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L教学法在生物化工研究生《高级酶工程》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2-09-24 05:12:12

PBL教学法在生物化工研究生《高级酶工程》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高级酶工程”作为专业基础知识(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是与工程应用紧密相联的一门理论性、技术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专业课程,作为衔接食品工程、基因工程、分离工程和化学工程等诸多学科的实用性课程,在生物化工专业知识中处于桥梁地位,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理论性。为了提高生物化工的研究生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适应新形势下市场发展对酶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有必要对研究生酶工程的课程建设和教学做一定的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酶工程 pbl教学方法 生物化工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7.019

1 引言

酶工程(Enzyme Engineering)是生物工程的主要内容之一,是随着酶学研究迅速发展,特别是酶的应用推广使酶学和工程学相互渗透结合、发展而成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是酶学、微生物学的基本原理与化学工程有机结合而产生的边缘科学技术[1]。酶工程作为生物化工研究生专业课程之一,是研究关于酶的生产和应用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构建应用型本科院校生物化工研究生高级酶工程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针对酶工程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深化课程教学内容和知识体系改革,使本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能进一步系统、深刻地掌握高级酶工程的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把握高级酶工程的理论体系和知识结构,能结合学科发展的最新进展和最新成就将酶工程的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加以深入领会,并能在实际的科研工作中将有关的原理和方法加以很好的应用

2 高级酶工程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不少研究生仍延续本科学习阶段的学习方法,以通过考试为目的,只注重记和背,而不注重理解性学习;授课教师上课时滔滔不绝,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能提供给学生独立掌握知识、主动训练能力的机会就越少,学生常处于被动位置,没有时间及时思考、消化、吸收,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没有学习的主动性;高级酶工程的教学内容要及时反应最近的科学发展和趋势,注重交叉学科内容的授课,注重与实际应用的紧密结合,激发研究生的创新能力[2,3]。

3 理论教学

高级酶工程课程是生物化工二级学科点研究生的专业必修课程之一,通过高级酶工程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以及发酵工程和基因工程的基础上系统掌握酶工程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酶的分离、提取、精制方法,理解酶催化特性及酶催化动力学,了解酶在不同行业中的应用,以及现代酶工程理论和技术的新发展,使学生将来从事研究工作时具有将研究向产业化ader/EReader.aspx" class="' + GetCookie("aa6") + '">eReader随身携带,移动的阅览室'; htmlFooter += 'eReader随身携带,移动的阅览室'; } if ('') { if ('') { html += 'Wap手机WAP访问,随时随地读杂志'; htmlFooter += 'Wap手机WAP访问,随时随地读杂志'; } else { html += 'Wap手机WAP访问,随时随地读杂志'; htmlFooter += 'Wap手机WAP访问,随时随地读杂志'; } } if ('') { html += 'WinPhone AppWinPhone移动终端专用'; htmlFooter += 'WinPhone AppWinPhone移动终端专用'; } if ('') { html += 'Win8 AppWin8 App终端专用'; htmlFooter += 'Win8 AppWin8 App终端专用'; } if ('') { html += 'Android PhoneAndroid移动终端专用'; htmlFooter += 'Android PhoneAndroid移动终端专用'; } if ('') { html += 'Android PadAndroid移动终端专用'; htmlFooter += 'Android PadAndroid移动终端专用'; } if ('') { html += 'iPhone苹果移动终端专用'; htmlFooter += 'iPhone苹果移动终端专用'; } if ('') { html += 'iPad苹果移动终端专用'; htmlFooter += 'iPad苹果移动终端专用'; } if ('') { html += '《读者》阅览室《读者》阅览室'; htmlFooter += '《读者》阅览室《读者》阅览室'; } if ('') { html += '手机客户端下载手机客户端下载'; htmlFooter += '手机客户端下载手机客户端下载'; } html += '

上一篇:开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局面的若干思考 下一篇:研究型大学师德师风建设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