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式教学的课型设计与实践

时间:2022-09-21 08:45:35

探究式教学的课型设计与实践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要求全体教师转变思想,更新观念,要用新的教育思想和方法组织教学,选择新的教学模式,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为此,我选择探究式教学在不同的课型中进行教学尝试。

我选择了五种基本课型,以课型设计为主线,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师特点和学生的差异来组织探究式教学。

1. 元素化学课型

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一般通过由实验、实物或联系实际,讨论概括出其性质特点及制法原理等。把化学实验作为讨论过程中的探究性教学活动,因为离开了实验和实物的观察,就难以形成鲜明而具体的形象。探究的中心是紧紧抓住结构、性质、用途之间的关系:

教学中一定要防止单纯罗列现象和孤立地讲授性质的偏向,而要引导学生注意因果关系,学生一旦掌握了物质结构、性质、存在、制备、用途之间的关系,就掌握了学习元素化合物的一般方法,使他们在后继的学习中有线索可循。

2. 基本概念和原理课型

传统的概念教学往往是老师讲定义,学生背定义,再加注意点一、二、三,学生看上去听得懂,结果是忘得快。用探究式教学基本概念和原理,主要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设计:

(1)围绕概念、原理的形成过程设计一系列问题进行讨论探究。

(2)引导学生讨论关键字词。不仅帮助学生抓住表面的意思,还应求得深刻的、精确的意义,养成对教材咬文嚼字的习惯。要让学生细心琢磨,细细地嚼出味道来。

3. 单元复习课型

要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作用,有目的地进行探究。根据不同的探究目的,设计不同的探究题。以《碱金属》一章的单元复习为例:

(1)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为目的。要求学生通过列举法、对比法、网络图法组织讨论,如Na2CO3和NaHCO3对比讨论可以让学生用表格形式列出两者之间的不同点与相同点。对于整章的知识网络可以让学生自己组织,不求千遍一律,只要将整章的知识联系起来就可以了。

(2)提高知识迁移、综合应用能力为目的,要联系生产、生活实际提出问题,找准应用知识的切入点。如用金属钠制取氧化钠,通常采用:2NaNO2+6Na=4Na2O+N2请说明为什么不用钠在空气中燃烧而采用上述方法来制备氧化钠?本题的切入点是Na2O的性质及防止物质被氧化的方法。引导学生探究时,要针对提问,分析题意,找出二个应答关键:①不用这种方法的弊处,②用这种方法的优点。

4. 习题课型

习题训练最基本的出发点是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能力,主要是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如有机物分子式的推断,教师先以几道例题讲解有机物分子式推断的要素在题目中的体现,归纳常用的要素有(1)密度(标准状况下)、气体的相对密度、质量、物质的量等,关键求出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2)有机物中各元素的质量分数。(3)根据C、H物质的量比求最简式。(4)燃烧通式等。学生明确后提出要求,每两个同学为一小组,按照教师所给出的特定因素,自编一道推断题,然后两小组之间交换批改,有不明确的再提出。这样做,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且由过去的被动做题到自己编题,更主要的是通过交换、讨论,无形中接触了各种类型的题,今后遇到类似的题就不再陌生了。

5. 试卷评讲课型

试卷评讲使用探究形式,教师要先做好错例的分析和统计。如在《铁》一章的单元测验中,分析统计发现,其中的一道题:某溶液中有Al3+、Fe3+、Ba2+、Ag+四种离子,现要将它们逐一分离,可供选择的试剂有: KSCN、NaOH、HCl、H2SO4,写出正确步骤(要求有多少步就定多少步)。学生反馈出来是步骤不完整及方法不严密。然后确定探究评讲的方法:(1)首先选择几个具有代表性的,供学生讨论(错例由投影给出)。(2)学生分析错例的原因及讨论出的正确答案(包括解释得出结果的知识依据)。(3)教师分析和总结出原因,最后给出正确方案。(4)给出相关题目巩固。通过讨论探究形式的评讲,一方面巩固学生对题中的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另一方面,学生重视了审题的严密性,同时,扩散到其它题外知识的认识,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

上一篇:构建人性化作业设计 实施发展性评价改革 下一篇:现代信息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模式探索