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人格培育的新路径――青少年权益保障

时间:2022-09-23 02:40:41

和谐人格培育的新路径――青少年权益保障

摘 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培育出与和谐社会要求一致的和谐青少年,最主要是使其具备和谐人格。青少年和谐人格的形成,不仅仅是传统培育方法的被动继承,还要积极的为其搭建权益保障体系平台,为和谐人格的形成构筑外部支援体系,使其顺利实现人格社会化,培育出与社会发展要求一致的和谐人格。

关键词:青少年权益保障;状态-角色建构;和谐人格

青少年时期是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然而在这个关键时期却没有一个外在的权益保障体系为其人格形成搭建平台,更尤甚的是不仅没有一个外在的权益保障体系,而且侵害青少年权益事件还时常发生。由于权益侵害导致了一系列青少年问题的出现,甚至青少年犯罪,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青少年健康人格形成过程中的被动受阻,缺乏一个外在权益保障体系的建构和实施。

一、青少年权益保障诉求之缘起

权益保障通常被认为是通过国家权力机关及其政府制定宪法和法律法规,赋予、确认公民以法定的权利和合法利益,并保障公民权益得以实现的举措及行为。总体来讲,是一种国家权力对公民基本权利和合法利益的保护,使其免遭外界其他非法行为的侵害,这种权益保障制度体现了一国政治体制的特色,是人民当家作主的一种具体体现。而青少年权益保障是指国家根据宪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依法保护青少年群体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与社会等基本权利和其他合法权益,并同时排除其他非法行为的干涉或者侵害,使其各项权益得以顺利实现。

青少年既是一般的社会公民,又是特殊年龄阶段的社会主体,不仅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各项基本权利,还应包括一些针对青少年特殊年龄特点所单独设立的各项权益,比如2000年中国政府在联合国青年主题小组会上发表的《2000年以及2000年以后青年问题的行动纲领》所提出的当今青少年权益保护的重点内容:青少年发展权;受教育权;就业权;闲暇活动权;健康权;参与权;司法保护权;居住权;环境权;社会保障权。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关心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整个社会不容推卸的责任。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与对外关系的日益密切,社会各个领域都进入了快速转型期,此时各阶层利益的调整和社会的冲突,使青少年权益受到的侵害以及由此引发的其他社会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国际社会以及各国政府开始采取一系列的改善青少年生存状况的举措来加以保障。如国际人权大会、联合国青少年会议、区域性的青少年会议等都强调了对青少年权益的保护,而各国政府则由于自身的现实国情、历史传统以及立法思想等方面的差异,对青少年权益保障措施的制定呈现出一定的多样性,比如英美等国家通过制定专门性的、综合性的少年法律制度来体现对青少年权益的保障;北欧一些国家则是通过社会高福利政策把青少年权益保障问题放到福利领域内来加以解决;日本等国则是通过制定多元化的青少年法规以及净化社会环境等诸多方法来实现对青少年权益的保障。总之,青少年权益保障的诉求是明确的,青少年群体既然拥有这些权益,个人、集体、国家和社会就应通过各种途径保障他们这些权益得到实现,使法定权利转变为现实权益,使合法利益得到保护而不受非法侵犯。

二、Fred Mahler作为青年结构模式的状态-角色建构对青少年权益保障的理论支撑

青少年的状态-角色这一概念的最早提出是在1973年联合国的《关于青年的状况的报告――联合国秘书长的报告》,之后Fred Mahler又重新对其做了完整的论述。Fred Mahler强调本概念主要是用于克服各个特殊学科(心理学、社会学、法学等)在论述青少年问题上的片面性。Fred Mahler强调青少年在社会上的状态和角色应当做整体的因素,从它的具体历史形态的多样性中加以考察。青少年的状态和角色是青少年及其不同群体的具体历史地位决定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关系的表现。状态和角色由于客观社会情况的制约表现出强烈的内部冲突,这种内部冲突使青少年在和谐人格的建构出现了种种客观性的困境。现实和大量的研究表明,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和社会生活中,青少年的实际地位和作用与他们获得承认的社会状态和政治状态之间,常常出现矛盾。在联合国秘书长关于青少年的一份报告(1973年)中指出:“青少年的抗议反映着他们处于社会的边缘状态的感情,说明他们感到自己缺乏自觉地参与社会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和文化生活的权利和客观可能”。青少年不仅是一个生理发展概念,也是一个心理发展概念,更是一个社会性发展概念。社会对整个青少年群体的认知和评价经历了从主要把青少年视为从属于社会整体利益的客体,着重在对其实施教育、组织和控制之目的的取向,向着将其作为特殊性的利益主体,从而注重对其进行吸纳保护及帮助其成长之取向的某种转变。在这种转变中,青少年群体开始向社会发出挑战,不但要求社会正视他们的存在,尊重他们的人格,更要向社会索要属于他们的权利和利益,于是青少年从成人社会剥离后的权益意识正在觉醒。同时当国家行为体的财富累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权益分配领域的正义理念也要求赋予青少年弱势群体一定的权益分摊。于是青少年权益保障问题适时显现。

我们运用Fred Mahler的状态-角色理论来分析权益保障对青少年成长和发展的重要作用。

其中:SpR RpR=现在要求的状态-角色(原始人格状态)

SvR RvR=未来要求的状态-角色(和谐人格)

Spr Rpr=现在得到承认的状态-角色(无权青少年)

Svr Rvr=未来得到承认的状态-角色(青少年权益)

Spa Rpa=现在受到保障的状态-角色(青少年权益保障)

Sva Rva=未来受到保障的状态-角色(和谐人格的形成)

在这个模式里,展示出多种情况:如最好的情况是现在要求的状态-角色符合现在得到承认和受到保障的状态-角色,而未来要求的状态-角色符合未来的承认和受到保障的状态和角色。即:SpR RpR=Spr Rpr Spa Rpa 或 SvR RvR=Svr Rvr Sva Rva;而通常情况下也是本文重点强调的情况即对于现在(或未来)的状态-角色来说,只能形式上得到对要求的状态-角色的承认,却得不到实际的保障。于是出现了下列关系:

SpR RpR=Spr Rpr,但SpR RpR≠Spa Rpa

SvR RvR=Svr Rvr,但SvR RvR≠Sva Rva

当然也存在相反的情况,在此略去陈述,因为很少会发生某种要求的状态-角色受到保障而得不到承认的事例,也很少有某种状态-角色得到承认和保障而并不为人所要求的情况。P•H•松巴尔特•德劳弗指出,社会状态的一般运动是从要求走向承认,然后(或同时)得到实际的保障,绝非相反。

分析表明,除了两个极端(要求的状态-角色与得到承认和受到保障的状态-角色之间完全吻合或完全不一致)之外,还存在着形式上的承认要求的(现在或未来)状态-角色,实际上得不到保障的情况。要求的状态-角色与受到保障的状态-角色之间不一致,说明青少年的权利被剥夺或者得不到承认,青少年的希望和要求得不到满足。这是青少年失望情绪的一个原因,从而有可能损害青少年在社会中的自立过程。①这样就有可能延迟或是阻碍青少年健康和谐人格的形成。因此,由上图可知,我们要促成一个状态(和谐)-角色(青少年)的形成,就必须在其最基本的人性基础上,保障青少年生存的发展的权益,这样才能培育出具备和谐人格的青少年,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人才动力。青春期是青少年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由青少年走向成人过渡时期,过渡阶段是充满矛盾和风险的,这样的状态容易导致青少年身心处于困境,尤其是心里内部的矛盾冲突。根据Fred Mahler状态-角色理论模块,要使青少年现在的状态-角色符合未来期望的状态-角色,必须给青少年实际的保障,从Fred Mahle模式可以看出最好的情况就是现在和未来受到保障的状态-角色。因此Fred Mahle呼吁如果社会环境能够在承认青少年是一个群体的基础上,认识到他们所处的角色-状态(弱势地位即无权状态)与社会期望的未来的状态-角色(和谐人格形成后的栋梁之才)之间的差距,就应该保障青少能享有同自己的需要、利益、希望等相符合的社会外在权益保障,那么在青春期出现的内部的各种矛盾将按照其固有的趋势发展,虽然并非不存在困难,但不一定转化为边缘性弱势地位成为各种矛盾纠结的对象,更不可能使青少年被甩在整个和谐社会结构之外。只有在青少年这个群体的特殊状态-角色得不到承认和保障而引起的外部矛盾助长内部矛盾的情况下,才使青少年处于社会的边缘状态,而这种边缘性和弱势无权益状态-角色会造成极大的消极后果,不但培育和谐人格不能顺利实现,而且会导致违法犯罪。因此我们要重视青少年权益保障缺失而引起的一系列青少年问题,更要从行动上真正关注青少年的权益不受侵害,尊重他们的权益,为和谐人格的形成搭建平台。

三、权益保障在未来和谐人格的形成与社会要求的状态-角色之间搭建了理性的桥梁

权益是一定社会给予个人的权利和个人应该获得的利益,是标志一个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是保障一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青少年的弱势地位,使其在和谐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的权益更容易受到侵害走向犯罪。由于获得需要满足的途径少以及青少年需要的满足主要依靠社会和他人供给使他们无力抗衡权益的侵害,权益侵害容易诱发人格扭曲和行为变异,这种状况与环境不良、家庭缺陷、教育不足、心理异常等发生化合反应,进而使他们不假思索地采取过激甚至犯罪行为,以维护自己的权益,获得需要上的满足②。青少年在受到权益侵害时的无奈与强烈的正当内在需要之间出现了非对称性博弈,这种不平衡状态会使青少年处于危险境地,即他们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实现自己的权益铤而走险。内在需要是和谐人格的主要构成要素之一,如果内在需要处处得不到满足,就会形成不健康的人格。因此,青少年权益受到侵害而无保障,内在需要又得不到满足,两者之间的弹性压力就会引发出诸多青少年人格问题的出现,迫使青少年走向背叛社会、背叛伦理、背叛法律的一端。③

和谐人格是与社会的要求相一致的人格模式,不仅具有建康人格的品质特点,而且还是和谐社会所要求的理想人格模式。和谐人格的形成依赖于先天遗传素质和后天的环境和教育,先天遗传素质是人格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但只能为人格发展提供必要的基础和可能性,后天的环境和教育在一定条件下对人格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后天的环境和教育的基础上,我们需要积极地引入和谐人格培育的新路径――青少年权益保障来支持促进和谐人格形成。在Fred Mahler的状态-角色理论中引入明确的权益保障理论,未来和谐人格的形成实现了和谐社会要求青少年未来的状态-角色的期望,在社会要求未来青少年人格素养以及将来要承担的社会责任的同时,给青少年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充足的权益保障,使他们能够在青春期这个危险时期,以及和谐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顺利实现内部冲突和外部冲突的软着陆,培育出健全和谐的人格。为此我们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保障青少年基本生存权益得到满足是培育和谐人格的基本要求

生存权是青少年最基本的权利,是不可剥夺和转让的权利,是其他一切权利的前提和基础。马克思早就指出:“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就是:人们为了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最文明的民族也同最不发达的未开化的民族一样,必须先保证自己有食物,然后才能去照顾其他事情。”恩格斯进一步说,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这表明,权利是与需要紧密结合的,基本的需要也就是基本的权利。如果人的权益得不到保障,或者合法权益受到了侵害,实际上就等于人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在这种情况下,青少年为了获得基本的生存欲望,强烈的需要冲动会驱使他们铤而走险,以不合常规的手段去谋取生存的需要,严重者就会导致犯罪。因此,生存权成为最基本最首要的权利,而青少年权益保障就是向青少年这个群体,不论是强势还是弱势部分,提供维护最低生活需要的保证,并将青少年作为一个单个意义上的人生存的最基本条件,这样就保证了和谐人格形成的条件之一即人格形成的先天遗传素质,并使青少年担负起一种社会责任的意识。青少年在基本需要得到保障的前提下,能有一个参与社会竞争的公平起点,而不至于一开始即因生存权益得不到保障而在以后人格的培育过程中陷入重重困境。

2.保护青少年自身安全的权益不被威胁,为培育和谐人格提供物质条件

青少年安全权益保障,是指确保青少年在成长的过程中没有危险、不受威胁、不出事故,这是青少年和谐人格形成的过程中的一种基本心理需求。在和谐人格的培育过程中,青少年首先要有一个相对安全的生存环境,这样才能保证青少年作为一个个体存在的意义,才有可能为和谐人格的培育提供物质保障。近年来,我国青少年安全问题日益严峻。据不完全统计,15岁以下的青少年每年因疾病、车祸、火灾、水害、自杀、他杀等原因造成意外伤害死亡的人数近50万。这些潜伏在日常生活当中、随时可能降临的横祸严重地阻碍了青少年正确人生观的树立,和谐人格的形成更是无从谈起。青少年在这样一个充满风险的社会生存,他们由于自身的弱势地位,而不能同威胁他们生存的人或社会作斗争,那么在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青少年就会做出一些背离社会道德的错误判断,使和谐人格难以受到正常培育。青少年权益保障将青少年发展过程中的各种不安全、不确定因素降到最低点,为青少年的和谐人格的培育提供前期的物质保障。

3.保障青少年爱和受尊重的权益不受剥夺,为和谐人格的形成提供心理支持

青少年权益保障之一就是要保障青少年爱和受尊重的权益,关爱青少年,对青少年取得的成绩,教师、家长要细心观察,及时鼓励,充分肯定,不能视而不见,不能无动于衷,这样会挫伤青少年和谐人格形成的积极性。如果青少年得不到爱的满足,就会导致心理扭曲、行为怪异,逻辑思维不同于常人,个体行为缺乏理性,进而引发各种人格问题,甚至导致犯罪。据统计,全国大约有25%的犯罪青少年生活在破碎家庭中,而缺陷家庭的青少年犯罪大多是因为缺乏父母关爱的缘故。同样青少年也应享有被尊重的权益。《未成年人保护法》第15条规定:“学校、幼儿园的教职工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如果一个人的尊重权益得不到保障,自尊心就会受到伤害,和谐人格难以形成,甚至会形成变态人格伤害他人和社会。维护青少年的尊严,讲求民主,崇尚平等,保障青少年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使青少年在被关爱和受尊重的社会氛围中健康成长,增强了青少年责任感、使命感、正义感和主人翁意识,并能严格要求自己,有助于和谐人格的培育。

4.确保青少年自我实现(发展)的权益不受侵害,为培育和谐人格提供发展空间

享有权益是青少年发展的前提条件。青少年自我实现的权益即青少年的发展权益,包括资源分配权、就业权、医疗权、财产权、住房权、晋升权、迁徙权、教育权等方面。其中青少年受教育的权益为目前中国最基本的发展权之一,教育是点滴累积而成的希望工程,也是价值引导和价值创造的过程。教育是塑造人格、传授知识及培养健全国民的重要手段。在培育青少年和谐人格的过程中,青少年的自我努力与和谐社会的要求是一致的。然而在这个过程中却频频出现社会侵害青少年权益的行为,使青少年不能同等享有法律赋予公民应有的权利,或者其权利不能真正实现,这就限制了青少年自我实现的可能,动摇了青少年对自己所选的人格模式――和谐人格的坚持,因此要营造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提供客观公正的发展权益保障,为和谐人格的培育提供长足稳定的发展空间。

综上所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之一是提升人的发展水平,构建和谐人格。青少年权益保障作为和谐社会构建的一枝独秀,保障了青少年基本的生存权和发展权,为青少年和谐人格的复归提供了强有力的外部和谐环境。和谐人格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基础条件,它的形成有助于和谐社会的长期稳定和发展。青少年权益保障生动地体现了社会发展(和谐社会)与人的发展(和谐人格)互动共进的社会形态。因此,我们在培育青少年和谐人格的同时,积极主动的构建青少年权益保障,从而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提供外部保障。

注释:

①【罗】Fred Mahler,著.陆象淦,译.青年问题和青年学[M].北京: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6.219-223.②高中建.2003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课题,未成年人犯罪机理研究――权益侵害是未成年人犯罪的激活因素.18-20.

③高中建.权益侵害与未成年人犯罪的新思考[J].中国青年研究,2003,(7)85-86.

上一篇:非英语专业英语口译教学探索与实践 下一篇:高等财经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