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L教学模式在公共关系学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2-07-01 07:56:40

PBL教学模式在公共关系学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PBL是一种基于项目或问题,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公共关系学教学中采用PBL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形成自主学习和主动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的知识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PBL教学模式对当前网络全媒体公关时代探索公共关系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

Abstract: PBL is teaching mode based on a project or problem, and following the student-centered principle. The use of PBL teaching mode in the teaching of public relations, can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formation of students' autonomous learning and active learning ability, improve students' knowledge expression ability, teamwork ability and critical thinking ability. PBL teaching mode has a very importan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explore the teaching of public relations in the era of Network all media public relations.

关键词:PBL;公共关系教学;教学模式;教学实践

Key words: PBL;public relations teaching;teaching mode;teaching practice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35-0209-03

1 背景

随着我国现代化步伐的加快,政治民主化、经济市场化、信息全球化越来越强劲的势态影响着我们的社会生活,公共关系在当今的经济与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高等院校,公共关系学是学生最喜欢的专业课和选修课之一,众多学生希望学公关、搞调查、做策划、广泛进行社会实践。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传统的教学方法以刻板的课堂讲授为主、案例偏少或陈旧、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灌输,这种现象与公共关系学课程的学科性质不相吻合,也不能满足当前教学工作、学生实际能力培养的需要,因此,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

1969年美国神经病学科教授Barrows在加拿大Mc Master大学医学院首次试行了PBL教学法,该教学模式是以项目或问题为中心,把学习置于项目或问题情境中,通过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综合运用各种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手段,就一些开放式的问题或项目作出反应,共同解决复杂的、实际的问题,来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并促进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也被称作“项目导向学习”或“基于问题的学习”。过去PBL教学主要应用在医学教育领域,现已被应用在多个学科的教育领域。[1]

PBL教学模式能够全面体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理念,促进学习者的可理解性输入与输出,并重点关注学习者之间的沟通交流、共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技能,而指导教师所扮演的角色也发生了变化,过去是比较权威者的形象,现在主要的任务是引导学生参与到项目里去自觉地学习。

2 在公共关系教学中运用PBL教学模式的意义

2.1 PBL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培养学生解决实际公关问题的能力

公共关系学是一门建立在现代传播学、行为科学和现代营销理论基础上的应用科学。随着公关外部环境的日趋复杂,社会组织开展公关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大大增强,公关所倚重的手段和方法日趋多元化、现代化和网络化;此外,公关具有塑造组织形象、协同营销和管理的功能。这些特点决定了学生通过公共关系课程的学习必须锻炼公关的基本操作和思辨能力、拓展专业视野、深入探讨案例。因此,公共关系学的教学具有全程性、综合性、实践性的特点。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关键,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处于被动地位,学生被动地接收教师讲授的知识,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很少,如此无法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利于学生创造力和积极性的培养。而PBL教学则不同,在PBL教学活动中,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只是学习的辅导者和推动者,在该教学模式下,学生们通过参与项目并解决项目中遇到的问题来获取知识,有效地提高了学生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基于此,将PBL教学模式应用在公共关系教学中是很有必要的,它能够大大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意识。

2.2 PLB教学模式可以培养公关工作中团队协作的精神

PBL教学模式建立在精心设计的问题与项目基础上,既紧密结合教学目标,又转化为生动新颖的任务,通过解决这些问题能够使学生获得关键性的知识。在此过程中以小组作为基本单位,学生需要分工和协作,掌握自主学习的策略和团队协作技巧,发展分析型和创新型思维能力,成为自主的学习者与有效的合作者。

2.3 PBL教学模式为学生差异化、个性化学习创造了可能

PBL教学法在进行公共关系学小组建立的时候,可以进行5人左右自愿结组,学习能力、兴趣爱好和学习风格偏好相近的学习者自动组合在一组。PBL教学模式尊重并发展学习者的个性化差异,在互动中教师注意尊重学习者潜能的个性化表达,充分发挥个人才能,实现小组的协同发展。PBL教学模式中对问题的解决是开放性的答案,通过学生个人才能在团队中的彰显,使各小组的解决方案异彩纷呈,再通过辩论、演讲等形式,帮助学生实现独特的自我价值,从而同时培养和发展学习者的独立自主性。这也会自然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提升教学有效性。

2.4 PBL教学模式提供了灵活的教学评估方法

传统教学法采用终结性评估方法,即采用期末考试成绩作为最终成绩,这种评估方法着重于固定知识的掌握,而学生往往期末突击复习,考试结果具有一定偶然性,不利于表现学生实际能力。PBL则采用形成性评估方法,着眼教学过程,跟踪反馈教学信息,比如小组讨论记录、自主学习记录、课堂活动记录等,形式多样丰富,有利于学习者对公共关系知识的学习和积累。

3 PBL在公共关系教学中应用的教学思路设计

PBL教学法的精髓在于发挥问题对学习过程的指导作用,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PBL在实施过程中有以下三个特征:第一,使学生成为问题情境中的主角;第二,教师围绕一个完整的现实问题来设计课程,鼓励学生去学与问题相关的知识,然后解决问题;第三,教师创造一种学习环境,激发学生思考,鼓励学生提问,不断引导学生深入的理解问题。PBL教学法在公共关系学教学中一般可分为以下五个步骤:创设一个公共关系问题、分组讨论问题并提出目标、利用所学知识收集解决问题所需的资料信息、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案、展示及总结反思,并对学生进行评价等。公共关系学PBL教学模式的基本过程如图1所示。

3.1 创建公关问题情境

实施PBL教学法需要依据公共关系具体授课情况进行甄别。有些《公共关系学》课程的内容,例如概念、原理、方法以及历史演进等,采取教师的讲授效果会更好,这样也有利于学生形成清晰的知识脉络,为PBL的实施建立基础。

从实际教学来看,在通常36学时的学习过程中,安排6-8次左右的PBL教学法较为适宜。教师要认真准备教学资料,精心设计好课堂教学的过程,设置适于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选定课程内容,设置适当问题,以问题带动课程教学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这是PBL教学法开始阶段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根据《公共关系学》课程的具体内容,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可以设定以下问题,如“请你为某企业的某主题活动制定一个公关策略”、“试分析某产品的危机公关策略”、 “试分析和评价某次公关活动的效果”等问题。

在问题的建构上,教师需要在学生熟练掌握概念和理论基础上,着意选取三方面问题:一是选择社会流行的现象和热点问题进行互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二是需要突出教学单元中的重点性、操作性内容,强化学生的公关实践能力;三是要不断引发疑问,例如选择一个较为经典的公关策划案例,不再以传统的全程讲授案例的方式,而是公布案例中目标企业的相关信息,告知公关目标,主动发现问题,进行批判和创新性分析。引导学生讨论小组用“剥茧抽丝”的方法展开分析,并力图提出个性化、开放性的解决方案。

该教学模式规定教师在依据实际情况提出问题后,明确学习要求,提前一到两周发给学生,给学生查阅相关资料文献等的时间,对问题提前进行学习,整合或转化这些资料,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负责。

3.2 分组讨论辨析问题目标

根据教育心理学家的研究结果,小组成员数目介于5-7人最好,实际教学中笔者通常采用5人为一小组,可以按学生意愿自由组合,采取学生自我推荐和教师指定相结合确定组长、汇报员、记录员等角色。由组长组织小组进行充分的讨论,应用头脑风暴法提出初步解决问题的措施。指导教师在各小组讨论时巡视旁听并予以引导。为了与公关实务接轨,在分组讨论时可以聚焦多种互动形式,如案例式互动、主题探讨式互动、归纳问题式互动等。讨论结束后将各小组的初步解决方法进行初步展示和汇总,并区分哪些是已经解决的,哪些是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的问题。通过小组间的展示和对比、辩论,有利于拓宽学生的分析视野,形成创新认知。

3.3 收集解决问题所需的信息

针对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各小组根据所领受或布置的问题,结合教材内容,查阅图书馆或互联网上的相关知识及参考资料,构思和完善问题解决方案。例如对于某次公关活动的实际效果,需要进行网上数据的搜集、计算、分析,形成完整的报告;对于某企业的主题活动公关策划方案,则需要分析公关环境、明确公关主题、借助思维导图形成创意策划思路等等。

通过收集、筛选、阅读、思考、讨论,同学们各抒己见,组长负责将讨论过程、各位同学的任务分工、发言情况及讨论结果详细地记录下来。

3.4 提出问题解决方案并汇报

每个小组做出自己的解决问题方案,并形成书面报告,采用演讲、展示、辩论等形式,分别向全班同学进行汇报交流,同时接受老师和同学就各小组的解决方案进行的提问,之后汇报小组学生需要记录并反馈相关问题。指导教师一般不作负面评价,而只提出一些引导性的问题。在实践中这一环节往往最受学生重视和喜爱,也展现了团队意识和个性风采。最后由指导教师进行总结,对重点信息进行系统性归纳。

3.5 评价与总结

在完成一个问题情境讨论、形成报告、交流汇报后,学生和指导教师将对此次项目学习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一方面教师对所创设问题情境是否有效、在学生自主学习中的引导与激励作用、汇报和互动是否达到预期效果进行总结;而另一方面,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主要是为了总结这一阶段的学习效果,提升学生发展自主学习与创新精神。对学生的评价从学生的自评和教师的评价两方面展开,通常在汇报完毕后学生通过心得体会、报告改进、问题反馈等形式进行自我总结;教师评价内容包括学生所掌握的知识、技能、素质以及过程表现评价,力求公平、公正,对同学的学习情况存在的不足,提出改进意见及下一步要求。

4 开展PBL教学的注意事项

PBL教学可锻炼学生们查阅资料、文献检索、逻辑推理、口头表达、归纳总结等多方面的能力,为学生们营造了一个轻松、主动的学习氛围,有效提升了课堂效率和学生参与度,落实。但是,PBL教学方法在应用中必须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4.1 教师教学理念转变

传统公共关系学教学模式是进行逐章逐节的讲授,而PBL教学模式的教学重点不是某一方面的具体知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从教学体系中提取出相关问题来组织教学。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教学理念必须进行转变,正确认识自身的职责,做好学生的学习引导者和知识平台的设计者工作。

4.2 教学准备要充分

PBL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中心,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和实际公关能力。但是,该教学法对授课教师的要求很高,不仅要熟悉《公共关系学》教学内容,还要有丰富的案例资源做储备,并科学组织课堂教学,力图带动课堂活跃的氛围和有效教学参与。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本专业、本课程知识,还要具备丰富的相关学科知识。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管理能力,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4.3 重视学生的参与和评价

PBL教学要想真正的发挥作用和优势,学生们必须积极配合。首先,学生们应从确定课题的一开始就积极准备资料,大量查阅相关文献并主动和同学进行交流。这要求学生们在课堂前需要做比过去多很多的前期准备工作,长此以往下去学生们学习的自觉性和参与意识一定会得到增强。其次以小组形式组织团队合作学习,教师必须要重视教学过程中的监督和考核。要对所有的学生都要有学习目标和任务,每位学生的分工必须明确,互相督促,形成书面报告,由组长、教师进行检查。与之相对应,学生的成绩与完成的目标任务之间挂钩,由此才能确保PBL方法下的教学效果不至于流于形式。

5 总结

PBL教学模式引起了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能够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协作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教师在引导学生完成问题或项目中充分释放学生的学习潜能和创造才能,让课程焕发出活力。在《公共关系学》课程中应用PBL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提升学生能力素质,对提高教学质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今后在实施过程中将不断完善PBL教学模式在《公共关系学》课程中的应用,如合理设计公关问题、调动学生参与热情等,最大限度地发挥PBL教学模式的优势。

参考文献:

[1]杜生民.PBL教学法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49-521.

[2]张丽平.基于PBL的公共关系伦理教学研究[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6):101-104.

[3]陆凤英.PBL教学法在公关教学中的应用[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4):131-132.

[4]戴小丽.PBL教学法初探[J].华章(教学探索),2008(1):251.

[5]范永立.问题导向学习(PBL)法在市场营销学教学中的应用[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6):158-160.

上一篇:高职学生综合素质能力评价体系创新研究 下一篇:基于流程管理理论的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