述“享誉世界的制瓷业”时,可以补充潮州制瓷业的历史。潮州和陶瓷结缘已有四千多年,是我国的古瓷都和陶瓷文化发祥地之一。特别是宋朝,潮州陶瓷进入空前繁盛阶段,潮州民间普遍采用龙窑和阶级窑烧制瓷器,窑身从二三十米到近百米,每窑可烧数万件瓷器,东郊笔架山更是出现了全国少有的连亘2公里的“百窑村”。我们可以运用多媒体向学生介绍宋朝潮州东郊笔架山的“百窑村”的繁荣景象,并展示当时的陶瓷作品,从而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

还有在讲授第二次鸦片战争开放的十个通商口岸时,可以增加有关的乡土历史。1860年1月1日潮州对美方开放贸易,新关点设于汕头。其后不久,英、法等国也接踵而来取得在潮汕通商的权利。这段时期西方殖民主义者在潮汕更加疯狂地进行掠卖廉价劳动力的“猪仔贸易”,潮汕华侨辛酸的出国历史在这时候出现高潮。至今出洋华侨与潮汕侨乡之间始终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潮州还有着光荣的革命历史,如“丁未黄冈起义”“潮州七日红”和“韩江纵队”等是潮州人民革命斗争史的光辉一页,在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教学当中都可以加以运用。

二、利用潮州丰富的乡土史资源,开展历史活动课,促进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社会实践能力的提高

历史活动课是中职学校历史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给学生提供了实践和创新的场所,有助于更好地实现中职历史学科的社会功能。潮州文物古迹众多,全市现有文物古迹728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处,是粤东文物古迹荟萃之地。在潮州的周边地区也有一些名胜古迹,这些丰富的人文景观,为乡土史教学活动的实施提供了丰厚的教学资源。例如每学期我校都组织学生对名胜古迹进行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到潮州各大景点进行义务导游讲解;组织学生进行潮州乡土文化调查研究、编写导游词、设计“潮州一日游”路线方案等等。这些活动不仅使学生对家乡的历史文化有一定的了解,而且让学生全面参与课外活动的策划、设计、组织开展、总结反思,这对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社会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还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态度和献身家乡建设的责任感,这些正是中职历史学科最大的教学教育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利用潮州丰富的乡土史资源,激发学生爱国爱乡之情

历史学科尤其是乡土历史,是对学生进行爱国爱乡教育的重要学科。对家乡土地真挚而深厚的爱,往往正是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思想基础。加里宁说过:“关于爱国主义教育,是从深入认识自己的故乡开始的。”热爱祖国是通过具体的事例来体现的,而热爱故乡是热爱祖国的前提和基石。通过具体生动的乡土历史教育,从局部去充实爱国主义教育的整体内容,不会使学生对于今天的爱国主义教育产生空泛和茫然的感觉。而且中职生一般都是来自地方用之于地方,利用乡土史资源补充教学,更能引发学生对自身家园的眷恋之情和报效之心。

潮州是一个著名的侨乡,全市旅居海外的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同胞约200多万人。海外潮人身居异域、心系故里,念念不忘造福桑梓。纵观整部潮汕华侨史,显然是一本活生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好教材。在近代,有我国华侨协会的倡导者和组织者许苏魂(新加坡),有丁未黄冈起义的组织者许雪秋(新加坡),有任孙中山海外筹饷局领导人的谢松浦(越南),等等;在现代,有被称为“世界华人首富”独资兴办汕头大学的李嘉诚(香港),有被誉为“大慈善家”的谢慧如(泰国),有荣获香港特区政府“铜紫荆星章”的爱国实业家陈伟南(香港),有国际著名汉学大师饶宗颐(香港),等等。热爱家乡的兴学育才与各种福利事业是潮籍乡亲的传统美德,而热爱家乡与热爱祖国是紧密相连的,热爱祖国是以热爱家乡为基础的,是爱乡的扩大与升华。

四、利用潮州丰富的乡土史资源,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

中职学校不仅要让学生学会知识,提高技能,还要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让学生具有一双欣赏美的眼睛,在自然美、社会生活美、艺术美的天地中增强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及责任感,同时激发学生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

潮州的漫长历史积淀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这当中蕴藏着丰富的美。金山、葫芦山、笔架山三山如屏,韩江一水似带,“潮州八景”点缀其间,这是潮州的自然美;潮州先民开辟潮州、发展潮州、建设潮州,而且把潮州这种艰苦奋斗精神带到旅居地、开发旅居地,创造了惊天动地的业绩,树立了一座座历史丰碑,这是潮州的人物美和社会美;而富有地方特色的潮州方言、潮剧、潮州音乐、潮州工夫茶、潮州菜、潮绣、潮州陶瓷、潮州木雕等等是潮州的艺术美和人文美。

学生对于这些并不陌生,但真正懂得其价值的恐怕不多。因此,在教学中要有目的地加以发挥和运用,或举办有关的讲座,或组织学生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等,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鉴赏能力,抵制腐朽思想和低俗文化的影响。

总之,有选择地挖掘和利用潮州丰富的乡土史资源,对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的培养、知识的补充、爱国爱乡情怀的熏陶,审美能力以及社会实践能力的提高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是发展中职学校历史学科的重要手段,也为中职生将来更好地服务潮州做好准备。当然,我们也要清楚的认识到,潮州丰富的乡土历史资源仅仅是中国历史的分支,存在着区域的种种局限性,在教学活动中一定要解决好主从关系,始终以教科书为纲,决不能以乡土史取代教科书。

(作者单位:潮州市职业技术学校)

参考文献:

[1]陈泽泓.潮汕文化概说[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

[2]张森镇.潮州旅游导航[M]. 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9.

[3]徐燕.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融入乡土历史的必要性[J].教育评论,1999,(3).

[4]乔金霞.乡土历史与素质教育[J].中国教师,2007,(8).

[5]李剑云.乡土历史资源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广西教育,2011, (17).

挖掘历史篇5

关键词:《新晚报》;《老哈尔滨》;特点;功能

中图分类号:G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8-0143-01

哈尔滨是一座随着中东铁路建设而逐步走向现代化的城市。与南方的千年古城相比,百年的城市史是短暂的,但是她所具有的文化是丰富的。“华洋杂处,中西交融”的哈尔滨是一个多元文化共生的魅力城市,这是哈尔滨的宝贵精神文化财富。相对于学术化的专业写作,《新晚报・新周刊・老哈尔滨》开设的刊发关于老哈尔滨历史文化的园地,更具普遍性、开放性、参与性和传承性。在挖掘历史资源、突显文化特色与强化教育功能等方面,《新晚报・新周刊・老哈尔滨》的作用值得探索。

一、挖掘历史资源――多元共生

哈尔滨的现代化是“被迫的”、“后发的”或者是“殖民化”的结果。马克思在《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中阐述,“英国在印度要完成双重的使命:一个是破坏性的使命,即消灭旧的亚洲式的使命;另一个是重建性的使命,即在亚洲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物质基础。”[1]作为铁路附属地的哈尔滨,苏俄等国建设性的结果不仅仅表现在物质方面,也表现在精神文化、生活习俗及饮食习惯方面,从而形成了一个“华洋杂处、中西交融”的城市。但是,哈尔滨也有来自原住少数民族文化和“闯关东”的山东、河北、山西等地的文化。文化的多元化并不是隔阂的,而是共生的、渗透的与传承的,从而形成了哈尔滨独具特色的城市文化,这些是哈尔滨宝贵的历史资源和精神财富。

“远去了的城市背影,逝去了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经过人们的回忆、研究、整理、记录,回眸事件,重温当年的磨砺;复活人物,再现昔日的容颜,留存记忆、铭记过去,给城市的历史增添血肉和肌理,使城市走过的道路更加清晰起来,让城市发展的脉络不断鲜活起来,从一定意义上说,这就是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2]前言在挖掘城市历史资源中,《新晚报・新周刊・老哈尔滨》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园地,一些新史料特别是老照片等的刊发,从图像上丰富了哈尔滨的文化特色。“历史资料的挖掘和史学著作的编撰是个循序渐进、不断深化的过程。新史料的不断发现会补充、完善、订正既往的结论。”[3]1《新晚报・新周刊・老哈尔滨》刊发的一些文章就起到了这样的作用,如李述笑的《“塔道斯”在西香坊迈出历史第一步》和《学术大师――埃弗塞・多马从哈尔滨起步》、沈广华的《宁波“红帮”走过一个世纪》、高龙彬的《滨江关拨款创立东三省防疫处》和《莫理循报道傅家甸鼠疫》等文章。

二、突显文化特色:欧陆风情

地域文化(Regional Culture)或称区域文化,是“一门研究人类文化空间组合的地理人文学科。地域性文化传统的形成,是该地域成员在特定的‘时’(历史演化历程)‘空’(文化生态环境)结构中,前承后继共同参与的结果,但起决定作用的是该地域所经历的历史进程内容,生产生活的内容、形式及其演变更替的特点。”[4]15一个地区的文化形成是与其自身的历史历程相辅相成的。

瞿秋白称,“哈尔滨这个地方,中国本埠人初到的时候,总不免有种种奇异的感想。”[5]35-36胡适把哈尔滨看作是“东西文化的界线”;朱自清讲哈尔滨有“异域的风味”;冯至认为哈尔滨是一个具有“异乡情调”的“不东不西的地方”等等。“俄国的哈尔滨,俄国的殖民地”从本质上说明了哈尔滨的城市特质,哈尔滨是中东铁路的附属地。“东西文化的界线”、“不东不西的地方”等实际上指出了哈尔滨的城市特点,哈尔滨是一座“华洋杂处、中西交融”的大都市。特质决定了特点。欧陆风情成为哈尔滨的一块“胎记”,文化符号,也就是城市的“性格”。特别是“音乐之城”的美誉,更是“欧陆风情”的具体体现。

《新晚报・新周刊・老哈尔滨》刊发的许多文章,彰显了哈尔滨欧陆风情的气韵,如栾颖新的《1913年斯特凡・巴塞镜头中哈热斌的三座教堂》、《美国人法耶特眼中1918年的哈尔滨》和《上世纪30年代苏联女孩眼中的哈尔滨市井生活》、孙勇和王仕鑫的《朱自清笔下的哈尔滨》、刘延年的《中央大街那光滑的面包石》和刘学清的《中国交响乐在“半拉儿瓢”奏响》等等。这些都是对哈尔滨文化特色的诠释和宣传。既是一种追溯,更是一种反思。

三、强化教育功能:精神传承

不同的地域形成了差异化的文化,不同的文化塑造了迥异的城市文化。“不同地域的文化往往表现为不同的文化类型,虽然物质文化特色在文化类型中也是很重要的要素,但更应重视的是不同地域文化传统、文化精神及其价值指向的差别,并探寻其中的文化因素对该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广泛而深远的影响。”[4]16“城市文化”,是指“一座城市的文化历史传统、现实性的文化建设以及未来的文化发展。”[4]7其中,城市文化中至关重要的是城市精神,这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和动力。通过报纸等媒介,将城市文化和城市精神更好地传承和延续,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爱国主义教育形式,从而实现一种意想不到的社会效能。

《新晚报・新周刊・老哈尔滨》表达的是一个城市的自信力和感召力。阿唐的《斯基德尔斯基家族――哈尔滨的洛克菲勒》、毛国鸣和王仕鑫的《百年马迭尔宾馆的多重投影》、马学博的《伯力士从哈尔滨走向世界》、王清海的《刘泽荣别样的家国传奇》及王宝滨的《抗战时期的满洲省委》等等,一个个侧面反映和表达了哈尔滨这座城市在历史上所具有的自信力。从而,这些如春风化雨般教育我们的市民特别是80后,90后,更加喜欢和爱护我们自己的家园,培养他们的城市自尊心和自豪感。自信力是一种内部的表现,但是这种内部的力量可以转化为外在的感召力。《新晚报・新周刊・老哈尔滨》这个介质,让更多的外地人或外国人了解哈尔滨这座神奇的城市,吸引他们来到“冰城夏都”。

新材料、新观点和新方法是专业学术研究的衡量标准。只要文章具备其中一个标准,就具有创新性。在新方法和新观点上,对作为一种文化媒介的《新晚报・新周刊・老哈尔滨》似乎是一种苛求,但是新材料是可以深入挖掘的,这是一条门径,可以登堂入室的门径。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857;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68;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7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66:181.

[2]老哈尔滨・历史档案[M].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12.

[3]李述笑.哈尔滨历史编年(1763-1949)[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13.

[4]刘国平.历史・地理・现代化――以吉林文化为中心[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4.

挖掘历史篇6

关键词:生存;发展;精神

思想道德素质是每个人必备的基本素质,也是一个人生存与发展的精神动力和价值导向,但是多年以来人们的道德缺失等问题凸显出来,这影响了社会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家庭、学校和社会对人们的道德教育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学校作为思想道德教育的主阵地,应充分发挥好对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功能,中学历史学科教学也应承担起这个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在日常的历史教学中进行有效的德育渗透,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用中国古代领先的科技文化和新中国取得的瞩目成就,

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我国古代的科技文明辉煌灿烂,在天文、历法、数学、医学等很多方面的成就遥遥领先于世界。在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古代科技文化史的教学中,教师把大量的感性材料提供给学生,引导学生去进行理性分析。这让学生体会到我们的祖先在勤劳朴实等优秀的道德品质作用下创造了世界上无与伦比的科技文化,这种先进的文化推动了世界向前发展,从而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尊心、

自信心、自豪感及历史使命感。

历经苦难的中华民族在经过不屈不挠、艰苦卓绝的长期斗争后建立了新中国。尽管面对一片废墟,新中国人民也没有畏惧。新中国人民为了共同的目标,发扬了先国后家、先人后己,吃苦在先、享受在后的奉献精神。他们在日常工作中做到了各尽其能、发挥所长、团结协作、共同奋进。经过几代人长期坚持不懈地艰苦奋斗,终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二、用中国传统的思想道德教育青少年,提高青少年的道德修养

古老的中国在历史发展长河中起支撑作用的是传统的优秀的思想道德文化。这种思想道德文化凝聚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优秀的思想道德智慧。它是中华民族得以生存和发展的灵魂、血脉和动力。作为历史教师要重视传统思想道德对当今学生的教育作用。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要引导学生辩证认识祖国的传统思想道德文化资源,进行批判继承使用,使之成为青少年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

传统道德是通过历史人物的行为表现出来的。中学历史教科书提供了大量不同时期的典型历史人物。这些历史人物的身上都发生过很多激励后人的故事。虽然这些人物距今已经久远,但其故事所体现的道德品质至今仍然具有很大的感染力和教育作用。

三、以中国近现代史为素材对学生进行励志教育和爱国教育

中国近代史是中华民族一部屈辱、苦难的历史,也是中华民族团结奋进的历史。近代我们的民族遭遇苦难的过程中,涌现出许多为了国家和人民以身献国、团结奋进的爱国人物。他们身上体现了崇高的爱国精神、强烈的创新意识和良好的道德品质,支撑着中华民族一直屹立于世界东方。我们在近代史的教学中要以不同的形式把这些感人的英雄事迹介绍给学生,让学生对这些感性材料进行理性分析,领会所体现的优秀道德品质,引导学生用这些先进的道德思想引领自己,逐步提升自己的爱国情感和道德品质。

四、运用国外优秀的道德文化资源,提升学生为了人民和人类命运而献身的道德情操

世界历史上不乏具有优秀道德品质的典型历史人物。有甘为人类奉献的科学家、思想家和文学家,如布鲁诺、达尔文、伏尔泰、马克思、但丁等,他们为了人民幸福和社会发展,置生死于不顾,勇敢地同强大的旧势力作斗争;有顺应历史发展,引领社会革命和人民解放的政治家、革命家如林肯、列宁等,他们勇于承担历史赋予的使命,为了国家和人民利益而无私奉献,既维护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又推动了社会的发展。这些人物通过努力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五、把课堂渗透与现实行为相结合,用优秀的道德品质引领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我们在教学中应根据中学生的特点,把历史人物的事迹按照道德培养的角度进行加工和组织,运用学生易于接受的教学手段来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强烈共鸣中进行道德情感体验。通过科学的分析和概括,理性认识这些先进的思想道德品质。仅仅利用课堂进行道德知识学习还是不够的,还要把学到的道德知识落实到学生的实际行动中来。历史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把历史上榜样的行为与现实生活中学生的具体行为有机联系起来,用先进历史人物的道德精神引领学生的日常行为,逐渐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形成优秀的道德品质。

挖掘历史篇7

【关键词】 地方历史文化 文化软实力 挖掘 利用 廊坊

一、文化软实力与廊坊

自上世纪90年代美国学者约瑟夫·奈提出“软实力”的观点后,世界各国、各地区在谋划新世纪的发展战略时,无不极力挖掘如文化等影响自身发展的因素。的确,文化作为软实力的重要内核对一个地区的发展至为重要,“它可以创造生产力、增强内驱力”[1]。历史作为文化载体之一,在发展经济、创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2007年10月,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正式提出了“文化软实力”的概念,并提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战略举措。[2]受此影响,全国各地纷纷探讨提升本地区“文化软实力”的路径问题。

近年来,廊坊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方面取得了巨大成绩。但众所周知,这些成绩主要是依靠邻近京津的区位优势来获得的。每当言及廊坊的文化、历史时,人们则多持怀疑态度,认为廊坊的经济、科技等“硬实力” 较强是事实,但欠缺“文化软实力”。

那么,廊坊究竟有没有自身的历史文化,能否通过开发历史文化资源提升文化软实力呢?答案是:这里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还拥有许多挖掘这些资源的有利条件。而且,上述问题已引起了政府相关部门和一些学者的关注,廊坊历史文化的挖掘与开发已开始起步。

二、廊坊的历史及其历史文化资源

人们不了解廊坊悠久历史及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主要是受行政区频繁变动的影响。如,而今的廊坊市区十九世纪末还只是一个小村庄,1897年京山铁路建成通车,并在此设站后才渐成集镇。新中国成立后,这里设廊坊镇。1982年3月,廊坊镇改为廊坊市,受廊坊地区辖。1989年4月,廊坊地区改称廊坊市(省辖),下辖两个区、两个县级市及六个县。此外,廊坊现辖境内的各区县行政隶属多次改变,也造成了很多人“廊坊无历史“的错觉。例如:永清县在建国初期归天津专区管辖;1958年10月并入霸州;1961年7月恢复永清县建制;1967年11月属天津地区;1973年12月属廊坊地区;1988年9月改属廊坊市。据统计,在新中国成立后短短的几十年里,现在廊坊辖区的各县分属过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3个省(直辖市)级单位,通州地区、天津地区、廊坊地区(廊坊市)、保定地区、唐山地区5个地级单位。行政隶属和行政区划的频繁变更,使廊坊还没能凝聚自己的文化特色,也未能使人们形成文化心理认同,这就造成了连廊坊人自己都不清楚自己的历史文化。

然而,这里的确是一片具有悠远历史和灿烂文化的热土。据新近发现的史料证明,早在六千年前这里就有人类繁衍生息。约五千年前,中华民族的始祖轩辕黄帝即曾驾临安次。廊坊地名的由来也可追溯到一千多年前的五代时期。那时,后晋兵部侍郎吕琦在安次故里修建了一所豪华宅第,当地人称之为“侍郎房”,后来成为地名,简称“郎房”。十九世纪末,京山铁路在附近设站,站牌写成“廊房”,后来即被作为地名而为外界所知。至今,北京的前门大街仍有廊房胡同。此外,今廊坊境内的县域,除大厂为建国后新设外,其余各县大都有千年的历史。如,今安次、文安、固安、大城等县设于汉高祖年间;三河县设于唐开元四年;香河县设于辽会同元年;霸州设于后周时期。

因此,这片古老又开化较早的区域,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如:文安县孙氏乡太子务村罕见的仰韶文化遗存;三河西小旺商周文化遗址、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址及较多的战国、汉代时期古文化遗存;永清县境内保存完好的宋辽古栈道遗址等。它们不仅是中国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今天研究古代文化的珍贵资料。曾经生活在这片区域上的那些有历史影响的政治人物、文学家、艺术家、思想家及学者等,则同当地民众一起创造了廊坊灿烂的地域文化。杰出人物如西晋大文学家、政治家张华,元朝开国功臣史天泽,被称为“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的宋朝宰相吕端,民国北洋政府国务总理张绍曾,长征老将军孙毅,八卦掌创始人董海川及京韵大鼓“白派”创始人白云鹏等,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清朝崔廷绶的书法出神入化,乾隆赞其字“其形似鬼,其神似铁,前人无有,后人难学”。[3](卷五.人物)而明王朝时期的刘六、刘七农民起义,清朝末年的廊坊大捷,及民国时期的安平事件等,显示了廊坊人民敢于反抗、勇于和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成为中国人民革命斗争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这里还拥有一些举世罕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在音乐领域独树一帜的屈家营古音乐,被誉为“中国民间音乐的瑰宝”;军卢村义和团音乐填补了中国近代音乐史空白,成为世界战争史上极为罕见的文化现象;独具特色的胜芳花会和宫灯,在清末民初时就名满大江南北,而今这里的元宵灯会又入选第二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总之,廊坊不仅是一片历史悠久的热土,更拥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三、廊坊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目前,有关单位、部门围绕挖掘、整理廊坊历史文化遗产,宣传廊坊历史等,已做了一些工作。如:市、县政协组织编写方志,并通过“廊坊历史进百校入千家活动”赠送志书给在廊院校。《廊坊日报》曾设置“廊坊志存”栏目,不定期连载志书内容近百篇,并专文呼吁“发掘历史文化名人提升廊坊地域文化”[4]。霸州市委、市政府积极整合历史文化遗产,打造胜芳古镇这一文化品牌。廊坊市政协、文物管理处等单位的一些同志,如原廊坊市政协党组副主席、副书记齐浩东、原廊坊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安育中及廊坊市文物管理处的董世荣与刘化成等,就廊坊历史文化撰文。[5][6][7]廊坊市艺术研究所编辑的《廊坊历史文化名人》开始陆续出版发行。等等。

但是,廊坊在挖掘、保护和开发、利用地方历史文化资源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这表现在:

从内部看,廊坊人对自己的历史文化仍不甚了解。尽管每一个廊坊人都为自己生活的这片土地而自豪,但据调查,大多数廊坊人所看重的是这里优越的地理位置,而忽视了其文化积淀。如果提起这里的历史,绝大多 数人说的是“不知道”。2009年5月“欢乐中国行”走进廊坊,席间一些颇具地方特色的表演令许多在场的人倍感惊讶——惊讶其以前从来不知廊坊还有如此丰富的历史文化!

从外间反应来看,“廊坊无历史更缺少历史文化”的认识广泛存在。每提起廊坊,他人多认为这里近年发展较快,赞美之词溢于言表。但论及原因时,则多认为是因其靠近京津的地理优势,至于其自身,缺乏内涵,没有民俗文化、典故遗址等之类吸引人的东西。

也就是说,无论是对内还是对外,我们对廊坊历史文化宣传介绍的力度还不够。而问题的终因,无疑应是廊坊历史文化的挖掘、整理与开发工作还未合理展开。实际上,中国许多地区面临和廊坊同样的问题,即对自身的文化资源挖掘、利用不够,继因文化软实力不足而影响了后续发展,这也正是近几年来中央及各级政府大力号召提升软实力的重要原因。

2010年3月,河北省政府为此制定了《河北省文化产业振兴规划(2010—2015年)》,[8] 启动了通过挖掘地方历史文化资源,推动文化产业发展,进而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引擎。对于廊坊而言,即应立即抓住当下这一有利时机,全面调动驻廊高校教育科研工作者及廊坊文教机关等一切力量,通过相应举措,大力挖掘地方文化资源,提升文化软实力,进而提高其综合竞争力。结合上述廊坊在挖掘利用历史文化资源中所存在的问题,具体来说,我们可以通过以下举措来实现这一目标。

(一)对内广泛普及廊坊历史文化知识,增强廊坊人历史文化认同感。具体来说,有如:

1、发行《廊坊历史文化读本》。发动驻廊高校教育科研工作者及廊坊文教机关等一切力量,全力挖掘廊坊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并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编辑发行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的《廊坊历史文化读本》,按比例免费发放给廊坊居民。

2、举办“廊坊历史文化讲坛”。 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多种形式,将廊坊的历史及各相关文化,以“文化讲坛”的形式分模块、分期地向全市范围内的民众进行宣讲。

3、在人民公园等公共娱乐场所建设历史文化墙。人民公园等公共娱乐场所是向民众宣传、介绍廊坊历史文化最好的地点之一。可根据不同领域或年代选取百名廊坊籍或曾居住廊坊的历史名人,制作浮雕并附上事迹简介,建一组或几组历史文化墙,置于其中。

4、举办“了解廊坊、爱我家乡”等系列活动。在全市范围内,尤其是在各驻廊高校内开展“了解廊坊、爱我家乡”等系列活动。这样一来,不仅可以由此让每一个廊坊籍或暂住廊坊的人,对自己脚下的土地有充分的了解。而且,各高校内那些来自五湖四海的学生同时又可作为宣传员,将廊坊丰厚的历史文化传播到更多、更远的地方。

(二)对外加大宣传廊坊历史文化力度,提升廊坊城市形象。具体有如:

1、充分利用“5·18”等经济平台,高唱“历史文化之戏”。“5·18”是廊坊所特有的一种部级、国际性经济贸易洽谈集会。在该活动期间,可通过向来宾发放廊坊历史文化宣传册、组织观看“历史廊坊”短片等形式,让每一个走近廊坊的人更能走进这片热土。

2、组建廊坊历史名人纪念馆,开发廊坊历史文化特色旅游。如通过董海川纪念馆,将廊坊悠久的武术文化介绍给四方游客。届时,还可采用免费不免票等方式,吸引更多的游客来了解廊坊。

3、在火车站、长途汽车站候车室等对外公共场合,设置有廊坊历史内容的宣传画、壁画等。火车站、汽车站等场所是外地人了解廊坊的大“窗口”,代表着廊坊的形象,它们给外人的第一印象是异常深刻而难以改变的。如果在这些场所设以具有廊坊历史内容的宣传画、壁画,如黄帝驾临安次、冯玉祥驻军廊坊、龙凤呈祥的传说等,不仅能整齐、美化这些“窗口”的环境,更能宣传这里的历史文化,提高廊坊的形象。

4、修复廊坊老火车站等影响重大的历史遗址。“廊坊老火车站的历史就是廊坊的历史”。遗址不仅是历史的凝结,连接着人们怀念历史的情感,也无言诉说着历史的流痕。对类似历史遗址的修复,不仅使每一个来廊坊的人对这里的历史有所了解,更能通过今昔对比,对今日廊坊之飞速发展及其美好之明日有更充足的信心。

5、文化包装地方特产品。特产都多与其某一历史文化相连,隆重推介其地方特产,实际上也是将自己的地域文化推广到更多的地方。如廊坊的薛家窝头、大城驴肉等,均与清末宦官大城籍李莲英讨好慈嬉太后的典故有关。在宣传、包装这些特产的时候,如能附上这些历史故事,可让廊坊历史随这些特产一起走进千家万户。

总之,在经济和社会的和谐发展中,历史文化作为一种无形而强韧的力量,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廊坊如在借助近京津地理优势的同时,结合自身(问题)条件,充分挖掘历史资源,提升地区文化软实力,会更好地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在日后的区域竞争中发挥出更加强劲的势头,拥有更加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 刘俊林.软实力提升城市竞争力[J].人民论坛,2006.(22):60.

[2]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 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A].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编写 组.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件[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32.

[3] 刘廷昌,等.霸县新志[Z].1934.

[4] 马佳路.发掘历史文化名人提升廊坊地域文化[N].廊坊日报 (晨刊),2008-10-28(C1).

[5] 齐浩东.对廊坊历史文化的思考[EB/OL].(2009-2-19). /Article_Show.asp?ArticleID=318;廊坊历史文化 概要[EB/OL].(2009-2-19)./Article_Show.asp? ArticleID=327.

[6] 安育中.“京畿文化”与“同城战略”[J].廊坊社会科学,2009, (3):4-7.

[7] 董世荣,刘化成.自然环境演变与廊坊汉以前历史探述[J].文 物春秋,2005,(3):1-5.

挖掘历史篇8

笔者特别推崇的是央视推出大型纪录片《大国崛起》,其中不仅涉及了制作者对十五1u_纪以来1u_界历史的深刻理解,也涉及了我国在改革放新时期所面临的全方位的选择、挑战和发展战略。故木义以笔者运用《大国崛起》纪录片相关义字和影片资料的教学实践为例,谈谈如何提高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对历史与社会教学的作用    

在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配合影片资源的播放,不仅可以让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学会收集和处理信息,笔者还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以卜几个方面的作用:    

1.创设情境,激发新课学习兴趣。    

孔子曾口:“好知者不如善知者,善知者不如乐知者。”好的索材是促使学生成为“乐知者”“乐学者”的第一步,选取好的影片作为导入新课,是一堂课成功的一半。    

【案例一】在学习“新航路的辟”时,笔者剪辑了《大国崛起》的第一集“海洋时代”的开头一部分,作为新课导入播放。    

[案例分析]视频首先展示了1500年前后欧洲人所画的1u_界地图的演变,最后又在视频结尾,抛出问题“究竟是什么力量推动葡萄牙和酉班牙两国发现开辟新航路从而实现崛起呢?’’通过这样的设计,既完成了新课的导入,创设了木课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地回到了15, 16 1日_纪的欧洲,也提出了木课的一个教学重点“欧洲人开辟新航路的动机是利一么?’’从而引起学生探究木课内容的兴趣。    

2.突破重难点,有利学生理解内容。    

影片往往具有画面精彩、场景生动的特点,能够给学生最直观的感受与理解。利用影片资源的这种优势,不仅可以激发起学生的感性认识,而且可以帮助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思维,从而突破教学重难点。    

[案例二]在学习“英国议会对土权的胜利”时,笔者选取了第三集“走向现代”中两段历史教授的访谈视频:一为中国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向荣,二为中国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钱乘旦。    

【案例分析】八年级卜册教材中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和爆发原因的阐述较少,学生不易理解或理解不深,故视频展示两位教授的访谈视频,通过教授对查理一1u_召开议会征税及议会对其的态度,使学生更加明确了查理与议会的矛盾来源,更有利于学生理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之一是由于查理的专制统治。    

3.拓展延伸,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在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中,教师如能正确运用影片资源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拓展延伸,既可以使学生仿佛进入活生生的历史场景,身临其境,更有利于激发起学生深层次的思考和探索,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    

【案例三】当学习第一次工业革命时,美国和德国工业发展势头超过英国。一此同学便在课上提出自己的疑惑“为何美国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独占赘头?’’笔者根据学生的疑问,引入第十集“新国新梦”的一个片段。    

【案例分析】美德两国后来居上,工业发展势头超过英国,但是教材并米给出原因。针对学生的提问,进行课堂生成,针对教师给出的视频片段再来思考为何美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涌现了那么多的发明家,使美国从一个只会照搬欧洲技术的学生,成长为一个有自主创新能力的国家,再拓展延伸美国把专利权写入宪法的做法对我们国家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有何借鉴及现实意义提高学生解题能力。    

材料分析题是近年中考历史与社会的主要题型之一,但是根据以往的考试情况来看,学生的得分情况往往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是不少学生一看到题目当中的材料如一此深奥的史料义字就一个头两个大,无迹可寻无处落笔。如何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笔者相信应是“功在平时”。而像《大国崛起》其中既有精选的历史图片,更有历史学家的评论访谈,女}!能合理运用,一来有利于学生热悉历史材料,积累基础知识,二在平时潜移默化中也改变了学生觉得历史材料高深晦涩无法理解,无法卜手解题的窘境。    

【案例四】在复习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内容时,笔者以第十一集“危局新政”的一段视频中的解说词作为材料设计了一道材料分析题。    

【案例分析】,IV而易见木题考查的是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上册的苏联新经济政策及美国的罗斯招新政。此段材料略,IV晦涩,但并非无迹可寻,如学生能把握关键人物“列‘j”,关键词“强攻”“改变”“政府十预经济”,在理解新经济政策背景和罗斯招新政特点的基础上,便可成功解题。笔者相信在夯实学生历史基础的同时,教师在优秀历史纪录片中多撷取好的历史材料来编题让学生多练多思,不假时口定能有助于学生解题能力的提高。  

培养情操,塑造乐观生活态度。    

德育是教育的灵魂,它体现着人才培养的方向。因此在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上,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塑造学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E3,IV得至关重要。在这一方面,合理使用影片资料,有时候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案例五】在学习第一次工业革命这课,课堂结尾可播放第四集“工业先声”中一个片段展现马修·博尔顿和詹姆斯·瓦特有着完全不同的性格。    

【案例分析】对于蒸汽机的改良,学生往往只知瓦特,不知道他的合作伙伴马修。教师可以此作为德育教育的落脚点。在视频材料的播放结束后,引导学生谈观后感,可使学生了解合作的重要,同时也使学生感悟到发明创作并非一帆风顺,一次成功的背后可能是千百次的失败,所以我们不要惧怕失败,应充满希望且乐观地面对,坚持不懈地尝试才能收获成功的喜悦。

二、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的运用    

当然教师也得认清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影片资源是一种辅助手段,只是为了服务教学,故在实践中切不可主次不分,甚至以此替代教材。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及教学反思,总结概括出对于影片资源在教学中的运用应该注意以卜几个方面:    

1.把握时间    

历史与社会课堂时间一般为通。或1分钟。因此,如若教师引入的影片资源不经过剪辑,时间过长,则易无法完成教学在务。如《大国崛起》每集均在一小时以上,如在课堂上大篇幅地引入,势必会造成教学重难点不突出,学生观看完视频后不知究竟哪此内容是教材要点,教师无法正常组织教学活动,则教学在务失败。    

故笔者认为时间应控制在1到6分钟以内,这样既可以达到想要的教学效果,也不影响其他环节的发展,使教学流程从容不迫。    

2.关注数量    

有此教师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某个知识点,往往会去搜集许多相关的材料,笔者曾经也是这样一个“马大姐”般的教师。如在学习九年级上册《罗斯招新政》时,笔者为了让学生感受罗斯招新政的影响即缓解经济危机,使得美国从噩梦一般的经济危机中走出来,在课堂上播放了《大国崛起》第十一集的3段小视频,但是事后笔者发现过多的索材反而使得学生犹如走马观花,对在何一个索材都无法得到深刻认识。    

因此,笔者认为在课堂中影片资源不能选择太多,1-2个为宜,这样才能做到有张有弛,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从而获得更好地教学效果。    

3.善于选择    

有效地选择影片资源往往能掀起整节课的高潮,成为最出彩的一个环节。如《大国崛起》的十二集,可谓有多处精彩绝伦发人深省,似乎通通让人无法割舍,但是如果教师不加选择地“喂”给学生,不仅不会使得学生“营养全面”,反而会造成学生“肠胃负担”的加重,那就得不偿失了。    

那么如何选择适合的索材,笔者认为应以教学目标作为选择的依据,既要贴近学生生活,也要紧扣社会热点时事,按照这样的标准选择每课所需要的视频索材,才能服务于课木,最终实现教学目标。

三、结语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社会,学生不可能不接触大量电影电视等影音义化,可惜学生有可能会看到有关历史的影视作品多为杜撰,戏说之流的娱乐片,却很少可以接触一此既具有可看性,又选材严谨的优秀历史纪录片。    

上一篇:历史博物馆范文 下一篇:历史剧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