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时间:2022-09-21 11:59:18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数学创新能力是数学的一般能力,包括对数学问题的质疑能力、建立数学模型的能力(即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对数学问题猜测的能力等,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特别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使每一个学生都养成独立分析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和延伸问题的习惯。让所有的学生都有能力提出新见解、发现新思路、解决新问题。数学创新能力的培养相比数学知识的传授更重要,数学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以及运用数学思想方法的能力。

一、 培养学生善思、善问的数学品质,提高质疑能力

就研究性学习而言,需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而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需要一定的方法,这些方法应在课堂教学中逐步培养。高中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获得大多表现在记忆和解题上,缺乏对知识的联系和分析,被动接受的多,主动反思的少。

合理利用材料,提出好的问题,引出课题,揭示本节知识的必要性。通过让学生自主参与知识产生、形成的过程,获得亲身体验,逐步形成一种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爱质疑、乐探究的心理倾向,激发探索和创新的积极欲望。不仅使学生理解了归纳法,而且掌握了分析、判断、研究一般问题的方法。

高中学生的数学创新能力主要表现在:①在解题上提出新颖、简洁、独特方法。②运用类比的方法对某些结论进行推广和延伸,获得更抽象的结论。

二、建立新的数学模型并应用于实践的能力

数学问题来源于社会实际,又指导着人们的工作、学习。对不同的问题建立不同的数学模型,有利于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服务社会。

高中数学中创新方法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类:从特殊到一般、从一般到特殊、联想与类比、建模、化归与转化、引申与拓展等。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根据题中具体条件,自觉、灵活地运用数学思想方法,根据不同的类型探索出一般的规律;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变换不同思考角度,就可以发现新方法、新问题,制定新策略,解决新问题。

三、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主阵地在课堂,但这并不是唯一的途径。新课程要求我们数学教学应该树立大数学观,让学生在生活中去学数学,去发现数学问题,让数学教学走出书本、走向生活,这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如:我在教学生认识重量单位“克、千克”时,学生的脑海中没有具体的概念,特别是独生子女,他们与实物接触很少,一个鸡蛋重多少、一桶油重多少,有些学生无法确定这些重量单位。因此我要求学生在逛超市时,观察哪些物品用克作重量单位,哪些物品用千克作重量单位,并让学生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辨别的。学生通过有目的地观察,在课堂上再通过分析比较,就能很好地掌握这一单元的内容。这样,课堂中难以接受的问题在生活中解决了,而且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积累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创新能力也得到了有效的培养。

高中学生数学创新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整个数学课堂教学过程,要不失时机地让学生进行类比、推广、探究、质疑,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能力,发展学生的一般能力,为终身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上一篇:谈“先学后教,自主互助”课改模式下新型的师生... 下一篇:《电视机原理与维修技术》课程教学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