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收购:中国银行业难以回避的风险

时间:2022-09-22 10:59:47

海外收购:中国银行业难以回避的风险

中国银行业在海外进行并购和扩展早已不是新闻,但近期中国建设银行的一个大手笔还是使这一话题再度成为海内外关注的新闻。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资产规模仅次于中国工商银行的中国第二大银行中国建设银行董事长王洪章近日称,该行可能斥资150亿美元(约1000亿人民币)进行海外收购交易,其潜在收购目标是欧洲的银行。在欧洲银行中,最能打动建行的无疑是英国、德国或法国的银行。王洪章表示,建行拟整体收购一家银行,或购入一家较大银行至少30%~50%股份;被收购对象必须拥有合理规模的国际业务。

单纯从收购契机而言,此次建行出手可谓恰逢其时。经过金融危机和欧洲债权债务危机的连续冲击,欧洲银行业可谓风雨飘摇,亟需外部援手。这从一些欧洲银行开始挂牌出售就可以看出。从资产规模而言,早在2010年,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就趁金融危机对欧美银行业强烈冲击之际,一举荣登世界银行市值排行榜前三甲,将此前的世界前三大银行美国花旗银行、美国美洲银行和英国汇丰银行远远撇在身后。但单凭上述因素还不足以成功地将欧洲银行纳入囊中。中国银行业进行海外收购的难度和风险是难以想象的。从这点而言,我对建行在现阶段收购欧洲银行并不看好。

首先,是政治和安全因素的掣肘。虽然欧洲主要商业银行并非国有,但各国政府对域外银行业收购本国的银行不仅警惕而且设置了种种法律限制。毕竟,一国的金融安全并不次于一国的国防安全和经济安全,各国政府对此都高度重视。尤其是欧洲各国本来在意识形态和价值观上就对中国抱有天然的敌视和警觉。在欧债危机高峰时期,欧洲朝野各界尤对中国出手援助怀有疑虑,担心中国趁机介入欧洲核心经济利益。所以,无论从政治和金融安全考量,还是顾及舆论与民意,欧洲对中国的“巨无霸”银行收购其银行均是怀有很深的戒心,这种戒心无疑将对收购交易的过程和结果产生重大影响。

二是即便收购交易完成,我方能否成功掌控仍是问题。中国银行业的经营理念和模式与欧洲银行有着极大的差异。不客气地说,在经营方面,两者的关系如同学生与老师。曾经听过一个笑话:中国银行业在金融危机爆发后之所以不像西方发达国家银行业那样受到严重冲击,主要是两个因素:一是中国银行业与国际银行业之间设有一道人为的防火墙;二是中国银行业不懂国际银行业的游戏规则,我们不敢玩那些杠杆游戏,人家也不带我们玩。结果,西方国家的银行玩过了火,导致引火烧身;而我们因为不会玩,所以才得以幸免。如果在不深谙国际通用的游戏规则的情况下贸然将欧洲银行收购,我们将面临两个问题:一是派不出称职的高管去管理;二是仍将经营和管理交予外方,我们只是拿些干股,有时甚至连红利也拿不到。这样的收购对于我们又有什么意义呢?从过去几年的收购实践来看,用《金融时报》评论员的话形容,就是中国“为数不多的海外交易给中国金融业留下了伤痕”。即便如中国国家开发银行这样财大气粗的巨无霸型银行,其对英国巴克莱银行的投资也遭受了大幅的账面亏损。有业内人士称,这种亏损属于战略性亏损,不要在乎一城一地得失,要放眼于未来。我宁愿相信这种战略性亏损是暂时的,宁愿相信他们这种乐观和信心是有客观依据的。

从表象上看,中国的几大银行在市值排名榜上具有无可动摇的优势。但我们也要看到这种巨大优势背后潜在的问题。一个是我们的银行业是被国家保护的,享有巨大的政策优势;二是国内的金融市场尚未或者没有完全向外资银行开放,国有银行尚未直接面对国际银行的正面竞争;三是我国的银行在赚取巨额利润的同时,其不良资产也在与日俱增。尤其是庞大的地方债务对中国的银行业是个沉重的负担,这是它必须付出的代价;四是随着国内外经济增长的同步放缓,贷款需求减弱明显,这也让银行的日子日益难过,由此带来的利润增长放缓已接近五年来的最低水平。

既然海外扩张和收购的风险是巨大和难以回避的,那么我们不妨先从国内开始练兵。譬如不妨将我们对外的防火墙适当开条缝隙,慢慢将国际竞争引入国内,给发达国家的银行以更多的运营空间和机会,让我们的银行业在竞争中求生存,学会国际通行的游戏规则,进而可以积累更强的软实力和硬功夫,能够早日走出国门,去迎接国际上更大的挑战。

上一篇:一根银针,让他治愈了无数病人 下一篇:谁的“伦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