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网络影响下的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

时间:2022-09-22 07:38:32

社交网络影响下的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

[摘 要]社交网络的普及给个体提供了“非接触型”社会交往的可能,但是社交网络的存在也为个体带来了很多心理问题,包括社交网络对人际关系、情绪、个体行为及自我认知的影响。然而,现今的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仍存在缺陷。因此,本文提出新型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方式――社交网络平台下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并且结合线下的心理团辅来帮助解决社交网络使用过程中的心理问题。

[关键词]社交网络 心理健康教育 自我认知 团辅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04-0150-04

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压力与日俱增,对现代人的心理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当今,随着互联网络的发展,新的问题也随之产生。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公布的数据称,截至2012年12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5.64亿人,普及率达到42.1%,超过全球平均水平。而其中大学生已然成为网络文化的主要参与者,调查显示,20―29岁网络使用者占全体网民的60.2%。在网络社会发展过程中,互联网给人们带来了便捷和享受。然而,网络是一把“双刃剑”。网络心理问题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逐渐显现,网络的使用使个体脱离群体等一系列问题。相关研究表明,个体在使用网络时,会产生认知问题、人际关系问题、人格问题、情绪情感问题、自我意识问题以及网络成瘾问题等。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应运而生,并迅速发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亦成为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对于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主要有两方面的理解。一是网络环境下的心理健康教育,二是基于网络的心理健康教育。前者是以网络所引发的心理问题为主要内容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文化对个体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心理特质正在成熟的大学生来说,必然产生不容忽视的作用。后者则是以网络为工具,在基于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之上,将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内容借助网络平台来传播教育,网络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载体。当前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讨论多将两者结合起来,既有针对网络环境下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探讨,又有以网络为传播手段对心理健康教育方式的创新研究。然而,当今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在实践过程中暴露出了各种问题,需要我们以创新方式构建全新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格局。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对大学生群体做了基本的调查。

一、当代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调查

(一)网络心理健康问卷以及访谈调查

设计了针对大学生的《网络心理健康问卷》。抽取南京地区7所高校(南京师范大学、南京财经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工程大学)500名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四个年级大学生进行问卷测量。

前期研究采用访谈法,在南京师范大学随机抽取11名(6女5男)同学进行关于社交网络等相关问题的访谈。

后期根据量表测量结果,针对个案进行关于社交网络对自我认知影响的访谈,选取了实验中结果特点明显的学生20人(4男16女)。

(二)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现状

我国研究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时间较短,还处于理论探索阶段。现今,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理论与实践研究。

在理论方面,我国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几点。

首先,我国的网络心理健康理论研究主要集中于论证其开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第一,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是高校教育创新性的体现,利用信息技术的手段结合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可以迅速了解新问题,进行内容创新。第二,基于网络的资源丰富性,信息资源的开放与共享,拓展理论研究空间,同时,其丰富性给个体以选择的权力,而不只是被动接受心理健康教育信息的传递。第三,基于网络的虚拟性和非实体性,为主体个性的释放提供了理想氛围。第四,开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是时展的需要。而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必须适应整个社会的发展。第五,开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是解决网络心理问题的需要。网络存在诸多不完善、不成熟之处。

在实践研究方面,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主要着眼于建立心理健康教育档案、开设网络心理健康课程、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的校园网站、积极开展网络心理咨询等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建立。

(三)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存在问题

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高校开展以来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其仍在发展阶段,理论体系上不成熟,目前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有以下方面。

第一,缺乏关于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系统理论研究。当前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建立,是基于实践研究的基础之上的,但其也主要针对实践研究提出对策,并未形成系统的理论性的研究。

第二,在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建立的实践过程中以单向性信息输出为主。在各大高校践行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实践过程中,各个高校均开设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网站,但在实际调查过程中显示,在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网站中,均以心理健康课程与心理健康文章教育为主,少有互动平台或以发挥学生主动性的平台来互动交流。

第三,网络的虚拟性和隐匿性使得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无法建立真实的、良好的、值得信赖的咨访关系。在心理咨询过程中,良好的咨访关系的建立是顺利进行心理咨询和治疗的前提条件。但在网络世界中,大多个体因为对心理咨询避讳等原因,采用匿名或者昵称来进行网络心理咨询,由于其网络的非真实性导致咨询者和受访者之间无法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因而不利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进行。

第四,在传统心理健康教育和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的过程中,均存在过分强调“心理健康教育”概念的问题。在传播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大部分内容都会冠以“心理健康”之名,而现实的个体由于认知局限等问题,还不能完全接受“心理问题”的概念,会引起个体的回避心理。

第五,在具体建立网络心理健康体系过程中,亦存在技术操作困难,关注度较低等问题。利用网络平台就表明在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实施过程中需要专门的信息技术人员来进行网络平台的运转,并且进行相关的技术开发。除此以外,虽然网络心理健康平台在不断优化升级,且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在普及,但现今大学生对网络心理健康网站等相关主题的关注度还是较低。部分调查结果如图1所示。

在问卷调查中显示,关于“你是否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回答,约66.3%的大学生表示,自己并不了解心理健康教育。同时,只有33.7%的大学生表示听过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在问及“了解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形式”时,超过半数的人(55.29%)选择了“网络专业心理测验”,说明大家普遍对于网络心理健康的形式比较陌生,大学中经常开展的心理健康网站,只有30.28%的大学生有过了解,低于5%的大学生有主动搜索此类的网站。超过80%的同学认为,关注度和普及率低,内容无聊是低关注的原因,也有同学提出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过分强调“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不敢去了解,这种怕被贴标签的心情,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同学们了解网络心理健康的兴趣,也给有需要的同学很大心理压力,要么不愿承认自己面临的困境,要么持有一种自卑的情绪,对于他们的心理健康都有很大的影响。

二、社交网络平台下的心理健康教育发展

(一)社交网络的界定与发展

社交网络即社交网络服务(Social Network Services, 以下简称SNS),是指建立在真实人际关系基础上的网络平台,是作为现实中的社会团体在互联网上交流的辅助工具。SNS是建立在网络实名制基础之上的人际交往平台,如国内的人人网、腾讯校友和国外Facebook等。CNNIC调查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使用社交网站的用户规模为2.75亿,较上年底提升了12.6%。其中大学生是使用社交网络的主体。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网络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要根据教育环境和教育对象的变化情况,充分运用网络手段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视野,用正确、积极、健康的思想文化占领网络文化阵地”。因此,社交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值得相关人员加以重视,并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二)社交网络下的心理问题

社交网络作为大学生网络活动的新兴载体,对大学生人际关系、思想观念、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都产生了极大影响。同时,大学生在社交网络的社交环境中,会对自己的存在产生更加全面的认识;对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会展开新的评估。随着社交网络在大学生生活中扮演的重要性的逐日提高,对当代大学生的人格和价值观也产生影响。其具体影响方面主要如下。

第一,社交网络对大学生自我认知的影响。在社交网络使用过程中,个体通过互动平台中他人的生活展示以及他人对自我生活状态的评价等活动进行思考与探索。通过社会比较,主体会重新审视自己,对自我产生不同的看法。同时,社交网络的使用会使主体产生自尊、自信或者自卑等不同程度的自我认识。研究表明,社交网络平台对自我认知的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社交网络下自我认知的偏差;在社交网络使用过程中可能产生自我体验的消极化;社交网络使用中自我调节的忽略。

第二,社交网络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社交网络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对其交往方式、交往需求、交往效果和交往发展的影响。社交网络依托网络的虚拟性让个体以非实体的方式进行交往,建立在真实人际关系基础上的社交网络交往,随着交往的深入,良好的人际关系亦可建立。但是,虚拟的人际关系并不等同于真实人际关系,社交网络平台上人际关系的建立也可能弱化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从而引起消极反应。

第三,社交网络的使用对大学生情绪的影响。社交网络满足大学生在情绪方面的需要。社交网络中的好友等互动群体就给了大学生很好的抒绪的平台,作为同样的用户给予一定的理解和支持甚至是共鸣。但是,在使用社交网络过程中也会因为自我认知的偏差等问题而产生消极的情绪影响。

第四,社交网络平台影响下,大学生的行为问题。通过社交网络对主体自我认知、人际关系以及情绪影响会影响主体的行为控制等。

(三)基于社交网络的心理健康及引导实践

1.社交网络平台下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

相对于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而言,在社交网络上开展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有其实行的可行性和优势。

首先,从理论角度来讲,社交网络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平台之一。人本主义观点认为,良好的咨访关系建立需要来访者和咨询者的真诚关系建立。由于网络的非实体性和虚拟性,主体往往会进行匿名的咨询来解决自身的心理问题。虽然这样有助于咨询者对“面对面”无法进行的心理问题进行询问,但依然无法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来访者无法对一无所知的人完全暴露自身存在的问题,会有所保留,因而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基于实名制的社交网络可以依托“实名”的概念先建立真实的交往印象,在此基础上经过一定的咨询进展,可以建立起较为良好的咨访关系,从而有利于心理问题的解决。

其次,在实践过程中,社交网络平台下的心理健康教育由于其互动、真实等特点有其存在的优势。

第一,SNS自身的互动性和双向性弥补了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的单向性和被动性等问题。SNS为使用主体创造了一个良好的互动平台。在SNS中,个体可以发表合适的言论,展现自己的生活状态。同时,可以了解他人的生活状况和思想观点,并且可以就此进行交流与讨论,有利于观点的巩固与加深。

第二,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在SNS上的进行,可以依托已有的SNS平台。现今的SNS平台提供了开放的应用功能开发,网络健康教育可以利用这个空间进行相关心理健康教育应用平台的开发,从而减轻过去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中需要开发整个网站的技术工作,有利于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更新与研究中。

第三,SNS在大学生中的普及性也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前提。

但是,社交网络平台上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还是存在很多不足。

首先是社交网络这个平台本身的特点,社交网络作为大学生的一个广泛交际圈以及信息交流圈,的信息良莠不齐,缺乏权威性和可信赖性,所以如何在考虑趣味性和实用性的同时加深大家对于心理健康的理解,在利用好大学生熟知的心理学测验时,通过其他更为准确和个人的方式帮助同学切实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是我们遇到的困难。同时,经过之前的研究表明(认知风格与社交网络模式的相关实验),社交网络上信息对于大学生的影响主要是依赖于大学生本身的认知风格和人格特点,独立的人更难以被社交网络上的信息所影响,所以如何让不同种人格类型的人信任这种类型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也是我们现在的难点,也是社交网络平台中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不足。所以,社交网络应用的嵌入形式应该需要更多的研究。

第二,根据2010年末的数据,人们在网络上花费的平均时间比10年前增加了82%。2011年达沃斯论坛举办了以“社交网络成瘾”为话题的沙龙讨论,美国杜克大学心理学和行为经济学教授丹・艾研究得出:人们在社交网络上的时间突飞猛进,是占据上网时间中最长的,目前占上网总时间的22.7%,而且有不断向上的趋势,也就是说:“社交网络”已经让越来越多的人“成瘾”。这一点提醒我们,在社交网络嵌入应用的设计中需要加入社交网络登录提醒与计时,帮助学生在建立自我认知的过程中避免过多的网络沉迷。

2.线下的心理学团体辅导

针对以上提出的有关社交网络沉迷与大学生依赖社交网络信息(来源于自己的重要他人,同学和老师)建立的矛盾,可以通过自我认知团辅来帮助大学生建立自我认知。帮助大学生更多地在现实生活和实践中建立自己的自我认知。

团体心理辅导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传入我国内地的,它是在团体情境中提供心理帮助与指导的一种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形式。团体心理辅导由于其自身的特点与优势,是一种预防性、发展性的工作。团体心理辅导有助于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促进自我反思,不断进步。团体心理辅导将具有不同背景、人格和经验的人组合在一起,为每个参与者提供了多角度的分析、观察他人的观念及情感反应的机会,可以使参加者更清楚地认识自己和他人,同时建立新的自我认同模式度。

[ 参 考 文 献 ]

[1] 孟芳兵.SNS平台对青少年群体人际交往影响的实证研究[J].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2] 李林,俞佳,周杰.超前教育对学生社会交往与自我认知影响的初步研究[J].心理科学,2002,(3).

[3] 齐宁,王雅静,袁海萍.大学生使用SNS网站的心理需求分析―以人人网为例[J].浙江社会科学,2011,(11).

[4] 魏岚,梁晓燕,高培霞.大学生网络自我效能与网络交往动机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4).

[5] 梁宇颂.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临床康复,2010,(24).

上一篇:独立学院经济数学教学中融入数学建模思想初探 下一篇:中外合作办学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