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民居的生态特色

时间:2022-09-22 01:33:57

中国传统民居的生态特色

摘 要:中国传统民居聚落和建筑不仅形态繁多,各具特色与魅力,而且在规划和建造上也遵循自然法则,是名副其实的生态建筑。本文分别从传统民居规划布局、建造理法以及构造取材等几方面结合一些实例进行论述,归纳了传统民居的一些生态特色,为现代建筑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中国传统民居;生态;建筑;设计思想;规划;理念

中图分类号:J504文献标识码:A

进人21世纪,人类已认识到:以掠夺自然资源、牺牲生态环境而换取现代文明的代价是惨痛的,要维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建筑规划和设计应以生态学原则为指导,适应当地地理、气候、人文、生态,保证节地、节能、减排,防止各种污染,保护环境和自然条件,创造出舒适、安全、卫生、优美的可持续发展的生存空间,传统民居则是借鉴之师。

一、传统民居规划布局上的生态特色

在村落选址、空间布局、建筑组合等方面,传统民居无不体现着人与自然界和谐共处、协调统一的生态理念,集中反映了中国人自古以来所追求的“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民居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关系表现在:顺应自然地理条件和环境形态,巧妙利用地势特点相地构屋,因山就势、因势随形、因地制宜;为了避免一些恶劣的自然环境条件,满足建筑功能上的需要,在村落整体布局上结合地理结构,因势利导,与当地山势、水系、道路等相结合,形成各种各样不同形态特色的规划布局。例如广西龙州县上金乡中山村,建于清道光年间,村寨位置选择在一船形山岗上,为了顺应自然地形条件,保护周围林木植被资源,村寨总体布局也采用了船形,船形的当中为街道广场,中间最宽处有20米,两端最窄处宽8米,广场的东西总长为150米,用作集市节日活动,南北两侧沿船形的两边排列着整齐的民居商店,每户开间约5-8米,进深约20米,前高后低,不破坏原山岗植被,尽量保留周边林木,东面有庙宇和古榕树,是陆地交通的入口,西面与丽江码头相连,是水路交通的关口,风景优美,空气清新,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水融、相映生辉。

广西民居大部分居于山林之中,选址随意,结合地形、地貌依山就势,灵活多变,有利于充分利用空间来建筑。为保护地质构造和林木植被,采用占天不占地手法,随势而建、筑台架空、依附山岩、错层跌落,适应各种复杂地形,不破坏自然的生态环境,顺应自然、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融洽,远望是一片林海,近看则屋在林中,别有意趣。在单体建筑结构上多为前堂后寝,以厅院为核心布置,在房屋的朝向、造型形式、空间开合、主次分隔等各方面都与天地变化、自然规律相协调。

山与水都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造化,山的雄浑壮丽、水的灵动清秀,给人以美的享受,水更能创造出既恬静开阔、又动中有静的自然空间。我国南方许多地区的传统民居都善于保护和利用水源,如安徽省南部地区的徽州山明水秀,风景如画,这里的徽派民居建筑则充分利用和发挥了当地的山水特色。徽州的村落注重整体规划,选址合理巧妙,讲求风水布局,结构体系完整。建筑讲究负阴抱阳,依山就势,利用水源,因地制宜,有平地则聚,无平地则散,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的黟县宏村。黟县地处黄山西南,崇山峻岭间的河流溪涧纵横密布,构成当地景致的一大特色。宏村则位于黟县北部,北负雷岗,南抱羊栈河,符合风水所说的负阴抱阳,背山面水。宏村始建于南宋绍兴元年,村中水系大规模建设则在明初永乐年间,古宏村人为防火灌田,独运匠心开仿生学之先河,建造出堪称“中国一绝”的人工水系。宏村人工水系形态布局由水口、水圳、月沼、南湖及每家水院构成。这种别出心裁的科学的村落水系设计,不仅为居民生产、生活、消防用水提供了方便,调节了气温,而且贯穿全村的水系与石板路、院落、门楼、广场等一起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形成既统一完整,又变化丰富、独具特色的人文生态景观。

二、传统民居建造理法上的生态特色

传统民居在建造上遵从“以物为法”的原则,在改造自然的同时,体现出尊重自然的态度。传统民居注重与自然环境巧妙融合为一个有机整体,植根于自然,居住环境往往再现自然,蕴含自然之美,富有自然情趣,使大自然与人们生产生活保持着最直接、最紧密的联系。

我国疆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气候多样,南北各个地区地形地貌差异很大。南方很多地区溪流河谷纵横,树林和草被遍布,有些特殊地方生长着高大茂盛的参天古树,以人文景观如“风景树”或“井泉”等加以保护,则可最大限度保护原有生态环境,形成天然氧吧。据测算,一个成年人每天需要消耗720克氧气,呼出900克二氧化碳,而每平米的阔叶林一天能吸收100克二氧化碳,放出73克氧气。林区夏天温度一般低2-3℃,可减轻热岛效应,调节环境气温,吸收噪音,净化空气,还能为鸟类和其他动物提供栖息繁衍的场所,从而大大改善生态环境。如位于广西贺州昭平县境内的黄姚古镇,地处漓江下游,一座座平地而起、翠绿雄奇的山峰如屏风一般,将古镇与外面的世界隔离开来。古镇民居围绕一颗硕大的古榕树和溪流布置,使这里的环境显得格外的清雅、舒适和安静。

我国西北黄土高原,气温干旱少雨,年温差大,受大陆干旱气候影响,冬季风沙大。而黄土地带覆被深厚,土质坚固,不易倒塌,适宜开挖洞穴居住,形成我国独有特色的黄土高原窑洞民居。窑洞的特点是可以就地取材,便于施工,易于自建,造价低廉,冬暖夏凉,节地节能;有利于生态平衡、隔音、减少污染等。例如山西平陆县下沉式窑洞民居,是在平地上开挖下沉式方坑作内院,院中植树绿化,设置排水井,院内四壁上开挖窑洞作居室,砖砌锢窑,十分坚固,室内温度湿度相宜,冬天温度约10℃左右,夏天温度约20℃左右,可谓冬暖夏凉,冬季可避风沙,夏季可消暑降温,建筑不占天不占地,保护当地林木植被,是典型不消耗能源的自然空调建筑。

我国新疆维吾尔族民居在结合环境建造上也独居特色,新疆属大陆性气候,干旱少雨,年降水量约为50毫米,日照时间长,气温变化剧烈,昼夜温差很大,素有“早穿皮袄午穿纱,晚围火炉吃西瓜”的说法。为了克服当地沙漠、戈壁、风沙、干热、少雨、温差大等问题,当地人们在院中引进渠水,栽植葡萄和杏等果木,葡萄架既可蔽日纳凉,又可为市场提供丰盛的鲜葡萄和葡萄干;为防止夏热冬寒,建筑则以外廊、半地下室、厚生土墙和厚草泥保温隔热屋面,形成自然“恒温式”的建筑环境。这是人们在自然界求生存、适应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与自然环境融合为一个有机整体的智慧体现。

三、传统民居构造取材上的生态特色

传统民居在材料的选用、形态构架、构架结构等方面也顺应自然,就地取材、为我所用,与当地环境结合十分融洽。民居的建造注重保护环境和自然条件,维护生态循环,开发创造出适宜人们生产、生活的建筑环境。例如位于广西三江县侗族自治县独峒乡的琶团桥,是一座人畜分道的立体式侗族风雨桥。三江县气温较高,雨量充沛,在丛山峻岭之中,山风力可达八级,雨水的飘雨角小而又无规则,因此为使桥起到挡雨、遮阳、挡风、降温互不矛盾的效果,采用了多层重叠挑檐,挑檐达1.1米,上下檐之间所形成的挡雨角小于30度,所以既能阻挡雨水的飘入,又能遮挡阳光直射,有利于通风而改善桥内气温,又维护木桥不受雨淋日晒。据实测,夏天7月间,琶团桥内气温34℃,桥旁树荫下气温38℃,山林灌木丛中气温39℃,这样桥内外温差3-5℃,大大改善了桥内的温度,不用人工空调,为人们在桥内乘凉、休憩创造舒适的环境。

再如云南西双版纳傣族民居则善于就地取材,由于云南竹木资源丰富,为民居提供了大量竹、木等天然建筑材料,因而出现竹楼民居。傣族多居于河谷平地,地势较低,终年无雪,雨量充沛,为方便排洪和防洪水冲击,竹楼用木柱做成高架式,即干阑式,这种架空楼居也正好适应了西南湿热的气候,有利于通风散热去湿,另外也可起到防范当地森林中野生动物侵袭的作用。其他地区民居如福建土楼、土家族吊脚楼、北方的四合院等,都是我国各地先民们创造出的既适宜人类居住,又与当地环境和谐相处的建筑典范,为绿色生态建筑的先驱。

总之,建筑从设计到建造完成是一个无中生有的过程,任何建筑的建造,都会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影响,会导致地表植被的破坏、土壤腐蚀、改变雨水的流量和地下水的流向、阻挠空气流向和速度、遮挡太阳辐射和能量的接收等等各种问题。建筑能否重新回归自然、亲和自然,实现建筑与自然共生共存,这就需要大力营造绿色生态建筑,从传统民居中吸取营养,将生态理念贯穿到建筑从规划到设计,再到建造的整个过程中。因此,现代建筑设计应注重挖掘当地的地域性和传统性,建造出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现代建筑;设计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追求再现自然,达到人与环境、建筑与环境和谐共处;合理开放和利用自然,最大限度的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和对自然资源与能源的消耗,节水节地、节耗减排,杜绝和减少有害物质对环境的污染;与气候环境相协调,发挥自然环境的天然空调作用;尽可能的使用地方性建筑材料和可再生的、低能耗的材料,避免使用有毒有害、不可再生的材料,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能等可再生能源;科学规划,坚持可持续发展和自然生态原则,以建造生态建筑为目标,为人们创造出健康舒适、高效节能、优美环保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上一篇:西方“新艺术运动”的东方化启示 下一篇:梵高的农鞋:再论艺术作品的真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